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聯動(十七)

  第1158章 聯動(十七)

  「從海州到徐州190多公里,從徐州到開封320公里。這條鐵路線會繼續向西延伸到洛陽。從直沽寨到幽州城的鐵路也已經開始修建,修成之後會從幽州一路延伸到張家口。連接這兩條東西向鐵路的是從幽州城修到鄭縣的南北鐵路。只是在黃河上假設鐵路橋的技術現在還沒完成。一旦完成,黃淮平原與河北平原就會連接成一體……」

  旁邊趙官家的神色很淡定,鐵道部長並不在乎。聽講述的更多人對鐵路規劃並不了解,要給這幫傢伙好好展示一下鐵道部的宏偉藍圖。對趙官家這位真正的推動者,鐵道部長本來也沒有班門弄斧的打算。

  朝廷大臣們中有一半都懵了,他們的子弟在幾所管教格外嚴格的學校上學,突然就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遠足。回來之後娃娃們激動的語無倫次,陪同家長的激動也不亞於娃娃們。誰也沒想到半天時間就能跑190多公里。按照這個速度,火車一天起碼能跑800里。跑1000里也不稀奇。日行千里是傳說中的神駒才能達到的速度,一眾娃娃和陪同的女性家長坐在那裡日行千里,這衝擊比他們第一次坐蒸汽車船還大。

  等鐵道部長講完,大臣們的情緒反倒被更加激發起來。民政部長對於裡面關乎民政部的問題提問:「如果發生大災,幾天就能把幾十萬人的口糧送到災區?」

  「是送到距離災區核心附近的火車站。從火車站把糧食送到災民手裡還需要地方提供運輸工具。」鐵道部長早就把這些研究透了,回答的非常規範。

  「正常年景裡面把糧食運輸到外地也沒問題了?」民政部長繼續問。

  「對,可以靠鐵路進行糧食運輸。以後收糧就不用費那麼大力氣靠車輛運到幾百里外,運到火車站就好。」鐵道部長繼續規範回答。

  「鐵路線就這麼幾條……」民政部長提出了看法。

  「現在開始施工的有這幾條,已經在勘測中的還有七條,進入規劃階段的更多。」鐵道部長立刻為自己的部門正名,「我們先在黃淮平原與河北平原地區建設鐵路,把這兩大平原地區和海邊的港口城市連接起來,建成大宋核心鐵路網。以後我們繼續把這個鐵路網擴展,最終會覆蓋整個大宋領土。」

  民政部長覺得這說法沒啥問題,他本想就這樣了,卻覺得不批評兩句心中不快。便說道:「如此工程修幾萬里,未免勞民傷財曠日持久。」

  鐵道部長眉毛一立,正準備反駁,財政部長說道:「我以為不然。鐵路雖然看著耗資巨大,收益也定然巨大。看現在的局面就說未來之事未免太武斷。」

  本以為財政部長會很批民政部長,聽到的卻是這麼不溫不火的發言,鐵道部長怒道:「這和賺錢不賺錢無關!修了鐵路之後許多原本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就能做到了,這是進步。豈能用單純的花錢不花錢來判斷!」

  民政部長立刻回懟,「要是能按你這麼講,當年漢武帝和楊廣也是進步。」

  「夠了!」趙嘉仁將必然激烈的爭論先給按死,也不管兩邊怎麼想,趙嘉仁說道:「既然大家已經知道了現在的鐵路發展規劃,我以前覺得要在修完徐州到開封的鐵路之後才說的事情現在就說一下。第一是鐵路要招人,這個部分關乎國家根本,鐵道部本身就是準軍事單位。自然希望從退役軍人中優先徵召。而且這個部門堪比運河航運局,招人的時候必須謹慎,須得挑選平日表現平實可靠的退役人員。既然是這樣的招人,我允許這個部門的人員採取接班制,儘量內部招人。但是話說到頭裡,甚至可以寫到文件里。鐵路是準軍事單位,用的是軍法。也就是說鐵路沒有推諉這一回事,遇到了問題就得把責任給弄清楚,搞清楚了就要有相應章程。相應章程執行起來有問題,不用講制訂章程的人臉面問題,繼續修改,改到能良好執行為止。必然有人大概會覺得可以推諉給下屬,有人覺得可以用意外來作解釋。鐵道部…沒…有…意…外!」

  聽著老爹最後一字一句的說出『沒有意外』四個字,趙謙看到重臣中的表情可真精彩。鐵道部長早就知道這些,雖然看著有些氣鼓鼓的,卻不是針對趙嘉仁。其他的軍事單位準軍事單位露出很能理解的表情。軍法如山,大宋軍隊內部管理理念並不算苛烈,但是軍隊裡面容不下敷衍。就如著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與其說是歌曲,不如說是將可操作的條例用容易記得的方式讓所有軍人都記住。不僅僅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軍隊的法令就是必須遵守,毫無姑息苟且的空間。

  老爹把話講到這個程度,趙謙心裏面是很佩服的。許多部門的人臉色相當不好看,這說法對他們非常不友好,卻又沒撕破臉面。

  正在想,就聽老爹繼續說道:「各部門也可以考慮自己部門與鐵路的合作事項,如果準備好了就可以交給趙謙。」

  趙謙一愣,他知道這天必然會來,大宋的權力要從老爹手裡向趙謙手中轉移。沒想到這天就這麼來了,趙謙震動之餘只覺得壓力好大。

  晚上回家後趙嘉仁把白天的事情告訴給了老婆,秦玉貞聽到關鍵處,臉色立刻變了。驚訝之後是歡喜,歡喜之後是憂慮,憂慮之後是不解。秦玉貞問道:「你告訴我這些,想來是讓我有所準備吧?」

  「是。你《道德經》學的好。若是大郎遇到不解的問題,你就多給他講講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被丈夫說《道德經》學的好,秦玉貞一點都不覺得有負面的意思。她見過不少對道德經的翻譯,大部分對這段的解析令她發指。就秦玉貞的感覺,這段話如皓月千里,寧靜質樸。她覺得這段話翻譯成普通人的話大概應該是,萬物按照自己的規律生長而不自我表白,不是從一開始就以據為己有的目的而發動行動,擁有卻不以此自恃,完成整件事後並不將其當做自己的功勞而背上包袱。正因為不背包袱,所以擁有的一切都不會失去。

  從做人的角度來看,簡直是完美。所以秦玉貞有點困惑的問趙嘉仁,「大郎還年輕,你讓他做到這樣?不太現實。」

  「現實不現實,他都得去做。以後他遇到的問題中很大一部分再不是低層次的問題,小勝靠智,大勝靠德。教育大郎的時候我也不得不經常反思自身,我覺得我從不覺得這個國家是我的,我只是在做認為我要做的事情,做完一件再接著下一件。我這麼做的理由是我就是這樣的人,我從來沒想過要把什麼東西據為己有。」

  聽丈夫說完,秦玉貞忍不住稍微縮了縮身體。今年是大宋328年,過了年,秦玉貞和趙嘉仁大概都算是58歲的人。二十歲嫁給趙嘉仁,兩人做了38年夫妻。這個時間幾乎是秦玉貞在家當姑娘的兩倍之久。丈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曾經讓秦玉貞很困惑。到現在她都覺得丈夫身上有許多令人看不透的地方。不過『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倒是真的。

  秦玉貞對此的不解是丈夫年輕時候就已經這樣,他有通天徹地的能耐,也將這通天徹地的能耐發揮到淋漓盡致。偉大的國家,無法估量的財富,幸福的生活方式,別說是那些皇帝,就算是歷史記載的那些偉大先賢們也做不到這樣的程度。偏偏丈夫從來沒想過要把這裡面的一絲一毫給自己。看似留給他的都是為了讓他能夠做事而留,而不是為了擁有而留。

  如果丈夫也是這樣要求兒子趙謙,秦玉貞再也沒辦法有為兒子實際掌權而感到高興。丈夫趙嘉仁喜歡這樣的生活,艱苦也好,順利也罷,帶給趙嘉仁的都是充實和喜歡。但是兒子趙謙能如丈夫一樣麼?秦玉貞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心情震動,秦玉貞問道:「三郎,大多數人為了某些確定存在的東西過這一生,你是在認真過你這一生。我想問你,你這一生到底真正給你留了什麼。」

  「我有你。夠了。」趙嘉仁爽快的答道。

  秦玉貞一愣,她覺得高興,卻又覺得自己或許是太樂觀了。自己當然值得人尊敬,包括自己丈夫的尊敬。這點自信秦玉貞還是有的。不過秦玉貞知道自己已經老了,已經沒有年輕時候吸引丈夫的年輕肉體和嬌艷容貌,甚至連照顧丈夫的精力都已經大大不足。她也是一個需要別人來照顧的老人。輕輕嘆息一聲,秦玉貞說道:「我不信。」

  「好吧,我舉個例子。前一段我和你出去看雲彩,我覺得不錯,就說今天是個好日子。然後你就說,所以你想過生日了麼?我覺得好的很。哈哈。」

  聽丈夫講這個,秦玉貞也笑了笑。「我只是逗你麼。」

  「天下有幾個人只是為了逗逗我而逗逗我。他們都是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或者是用看珍禽異獸的心思對我。能只是為了我而逗我的只有你。」說著,趙嘉仁蹭到老婆身邊挨著她坐下,「我經常想,我到底是積了多大的德才能遇到你。我都不知道該感謝誰。後來我明白了,我誰都不感謝,我只感謝你對我這麼好。」

  秦玉貞靠在丈夫肩頭,輕聲說道:「那我把話說前頭,你要是覺得我對你好,就要比我活的久。我死的時候有你這麼愛我的人在我身邊,我會感覺很安心。」

  「這個……,這個不符合規律啊。女人壽命本來就比男人長几年。」

  「那我還比你大呢。」

  「大幾個月不足以抵消幾年時間。」趙嘉仁拼命對抗著老婆。

  「你……是不是擔心沒辦法兌現給我的承諾?」秦玉貞幽幽的問。

  趙嘉仁不說話了,老婆說的的確是他的想法。他很想兌現給老婆的承諾,生死之事卻不是他能掌握的事情。

  「你真傻,這時候啊你答應下來就好。真的,我只是想聽你答應下來。」

  趙嘉仁嘴一閉,他實在是沒辦法做出這樣的承諾。

  秦玉貞也不說話了,她心裏面雖然覺得有點小小的失望,卻不會因此而對丈夫失望。趙嘉仁的一生也不是沒有對她失言過,但是那都不是因為他自己的怠惰或者忽視。丈夫對她永遠都是那麼忠誠可靠,秦玉貞就是喜歡和趙嘉仁一起生活下去。在有心情的時候她也樂於逗逗丈夫,看著他和小孩子一樣開心的表情,秦玉貞自己同樣開心。

  在朦朧的月光下,夫妻兩人靠在一起。什麼兒子掌權啦,什麼大宋進步啦,兩人都不去想。只是享受著此刻的寧靜與安逸。

  「官家修鐵路,讓太子開府。還有今天的話,明顯是有所圖!」同樣的月光下,幾位大人物並沒有趙嘉仁夫婦的心情,不管是哪件事都讓他們精神高度緊繃。別說稍微將其放下,連不討論都做不到。

  「太子的德行是學官家學了個十足,官家那時候外有蒙古,內又積弱。剛毅堅定之輩方能引領大宋,這是時也命也,我們也不能說什麼。太子若是與官家一樣,不是大宋之福。」

  「是啊。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常勝靠和。官家做事如此苛烈,已經毫無和光同塵之意。再讓太子這麼下去,秦國之禍只怕避不過去。」

  「是啊,鐵道部的章程太苛烈了。軍法從事,絕無推諉。官家這麼說意有所指。」

  「官家這些年一直在鼓吹秦漢第一帝國的制度,對於儒教棄若敝履,更是大加撻伐。我等須得為儒家正本清源,不能在因循守舊,毫無作為。」

  「這個做得。必須做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