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致勝的要訣

  為什麼說智取威虎山是國產凌凌漆呢?因為它就是照著007的套路來拍的。

  在《007:大戰皇家賭場》之前,所有的007電影都有一個固定的套路。

  無論怎麼換編劇,怎麼換導演,怎麼換邦德,怎麼換邦女郎,實際上都是一樣的。

  比如開頭一定先聲奪人,中途會有一兩個同僚殞命,打入內部後會遭遇身份危機,敵人總愛手下留情,結尾一定大炸一通,摧毀敵人老巢。

  《智取威虎山》的整體劇情架構,起承轉合,角色定位,氛圍基調,所有娛樂要素的安插,都是按照007的模式來構造的。

  這也是為什麼一部沒人看好的紅色經典翻拍,能拿到接近九億的票房。

  因為這就是世界人民喜聞樂見的爽劇模式。

  其實《林海雪原》也並非什麼紅色經典,它沒有那麼多意識形態。

  它的寫法是依據《水滸傳》之類的古典小說的模式來的,是一個很精采的傳奇故事。

  如果要類比的話,它就是那個年代的武俠小說。

  所以它才會在民間廣受歡迎。

  ……

  在放映之後的討論會上,凱子哥提出了他的疑問,而楊葉直接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我的確套用了西方諜戰片的模式,楊子榮就相當於那些諜戰片裡的王牌特工!」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拍?

  楊葉解釋道:「好萊塢八大公司正在全球擴張,而且進展神速。

  十年之前,他們的海外票房占比不到40&,現在已經突破了50%。

  我曾經去過蘇聯,那裡的人都愛看好萊塢電影,人人崇尚美國。

  為什麼蘇聯人都那麼嚮往美國,喜歡美國電影呢?

  因為美國的電影拍的好看,人們又從好看的美國電影中了解到了美國的文化。

  華語電影想要和好萊塢對抗,阻擋對方的文化入侵,就必須實現商業化。

  香港電影現在在亞洲很火,在歐美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那帶來的是什麼呢?是我們中國文化的流行。

  如今,在東京和漢城的街頭,你可以看到不少廣式的早茶店。

  日本,韓國的青年男女坐在店裡,吃著蝦餃談戀愛。

  他們因為電影而愛上香港,進而開始了解中國的文化。

  想要實現商業化,就必須學習好萊塢的先進經驗。

  這和我們改革開放,學習美國的先進經驗,實現四個現代化,是一致的。

  1982年,香港的麥嘉拆解了《007:最高機密》,從而打造出風靡亞洲,長盛不衰的《最佳拍檔》系列。

  我最近的《尋龍訣》、《智取威虎山》,也都是為了探索西方的類型片而拍攝出來的作品。

  目前來說,《尋龍訣》在商業上是比較成功的。

  它在亞洲地區壓制住了史匹柏的《奪寶奇兵3》,創造了1.2億美元的票房。

  而全球票房目前也達到了兩億美元。

  我知道,在內地關於電影有兩種觀念占主流。

  對於政府來說,電影是意識形態的表達,需要控制和引導。

  對於電影人來說,電影是藝術,不能被商業玷污。

  但我覺得,不管是要傳達價值觀也好,表現藝術也好,首先你的電影必須被人看到。

  如果無人問津,又從何傳達?表現給誰看呢?」

  ……

  楊葉這次來內地,不僅僅是宣傳《智取威虎山》。

  實際上也是因為內地的電影廠都混不下去,瀕臨倒閉了。

  而香港的電影業卻搞得風生水起,尤其是白楊影業,還名列「全球九大電影公司」。

  大家也想請楊葉介紹一些經驗。

  這麼多電影廠,這麼多人,得生存呀。

  所以楊葉才會談到電影的商業化。

  關於如何商業化,首先當然是要提升電影票價,

  以前老百姓一個月賺幾十塊錢的時候,你幾毛錢一張票價。

  現在人均收入漲了十倍,還是幾毛錢一張的票價。

  什麼都在漲,電影票價卻不漲,電影廠自然入不敷出。

  很簡單的道理,十年前拍《神秘的大佛》,那麼多人拍了大半年,只花了二十萬,擱現在伙食費都不夠。

  所以電影票價必須得漲,但不能光漲票價,你電影質量得跟上。

  歷史上,中國大陸從1990年到1999年這十年間,票價增長了二十倍。

  但年票房也從27億元降到了8.7億元,大量的國營電影廠,電影院紛紛倒閉。

  因為你漲了價,又沒有什麼好看、或者說想看的電影,那爺就選擇不看。

  不過票價怎麼漲,漲多少合適,這不關楊葉的事,不是他能決定的。

  他只是提到了各國電影市場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電影票價不能超過普通勞動者收入的1%。

  ……

  至於電影到底應該如何商業化,楊葉無法教他們拍電影,卻可以在其他方面談一談。

  於是,他搬出了向樺勝的「八大致勝寶典」。

  向樺勝目前還沒有總結出他的致勝要訣,那自然就是楊葉總結出來的了。

  會議上,楊葉侃侃而談:「我們白楊影業這麼多年能夠無往而不利,是因為我們在製作電影的時候,有自己一套規則。比如說如何讓電影賣座,我們有八大要訣。」

  現場的一些導演聽了這話,不由得精神一振,楊葉這是要拿真東西啊,紛紛拿起筆開始記了起來。

  其實賺更多的錢,過上更好的日子,是人類的第一原動力。

  國內的導演們未必不想拍出大家喜聞樂見的電影,贏取更高的票房,賺更多的錢。

  只不過世道就這樣,他們就這點破工資,那不如就追求心中的藝術咯。

  凱子哥藝術了那麼多年,一見老謀子憑藉《英雄》賺得缽滿盆滿,不是馬上就商業了?

  而且一下就商業到了極致,從《無極》的投資規模和演員配置就可以看出來。

  3.5億的投資,比《英雄》還多5000萬。

  第一男主是韓國的一線明星張東健,其他幾大主演是日本的真田廣之,香港的謝霆峰、張柏之、內地的劉夜、陳紅。

  張東健負責韓國市場,真田廣之負責日本市場,謝霆峰、張柏之負責港台市場和內地市場。

  劉夜是個湊數的,因為內地市場小,謝張可以順手負責了。

  要知道《英雄》可是在日本狂擼四十億日元,在韓國也狂收一千多萬美元啊。

  凱子哥覺得,我能比張一謀差?我當年當導演的時候,張一謀還在給我扛攝影機呢。

  只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啟用日韓明星,想要在日韓吃口大的,結果卻撲了個大的。

  反而是最不在意的內地市場,給他貢獻了1.6億票房,雖然被觀眾罵粗翔了。

  「這八大要訣分別是:片名吸引、題材選擇、卡司搭配、同期對手、院線分析、宣傳聲勢、檔期優勢、影片質量。」

  姜文奇怪地問道:「影片質量排在最後?」

  楊葉說道:「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西方有句諺語,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你認為的好片,在別人眼中可能並不好看,而且還涉及到題材問題,比如冷門題材,拍得再好,也觀者寥寥。」

  姜文點點頭,不再說話。

  楊葉繼續說道:「咱們首先從片名吸引說起,電影想要吸引觀眾,片名必須擲地有聲。

  香港導演王京找喜劇演員拍了一部《爛賭英雄》,上映後票房平平。

  爛賭,還英雄,觀眾一聽就沒有看的興趣。

  我見了之後,用同樣的題材拍了一部《賭神》。

  化鬼為神,香港票房翻了十倍。不同風格演繹同一題材,接受度必將大異。

  主演能否勝任角色,僅憑片名即可窺知一二。

  有人可能會覺得我拿自己舉例這不對,因為我拍什麼都大賣。

  但我的電影之所以大賣,也是因為遵循了這八大要訣。

  後來我們又為一位電影院新人周星池打造了一部《賭聖》,照樣大賣。

  以特色片名建立起觀眾的好奇心,就可以讓觀眾產生期待,究竟《賭神》之後,《賭聖》又是怎樣的呢?

  當然,這是不是宣揚賭博,而是通過這個例子來做具體的分析。」

  眾人紛紛點頭,覺得楊葉講的很有道理。

  楊葉繼續說道:「題材選擇。我們做電影,就是在跟群眾鬥智鬥勇,要想辦法吸引他們走進電影院,所以一定要了解他們需求什麼。

  香港很多類型片都是因為觀眾的需求而產生的,這些年在鬧移民潮,很多華人移民歐美,那麼他們在歐美到底過得怎麼樣呢?這就引人好奇。

  於是,移民電影就誕生了。我們白楊影業拍攝的《秋天的童話》就是移民電影的優秀作品,賣到日本、韓國都有人看。

  這個題材,我覺得大家也可以挖掘一下,我們內地現在移民的人也是非常多的。

  當然,我們不僅僅要追逐熱門題材,社會現象,更要製造熱點,引領潮流。

  至於如何引領,就要注意到整個社會微妙的變化。

  一些舊的題材會衰落,一些新的題材會誕生,一些熱門的題材會沒落,一些冷門的題材會崛起,其中自有規律可循。」

  「卡司搭配。卡司是CAST的音譯詞,港台地區用來指演員陣容。

  香港電影市場比較小,我們想要在海外賣座,就必須依賴電影明星。

  一個如日中天的巨星加盟,觀眾對電影的關注度立刻就會有大的提升,能否羅致強大的卡司,是一部電影成功的關鍵。

  我拍《精武英雄》的時候,花了很大的價錢,用了很多辦法,請到了日本巨星三船敏郎和山口百惠。

  《精武英雄》在日本大賣51億日元,名列日本當年最賣座電影。

  但後來我不用日本演員,啟用香港演員拍攝《笑傲江湖》,日本票房馬上就縮水一半,這就是卡司的影響。

  因此,強勁的巨星卡司,精巧的陣容搭配,也是創造票房神話的重要因素。

  不過,作為電影公司,最優解是要善用手中的資源,培養、創造屬於自己的巨星。

  當我們發現一個好的苗子的時候,就要給他機會,創造條件,讓他成長起來,使得他成為我們自己的巨星。」

  「院線選擇。關於這一點,國內和海外不同,我們在海外上映,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發行商,在不同的院線上映。不過內地的電影院都是國營的,這一點可以略過不談。」

  「檔期優勢。現在內地的電影,都是什麼時候拍完了就直接安排放映。

  但是在香港,我們有四大黃金檔期,分別是賀歲檔,復活檔,暑期檔和聖誕檔。

  這幾個檔期都會放假,觀眾有觀影的需求,電影公司就應該抓住這幾個黃金檔期,即時投發迎合市場主流,兼有巨星演出的電影。

  比如我的電影一半會在暑期檔上映,而陳龍的電影比較歡樂,適合去新年檔,陳龍電影還被香港市民稱為新年三寶之一。

  除了大的檔期,還有小的檔期,比如端午、中秋之類,也需要有相應的電影安排上映。

  如果內地電影想要商業化,也需要遵循檔期的概念,這不是香港獨有,而是全世界風行的準則。

  另外,我主意到內地的電影公司現在沒有自己的製片計劃。

  一年應該拍多少部電影,每部電影花多少錢來製作,在什麼時候上映,這些全都沒有概念。

  在我們公司,導演們會在年底提交自己的計劃,告訴公司自己想拍什麼,然後公司做出製片計劃和預算。

  一年應該投入多少資金,哪些是大片,哪些是小片,分別去什麼檔期。

  哪些電影是用來盈利的,哪些電影是用來練兵的,都要有一個概念。

  用來盈利的就要死保,用來練兵的虧一點也沒關係。」

  「同期對手,這個主要是針對超級猛片,超級巨星的避讓。比如當我主演的電影上映的時候,香港電影公司的旗艦電影就會選擇暫避鋒芒,以免撞車。」

  這話雖然有點狂,卻是實話,大家笑笑,也深表認同。

  「宣傳聲勢,電影上映前,宣傳是重中之重,我們要根據電影的具體情況,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宣傳計劃,拉動觀眾進入電影院來觀看。

  比如說辦首映禮就是很好的方法,我這次將首映禮引入內地,也是這個目的。」

  「最後,也就是電影質量了。雖然我把它排在最後,但其實它非常重要,是一部電影大賣的基本保障。

  想要電影好看,光靠明星的票房號召力遠遠不夠,幕後班底更需要百花齊放。

  電影的導演、編劇、美術、燈光……全都影響到電影的成敗。

  如何選擇、培養這些專業人才,是電影公司的重中之重。

  我們更需要去了解、分析、研究世界上的其他電影。

  比如我們要拍攝某一類型的電影,首先就是要把其他同類型的電影找出來,五十部,一百部,放在一起研究。

  搞明白它的票房怎樣,拍攝手法怎樣,研究明白之後,才可以製作,而不是盲目跟風,胡亂上馬。

  而最重要的,就是電影技術的提升。1975年,好萊塢大導演盧卡斯成立工業光魔,隨後製作出了震動影壇的《星球大戰》。

  我也馬上成立了自己特效公司紫氣東來,經過多年耕耘,不斷投錢,才有了《終結者2》問鼎全球票房年冠的盛況。

  也正是紫氣公司為我們的電影提供技術保障,才使得我們在特效方面不輸給好萊塢,甚至一些好萊塢電影還會找我們來製作特效。」

  楊葉的「八大致勝要訣」講完,現場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其實雙方理念並不一樣,這些國營電影廠並不會盲目追求票房。

  但是對於電影市場化一竅不通的他們來說,楊葉今天的發言,也算是給他們掃了個盲。(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