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南唐皇宮。
「夫君可是在為蜀國的滅亡而擔心?」
李煜點了點頭,嘆了口氣道:「郭浩乃是雄主,必定會一統天下,如今南平、蜀國皆已覆滅,恐怕下一個就是我唐國。」
周娥皇輕嘆一聲道:「是啊,當初我們認識郭大哥,何曾想到他會有今天,雖然早就覺得他不一般,沒想到他竟然如此不凡。」
「哎,當初我要認他做老師,父皇卻百般阻攔,我勸大哥不要與周國作對,結果大哥不聽。
如今他當了皇帝,也不知還認不認我這個學生,娥皇要不你試著給秋南姐姐寫封信,也許她念在往日的情分上,能軟軟老師。」
周娥皇輕輕點頭,此時夫妻二人也沒了主意,這兩年南唐沒少納貢,不過郭浩好像並不在買帳。
周娥皇寫了封信,但是秋南卻不在宮中,郭浩收復了後蜀並沒有急著回去,而是琢磨著要不要轉道武平。
武平節度使,簡稱武平軍,是五代十國時期,位於今日湖南一帶,在馬氏楚國覆滅後,是湖南地區割據勢力的名稱。
前不久武平節度使周行縫病逝,他的兒子周保權接任,如今周保權年僅十二歲,正是收復武平的好機會。
但是想要收復武平,卻面臨一個比較無奈的問題,那就是出師無名,用什麼理由打武平。
郭浩以李漁為藉口,收復了南平三州,又以南平為引,強行滅了後蜀,如今要進攻武平,就要有一個理由,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想來想去,他想不起來歷史上大宋怎麼收復的武平,也沒有合適的理由,他乾脆不去想,直接下令:「來啊,傳朕指令,大軍向東,至於幹嘛到時候再說。」
……
衡州,刺史府。
張文表得知後蜀滅亡的消息,不但沒有唇亡齒寒的感覺,反而有些激動。
張文表,五代朗州武陵人,早年隨王進逵、周行逢,後周顯德年間,擔任朗州大都督,武平軍節度使,周行逢死後,文表作亂,被斬於朗州市。
宋蜀兩國打了一年多,宋軍就在家門口,所以他即使有反心,也不敢表現出來,因為他雖然有些實力,卻不是周家和大宋的對手。
如今蜀國滅了,按理說宋軍應該回去了,這樣一來他的機會就來了,如果能成為武平節度使,未必沒有一戰之力,因為武平的地盤,不比後蜀小多少。
所以張文表要造反,第一步就是奪取武平的政權,周保權只不過是個小孩,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宋軍現在到哪了,郭浩回去了沒有!」
張文表詢問心腹,心腹抱拳道:「回將軍,據探子來報,宋帝滅了蜀國後,帶著大軍一路向東,目的是哪不得而知,有可能要回大梁,也有可能不回。」
心腹說完,張文表皺眉,宋軍一日不退,他就一日不敢輕舉妄動,他覺得武平沒有得罪宋國的地方,宋國不會無緣無故進攻武平。
「告訴手下的人,不要輕舉妄動,周行逢那個死鬼早知道我要反,應該早就做好了準備,只要我這邊一有動作,勢必會向宋國求援。
現在武平除了楊師璠,沒有人是我的對手,只要宋國不插手,我也有辦法對付楊師璠!」
張文表早有預謀,連誰有威脅都看清了,現在就等宋軍離開,他就立刻動手,周保權一定來不及反應。
然而讓他意外的是,宋軍走到江陵的時候,忽然不走了,就這個停在那裡!
看著眼前的三峽,郭浩來了興致,想要即興賦詩一首,卻想不起來哪首詩是此時沒出現的。
「元朗你看,這三峽景色,何其壯麗,這長江之水,在這裡何其湍急,如這水力能為人所用,可比萬人之力!」
聽到郭浩要用水力,趙匡胤下意識就覺得不現實,畢竟這裡不是什么小溪,長江可是流淌了千百年的大河,他孕育了中華民族,同時也給兩岸的百姓帶來不少災難。
「傳令下去,大軍不走了,朕打算在這裡建立第一個軍區,正好利用一下這裡的水力,同時讓工部派兩個人來研究研究。」
人的智慧是無限的,郭浩自從當上皇帝,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很多事情都只是開始,看起來非常不起眼。
就比如書院的建設,現在根本看不出什麼,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育是個長期工程。
再有就是科技樹的建立,火炮就是他讓工部研究的第一樣東西,歷史上宋朝的火器已經開始應用,但是威力都一般。
一直到元朝的時候,火炮才正式出現,所以郭浩提前推出火炮的概念,歷時兩年才造出兩門合格品。
但是有了開始,郭浩相信往後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同時進行的還有火槍,郭浩直接跳過火繩槍,引導工匠製作燧發槍。
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日後的戰爭,不過熱武器是把雙刃劍,這件事目前只有他知道,因為他怕熱武器一旦普及,最後會傷到他自己。
所以武器只是一方面,還有更多好的東西可以研究,三峽水力充沛,完全可以利用,他在這裡設立軍區,既為研究保駕護航,又給這些軍人找點事做,同時震懾南方政權。
「陛下,如果要設立軍區,讓誰來當這裡的守將呢?」
郭浩聞言沉吟了一番,道:「就讓廷讓做這裡的將軍吧,到時候再派一名監軍來,負責將士們的思想工作。」
趙匡胤點點頭,看來郭浩並沒有忘了他們這群老弟兄,軍區的事他聽郭浩說過,一個軍區最少要駐軍兩萬人,主將認將軍銜,三品。
而監軍是文官,不管打仗,只負責內務,但是品級大將軍辦級,也就是從二品。
郭浩這麼做,自然是參考後世軍隊建設,地方武官必須有約束,否則很容易發生叛亂。
剛建國時郭浩不敢這麼做,怕控制不住弄出一幫另類的節度使,但經過兩年的改革教育,有些事情已經深入人心了。
設立了巴東軍區,大宋的第一軍區,這無疑是一個信號,說明郭浩沒有放棄武官,文官治國的謠言不攻自破。
郭浩按照設想事實自己的計劃,他到沒有想太多,就是苦了張文表,準備許久想要造反,愣是不敢動。
郭浩想不出理由,索性先回汴梁,給劉廷讓留下兩萬兵馬,同時讓他收攏附近州郡地兵馬,最多不得超過四萬。
回到汴梁後,那些武將好似聞到腥味的貓,紛紛來找郭浩,軍區將軍的官職可比節度使威風多了,他們都想要。
「你們這幫人,我讓你們學習,你們都學了麼,之前打起仗來全憑武力,以後這可不行。
想要官?回去等著,有些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麼簡單,你們以為這個將軍這麼好當啊,糧餉什麼的朕可不管!」
郭浩說的沒錯,軍區的糧餉需要將軍和監軍自行解決,巴東軍區守著蜀地,糧食自然沒問題,可其他地方可沒那麼容易。
打發了諸將領,文官門又找上門來了,范質有些擔心地說道:「陛下,您設計巴東軍區,用意我們能理解,可四萬大軍是不是太多了。」
郭浩聞言擺了擺手,道:「四萬隻是限制,他們不解決糧食問題,兩萬都很難維持,況且朕下一步打算組建中央軍區,調動全國的精兵到京城,共計五萬,拱衛皇權。
文人治國是讓人放心,可刀槍之下出政權,沒有足夠的武力,根本不足以威懾四方。
況且每個將軍都是有任期的,四年之後就會進行調度,這一點朕早有考慮,爾等不必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