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民以食為天(一)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飢餓便成為了困擾這片古老土地的首要問題。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無數人曾因飢餓而受苦,甚至失去生命。因此,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飢餓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了他們的靈魂深處,讓他們對食物充滿了本能的渴望和珍惜。這種情感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所以,當兩個中國人相遇時,問候對方是否吃飯成為了一種常見的禮貌表達方式。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問候語,更是對彼此生活狀況的關心和尊重。

  因為朱慈烜大力推廣玉米、土豆等高產品種,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明的農業技術開始發展,糧食產量逐漸增加,飢餓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再加上朱慈烜花費巨大代價從南洋購買糧食,填補國家缺糧的問題,大量的糧食湧入市場將糧價壓了下去,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大明再也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饑荒。

  此外,每當有地方遭受災害時,朱慈烜總是第一時間派遣得力幹將孫傳庭前往災區進行救援工作。孫傳庭曾經在鎮壓農民軍時採取了殘酷的手段,但他內心深知大明王朝面臨的癥結所在。雖然他滿懷熱忱和抱負,但無奈當時的朝廷腐敗至極,即使他有心為國家效力,也難以施展才華。

  好在孫傳庭為官清廉,在之前的大清洗中他沒有受到波及。如今,朱慈烜監國,深知孫傳庭的能力與德行,對其委以重任,讓他領導督察院,負責調查各地存在的貪腐問題。

  然而,讓他負責救災工作,則完全是因為他的卓越能力以及他那眼中容不得沙子的性格。

  每一次孫傳庭前往災區,朱慈烜都會安排建設兵團的田見秀跟隨其後。這並非偶然,而是朱慈烜的精心安排。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二人在共同工作的過程中,逐漸消除彼此之間因過去陣型對立而產生的矛盾。畢竟,他們都是道德高尚的人,朱慈烜不願看到這些優秀人才因為過去的紛爭而水火不容。

  共和元年七月(1639年),江南地區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暴雨襲擊,導致太湖水系全面泛濫,淹沒了大片土地,其中以蘇州、松江等府受災最為嚴重,據不完全統計,受災人數多達百萬之眾。

  如此重大的災害,朝廷很快就做出了反應,並且第一時間就讓孫傳庭和田見秀帶領著軍隊前往災區救災。同時,一批又一批的救援物資也在他們後面源源不斷地運往災區。這些物資包括糧食、衣物、藥品等等,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當他們到達災區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片狼藉不堪的景象。由於家園被毀,無數災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站在已經被洪水淹沒的稻田邊,默默地哭泣著。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洪水,讓他們辛苦了一年的勞動成果化為烏有。

  在天災面前,個體的抗風險能力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此時再有一個不負責任的朝廷,以及那些企圖在災難時期賺取人血饅頭的黑心商人,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孫傳庭他們在到達災區時就格外重視,加強了對災區的援助力度,確保每一個災民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一場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的發生。

  這場水患的嚴重程度超出了孫傳庭的想像,甚至比他之前在北方主持的所有救援工作中的災害還要嚴重得多。自從來到南方災區後,孫傳庭和田見秀兩人每天頂多只能睡兩個時辰左右。為了全力救災,他們幾乎耗盡了大部分的精力,以至於身體消瘦得不成樣子。

  有一天,當孫傳庭正在常州府處理救災事務的時候,一封來自松江府的加急密信被送到了他的手中。這封信讓他感到一陣沉重,因為信中所描述的情況非常棘手。

  原來,松江府的商人眼見國家商貿公司的規模不斷擴大,便心生恐懼。於是,在幾家大商會的牽頭下,他們聯合起來組建了江浙商貿公司,以對抗國家商貿公司的崛起。然而,這個新成立的組織卻做出了一件讓人憤怒不已的事情:他們竟然故意抬高松江府的糧食價格!

  更糟糕的是,如果僅僅是哄抬物價也就罷了,但這些商人竟然收買了松江府的知府,將朝廷運送過來本應用於救災的糧食以極低的價格購入。松江知府則為他們提供庇護,故意虛報糧食消耗和受災人口的數據,使得松江府仿佛成為一個無底洞,朝廷送去的救濟物資全部都白白浪費掉了。

  得到這個消息後,孫傳庭立刻做出決策:「田將軍,你留在常州府負責救災工作,我和李大人先去松江府調查一下情況。」

  說完,孫傳庭就帶領著一個營的士兵,騎馬向松江府奔去。在路上,孫傳庭還寫了一封密奏給朱慈烜,詳細說明了江南地區的情況,並請求朝廷儘快採取措施,以防止災情進一步惡化。這封密奏被孫傳庭派人用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往京城。

  由於水患的影響,原本只需一天一夜就能到達的松江府,他們卻花了兩天時間才趕到。一路上,孫傳庭和李邦華都注意到道路兩旁有許多難民,但他們的神色並不像真正的災民那樣憔悴。

  終於到達松江府城門口時,孫傳庭和李邦華發現城門口聚集了大量百姓,似乎正在領取救濟糧。他們走近一看,只見城門口擺放著幾口大缸,裡面盛著熱氣騰騰的米粥。許多百姓排著長隊等待領取食物,現場秩序井然。

  然而,當孫傳庭觀察這些百姓的面容時,他不禁皺起眉頭。儘管這些百姓穿著破爛的衣服,看起來十分狼狽,但他們的面色紅潤,精神狀態也不錯,與其他災區的災民形成鮮明對比。

  孫傳庭走近大缸,查看裡面的米粥。他發現米粥濃稠度適中,質量上乘,完全符合朝廷規定的標準。這些不合理的細節讓孫傳庭更加確定,松江府知府與不法商人勾結,倒賣國家救災糧。

  正當孫傳庭思考時,松江府知府走過來迎接他們。這位知府態度恭敬,對孫傳庭和李邦華表示熱烈歡迎,並邀請他們到城內視察。

  孫傳庭和李邦華對視一眼,決定跟隨知府進入城內。他們發現松江府內的街道乾淨整潔,房屋整齊有序,表面上看起來松江知府在救災工作上的能力。知府向他們介紹說,松江府已經盡力救助災民,確保他們能夠吃飽穿暖。

  但孫傳庭始終覺得有些不對勁。他注意到,無論他們走到哪裡,松江府知府總是緊緊跟隨著他們,似乎生怕他們發現什麼秘密。這種異常的舉動引起了孫傳庭的警覺,他意識到松江府可能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

  這一件件事聯繫起來,孫傳庭怎麼能不知道他的行程已經暴露了呢?可是,到底是出發的時候就已經泄露了,還是在路上才被人發現的,他卻不得而知。然而,此時的他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因此也不敢輕易採取行動。所以,當松江府知府詢問他是否要去查看糧倉時,他表現得十分謹慎,表示自己確實有這個想法,但需要考慮一下。

  松江府知府見此情形,立刻說道:「大人您一路奔波,舟車勞頓,不如先休息一下,明日再檢查糧倉吧。」孫傳庭和李邦華心裡清楚,對方這麼說是另有企圖,但他們也不想打草驚蛇,於是便答應了下來,看看這些人接下來究竟會搞出什麼樣的事情。

  到了住所之後,孫傳庭立刻下令讓士兵們加強安保工作,嚴禁任何人接近他們的住所。隨後,便和李邦華一起來到了他的房間,開始商討起了目前的情況。

  「百雅,現在的情況看來這松江府知府定是做好了萬全準備,明日哪怕我們查看糧倉也發現不了問題。」

  確定好周圍沒有地方能藏人後,李邦華率先開口道。

  「李大人,不知你今日可否看出了災民中的不對勁?」

  孫傳庭若有所思地看著李邦華問道。

  「確實,今日我觀那些災民中絕大多數雖然臉上都是灰塵,但是仔細一觀確面色紅潤不像是遭災的樣子。」

  聽到孫傳庭的話,李邦華沉思了一下再次說道。

  「對,如果是松江知府救災順利,不會只是半數災民面色健康。這松江知府為了欺瞞我們,定然是做了不少準備。」

  孫傳庭皺著眉頭,眼神凝重地說道。

  「那明日我們去檢查糧倉估計也發現不了什麼。」

  「對,松江知府既然敢主動讓我們查看糧倉,定然在帳目上做的天衣無縫。不過他們既然做了,肯定會有破綻,這幾日我們得派出人手在城中調查,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吧。」

  安排好孫傳庭他們後,松江知府便喬裝起來,偷偷前往了本地最大的商人家裡。

  此時本地加入到江浙商貿公司的商人齊聚在這裡,共同商議應對孫傳庭的調查。

  松江知府到了後,剛才亂鬨鬨的商人們便安靜了下來,詢問起今天孫傳庭的情況。

  「大人,今日孫傳庭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他已經開始調查了,但還沒有找到證據。」松江知府說道:「你們這邊有沒有什麼消息?」

  「暫時還沒有,但是據我所知,孫傳庭的手下正在城裡四處打探消息。」一名商人回答道。

  「看來他們已經有所警覺了,我們必須儘快行動。」另一名商人說道。

  「別急,只要他找不到證據,就沒辦法找我們的麻煩。」松江知府安慰道:「現在最重要的是不能自亂陣腳,要保持冷靜。」

  眾商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好了,大家都回去準備一下,明天還要繼續和孫傳庭周旋。」松江知府說道。

  由於之前的充分準備,如今他們無需再使用火龍燒倉或火燒欽差等糟糕的手段,只需妥善處理好後續事宜即可。

  自朱慈烜監國以來,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顯著提升了商人的地位。過去,他們只是官僚的工具,而如今地位上升的他們渴望更進一步,急切需要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代言人。松江知府便是他們首先發展的對象。

  次日,孫傳庭等人在松江府知府的引領下抵達了此處的官倉,朝廷運送來的救災物資皆存放在此。此時官倉中的糧食雖未裝滿,但與松江府知府拿出的帳本核對後,並未發現任何異常。而這些糧食,正是松江府知府得知孫傳庭等人的行程後,由江浙商貿公司的商人們緊急調集補充進來的。

  和孫傳庭所預料的一模一樣,今天他們在這兒果然沒查出任何問題來。

  從官倉出來之後,孫傳庭便帶著手下在街頭巷尾開始了走訪調查,一路走來,他們明顯感覺到城裡的糧食價格確實很高。

  返回住所後,孫傳庭立刻派人去把那些商人請到他的住處,當面質問他們關於糧食價格的事情。

  這些商人顯然早有準備,面對孫傳庭的責問,為首的那位商人毫不畏懼地回答道:「如今全國各地都遭受著災荒,收成本來就不好,再加上我們長途跋涉運糧過來,成本非常高昂。如果定價過低,那我們豈不是要虧本?我們商人做買賣自然是為了盈利,如果總是虧損,那我們不就破產了嗎?」

  商人們的話聽上去確實沒有問題,現在這個骨頭難啃,孫傳庭沒辦法就先讓他們離開了。

  之後孫傳庭又寫了一封密奏,向朱慈烜匯報了本地的見聞,希望能在朝廷的集思廣益下尋找到一些方法。

  而在等待回信的這幾天,因為有孫傳庭坐鎮,松江府現在的災民能一直維持吃飽飯的狀態。

  而且孫傳庭也在組織災民以工代賑,疏通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