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讀《孟子》,當讀到「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句時說:這不是臣子該說的話,遂把孟子撤出孔廟。
雖然最後朱元璋還是把孟子請回孔廟,但實際上朱元璋還是強制對孟子的思想進行了閹割,尤其是關於民貴君輕這一部分。
朱慈烜執政之後,便迅速解除了對孟子思想上的種種限制。而且因為他的一系列政策,孟子的思想以及孟子在儒家的地位都逐漸提高了起來。
在朱慈烜的主持下,他下令讓各地有名望的學者將當地的風土地貌、文化藝術、動植物信息以及一些可以公開的科學技術全部收集起來,然後再在京城進行匯總,將重複的信息篩選出來之後,編撰成《大明百科全書》並刊印售賣。
當朱由檢得知此事之後,特意跑到朱慈烜的面前說道:「你小子現在是真要學永樂爺啊!」
而遠在永樂年間的朱棣聽到朱由檢這句話後,氣得跳腳,指著天就一頓電報輸出。
大明北方和南方的思想界,各種思想也開始井噴式發展。
經過了千年的文化沉澱,朱慈烜將火星子扔進去後,就如同燎原之勢一般,許多地方的學子就開始翻閱古籍。這其中,儒家學派那些曾經被他們拋棄的學說,如「格物致知」、「經世致用」等,成為了熱門話題。此外,墨家學說中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等理念也受到了關注;法家的「法治」思想和道家的「無為而治」、「天人合一」等觀念同樣備受矚目。
這些學子們並非盲目地接受一切,而是在吸收各種思想的同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後將不同思想雜糅到一起,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思想體系。這種思想體系不僅注重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更強調個人品德的修養和社會責任的擔當。
在這個過程中,各地逐漸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學派:北方以朱慈烜為核心的大同派,湖廣以陽明心學為核心並吸收其他思想的心學派,兩廣福建地區有商人資助的新雜家派,江浙地區則是由東林黨殘餘勢力組建的改良派。
目前來說,各派都在蓬勃發展,各自有著獨特的主張和影響力。它們之間相互競爭又相互借鑑,共同推動著思想界的繁榮。而且,這種百花齊放的局面並沒有帶來不良影響,反而讓人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對於這樣的局面,朱慈烜喜聞樂見。有了這些學派的存在,他手下的官員們就會感受到壓力,不敢輕易墮落。畢竟,只有不斷進步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這種思想界的自我革新為大明注入了新鮮血液,讓國家充滿活力。
共和二年(1640 年)將會舉行下一次科舉,此次科舉過後將會徹底取消八股取士制度,這一消息讓整個國家都為之震動。而更讓人矚目的是,北京國子監將會在下次科舉後改編為北京大學,南京國子監也將改編為南京大學。具體的改編方案,現在已經在緊張地討論,並進入到了前期準備階段。
與此同時,開封新民學會也已經正式改名為了人民大學,成為了這個時代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標誌。如今,這裡不僅教授傳統的文科知識,還增設了格物、數學、農業、畜牧業、經濟和土木工程等實用學科。特別是在朱慈烜對這些學科表現出濃厚興趣之後,九月份開學時,報名這些學科的學生人數甚至超過了學習文科的人數。
這種變化不僅僅局限於一所學校或一個地區,它正逐漸蔓延至全國。各個不同學派的人也深受啟發,紛紛開始籌備建立屬於他們自己的大學。一時間,教育領域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創新精神。
在這場變革中,一個全新的教育體系正在形成。它不再僅僅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是更加關注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再僅僅追求功名利祿,而是更加注重個人的全面發展。這樣的教育理念,必將引領未來社會的進步與繁榮。
不僅如此,朱慈烜還堅持要讓女子接受教育,因此他強硬地要求全國各地設立女子學校,任何年齡合適的女孩子都可以入學。地方政府必須將這一政策貫徹到各個鄉鎮,如果有家庭中的父母以任何理由阻礙女兒上學,將會被直接罰款。
此外,義務教育的推廣由於財政限制,目前僅在順天府進行試點實施,而且暫時只實行六年制義務教育。為了提高家長送孩子上學的積極性,無論是女子學校還是試點學校,都會提供一頓午餐給學生。
就在思想領域蓬勃發展之際,出現了一些與西方傳教士接觸過的人。他們將基督教的「原罪論」與荀子的「人性本惡」理論相結合,形成了一種觀點,即認為人生來就是一個贖罪的過程,每個人只有過上苦行僧般的生活,才能洗淨自己身上的罪惡。這種觀念迅速傳播開來,並逐漸形成了一股思潮。
朱慈烜了解到這個思潮後,便注意起來,他懷疑這裡面有西方傳教士的身影或其他宗教在推波助瀾。
這個思潮並不符合朱慈烜的理念,從一開始,朱慈烜就是要帶領天下百姓共同富裕,帶著所有人吃苦受罪不是他們該做的。
不過現在思想界好不容易重新煥發生機,朱慈烜也不能強制禁止他們的傳播。如果他直接進行行政干預,那麼會對思想界產生致命性打擊。
現在只能先派人滲透進去調查,如果發現有宗教勢力參與,或者收集到證據他們的行為符合宗教性質,那就將會對他們進行嚴厲的處罰,情節嚴重的話直接強制取締。
朱慈烜決定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監督和研究這股思潮。他挑選了一批精明強幹的官員和學者,組成了"宗教監察司"。
這個機構的任務是深入調查這個思潮的起源和發展,分析其背後的動機和影響。同時,朱慈烜也下令各大書院和學堂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正確看待人性和道德。他希望通過教育的力量,讓年輕人能夠明辨是非,不受錯誤思潮的影響。
在民間,一些有識之士也自發組織起來,與這股錯誤思潮展開辯論。他們以理性和事實為武器,駁斥"原罪論"的荒謬之處,宣傳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這些努力漸漸收到了成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原罪論"的局限性和危害。
……………………………
在保定,朱慈烜建立了一座陸軍指揮學院,這座學院不僅是培養預備軍官的搖籃,更是負責對現役軍官進修的重要場所。
這裡的教材涵蓋了廣泛的軍事智慧,其中包括孫子兵法等經典著作。此外,吳子兵法、六韜三略、司馬法、尉繚子兵法、孫臏兵法、紀效新書以及練兵實績也都被列為必讀之書。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古老的兵法逐漸暴露出一些局限性。由於它們誕生得過早,對於未來的戰爭可能顯得力不從心。因此,朱慈烜決定召集那些參與過上一次大戰的將領們,共同編撰一本更適應新時代戰爭需求的兵法。
這個決策體現了朱慈烜的高瞻遠矚。他深知,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的武器裝備將不斷湧現。只有緊跟時代步伐,深入研究並制定相應的戰略戰術,才能確保軍隊始終保持強大的戰鬥力。
而且,這所指揮學校並非一成不變。它將根據時代的變遷,持續關注新出現的裝備,並積極探索與之相匹配的戰術。這種與時俱進的精神,無疑將使這所學校成為培養優秀指揮官的搖籃,為國家的安全與繁榮奠定堅實的基礎。
西班牙使節費爾南多在完成自己的任務之後,便開始在大明北方遊歷起來。當他遊歷到保定時,剛好看到在外面拉練的軍校學生。
看著那整齊劃一的隊伍,一路上紀律嚴明、令行禁止的樣子,費爾南多感到十分震驚。因為在他的印象里,即使是歐洲最精銳的軍隊,也無法做到如此程度。
於是,他好奇地向他的接待官員打聽起了這支隊伍。當得知這僅僅是一群軍校學生時,費爾南多更加驚訝不已,並表示非常希望能夠去軍校參觀一番。
然而,接待官員卻告訴他,由於軍校涉及國家機密,所以不允許隨意參觀。不過,他會將此事上報給朱慈烜,請他來做出決定。
很快,朱慈烜收到了來自接待官員的信件。經過深思熟慮,他認為雖然軍校的某些重要區域需要保密,但還是可以開放一些不太重要的區域供費爾南多參觀,同時也可以讓他看看軍校學生們的日常訓練情況。
得到允許後,這名官員就帶著費爾南多,在軍校教導主任秦良玉的帶領下,早上就開始參觀起軍校學生的早操。
當他們到達操場時,天邊才剛剛泛起魚肚白,空氣中瀰漫著清新的氣息。
隨著起床號響起,學生們迅速從床上爬起來,整理好自己的床鋪和個人物品,然後快速趕到操場集合。整個過程只用了短短十分鐘,動作整齊劃一,沒有絲毫混亂。
費爾南多驚訝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對這些學生的紀律性和執行力深感敬佩。
隨後,他又注意到了學生們的隊列訓練、體能鍛鍊以及戰術動作演練等項目。每個學生都充滿激情和活力,認真對待每一項任務。
然而,最令費爾南多感興趣的還是吃飯前的拉歌環節。軍校學生們以不同的班級為單位,圍成一圈,開始唱起了嘹亮的軍歌。歌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校園。
費爾南多被這種熱烈的氛圍所深深感染,他不禁跟著哼唱起來。這一刻,他感受到了軍人之間的團結和士氣,也對這支軍隊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意。
隨後,在食堂吃過早飯後,他還參觀了學生們的課堂、訓練場等地。費爾南多對明朝軍校的嚴格管理和先進教學方法稱讚有加,心裡想著要將這些經驗帶回西班牙。
回到北京後,費爾南多就將他這些時候的見聞都記錄了下來,等到下一批西班牙商隊到大明的時候,讓他們帶給國王菲利普四世。
當這份報告引起了西班牙王室的高度重視,他們意識到,明朝在軍事教育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在歐洲正在一場席捲半個歐洲的戰爭,如果西班牙能和東方的龐大帝國有更緊密的合作,那西班牙在這場戰爭中就會有更大的優勢。
幾年後,西班牙派出一批留學生來到明朝的軍校學習。這些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將明朝的軍事理念和訓練方法帶回國內,對西班牙軍隊的改革產生了深遠影響。
而在之後費爾南多的回憶錄里寫到:「東方的最龐大的帝國——明帝國,在1639年也出現了一場類似文藝復興的運動。與歐洲不同的是,這場運動是由他們的攝政王發起的。在這場運動中,不論是文化上,還是軍事上,在他們的攝政王帶領下,都取得了令人驕傲的進步。
在科技上,我也發現他們有著許多不可思議的發明,但是因為保密性,我這個外國人是決不允許接近的。
我覺得我可以用哲人王來形容這些攝政王,在他的帶領下,我發現明帝國正貓貓發展柏拉圖描寫的那種理想國。
很幸運西班牙帝國在上次與明帝國的衝突後,沒有再次與明帝國為敵。否則我們將與那些愚蠢的尼德蘭人一樣,丟掉他們在東方的殖民地。
在我這這些的時候,我聽說此時明帝國的東海艦隊此時正在東南亞攻擊那些愚蠢的尼德蘭人。」
費爾南多在寫這些的時候,他怎麼都不會想到,西班牙駐台灣總督這私下的決定,將會讓西班牙在三十年戰爭得到一個強有力的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