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郭浩登基(求訂閱)

  建隆元年(接下來還用大宋的年號,這樣方便對照)六月初一。

  郭浩召集文武百官,然後開始排位置,到了黃昏時,文武官員已排定了位置。

  翰林承旨陶谷從袍袖中拿出周恭帝的禪位制書,宣徽使引導郭浩到了殿前庭里,北面下拜接受制書,柴宗訓坐在龍椅上。

  「天生蒸民,樹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禪位,三王乘時以革命,其極一也。

  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國命有歸。

  咨爾河東節度使、護國公郭浩,稟上聖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於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納麓,東征西怨,厥績懋焉。

  天地鬼神,享於有德,謳謠獄訟,附於至仁。

  應天順民,法堯禪舜,如釋得負,予其作賓。嗚呼欽哉,祗畏天命……」

  詔書念罷,有人扶著郭浩登上崇元殿,換上皇帝的衣帽,登上皇帝寶座。

  把柴宗訓和符太后遷到西宮,把恭帝改為鄭王,而尊奉符太后為周太后。

  坐在龍椅上,郭浩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回想起穿越的那一天,那個殘破的家,父親會因為一口肉湯追著他打。

  可如今,他成了天子,他是皇帝,中原數十個州郡都是他的,未來整個天下都是他的。

  看著下面的大臣,郭浩心中生出一股豪氣,他想放生大笑,可是又要顧忌皇帝的威嚴。

  良久,郭浩示意宣布詔書:「朕惟中華之君,自唐運既終,天命真人於關外,入中華為天下主,傳及子孫,近有百年,今運亦終。

  海內土疆,豪傑分爭,朕本大梁庶民,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遂乘亂世之秋,致英賢於左右。

  凡北方諸郡蠻夷,南方諸政權,本為華夏之土,卻各處寇攘,屢命諸將與諸將校奮揚威武,四方威服,民安田裡。

  今文武大臣百司眾將合辭勸進,尊朕為皇帝,以主黔黎。

  勉循眾請,於顯德七年六月一日,告祭天地於鐘山之陽,即皇帝位於大慶。

  定有天下之號曰大宋,建元建隆,恭詣太廟,追尊四代考妣為皇帝皇后,立大社大稷於汴京。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詔書下達,百官下跪三拜九叩,郭浩安靜的坐在那裡,仿佛神像般安靜卻威嚴。

  六月初五,大赦天下,改用新年號,定國號為宋。

  賜給朝廷內外文武百官和軍士爵位與獎賞,貶官降職的人恢復原職,不過有的人並沒有恢復,比如王守恩。

  發配流放的人一律釋放,文武百官的父母親,按照應該得到的恩典加以封贈,派遣使臣通告全國各地州郡。

  初六,郭浩下詔通告各地將帥,垂拱殿內,諸將站在下面,都高興地看著郭浩,可郭浩的笑容卻有些不自然。

  初八,賜給南唐書信,李璟得知郭浩當了皇帝,一臉的驚恐,可一旁的李煜卻暗自欣怡,也許他覺得,郭浩的為人還是不錯的。

  初九,派遣官員祭告天地社翟,恢復安州、華州、充州為節度州。

  十一日,論定擁戴郭浩為皇帝的有功人員,任命趙匡胤為禁軍馬步軍指揮使、河東節度使。

  任命義成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為歸德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

  江寧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高懷德為義成軍節度使、殿前副都點檢。

  武信軍節度使、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張令鐸為鎮安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

  殿前都虞候王審琦為泰寧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虎捷右廂都虞候張光翰為江寧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

  龍捷右廂都指揮使趙彥徽為武信軍節度使,其餘統兵將領也一律提升爵位。

  十二日,賜給宰相、樞密使、禁軍各部將領整套衣服、犀玉帶、配好馬鞍的駿馬多少不等。

  十三日,釋放南唐投降的將領周成等人回國。

  十五日,派遣使臣分別販濟各地州縣。

  十七日,命令後周宗正少卿郭已祭祀後周的皇陵和太廟,仍舊按時祭祀供獻。

  二十三日,任命後周天雄軍節度使、魏王符彥卿守太師,雄武軍節度使王景守太保、太原郡王。

  定難軍節度使、守太傅、西平王李彝殷守太尉,荊南節度使高保融守太傅,其餘領節度使的人一律提升了爵位。

  二十九日,建立太廟。

  七月初五,郭浩追封父母為皇帝、皇后。

  任命後周宰相范質和從前一樣守司徒、兼侍中,王溥守司空、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魏仁浦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改任吳廷柞,同中書門下二品。

  十六日,郭浩賜給大臣們衣服各一套。

  所有儀式完成,舉國歡慶,百姓歡騰,士子們一片欣喜,商人們一陣歡呼。

  天下少有反對的聲音,郭浩繼位乃是眾望所歸!

  當了皇帝之後,郭浩才知道當皇帝有多麼不容易,吃罷早餐後,就是早朝。

  過後還要批閱奏摺,一直到中午,好不容易幹完了,吃了口飯,下午還要接待大臣。

  傍晚的時間倒是自己的,不過郭浩也只是習文練武,也不能出皇宮,看似自由,實則像是監獄。

  到了晚上,郭浩可以隨意選擇,現在後宮只有兩個人,倒沒有什麼可糾結的,有大臣建議郭浩充實後宮,被郭浩拒絕了。

  繁雜地奏摺,郭浩為了心裡有數,所以事無巨細都看了一遍,有些王浦、范質已經做了決定,郭浩覺得不合適,又重新加了批註。

  就這樣過了幾天,郭浩覺得太累了,同時他也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皇帝、宰相權利雖大,可並不能做到完美,因為術業有專攻,有些事情其實他們也不懂。

  這一天,郭浩找來王浦:「愛卿,朕這些日子批閱奏摺,發現有些事情,你說的對,朕想的是錯的,有些事情卻是你想錯了,朕也未必正確。」

  郭浩說完,王浦沉思了一番道:「陛下所說,臣也知曉,所謂術業有專攻,有些事情,確實需要專業的人來處理。

  而陛下和臣,不過是做個決斷罷了,有時候過程不重要,陛下只需審查結果即可。」

  王浦說完,郭浩點了點頭,事是這個事,可他還是覺得缺點什麼。

  「三公六部,為上古傳承,存在即是合理,朕覺得應該重新推行,皇帝宰相,需要統籌全局,這平日裡的事物,還是由專業的人去負責吧。」

  郭浩看著王浦,發現他的臉色還算平靜,於是繼續說道:「朕欲建立一個部門,名為內閣,裡面收羅有識之士,組織商議國家大事。

  內閣設立首府為一品,其餘學士皆為四品,決策權在朕,議政權在你們,行政權給六部。

  中樞、門下兩院合為一處,負責監察內閣與六部,內閣成員由官員推舉,四品以上皆可參選,一共選七人,選出後由朕親自考核!」

  郭浩說完,王浦張了張嘴,欲言又止,郭浩的心也太急了吧,上來就要分割他們的權利。

  可是郭浩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五代以來樞密院執掌大權,三公六部形同虛設,郭浩重啟也在情理之中。

  至於設立內閣,純是郭浩太累了,想要找一群人幹活,他也知道內閣並不完美,可是只要是人,就會有私心,所以沒有完美的體質。

  「敢問陛下,如此朝廷設立宰相,還有什麼用呢?」

  王浦終於忍不住了,郭浩見狀笑道:「當然有用,以後你們就是你們是朕的秘書,有些事可以自己做主,但事情結果必須匯報與朕!

  但是宰相不會像以前一樣,有那麼大的權利,其實有沒有已經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