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隨軍北上

  鄴都,在後世河北省臨漳縣境內,位於縣城西南二十公里的香菜營鄉鄴鎮村、習文鄉一帶,南距安陽中心二十公里,北距邯鄲四十餘公里。

  始築於春秋齊桓公時,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先後以此為都。

  郭浩隨大軍進入了鄴都城,前方探馬來報,契丹已經跑了!

  聽到這個消息,中軍大帳里的人面面相覷,諸將都有些惱火,有人想帶兵追擊。

  郭威也覺得這一趟不能白來,於是命令大軍繼續向北。

  鄴都的北面是磁州,磁州城是安然無恙,可城外的村莊可就沒那麼幸運了,軍隊來到一個不知名的村莊,村里只剩殘垣斷壁,看不見一個人影。

  往裡走去,每戶人家門口都有屍體,有的在屋裡,有的在門口,有的在路上,應該是想要逃跑被人殺死的。

  郭浩走進一個民宅,一個婦女抱著一個嬰兒,母子倆全斷了氣,一個稍大的孩子倒在旁邊,母子三人被人殺死在屋裡。

  看到眼前的一幕,郭浩胸口起伏著,又到了一個門口,一個少女痛苦地死在門口,身上一絲不掛,手卻伸向門外。

  「畜生!」

  郭浩終於忍不住了,破口大罵了一句,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郭浩曾經也看過不少人間悲劇,可那都是天災造成的,旱災蝗災餓死了很多百姓,郭浩確實有心無力。

  可是這些百姓明明可以活下去,是有人剝奪了他們的生命,而且手段如此殘忍,簡直不忍直視。

  大軍搜索了整個村子,只發現了幾個倖存者,郭威詢問了契丹兵的情況,其他的全沒有管。

  「侍中且慢,如今天氣炎熱,這麼多屍體如果不處理,很容易引起瘟疫,不如我們幫忙埋了他們,也算是為他們做點事。」

  郭浩說完,郭威沉吟了半晌,最終點點頭,郭浩拱手拜謝,揮手帶著人出了營帳。

  一戶戶人家後面,都填了一個新墳,這些人沒能一起活下來,死後可以在一起,每埋葬一家人,郭浩就會默哀一分鐘,將士們受他影響,也都跟著他做。

  由於人數眾多,所以並沒有耽擱多長時間,僅用了半個時辰,這個村落就處理完了。

  大軍走時,幾個倖存的百姓跪在村口,恭送大軍離開,郭浩默默跟在人群中,不知道再想什麼。

  ……

  從鄴都北境一路向北,沿途不少村落都遭到殺掠,無數人被殺死,每一具屍體,每一個眼神,都在刺激著郭浩。

  兩天後,軍隊來到洺州,洺州刺史迎接了郭威,可所有人都沒和他好臉色,詢問了契丹兵的動向,稍事休整繼續北上。

  磁州、洺州、邢州、冀州、趙州、深州、祁州、瀛洲、莫州、雄州、霸州……

  一路上,十一個州郡,附近五個有兵權的節度使,沒有一個出兵阻擊契丹,否則契丹也不會如入無人之境一般,一路跑到鄴都。

  百姓的慘死,節度使的自私,官府的不作為,讓郭浩重新認識了這個時代,以前的他還是太樂觀了。

  一路追過去,一個契丹兵的影子都沒看見,就在邊境霸州的一個村落里,郭浩看到了零他難忘的一幕。

  幾百具屍體,被堆成一座小山,其中有四周鄉村的百姓,也有邊境守軍的戰士。

  他們的頭顱都被砍了下來,變成了山尖,空氣中瀰漫著腐朽和血腥的氣味,天空的鳩鳥成群結隊,四周還有狼的腳印。

  京觀!

  「真是豬狗不如,枉而為人,我……」

  可能是氣味太大,有可能是這些天心中的壓抑,郭浩竟然彎腰吐了,而且頭腦昏沉,一下從馬上跌下來。

  他的副手看到這一幕,立刻下馬攙扶,郭浩顫抖著站起來,伸手去抓自己的鐵棒,竟然無力拿起來。

  在這蕭瑟的秋風中,郭浩瑟瑟發抖,抬頭仰望遼闊的天空,他忽然覺得,自己是那樣的渺小。

  「軍師你沒事吧!」

  在軍中,大家習慣了叫郭浩軍師,主要還是郭威帶頭,大家也都跟著叫了。

  他摔下去時頭部撞了一下,此時有些昏沉,胸中的壓抑無法釋放,顫抖著指著眼前的小山,卻說不出話來。

  戰場上他也見過不少生死,但那是帶著情緒的廝殺,當他看到無辜的百姓被屠戮時,郭浩有些崩潰了。

  一群兵士圍了上來,他們都紅著眼睛,呼吸有些沉重。

  原本他們已經麻木了,可郭浩的「愛國教育」,喚起了他們心目中的一點良知。

  「怒髮衝冠,莫憑欄、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一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丁未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不咸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契丹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不是郭浩做作,而是他實在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這首詞他幾乎是吼出來的,很多將士都聽見了。

  郭威之前在中軍,得到消息趕來時,正好看到這一幕,一首詞念罷,郭浩放聲大哭,也許是哭的缺氧了,竟直接暈倒在地,他趕緊讓人把他送回了行營。

  一首滿江紅,點燃了所有將士的殺敵報國之心,尤其是那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讓郭威都稱讚不已。

  郭浩再次醒來時,天已經黑了,經過之前的釋放,他心裡舒服了一些,本以為內心已經足夠強大了,沒想到還是如此脆弱。

  來到後晉時,他才十二歲,那時候他只想著活下去,一晃過去了近十年,他已經融入了這個世界。

  無論是青梅竹馬的秋南,還是患難與共的李芙,他都不忍離去,而且李芙還有了身孕,這讓他有了掛念。

  他不知道他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出於理應的考慮,和對歷史的了解,跟隨郭威是沒錯的。

  可是擔任文官,又沒法保證自身,更無法保護親人,擔任武官,又要見證戰爭的殘酷,郭浩難以想像,那些古代的大將和帝王,究竟是怎麼做到心如鐵石,無動於衷的。

  後世郭浩學習管理時,曾學過古代大將的必修課——名將是怎麼練成的。

  一般都要經過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理論知識,也就是兵法,只有在積累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後,你才能跨入下一階段。

  但這個階段很特殊,因為有些同學家里窮,買不起書籍,所以他們只能在實戰中去學習這些理論,郭浩很幸運,遇到了秋南,還有她那神秘的父親。

  第二階段,就是實戰,郭浩身份特殊,取巧擔任了軍師,而且還有郭威坐鎮,僥倖立了功。

  可如果真讓他指揮戰鬥,郭浩現在還不一定有那個本事,否則就像趙括一樣,獲得「紙上談兵」的光榮稱號。

  只有戰場才能讓一個人成為真正的名將,他必須親手持刀去追擊敵人,見識戰場的慘烈,明白人被刀砍是要死的,了解你不殺我,我就殺你這條戰場上永不過時的真理,知道所謂打仗就是以性命相搏,他們才會明白什麼是戰場,什麼是實戰。

  這一點郭浩略有體會,可是還不夠,他之所以有這麼大反應,是因為他把契丹當成了一個民族,而不是敵人。

  多年之後,天命之年的郭浩沒有忘記這個想法,那時候他已經是帝王,世人都說他的心胸比天高,比海深。

  能夠接納不同的民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在他這裡不成立。

  郭浩道:「曾幾何時,朕也曾動搖過,可華夏是個大民族,應該是百花齊放,而不是互相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