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選拔考試(完)

  舉重測試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主要是對學員力量的一個摸底。

  較場中擺放了一排石鎖,最輕的也有一百二十斤,這是一個底線,習武之人兩隻手,如果這點重量都舉不起來,恐怕還不如普通人。

  剩下四十名學員一一上前,結果還真有一些舉不動的,而這幾個人體型都偏瘦弱,所以也在預料之中。

  走淘汰了八人後,剩下三十二人回去休息,明日最後兩項考試,明日這兩項考試,應該是最輕鬆的,因為所有人都比較擅長。

  又是一晚過去,第二天一大早,較場上出現了三十二匹馬,學員們從宿舍出來,看到戰馬眼睛都亮了。

  這些戰馬都是大宋自己養的,身體壯、耐力強,而且體型都差不多,毛色也比較統一。

  在看學員們,統一的藍色學員裝,都是緊身練武的服裝,非常適合騎馬,光是衣服就夠讓他們驚喜了,加上戰馬更是興奮。

  「這就是咱們的戰馬麼,大宋什麼時候有如此優秀的戰馬了!」

  「這你就孤陋寡聞了,陛下登基前就奪回了燕雲十六州,後來為了養馬又收復了西北四州。

  如今我們大宋有了充足的地盤養馬,就算和北方的遊牧民族比,我們也不差!」

  如今火器還不能大規模推廣,所以騎兵的組建還是有必要的,尤其是這個同行不發達的年代,戰馬有時候代表的是機動力。

  看到人都到齊了,王彥升宣布讓學員們自選戰馬,然後準備考試。

  學員們早就迫不及待,接到命令就跑到戰馬前,有的早就盯上了某匹馬,跑到跟前帥氣的翻身上馬,也有的倆人看上了一匹,然後就爭奪起來。

  「讓開,這是我先看上的!」

  其他人有爭議還能謙讓一下,但是石保興和李繼隆不一樣,倆人之前就有矛盾,如今也在較勁。

  石保興其實不懂馬,他只是想刁難一下李繼隆,李繼隆見他要搶自己的馬,抓住韁繩沒有鬆手的意思。

  眼看二人又要打起來,這時考官站了出來:「這些馬的實力都相差不多,既然你們二人都想要這匹,那就誰也別要了!」

  聽到這個安排,石保興得意地點頭,李繼隆默默地看著石保興,沒有說什麼。

  分好了馬,三十二人被分為四組,一組八人,每組最少淘汰兩個人,最後只就下二十人。

  為了不出么蛾子,石保興、王承衍、潘惟正、李繼隆別分開,他們的實力都不錯,這樣做可以避免「自相殘殺」。

  考試到了這裡,已經基本上沒什麼懸念,自古以來就有窮文富武的說法。

  郭浩當年習武之時,根本沒有馬匹供他練習,甚至連一連趁手的兵器都沒有,所以他才練的棍法,後來改練槍法。

  直到拜陳摶為師後,學了拳法,後來又和趙匡胤、李輝切磋,琢磨出一套劍法。

  所以對於有條件的學員,騎馬很容易,可對於那些普通百姓,這反而不容易。

  騎馬的考試只有一項,那就是競速。

  八匹馬並列一起,銅鑼聲響,第一組學員出發。

  五百米的距離很快就到了,石保興在第一組排名第二,這個成績也算不錯了。

  接下來四組學員陸續比試,王承衍小組第一,潘惟正小組第三,李繼隆小組第一。

  雖然四人不全是第一名,不過前三的成績也說得過去,每組淘汰最後倆人,還剩下二十四名學員。

  終於到了最後一場考試,可是剩下的人依舊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名額只有二十個,這也意味著還要有四人被淘汰。

  稍做休息,考官宣布進行射箭考試,考試分為兩項,固定靶和移動靶。

  固定靶基本上都沒什麼問題,沒有電視劇演的那麼誇張,現場情況和奧運會差不多,比拼的是環數。

  每人十箭,滿分一百,射箭不是射擊,即便郭浩親自來,也不能保證拿一百分。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一個人坐到了,經過一輪比試下來,李繼隆是唯一一個滿分的學員。

  而王承衍九十九分,潘惟正九十二分,石保興最低,只有八十八分。

  李繼隆用事實證明了,什麼是實力,也讓所有考官明白了,郭浩為什麼那麼說。

  「也許你們不信,其實磨難才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你們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原因取決於你們的經歷。

  而你們的子女,從小生活在優越的環境,沒吃過苦,沒挨過餓,沒經歷過生死,又能有多大的成績?」

  郭浩說完,幾個大臣還不信,他們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很優秀,尤其是石守信,對於兒子的本事還是了解的。

  可是事實證明,他們太高估了自己兒子的實力,固定靶的成績下來,李繼隆第一,王承衍第三,潘惟正第九,石保興第十六。

  這樣的成績,足以說明他們的身世不代表實力,而那些普通的平民子弟,同樣也很優秀。

  固定靶過後,接下來是移動靶,此時的方式是扔陶盤,射中多者勝。

  第一個上場的是李繼隆,遠處的侍衛把一個陶盤碰到空中,只見他張弓搭箭,直接射碎,眼神凌厲,絲毫不拖泥帶水。

  五個陶盤全部命中,李繼隆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別看他只有十八歲,卻讓在場之人自愧不如。

  接下來的考試,淘汰了最後四名,李繼隆第一,王承衍第四,潘惟正第九,石保興第二十。

  一個正數第一,一個倒數第一,石保興感覺臉上火辣辣的,根本不敢看老爹的臉色。

  還好他沒有落榜,否則石守信能打死他,不過他入學考試這個成績,以後他的日子恐怕不好過了。

  考試結束,二十名學員名單公布,與此同時全國各州郡也在考試,名單將在八月匯集到汴梁。

  距離開學還有一個月,本地的學員都回家了,可李繼隆卻沒有回去,因為太遠了。

  然而他從家裡出來,帶的盤纏不少,可是一路吃喝住店,到了汴梁又要吃飯,他剩下的盤纏,根本堅持不了一個月。

  即便如此,李繼隆並沒太擔心,他帶著弓箭打算去郊外打獵,然後打算拿獵物換錢,然而汴梁附近都是人,哪裡還有獵物。

  要去城裡「打工」,李繼隆還有些抹不開,他好歹也是官宦子弟,蒙他父親的蔭,他現在還是個供奉官,不過他的俸祿都給了家裡,因為他還有一個母親和妹妹。

  如此他不能打俸祿的主意,只能自己想辦法,傍晚時分,李繼隆一個人走在汴梁的大街上,思考著怎麼熬到開學。

  恰逢此時,李繼隆路過太醫分院,郭雁菡從裡面出來,這兩天他們跟著裡面的太醫學習,同時也學著照顧病人。

  郭雁菡剛要上車,結果正好看到李繼隆從面前走過,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說到底還是個少年,不會被敵人打倒,卻會對生活妥協。

  「等一下!」

  郭雁菡看出李繼隆面有難色,下意識地要叫住他,可李繼隆竟然沒有回頭,沒覺得郭雁菡是在叫他。

  「李公子,且慢走。」

  郭雁菡離開馬車,追了上去,李繼隆這才回頭,看到郭雁菡連忙行禮。

  「李繼隆見過延慶公主!」

  郭雁菡看著李繼隆,回了一禮道:「這天馬上就要黑了,李公子這是要去哪?」

  「這……」

  李繼隆哪裡知道自己要去哪,他的家不在汴梁,身上又沒有多少錢財,雖然不算流落街頭,不過也差不多了。

  聰明的郭雁菡看出了他的窘境,微微一笑道:「李公子從淄州遠道而來,還沒有住處吧,這樣吧你和我走,我帶你去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