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改元龍興

  沈欣遇刺,郭浩讓刑部調查,經過李輝的暗示,刑部最終把兇手定位為當初刺殺郭浩的人。

  朝廷表面上把這個案子結了,郭浩暗地裡卻沒有停止調查,這次刺殺很可能是宮中指使,這是郭浩最不希望看到的。

  在外人看來,沈欣遇刺,沒有必要興師動眾,畢竟沈欣這個公主也是冊封的,與郭浩也沒有血緣關係。

  而郭浩大發雷霆,為的是皇家的威嚴,讓其他人知道沈欣不一般,沈欣的秘密只有他的家人知道,外人並不知情。

  經過幾天的調養,沈欣可以下地走路了,外表看起來和常人無異,沈欣自己也沒有感到異常。

  「我說皇帝陛下,我什麼時候能夠出宮啊,這裡真的好無聊,在這什麼都做不了,你還是放我回格物院吧!」

  郭浩不放心沈欣身體,所以把她就在宮中調養,這丫頭心態倒是不錯,差點死了還能這麼活潑。

  「你身體剛好,還是再觀察幾天比較好,反正那些項目已經開始了,你休息兩天也無妨。」

  沈欣在宮裡,和其他人都沒有話題,郭浩又國事繁忙,沈欣自然會覺得無聊。

  他用了三年時間,才把格物院那些人調教過來,其實她這個公主沒什麼架子,她的助手都很尊重她。

  「哎,好想回去啊,每當我無聊的時候,我就懷念我的手機、電腦艾派德,吹著空調看電視,想想真是享受。」

  見識了後世的科技,確實瞧不上古代這些技術,二人之所以拼命發展科技,就是想找一找現代的感覺。

  現在電燈是弄出來了,不過卻費了很大力氣,而且不能大規模複製,很多技術都不成熟。

  大宋的科技現在是方心未艾,各門技術都開了頭,可要是得到成果,還需要時間。

  郭浩對此也沒辦法,他又不是神仙,近代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才把科技推後世的高度。

  就算大宋一直平穩發展,恐怕也需要一兩百年,才能達到二十世紀的水平。

  如果過程中遇到瓶頸,恐怕需要更多的時間。

  過完中秋,天氣漸漸變涼。

  西北局勢逐漸平定,遼國雖然不甘心,可是也是沒有辦法。

  河西走廊穩定後,郭浩派出使者出使高昌,他想試著用外交手段使高昌歸降,這樣大宋就不用出兵了。

  沿途都是大宋的地盤,使者出使的難度比當年蘇武小多了,不過眼瞅著就要到冬天,郭浩決定明年開春再派出使團。

  ……

  臘月過後,郭浩下旨再次改元,此時大宋在地圖上看,就好像龍頭,河西走廊和遼東是兩隻角,所以改元龍興。

  宋龍興元年,遼國保寧十年,正月。

  耶律賢知翰林學士室昉有理劇才,改南京副留守,決獄平允,遷參知政事。

  至是拜樞密使,兼北府宰相,加同政事門下平章事。

  大宋占據了遼東、河西,本質上並不受遼國控制,女真除了部分熟女真,剩下的其實是獨立的,只不過被遼國包圍而已。

  而甘州回鶻、吐蕃等小國,雖然依附於遼國,但也是獨立的,而遼國真正的領土,其實就是現有的地盤。

  所以,郭浩占據了兩塊地盤,遼國想想也就接受了,那些契丹貴族其實並不在乎。

  就算皇帝在乎,那又能怎麼樣,搶又搶不回來,打又打不過,只要大宋不來惹他們,其他地方都無所謂。

  一時間,遼國的風氣變了,郭浩南北兩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狠狠打擊了遼國的士氣。

  自五代以來,中原視契丹為洪水猛獸,心裡想多少有些畏懼,一直不想招惹。

  可是郭浩繼位後,根本不把遼國放在眼裡,正所謂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郭浩知道遼國強大,想要打他不是打不過,但是打完之後的代價,不能不考慮。

  如果郭浩不去剷除那些隱患,以中原之力直接討伐遼國,無論是東北的女真,還是西北的羌人,都可能會趁火打劫。

  兩虎相爭,必定是兩敗俱傷,而鷸蚌相爭,最後是漁人得利。

  就算沒有外來的隱患,征戰給百姓帶來的苦難也是不能忽略的,如果付出的代價太大,中原內部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郭浩不想給人做嫁衣,所以他一直避免和遼國大規模衝突,因為兩國實力的增加,規模大小的上限也在增加。

  這次收復西北,靈州防線宋遼兩國也打了一段時間,遼國想要組織大宋收復西北,而大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攔住遼軍。

  事實證明,郭浩的猜測沒錯,遼國不敢投入太多兵力,因為涉及的利益太多,契丹貴族不在乎那些吐蕃的奴隸。

  而東北那邊更是虛張聲勢,曹彬的海軍都沒露面,遼軍象徵性地進攻幾次,就撤軍了。

  沒有威脅到契丹核心利益,那些契丹貴族是不會拼命的,再加上女真過讓出了北面的地盤,所以也說的過去。

  遼國接受了現實,沒能阻止大宋的擴張,郭浩逐個擊破,對於華夏大地上那些沒落的政權,一個都不打算放過。

  二月,郭浩和內閣商議過後,覺得現有的幾家書院還是不夠,於是決定在各省分別建設高級書院,並命名為大學。

  如此一來,幼學和大學就是民間的教育機構,而原有的幾家書院升級為太學。

  這個政策,使大宋的教育系統更接近後世,幼學是小學中學,大學就是大學,而太學則是研究院級別。

  完善了教育體系,郭浩決定在幽州建設軍事學院分院,如此兩所軍校,足夠為大宋提供軍事人才。

  幽州的建設有一段時間了,郭浩還沒有去看過,北方天氣寒冷,冬季不能施工,所以郭浩打算三月開工去去幽州看看。

  三月初一,汴梁城十分熱鬧。

  先是出使西域的使團出發,郭浩帶著皇子們送行。

  正使張洎,少有俊才,博通墳典,南唐舉進士,起家上元尉,累遷禮部員外郎,知制誥,後歸順大宋,在禮部任職。

  「張愛卿,此次出使,你代表的是大宋,弱國無外交,你身後站著的,是大宋的百萬將士,萬萬子民!」

  張洎此時有些感慨,雖然此行會有危險,可是能夠代表大宋出使,和民族英雄蘇武比肩,這是一個文人最高的榮耀。

  「陛下放心,臣,必不辱使命!」

  郭浩拍了拍他的肩膀,親手把使節遞給他,張洎雙手接過。

  郭浩這麼做,其實是想效法漢武帝,當年蘇武出使西域,這才使西域臣服,擴大了漢朝的地盤。

  郭浩現在情景再現,就是想像漢武帝一樣,表達對這次出使重視的同時,給高昌國傳遞一個信息,你們最好不要不要反抗。

  使節團出發後,郭浩還要送走一個人,二皇子郭致舜。

  「舜兒,此次去南京,一路上要小心,有時間回來看看你母親,同時也要保證身體。」

  郭致舜點點頭,郭浩讓他去金陵主持南方政事,其實已經把他放在了二線。

  郭浩雖然要遷都幽州,可此時的汴梁,依舊是大宋的權利中心。

  「這塊令牌你拿著,也許能夠幫到你。」

  說著郭浩遞給郭致舜一塊令牌,是丐幫的令牌,郭致舜雖然是他和李芙的兒子,可是郭浩從來沒讓他接觸丐幫。

  這次之所以把令牌給他,也是希望他能儘快打開局面,國家越大越不好治理,與其讓他自己組建勢力,還不如把丐幫借給他。

  「多謝父皇!」

  看到這個令牌,郭致舜有些驚喜,其實他早就想接手丐幫,之是沒有郭浩的允許,李芙也不敢擅自做主。

  「當年屬主劉備曾說過一句話,你應該知道,朕希望你能記住那句話,不要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