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鹽場發展中

  如果不是這日子實在太難過了,蘇烈也不想要搬遷自己軍營,沒辦法,日子太難過了。Google搜索

  倒不是朝廷剋扣了蘇烈,事實上大唐府兵制制度決定了在通常情況下,大唐平時是不養兵的,基本上把所有養兵成本全都攤薄到普通百姓身上。

  同時,大唐在貞觀時期也有募兵制,唐太宗征伐高句麗時,其中就不僅是府兵,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是募兵制而來。

  只不過募兵制在貞觀時期的規模並不大,同時這些人更多是以將領親衛或其他固定職業專業士兵存在,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基層軍官。

  畢竟哪怕大唐將領都是良將,但府兵制決定了他們要征伐目標時,他們手上士兵絕大多數都是自己並不認識的士卒,甚至有很大可能是新兵。

  而想把這群人快速組織起來,華夏上下五千年,能做到的也就一個,叫做韓信。

  所以,一般司馬或者將軍,平時都會訓練一批規模並不大的士卒,最多不會超過三千人。

  這些人雖然在平時時就只是小兵,但等到真從民間召集各種府兵後,這些人馬上就會被擴充成一個個隊正,教導民間徵召的府兵快速融入軍隊。

  而百姓也樂得快速融入軍隊,因為古代百姓平均壽命未必到達三十歲,對他們而言,拿自己的命去戰場上搏個光明前程是非常值得的。

  這也是貞觀時期,甚至到後面的高宗武周時期,雖然府兵制的底層被不斷破壞,但對底下百姓來說,這多少是條能出頭的路,所以府兵制雖衰但到底沒亡。

  但自從出了李林甫為維護自身相權,提出重用胡將為節度使,使得軍隊與朝廷間原本能夠流通的渠道被堵住了。

  讓胡人成為節度使,漢人統帥再也不能出將入相,這就直接堵住了府兵制最後一口氣。

  因為府兵制的上限直接被堵住了,士兵們再怎麼奮鬥也奮鬥不到上層了。

  簡單的說,這制度本來還能勉強維繫下去,但因李林甫這舉動導致這制度玩不下去了。

  因為軍隊不與朝廷互通,原本雙向循環的水管被強行掰斷,讓軍隊上層一個蘿蔔一個坑,而且個個都是異族人。

  這讓漢人百姓難以信服,更難以接受,簡直是踐踏大唐百姓的榮譽感。

  底層則是均田制被世家不斷破壞,百姓分到得土地被不斷侵蝕,這制度自然就咽氣了。

  不過,還好朝廷直接拿出第二套新制度,也就是募兵制。

  而唐玄宗能拿出這制度,自然不是唐玄宗一拍腦子馬上想出來的。

  實際上這制度在貞觀,高宗,以及武周時候都有出現,只不過通常情況下這制度只是府兵制度的補充。

  解決府兵制招募而來的士卒不能快速形成戰鬥,完成組織化的問題。

  而現在幽州登記在冊的府兵就是比較初級的募兵制的雛形。

  簡單的說,這些府兵是接受統一訓練,拿著朝廷給俸祿,算正式編制工,吃著職業飯。

  但朝廷雖然養著他們,但要是指望多好那是不現實的。

  就算長安地區的府兵,頂多只是吃大鍋飯的時管飽,但想要吃到肉味,肯定是要什麼節日或者值得慶賀時才行,正常情況下,也就吃飽就可以,吃好是別想了。

  即使如此,想要成為擁有朝廷編輯在冊的府兵,至少在這時代不知道多少人搶著。

  不僅是為了吃飽飯而已,而是這些有正式編制的人,在戰場立了功勳好升官。

  畢竟幹活是臨時工干,獎章給正式工發,這幾乎是祖傳的,就算貞觀一朝也很難避免。

  除了薛仁貴靠白馬銀槍的造型,一下子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力而平步青雲。

  但現實就是很少有人真從府兵中一步步脫穎而出,莫說成為名將,就算成為普通將軍都很少。

  當然話說回來,正因這裡面有著這麼多彎彎繞繞,蘇烈才選擇向李泰靠攏。

  因為練兵是很花錢的,哪怕只是訓練數量並不多的府兵,蘇烈也明白,想要把這些幽州的府兵訓練成精銳,這花費是免不了的。

  而這一筆錢朝廷肯定是不會給的,因為朝廷的每年的費用都是規定好的。

  自己就算是向上申請,除了一頓臭罵,怕也不會給自己半個子。

  但李泰的話,他是真有錢,而且不只是有錢,而且有物資!

  蘇烈是親眼見證李泰翻新了鄭國渠,更在鄭國渠吃了好些個月雞腿鴨湯。

  所以哪怕現在還是要在軍營中啃粗米,但蘇烈相信,只要給李泰時間,自己麾下的府兵還是能吃上肉的,對於蘇烈來說,這就足夠了!

  隨著蘇烈帶著幽州府兵駐紮在天津小村的附近,李泰微鬆了一口氣。

  畢竟在幽州這地方,有這麼支武裝部隊在自己的身邊,安全感自然高很多。

  隨著李泰歸來,李淳風懷著濃郁的黑眼圈出現在李泰面前。

  「淳風,你這是幾天沒有睡覺了?」李泰看著李淳風臉上黑得有些下人的黑眼圈不由道。

  「也就兩天而已!」李淳風一臉的風輕雲淡,然後把一份圖稿交付到李泰手上,道:

  「燕王,您來看看這個!這些日子,我親自跑了一趟灘涂,測量了漲落潮水勢,設計出這些鹽田,您先來看看!」

  李泰拿過李淳風給自己的設計圖,有些好奇道:

  「第一塊鹽田要這麼大嗎,快占據了所買下的半個灘涂了。」

  「第一個鹽田最主要的還是初步沉澱雜質,分開一個個小鹽田也沒太大意義。

  如果以後需要直接處理海水之中的雜質,也能夠直接在這鹽田中一次性處理好。」

  李淳風對李泰解釋道,「並且這一個個鹽田,開了好些閘門,把這初步處理的海水向需要的鹽田裡放,再進行細分好了。

  畢竟燕王您依照日之法則與水之法則研究出了曬鹽法。

  但隨著我們對鹽之法則的熟悉與摸索,以後肯定能提升效率,到時候某些方法也能直接在大鹽田裡面進行。

  如果量上不好控制,再通過閘門送水到小鹽田慢慢處理也行!」

  李泰對曬鹽頂多是知道這方法,但通過理論到實踐,到底需要底下的人慢慢去嘗試。

  反正自己又不是不能接受失敗,別得不說,單是自己想要的蒸汽機,到現在都還沒改造出值得這般投入的價值呢!

  「這件事既然交給你,那你就全權負責,我相信你能做到,什麼方法你都可以去試試。

  不過要留下改正的餘地,因為我們現在還在慢慢摸索。

  經驗什麼的,本來就是一次次實驗給試出來的!」李泰對李淳風道。

  李淳風聽到李泰這般的話語,也不再多說什麼,只是對李泰道:

  「淳風打算先集中人力把這個大型的鹽田給整出來,然後再一個一個小鹽田一一落座,修出一條產業,把鹽池投入使用再說。」

  「你且去!」李泰道,「需要人力物力,去白鶴那裡取,我全權開放給你!」

  「淳風必不辱使命!」聽到李泰這般話語,李淳風無比感動道。

  而隨著這個規劃圖的出現,李淳風也開始調度人手,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整田活動。

  幽州方面的高季輔也陸續把人向這邊送過來,這些人或是普通佃戶,或是幽州的遊俠兒。

  普通的佃戶還好,李泰直接發糧發錢發房的做派,很快就讓這些普通佃戶選擇留下來。

  畢竟在地主家幹活,可沒這般的福利,倒是遊俠兒多少有幾分的微詞。

  不過有李淳風鎮著,到底也沒出什麼大事,後面蘇烈帶著幽州府兵駐紮在天津小村,並且隔三差五的能聽到他們出操鍛鍊的聲音,這些幽州遊俠兒到底沒再鬧事了。

  而李泰現在雖然還沒配套牛羊產業,但每周從幽州附近購買些羊肉到軍營裡面,給蘇烈部隊改善一下伙食,還是能做到的。

  這就讓這些人對李泰的感官相當不錯,保護起天津小村也盡力了不少。

  不過蘇烈卻清楚,這些對李泰來還只是小錢,自己還期待著天天吃肉的日子,到時候自己就可以往死里訓練自己手下的府兵,直接把他們訓練成精銳了。

  府兵們自然也發現,自己的將軍自從來到這天津小村後,嘴角時不時露出耿直的笑容,不過看著天津小村每周送來的牧羊,多多少少也有了幾分的領悟。

  不過,李泰可沒心思關注到蘇定方的這些府兵,因為自己全部注意力可都在鹽田上。

  畢竟這東西可是自己選定的破局手段,到底能不能生產出粗鹽來對自己來說至關重要。

  說實話,古代鹽業算是相當消耗人力資源的一個產業,君不見古代能出來造反的豪族鹽業占了很大一部分,而海鹽比陸地食鹽有優勢的地方就在人力資源的消耗上。

  受限於古代的生產力,陸地食鹽比如鹽湖之類的地方當然也能按照曬鹽法進行開鑿鹽田,打造畦田,將鹽田裡面的滷水引入畦田之內,用太陽與風力進行蒸發,從而增加制田面積。

  甚至在製作成粗鹽之後,再進行二次處理,用高溫蒸餾,或者用滷水調和,能夠結晶出純白如雪的細小精鹽,至少比海洋中製作出來的海鹽至少在二次處理上要方便很多。

  就算現在的李泰也知道海鹽中有各種金屬離子,處理起來非常麻煩,基本上也只能用淋鹵法慢慢的沖刷,只能降低含量,而不能真正的徹底去除掉。

  但李泰更明白,自己想徹底掌握鹽業,想要徹底打翻老百姓的鹽罐子,讓百姓不僅吃得到食鹽,而且要吃得起精鹽,那還是只能靠海鹽,至少現在靠不了陸鹽。

  第一個就是產量上,只要海岸線所及,基本都能作為食鹽場地。

  當然作為最佳的產鹽地點肯定是要小心的甄選,但至少比內陸的一個個鹽湖鹽井,開採難度要低得多。

  第二個就是食鹽運輸上了,因為水路成本比陸運成本低得多。

  在相對封閉的內陸湖中,短距離靠著陸運還是能夠解決,但長距離還是靠這條貫穿了南北的京杭大運河。

  而海鹽基本上就在這整個水系體系中,生產出來能通過運河輸送到從南到北的華夏各處,這優點對於礦鹽幾乎是碾壓性的。

  說實話,如果第二點,某些內陸地區的鹽池多少還能爭奪下周邊市場,但在第三點後,就算內陸地區的食鹽,如果沒地方保護也很難生存了。

  那就是海鹽利用了月球引力的變化引起潮汐現象,潮汐導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漲落及潮水流動所產生的巨大能量。

  簡稱潮汐能。

  利用漲潮落潮,把海水送入到岩田中,最大限度的節約了人工力量。

  海洋對時代百姓來說,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至少在沒更加先進的生產力條件下,潮汐能所帶來的海水將遠遠超過人工引導滷水,最大限度解放了人類的生產力。

  當然,海鹽的缺點,李泰也明白,那就是海鹽裡面的金屬含量比陸鹽要高,生產出來的質量比陸鹽要差。

  但在滿足全國百姓食鹽為前提的條件下,還想要徹底的打翻鹽罐子,那在這時代,海洋是唯一的選擇。

  畢竟海鹽的製作工藝可以不斷改進,海鹽的製作成本越是大規模就越是比路鹽有優勢。

  所以李泰會選擇幽州,更選擇了海鹽破局。

  因為自己的目的不僅僅只是自己賺錢,更重要得是為將來打翻全國的鹽價做準備。

  所以李泰對李淳風的曬鹽工程還是相當的重視。

  不過李泰也清楚,曬鹽跟種植莊稼一樣,都不是一件今天想要明天就能出結果的東西。

  哪怕自己完全修建好了整個鹽田,想要食鹽出貨,卻也至少要四到五個月。

  更不要說現在這鹽田還在建設中,誰也不知道這整個過程還需要多少修修補補,等真正的第一批食鹽出貨,怕是要等到今年年末了!

  「嘖嘖,這個工程這麼需要時間,等到第一批食鹽出貨怕是有得等待,我是不是該拜訪拜訪幽州本地世家,想辦法讓他們出點錢糧呢!」李泰的目光不由帶著幾分陰騭。

  沒什麼,因為在幽州沒個穩定來錢渠道,讓李泰心中挺慌的,總想找點來錢快的事做做!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