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王玄策對於大局觀上可能有所不足,但他對戰爭的敏銳性卻是非同尋常。【記住本站域名】
如果吐蕃與薛仁貴交手,哪怕是薛仁貴吃了虧,那王玄策也不會把吐蕃看作威脅。
頂多把吐蕃當做沒有什麼見識的蠻夷,自己回頭大喊救兵,然後讓朝廷派兵圍剿就是了。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 安裝最新版。】
畢竟西海之後就是河湟谷地,在長孫皇后病好前,這片土地大唐是絕對不會割捨的!
但現實卻是吐蕃什麼都不做的退了,仿佛真被薛仁貴鑄就的京觀給嚇住了一樣。
這反而讓王玄策提高了警惕,因為他跟周圍異族打交道的多了,發現異族就是畏威而不懷德,你不真與他交手一場,想單純依靠恐嚇,把異族恐嚇住是很難的。
或者說,你不真正的打一場,打到對方心痛過,那就沒有異族會真正的心服口服。
此刻對方退去,那只能說明對方中有智者存在,知道這個時候不應該發動戰爭。
但哪怕存在智者也不可能改變民族的整體習慣,只會在做好準備後,對大唐發動進攻。
王玄策把自己的判斷整理,然後發給在河湟谷地的杜楚客。
也以此為理由,向河湟谷地索要足夠物資儲備,為將來可能的戰爭先一步做好準備。
王玄策決定在西海郡修建倉儲,訓練兵士,整頓軍備,甚至連生活在了西海的異族,王玄策卻也全部都要利用上。
還是那句話,三千學府兵在這麼寬廣無邊的青藏高原上能幹什麼,那是什麼都幹不了!
但要是有三萬炮灰的話,那吐蕃要是真敢來,自己也敢跟吐蕃正面碰一碰。
同時,原本李靖送到這邊來,專門給薛仁貴去解釋什麼叫做軍團天賦,以及如何發展軍團天賦,甚至還有一些基礎軍陣的兵書,王玄策都拿起來翻了翻。
王玄策翻閱了李靖送過來的兵書,全部看完後不由思索起來,感覺還是很有啟發的。
「指揮調度看起來不是很難,找些異族僕從兵試試,至少讓他們懂得大唐的軍令旗語。
戰部天賦的基礎是意志統一組織顯化也不是很難,只要打一兩場勝戰,應該就能抬升上來,甚至一直贏下去的話,好像也能直接刷到二天賦甚至軍魂。
倒是軍陣,能直接拔升軍隊一個檔次的戰鬥力,感覺值得學學,這才是我需要關注的。
可惜平常不能用異族實驗,算了……如果是僕從兵的話也不需要多思考,能跟著學府兵沖就夠了,找個錐形陣讓那些異族只會跟著沖,應該就夠了。
平常就用那些畜牧養殖的牛馬練一練軍陣,真到了要用異族僕從兵的時,戰場上多贏幾次,應該就能掌握錐形軍陣了。
這樣的話異族僕從怕也是容易誕生戰部天賦,那就改一改天賦的基礎構造好了。
學府兵最優秀的點,也正好是意志力與組織力,那就從這角度入手好了。
讓他們把意志依附到學府兵身上,將他們組織力重新拆解,需拼入學府兵才能完善。
這樣,這些異族的府兵就算在戰場上覺醒了戰部天賦,但要失去學府兵作為核心,那他們的戰部天賦就會出現缺陷。
但只要他們追隨學府兵戰鬥那他們的戰鬥力則會得到全增幅。
百羌本來不就是有跟隨強者作戰的傳統嘛,讓他們把這能力發揮到極致!
怎麼整本書說來說去,都是打贏了就能為所欲為,難道沒有系統基礎點的兵法知識嗎?
比如說我想要手搓戰部天賦,這些資料裡面怎麼就沒有講的呢?」
王玄策嘆了一口氣,總感覺衛國公的這本兵書,好像是隨手抄本,還不是很完全系統。
雖然偏重了軍團天賦怎麼誕生以及後續發展,甚至提到了天賦到達極致的辦法,但卻並沒有繼續深入的去講,怎麼樣訓練出自己所需要的天賦,也沒有去講怎麼樣按部就班的到達天賦極致的辦法。
滿篇對天賦最快提升方式都是,你只要把對面給殺了,你就能升級,對面越強,你把對面殺了那麼你獲得的好處就越多,從頭到尾都是講著贏者通吃。
一點都不像儒家所教授的循序漸進,這讓自己學習起來感覺很是不靠譜啊。
也許這就是兵法吧,王玄策倒也不糾結了,繼續按照自己的方法來。
李靖要是知道了王玄策在幾乎沒怎麼真正接觸過兵法的情況下,看著自己的《衛公兵法》戰部篇草稿,就打算上手嘗試給異族定製戰部天賦,而且鎖死異族發展方向的戰部天賦,怕要激動得大喊,「此事絕無可能。」
當然,要是王玄策真做到了,那李靖絕對會直接把他打暈了拖到自己的家裡去,做自己的衣缽傳人。肯定要抓著王玄策肩膀道,「你與我有緣,可願入我門來,成為世間良將!」
可惜王玄策不知道這些,他只感覺雖然李靖兵書的核心思想都寫著只要勝利那就為所欲為,那自己抓住本質,在細枝末節上進行修改,不也是很正常的事。
畢竟讀書人嘛,不「六經注我,我注六經」,那算什麼讀書人。
反正以王玄策的觀念中,並沒覺得自己的操作違背了兵法的本質,那為什麼不能嘗試。
而且自己判斷出吐蕃來襲,即要武裝西河郡,同時也是要武裝自己,做好萬全準備。
同時王玄策也不放心的把自己的判斷發給杜楚客,需要杜楚客把糧食運輸到西河郡來。
畢竟這西海郡的這邊還有著眾多將軍搭了錢進去的畜牧場。
今年自己已經挑選了一部分馬匹,給那些參股萬匹以上的裨將將軍們分紅了,每人或多或少都有十幾到幾十匹不等。
雖然指望當地畜牧業突飛勐進發展有些困難,畢竟畜牧業也不是當年發展,當年收穫的產業。
但自己挑挑揀揀弄些名馬,比青海驄等級差一點的馬匹總歸還是能弄出來的。
至於這一等級的馬匹給誰,那自然是給魏王五匹,給衛國公三匹,李道宗與侯君集各一匹,這些是早就已經定下來的,不服的人,誰讓你們投錢少了。
當然,李泰雖然拿到了三匹,還是會上供兩匹給內府監,主要表示這是稅收,也是孝心。
所以別看李泰拿得多,但李泰上下打點也是很多的。
而杜楚客也很快看到王玄策的發過來的奏報,以及薛仁貴的撫恤申請。
相應的撫恤申請杜楚客倒是馬上批准下來了,只不過看著那過百的傷亡數字,杜楚客卻也心觸了一下。
畢竟對比起那些府兵,對杜楚客這種人世家出來的人來說哪怕經歷了亂世,但因為是兩個世界的,更多的只是把他們看成是報告上的數字。
但現在,這些可是從農業學府出來的學生,甚至其中有得人說不定聽過自己的教導的。
親手批著他們的陣亡撫恤,這真的很不是滋味啊!
看著這撫恤,再看了看薛仁貴希望增加裝備的報告,
「想要增加標槍,給!想要增加橫刀與障刀,給!想要增加弩箭重鎧……這個真給不了!」
沒有辦法,大唐對於軍隊武器的管理,因為府兵制的原因,所以相對寬鬆一些。
但弩箭與鎧甲這兩種東西,歷朝歷代那都是受到了重點關注了。
這又不是王朝末期,牛鬼蛇神橫行,只要有錢,那就是什麼都弄得到。
現在可是貞觀時期,有著一個靠武力統一天下的帝王,更是靠著武力政變上台的聖人。
那對軍備的關注那可是極其具有敏感性,若亂來就算杜家都未必保得住自己。
所以,李泰在河湟谷地倒是留下來了一個小型的造鐵廠,足以供應西海地區的正常武器,甚至就算是百鍊鋼的唐橫刀,花費時間也能夠打造出來。
但是甲胃與弩箭,這兩個只能得到朝廷的批准之後,才能把這件事確定下來。
「重鎧與弩箭沒辦法,不過物資補給倒是能夠先調度一部分到那裡!」
杜楚客思索了一會兒,寫了一封信上報給兵部,看看能不能批准製作。
至於其他的事,杜楚客當機立斷聽從王玄策的判斷,開始有意識的往西海郡轉移物資。
說實話,經過了當初救援諾曷缽的經歷,杜楚客已經明白王玄策這個人在軍事上的判斷相當的敏銳,甚至越是在危機時,他越能膽大心細的抓到機會。
再回想魏王讓自己給王玄策輔助後勤,想來也是看到了此人的這方面的能力。
「只不過,吐蕃沒有越界嘛……看起來吐蕃的背後也有高人啊。」
杜楚客跟王玄策做出了同樣的判斷,但杜楚客跟王玄策不同的是,杜楚客因為是京兆杜家的關係,所以清楚吐蕃如此的表現應該是為了讓大唐同意他尚公主。
只不過杜楚客也明白,在正常情況大唐也不會主動把自家的公主嫁給對方進行遙控政治。
只有等到對方能夠威脅到自己邊境領土,但卻需要安撫的情況下,才會把公主嫁過去。
所以,杜楚客選擇靜觀其變,因為大唐是否願意和親,還要看吐蕃在下一次與大唐交手時表現出來的實力。
若吐蕃打贏了,那大唐不會嫁公主,反而會繼續打下去。
但要是吐蕃打輸了,但吐蕃又還沒滅國,那反而會嫁公主過去,方便朝廷控制邊疆地區。
實際上這點,從唐朝與吐蕃的交往史書之中多少能夠看出來一點。
像大唐經歷了大非川之敗,導致吐谷渾土地全丟,大唐也沒和親的想法,而是繼續打!
然後大唐名將被論欽陵刷了一輪又一輪功勳,若非論欽陵不是華夏人,否則怕也是能被李治跟武則天聯手抬進七十二將,運氣好甚至能進十哲。
但即使如如此,大唐的選擇也是用盤外招離間計,而不是和親去息事寧人。
一直到金城公主入藏,也是唐軍打敗了吐蕃軍隊,吐蕃過來求婚,大唐才同意的。
換句話說,如果大唐對敵人是一手棍棒,一手甜棗的話,那公主就是這甜棗。
所以吐蕃想取公主,對大唐來說,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尚公主的,那必須要被李唐暴打,但又不能直接打死的勢力才有尚公主資格。
比如東突厥的頡利可汗就是另外一個例子了,要他當初被李靖暴打,哪怕全軍覆沒,但只要自己逃出生天,那大唐接下來的手段很有可能也是和親。
畢竟打不死,那還不如和親表示善意,讓他在邊境地區安穩一點,同時在他部落內部培養親近大唐的勢力。
但誰讓他遇到了李靖就被捉回大唐跳舞去了,那就沒有和親的必要了,也不是大唐不想要和親表示友好,主要是政治對象沒有了,東突厥已經滅國了。
公主和親,和親的永遠不是個體,而是整體的政治勢力,這才是關鍵。
所以杜楚客知道這件事,倒也沒太過在意。
畢竟自己對吐蕃的國力是真不清楚,這樣的情況下,還是等吐蕃與大唐真碰撞起來,明白了雙方的實力,再說其他吧!
說到底,國與國之間還是要靠實力說話,說你有洗衣粉的時候,最好真有洗衣粉。
不過,杜楚客唯一肯定的是,西海這處地方,至少在長孫皇后活著時,聖人是絕對不會看著西海丟掉的。
因為面對吐蕃,西海就是河湟谷地的屏障,而河湟谷地是唯一在實驗種植規模化冬蟲夏草的地方,現在誰要動這東西,那就是動了李世民的逆鱗啊!
所以杜楚判斷,重鎧申請應該還是有很大的可能申請下來的。
只不過是朝廷捨得不捨得花費大價錢鑄造的問題,至於提到了花錢,只要魏王願意承擔,相信也能過去。
不過為了防止朝廷拉不下臉面,以及忽略了這一點,自己寫份信給自己老哥,只要讓他知道這件事情,提一嘴也就是了。
至於具體怎麼操作,反正自己不參與。
當然,這事情是不適合在公文奏章裡面寫的,至於西海郡的缺少的東西,自己老老實實的上報上去也就是了,相信朝廷肯定會給出答覆的。
至於自己,穩穩噹噹的在這裡鍍金,最遲兩年後,應該就能回去做洛陽令了。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