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一 錯了方向

  劉大雙是不想再搞捐款這些事情了,他寧願舉債一億來進行這場戰爭。(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sto55.COM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老百姓已經夠苦了,他不想消耗他們的愛國熱情,只要大家好好工作,積極參戰就是對邊區政府的最大支持。

  至於其它渠道的捐款,劉大雙知道會有一些,但頂不了多久,畢竟戰爭的消費是個驚人的數字。

  他堅信,只要干翻了東瀛人,還這一億元債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還有一點,他保住了華夏文明的重要文物,讓這些離開家的寶貝又回來了。

  文物都是不可複製的文明傳承,真的是沒一件就少一件,這個世上再也不會有了。

  令劉大雙欣慰的是,他見到了二百多冊《永樂大典》。

  這是華夏史上最齊全的一部百科全書,涵蓋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也包括天文、地誌、陰陽、僧道、科技、工藝、醫卜等重要內容。

  只可惜,幾百年來,一萬多冊的《永樂大典》,只剩下了幾百冊,其它的不是被搶、被偷,就是不知所終。

  《永樂大典》成書於明朝永樂年間,即按西洋歷為1404年。

  可令人奇怪的是,恰恰是十四至十六世紀,歐洲爆發了所謂的「文藝復興」,科學、藝術突然爆發式發展起來。

  劉大雙一直懷疑,本來就是一幫放牛養羊,互相攻伐的土著,有什麼理由一下子發展起來?

  很大可能,他們當年來到東方的一些人得到了一部分《永樂大典》。

  而且,最有可能得到的是科技及藝術部分。

  藉助於這部分書籍的幫助,歐洲人那笨笨的腦袋開了竅,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

  相反,在《永樂大典》編纂過程中,民間的大量古代流傳下來的書籍被收羅一空。

  成書後的《永樂大典》又一直沒有刋刻出版,致使華夏許多科學知識被阻斷了發展進程。

  華夏自始皇焚書之後,漢代又開始「廢黜百家,獨尊儒術」。

  凡是當官之人,多為儒家弟子,號稱習得經世濟民之術,實則醉心於詩詞歌賦而不能自拔。

  五代以後,又佛教盛行,更是閹割了大眾的思想,讓百姓把希望寄託於來世而默默忍受今世的苦難。

  華夏社會長期形成了一個把人劃分等級的概念,即所謂「九流」。

  帝王、文士、官吏、醫卜、僧道、士兵、農民、工匠、商賈。

  農工商被人為地劃分到後三種。

  最有希望促進華夏科技發展的反而是最讓人看不起的。

  只能說,華夏的發展史點錯了科技樹,走上了一條死路。

  一幫醉心於帝王術的皇帝、官員阻礙了華夏的發展和進步。

  雖然自唐代開始了科舉考試,打開了平民晉升之路,不再是士家門閥壟斷官場。

  但這「高考」的指揮棒還是錯了,考試內容仍舊是經史子集中濟世救人那一套。

  一手好字,一首好詩,一篇花團錦簇的好文章,便成為廣大學子追求的目標。

  故此,華夏史上留下了無數的好詩好詞好文章,也創出了無數引以為傲的書畫。

  一輩子屁都不干,拿枝爛毛筆整天寫呀畫的。

  字寫不好,便弄個誰都看不懂的狂草糊弄人。畫根本都沒掌握基本的動植物知識,畫出個四不像,美其名曰「大寫意」。

  偏偏這些東西有人追捧,說的天上有地上無的。

  有個書聖寫了個「鵝」字,便成為天下文人心中的至寶。

  相反,兩千年前就能製造出無人機、機器人的墨家學派卻無人理睬,終至沒落,消失於歷史長河中。

  天旱了,有文人賦詩《憫農》,卻無人想到去發展抽水機械。

  交通不便,寧願上百萬人去修條運河,也無人想到建造快速交道工具。

  ………

  阿爾山深處,一條小火車路軌直接通進去。

  一隊二千人的工程隊一年到頭在這裡施工。

  山底下已經掏空了,正在用水泥混凝土建成一個個倉庫。

  這是正在建造中的恆溫恆濕倉庫,準備用來保存大量的文物。

  靖安的氣候過於乾燥,對於很多文物的保護還是不利的。

  像紙張、木材等,還是需要一定的濕度。

  再有一個,也是為了安全,劉大雙可是十分害怕這些無價之寶有什麼意外。

  費盡心思收回來的,絕對不能再出任何意外。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