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銀子又見底了

  古代人為什麼當兵,劉大雙還真是有些費解,高中吋學過一篇課文《木蘭辭》,其中說道花木蘭去當兵的情景。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大首領一聲令下,去當兵的不僅沒餉銀,還要自己買馬匹裝備,然後屁顛屁顛地去打仗了。

  原因為何,《木蘭辭》中沒說,只是有一句:「賞賜百千強」。

  歷史上各個遊牧民族也是如此,首領下令出兵後,適合當兵的也是自備馬匹刀槍上陣了。

  這個劉大雙倒是有幾分猜測,一個部族就是一個大型武裝搶劫集團。

  只要生產生活資料不足了,就出去搶。大家都能分一杯羮,所以也願意去當兵。

  最典型的是蒙古大軍西征時,打下一個城可以大搶三天,所以士兵嗷嗷叫著往前沖。

  就算那個後來很多人推崇的湘軍曾老頭,也是虛偽的很。寫了一大堆家書,文章,後世人拼命的拜讀。

  可他的湘軍,待遇極高,普通士兵每月餉銀六兩,下層軍官五十兩,高級軍官算上補貼有二千兩。

  而當時,一個普通家庭,一年五兩銀子已經夠開銷了。

  清軍士兵每月才二兩餉銀。

  所以,曾老頭他家又沒有礦,這銀子就有點來路不明了,可不是像他文章寫的那樣,占據著道德高點,舉世楷模一般。

  打下天京,也是大搶三日。

  湘軍來當兵的,恐怕除了忠君愛國,發財當官也是個重要原因。

  所以,劉大雙訓練他的保安軍,首先必須解決思想問題,為什麼當兵?為誰而戰?這是一支軍隊的靈魂,也是成為強軍必不可少的。

  那天,幹掉四個土匪後,他可是親眼見到劉玉海熟練地把每個土匪身上都搜颳了一遍,路上偷偷的告訴他,有三百多兩咧!

  劉大雙敢肯定,把這三百多兩銀子分了,下次再說出去打誰,這一幫渾人絕對蹦蹦跳跳的去。

  就這麼幹下去,最後也是一個大型鬍子集團,這不符合劉大雙心中的目標。他是想扇動自己的小翅膀,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盡一份力。

  劉大雙有滿腦子的大道理,上一世的道德與法律課程不是白上的,真要講起來,也是個合格的政委。

  但他知道,現在的人可聽不懂他的大道理,必須潛移默化,一點一點來。所以,他第一天也不操練,就是和大家嘮嘮家常,摸摸大家的思想脈絡。

  郭先生怕劉大雙年齡小,鎮不住場子,也過來壓陣,聽到劉大雙的提問,他也覺得蠻有意思的,笑眯眯的看大家怎麼回答。

  「當兵吃糧唄!」

  「活不下去了,只能當兵。俺們那地方都這樣。」

  「升官發財!這還用說。不過我們幾個可不是。」

  「聽說書的說,岳爺爺當兵是為了精忠報國。」總算有個高大上說法。

  劉大雙聽了這些回答,一點不奇怪,這就是這個時代人的樸素想法,也許還有想為皇帝效力的。可這幾個人都是義和團殘兵,對皇上可沒好感,所以也不會說。

  聽完大家的回答,劉大雙慢慢的說:「大家說的沒錯,當兵吃糧,我們這保安軍也是兵,所以,每個月給大家發八兩餉銀。」

  說完了,劉大雙也是一陣子肉疼,這個曾剃頭,把物價抬這麼高,老子不高過你,這隊伍可不好帶,在謝老八四個人身上搜了三百多兩,先堅持三個月吧。

  「劉公子,我們跟你干可不是為了錢,三師兄說你會帶著我們打洋人滅清狗!」有人大聲說道。

  劉大雙接著說:「說的沒錯,但是大家成家的有老婆孩子要養,沒成家的有父母要孝順。這馬上過年了,不寄點錢回去,家裡還不擔心死了。」

  這個話說完,估計是說到大家的痛處,所有人都沉默了。

  「劉公子,我們也不敢跟家裡聯繫,官府還在抓我們。」有人小聲說。

  劉大雙笑了,帶點挪瑜地說:「這回放心吧,咱們保安軍也是朝廷同意的,等下留下地址,讓郭先生明天給大家家裡都捎個信,寄點錢,也好讓家裡人放心。」

  「那敢情好了,這回我兒子過年能吃點好的。」

  「是啊,我娘估計也高興了。」

  ……

  幾個人又是興奮地議論了一陣子,劉大雙笑呵呵地看著,也不插話。

  看看大家議論的差不多了,劉大雙又說:「咱們靖安地多人少,你們也可以給家裡捎個信,歡迎來這兒安家。凡是來的,我們免費給蓋兩間房子,再拿出十畝地,三年免租,以後你們要是立功了,這十畝地就算獎勵給你。」

  剛剛平靜下來的人群又像炸了鍋一樣議論開了。

  「劉公子,我要是在老家說個媳婦兒來這兒算不算哪?」有人紅著臉問。

  「算,說兩個來都行!」劉大雙開著玩笑。

  「哈哈!」大家一陣鬨笑,氣氛更活躍了。

  郭先生靜靜的看著,聽著,心裡默默地說道:「真是不能小瞧這麼個小孩,嘮著家常就把人心收了。」

  「還有一條,大家現在既然是保安軍了,有些話就不要再掛在嘴巴上,至於原因嘛,有空大家私下裡問問郭先生。」劉大雙看時機差不多了,鄭重說道。

  郭先生馬上板著臉對眾人說:「劉公子說的沒錯,不明白的私下裡來問我。」

  郭先生一說話,一幫人立即老實了,齊聲答應:「全憑三師兄吩咐!」

  劉大雙接著宣布:「明早六點聽哨聲起床,十分鐘後出發。」

  跟郭孝純商量了一下細節,劉大雙回到家裡,查看了一下,土豆基本上處理完了,首飾盒、木梳也差不多做完了。

  看著屋裡一缸缸的酒,劉大雙開始頭疼了,賣給**子,包裝也不能用陶罐啊,得整個玻璃瓶,再貼幾個俄文字母,要不這價錢也不好賣啊?

  靖安沒有玻璃廠,這瓶子又得去外地訂購,現在快過年了,啥也幹不了,只能等開春了。

  劉大雙急的心裡直上火,卻一點辦法沒有。

  缺人才啊,什麼事兒都得自己動手,這可不是辦法,老諸葛亮就是這麼累死的。

  還有一個劉大雙更擔心的問題,銀子快見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