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第二百六十之章 回歸正軌

  「陛下把太子交給臣,這是對臣的信任,臣自然竭盡所能,把一身所學都傳授給太子!」

  「這就好,五子熙讓、六子宗訓現在還小,等他們再長大些,也一併交與你教導。」

  「這……臣何德何能……」

  「哎,又不是你一位老師,你就放心大膽的去教,況且你還是他們姑父,他們和你能親近些。」

  「是。」

  此時此刻,柴榮說什麼郭浩只能答應,否則柴榮要是怒了,就算他不死,恐怕大周也沒他的容身之所了。

  「好了,今日朕來的事,不要告訴任何人,明天朕會下旨,任命你為太子太傅,算是對你的賞賜。」

  「謝陛下!」

  三公之位,在官職中已經到頭了,再加上他的爵位,郭浩已經是名義上的當朝第一人了。

  柴榮走後,郭浩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柴宗宜該怎麼辦,當初他為什麼要心軟,結果留下來這麼大的一個麻煩!

  ……

  第二天一早,天清氣朗,陽光明媚,一大早太監就來了,任命郭浩為太子太傅,平章事。

  事到如今,郭浩是名副其實的宰相,名義上的兵馬大元帥,大周第一國公,至於其他官職已經不起眼了。

  任命一下達,朝野震驚,有人看出了柴榮的用意,給太子當老師,即是賞賜,也是考驗。

  郭浩接了旨,換了衣服就去了東宮,此時柴宗宜才十二歲,正是頑皮的時候,見到是很高興。

  「姑父你來了,咱們去騎馬吧!」

  這要是換做以往,郭浩一定會答應他,然後陪他盡情的玩,因為郭浩把他當成了侄子。

  可是現在不一樣,柴宗宜是太子,他是太傅,二人是師徒,也是君臣,郭浩沒答應他。

  「你應該聽說了,從今天起,我就是你的老師之一,你要和我學習。」

  「知道啊,其實我早就想讓姑父做我的老師了,這樣你就可以給我講故事,教我騎馬打獵,陪我一起玩!」

  小孩子愛玩很正常,可是柴宗宜還沒有意識到,此時的郭浩,和平時不一樣。

  「不行,從今天起,你和我只能讀書,尤其是在宮裡,其他的事都不能做!」

  「什麼?讀書?我不要,我已經有人教我讀書了,不如姑父教我練武吧!」

  郭浩搖頭:「我沒學過武功,我的招式都是戰場上學來的,所以教不了你!」

  「那講故事呢?」

  「也不行!」

  聽到不能玩,柴宗宜有些不高興,可是郭浩不會管那麼多,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郭浩不會殺這個孩子,可是不殺他終究是個變數,郭浩不知道怎麼處理他。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姑父你還是別來了,宮裡的老師夠多了!」

  聽到柴宗宜攆他,郭浩真想答應,可是他不能答應,因為他的身份就是老師,要改正學生的行為和思想。

  「其實你想玩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先要完成學業!」

  一聽到玩,柴宗宜來了興趣,他就知道姑父不會讓他失望,於是問道:「那我們玩什麼?」

  「這要看你喜歡什麼了!」

  「我喜歡騎馬打仗!」

  「先把論語背下來再說!」

  「……」

  郭浩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柴宜哥,不過柴榮活著時,他必須得做出點成績,所以不管用什麼辦法,要讓柴宗宜讀書。

  ……

  郭浩開啟了他的教書生涯,但是他的事情卻遠遠沒有結束,很多人都在為郭浩打抱不平,其中就有他的九個兄弟。

  郭浩參與的戰事不多,可每次都能起到關鍵作用,尤其是這一次,讓他在禁軍中樹立起很高的威信。

  顯德二年四月,柴榮因為大梁城中侷促狹窄,十七日下詔拓展外城,先設立標記,等待今年冬天農閒再興土木,農事開始就停止,再等來年開工,以此逐漸完成。

  並且命令從今開始葬埋死人都要出城,離所立標記七里之外,在標記內等待官府劃分出街道、倉庫場院、營房官舍,除此之外,聽憑百姓隨便蓋房。

  原本柴榮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但是因為戰爭的內耗,所以只能先休養生息,不過對於統一天下的思考並沒有停止。

  這一天,柴榮對宰相說道:「朕經常思考達到大治的方略,沒有得到其中的要領,睡覺吃飯都不能忘記。

  又從後唐、後晉以來,吳地、蜀地、幽州、并州都被隔斷了政令教化,不能統一,應該命令左右大臣撰寫《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開邊策》各一篇,朕將一一閱覽。」

  比部郎中王朴進獻策文,認為:「中原朝廷喪失吳地、蜀地、幽州、并州,都是由於喪失了治國之道。

  如今一定要首先考察所以喪失土地的根本原因,然後才能知曉所以收取失地的方法。

  當開始喪失國土時,沒有不是因為君主昏庸臣子奸邪,軍隊驕橫百姓窮困,奸人亂黨在朝內炙手可熱,強將武夫在外面橫行霸道,由小變大,積微成著。

  如今要收取失地,只不過反其道而行之罷了。

  進用賢人斥退壞人,是收羅人材的辦法;布施恩澤講究信用,是團結人心的辦法;

  獎賞功勞懲罰罪過,是鼓勵大家貢獻力量的辦法;革除奢侈節約費用,是增加財富辦法;按時使用民力,減少賦稅,是使百姓富足的辦法。

  等到群賢畢集,政事理順,財用充足,士民歸附,然後起兵而使用他們,千秋功業沒有不成功的了!

  對方的人民看到我方有必定取勝的形勢,知道內部情況的就願意當間諜,熟悉山川地理的就願意當嚮導,民心已歸附,那麼天意也必然會順從了。」

  「大凡進攻奪取的方法,必定先從容易的地方下手。

  南唐與我們相接的國境將近二千里,這地勢很容易騷擾對方。

  騷擾對方應當從沒有防備的地方開始,防備東面就騷擾西面,防備西面就騷擾東面,對方必定東奔西走去救援。

  東奔西走之間,就可以探明對方的虛實強弱,然後避實擊虛,避強擊弱,不須大舉進攻時,暫且用小部隊騷擾。

  南方人生性懦弱膽小,聽說有小小的警報,必定出動全部軍隊去救援。

  軍隊頻繁出動就會使百姓疲勞而財物耗竭,不出動全國軍隊救援,我們就可以乘著空虛奪取土地,像這樣,長江以北各州將全部被我們占有。

  既得長江以北,就可利用他們的百姓,實行我們的辦法,那長江以南也容易奪取了。

  取得江南,那麼嶺南、巴蜀之地就可以傳遞檄文而平定。

  南方既已平定,那燕地必定望風披靡歸附中原;倘若它不歸順,就調動軍隊進攻,猶如卷蓆子那樣很快可以平定了。

  如今士兵精幹,武器齊全,部下畏服軍法,眾將願意效力,一年以後可以出師,應該從夏季、秋季就開始積蓄糧草來充實邊疆了。」

  柴榮欣然接受,此時群臣大多墨守常規,苟且偷安,所對策略很少有可取的。

  只有王朴神情峻逸、氣勢剛勁,有智謀能決斷,凡是有所規劃建議,都符合世宗的心意,柴榮因此看重王朴的氣質膽識,不久,遷升他為左諫議大夫、知開封府事。

  而郭浩在此期間,親眼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他並沒有發表什麼意見,李弘冀死後,歷史仿佛回歸了正軌,南唐肯定是要打的,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沒了北漢的騷擾,大周恢復力量的速度也快了一些,契丹和南唐都沒什麼動靜,好像被他打怕了一樣。

  郭浩除了教柴宗宜讀書,還帶他去了丐幫,並當眾宣布,柴宗宜是新的幫主,日後丐幫屬於太子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