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全是白菜價
80年代的美國,剛結束越戰,而對越戰的反思思潮和對熱帶叢林的恐懼,則讓擁有這類元素的動作片成為當時最賣座的電影類型之一。😾♗ 🍟♟
比如《第一滴血》就加入了叢林元素,《第一滴血2》更是直接在越南開戰。
楊葉在此時推出《鐵血戰士》,也是跟風這波潮流。
《鐵血戰士》雖然將戰場搬到了南美叢林,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越戰題材,但是相應的類型元素卻一應俱全,一個都沒落下。
在設定中,所有演員穿戴的裝備都是越戰時期的裝備,片中突擊隊員配備的手槍是沙漠之鷹。
熱帶原始叢林、大型槍戰、野戰小隊……這些都是當時觀眾喜聞樂見的,也為影片的整體氣質定下了幽閉的調性。
在懸念的設置上,又和《異形》如出一轍,總而言之,《鐵血戰士》集合了《異形》和《第一滴血》的特點。
只要按照楊葉定下的基調來拍攝,《鐵血戰士》想不成功都難。
在演員的選擇上,楊葉直接指定了阿諾德·施瓦辛格。
施瓦辛格拍電影也有十幾年了,一直鬱郁不得志。
早期因為說英語的時候德國口音太重,只能跑龍套。
直到兩年前才靠著野蠻人柯南系列贏得了一點名氣,現在算是個二線演員。
謝伊用五十萬一部的片酬,就和施瓦辛格簽下了三部電影的片約。
之後就是導演的人選,這種流水線恐怖片,有成功經驗的情況下,導演其實並不重要。
因為導演只是一個執行者,怎麼拍,拍成什麼樣,有楊葉提前畫好的框架,有謝伊來把關,最後的成品都大差不差。
就好比後世的漫威系列電影,導演是誰,其實沒多少人知道,也並不關心。
除非對方是雷德利·斯科特,詹姆斯·卡梅隆這樣的牛人,楊葉明白他們的能力,才會給他自主權,其他人可沒這個待遇。
……
簽下施瓦辛格的片約之後,楊葉就可以施行他的一個小小的計劃了。
十月初,謝伊來到漫威漫畫公司,CEO斯坦·李率領公司員工熱烈歡迎。
早在1978年,DC就拍出了《超人》,票房爆炸,漫威那個眼紅啊,也想拍電影。
然而眼紅也沒用,DC背靠華納,它爸爸有錢。
而漫威是沒有靠山的,漫威想拍電影的話,只能跟其他電影公司商量著來。
電影公司如果有拍電影意向的話,那麼角色必須授權給對方,這就是漫威「賣英雄」的由來。
自從《超人》出世後,斯坦·李老頭子就開始四處出擊,與大量的電影公司接觸,希望對方能夠拍攝漫威電影。
然而《超人》也就響了一下,第二部口碑平平,第三部血撲,第四部撲穿地心。
華納都玩不轉,其他公司自討也沒這個本事。
斯坦·李剃頭挑子一頭熱,忙活了好幾年,也沒賣出幾個角色。
雖然也拍了幾部電影,但都是一些二流小公司開發的,比如《美國隊長》,連院線都進不了,直接發行錄像帶。
這時候,謝伊的到來讓斯坦·李如遇救星,打算把公司旗下的角色全都打包賣了。
只可惜,謝伊也不是收破爛的,挑挑揀揀,勉強買走了一隻小蜘蛛,開價二十萬美元,多了是一分沒有。
就這,斯坦·李還高興得跟過節似的。
聯美雖然是八大公司中的菜逼,但好歹也頂著八大公司的名頭不是?
大公司接手,漫威的電影夢看來真的是要實現了。
……
楊葉不直接收購漫威,是因為他不想把聯美影業搞得太大。
再過幾年,索尼就要收購哥倫比亞了,他還指著索尼在前面抗雷呢!
只要買下蜘蛛俠,把索尼影業的命根子……小蟲,提前捏在手裡就夠了。
MCU漫威宇宙雖然在2010年之後搞得轟轟烈烈,其實也就輝煌了十年,而且營收還不如一隻小蟲。
更重要的是,現在電腦技術還不成熟,很多角色買過來也開發不了,沒什麼卵用。
比如鋼鐵俠、雷神、綠巨人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特效,難搞。
小蟲就不一樣,這玩意兒可以當成動作片來拍,只需要少量的特效輔助一下就行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楊葉知道一個曾經破產的計劃。
1985年,漫威把小蜘蛛以22.5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家叫做坎農影業的公司。
八十年代恐怖片流行嘛,很賺錢,所以坎農影業打算把小蜘蛛拍成一部恐怖片。
導演是拍《德州電鋸殺人狂》的托比·霍珀,湯姆·克魯斯演來小蜘蛛。
劇本里彼得·帕克被外星蜘蛛咬了之後,會變身為一隻巨型蜘蛛……
斯坦·李受不了這個,當場就飆了。
後來搞來搞去沒搞成,坎農影業拍《超人4》,驚天巨撲,褲子都賠掉了,破產。
隨後版權被轉到一家叫卡羅科影業的公司,卡梅隆接手了這個項目。
卡梅隆還寫了劇本,劇本里,施瓦辛格演章魚博士……
但也沒有搞成,卡羅科影業也破產了。
現在,湯姆·克魯斯,詹姆斯·卡梅隆、阿諾德·施瓦辛格都跟著楊葉混。
這……楊葉覺得似乎有點搞頭,所以就把小蜘蛛買了回來,提前撬走了索尼影業的搖錢樹。
等卡梅隆拍完《第一滴血2》,就上馬《蜘蛛俠》。
至於這三個人湊在一起,會搞出一個什麼樣的《蜘蛛俠》,楊葉表示很期待!
……
1983的主機大戰中,雅達利最終慘遭失敗,被打得一蹶不振。
幾乎是瞬間,雅達利在大戰中散盡了幾乎所有家產,公司積壓了大量賣不出去的遊戲機和卡帶,只能拉到新墨西哥州進行銷毀。
1984年,華納公司也撒手而去,宣布不再支持並著手拋售雅達利。
而這就給了楊葉接手雅達利的機會。
楊葉和謝伊果斷出手,只花了五百萬美元就買下了雅達利,成為聯美影業旗下的遊戲部門。
十月中旬,易手重組後的雅達利迎來了第一次高層會議。
聯美影業的四大股東,楊葉、謝伊、懷特、阿佳妮都有出席會議。
在會議上,謝伊宣布:除了召回雅達利的前總經理諾蘭·凱爾,繼續擔任總經理一職之外。
雅達利的一切照舊,不會有其他人事變動。
隨後,謝伊給雅達利下達了兩個任務:
第一,是改進家用遊戲主機雅達利7800。
雅達利的家用主機一共疊代了三個版本,即Atari2600、Atari5200、Atari7800。
2600是一代家用機王者,5200在1983年上市後撲街,因為這玩意兒不僅貴,還不兼容2600的遊戲。
開發者屬實腦殼有包,為了多賺錢,喪心病狂,結果錢也沒賺到,還把自己搞死了。
雅達利原本打算在1984年聖誕節後突擊發售7800,但是華納把它給賣掉了。
原時空的買主不好看家用機市場,認為家用機已死。
因為這時候家用機市場崩盤了嘛,就把雅達利的主機項目砍了,所以7200隻能在倉庫吃灰。
楊葉雖然看好家用機,但是試玩了7800之後,覺得這玩意兒有很多缺陷,打不過任天堂,於是提出了幾點改進意見。
老闆一張嘴,員工跑斷腿,楊葉雖然只是隨口一說,但雅達利的研發人員想要實現他說的功能,卻並不容易。
最終雅達利7800上市,可能要推遲一年以上,楊葉並不急,等得起。
第二,就是開發新遊戲。
楊葉的秘書胡因夢將一份遊戲策劃書放在了在座的各位高層面前。
1988年,一顆隕石墜落在中美洲的瑪雅神廟附近,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奇特的外星生物……異形。
一個叫做「紅隼」的武裝組織打算將此地修建成一個發動異形侵略戰爭的基地。
一個叫做「Contra」組織的成員,派出比爾和蘭斯兩位英雄,破壞對方的計劃……
「Contra」是西班牙語,是中美洲某國民兵抵抗組織的通稱,意思是「反抗者」,翻譯成假名之後,再轉為漢字,就是……魂斗羅!
雅達利的新上任的總經理諾蘭·凱爾看了策劃案上的兩個男主角,感覺有些眼熟。
他忍不住抬頭看了看楊葉,然後又低頭看策劃案,反覆兩次之後,他說道:「楊先生,請問這個比爾是……」
楊葉笑道:「沒錯,就是我。至於另一位……」
「是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先生?」
「你的眼神很好!「
楊葉只說凱爾眼神好,卻沒有承認是史泰龍,承認了要給錢的。
《魂斗羅》兩個主角的原型是史泰龍和施瓦辛格,楊葉無恥地將其中一個篡改成了自己。
凱爾服了,楊葉這廝居然用他自己的形象做成遊戲人物,還搭上一個史泰龍。
接下來看具體內容,新穎的設計更是讓凱爾眼前一亮:
在《魂斗羅》中,玩家在開始時持有普通單發步槍,可以向八個方向發射,得到其它武器之後會換用得到的武器。
遊戲中不時會有「武器膠囊」出現,擊落它們會出現威力更強的武器。
玩家和敵人以及發射的彈藥直接接觸會導致玩家的直接死亡,所以需要熟練的迴避技巧。
玩家可以跳躍並在跳躍時使用方向鍵來控制移動和射擊時的方向,而且跳躍時候的方向控制在遊戲當中十分重要……
雅達利的負責人們其實不喜歡新老闆們一來就插手公司的事務,不過他們這群人都把公司玩倒閉了,也只能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然後在看到楊葉的遊戲策劃案後,他們服氣了。
這些後世看來平平無奇的設定,現在看來卻創意十足,極富開創性,讓雅達利的一群人大開眼界。
凱爾說道:「看來,楊先生也是一位電子遊戲愛好者?」
「是啊,閒來無事,喜歡玩兩把!」
僅有一個遊戲顯然是不夠的,楊葉的「創意」有很多,不過他沒興趣手把手的教這些人做事,拿出一款《魂斗羅》已經很逆天了。
楊葉還需要更多的遊戲公司為雅達利的主機製作遊戲。
楊葉說道:「我聽說,這些年有不少人了離開了雅達利,有些人還創辦了自己的遊戲公司?」
凱爾的表情有些唏噓,曾經有很多牛逼人物在雅達利上班,他們後來都走了,比如賈伯斯。
雅達利推出2600家用主機後,業內稱王,更是狂得不行,在公司的發展上故步自封,更多的人受不了離開了。
這些人離開後,很多都創辦了自己的遊戲公司,其中一些在後世影響巨大,比如動視公司。
雅達利最開始的做法是打壓這些遊戲公司,比如禁止他們製作的遊戲登陸自家的主機。
雙方鬥來鬥去,內耗嚴重,浪費了大量的精力,這也是雅達利倒閉的原因之一。
楊葉給出的方案是……化干戈為玉帛,大家合作,有錢一起賺。
楊葉對凱爾說道:「我需要你去接納這些遊戲公司,把他們全都聚攏起來,成為雅達利的供應商,如果他們有好的項目,但是資金上有問題,那就入股,對他們進行投資!」
「在利潤分配上,改為分成的形式,如果一家遊戲公司做的遊戲大受歡迎,那麼它理應獲得更多的收入。」
雅達利之前的模式是:遊戲公司做出一款遊戲,它就出一筆錢買下來,之後這個遊戲賣了多少卡帶,盈利多少,就全是雅達利的,和遊戲製作公司無關。
所以遊戲公司製作遊戲的時候,經常都是粗製濫造,只求能賣出去就行了,做好了反而不划算。
通常玩家買回去之後,幾下就玩膩了。
而雅達利呢,為了讓玩家有新鮮感,只能不斷地推出新遊戲。
結果遊戲越來越爛,玩家膩得越來越快,雅達利發行的遊戲就越來越多,陷入一個死循環,終於導致崩盤!
楊葉最後說道:「我們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讓那些第三方遊戲公司能夠依附我們而生存,只有讓他們賺的越多,我們才能賺的更多。
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激發這些遊戲公司的積極性,製作出更多優秀的好遊戲,讓我們賺到更多的錢。」
楊葉的話,在座的人未必不懂,只不過這年頭就是這樣,只管自己當大老闆,一人賺得缽滿盆滿。
其他人全是尼瑪的打工仔,喝口湯的資格都沒有,別說跟著吃肉了!
香港的邵氏就是這樣,摳得一批,旗下的員工多賺一毛錢,就好像割了他的肉似的。
張徹、胡金銓這樣的邵氏功臣,以前不知道幫邵氏賺了多少錢。
結果退休之後全都窮困潦倒,飯都沒得吃,還要靠昔年的弟子們接濟,養老!
楊葉的經營策略就是開源,而不節流,不靠壓榨員工賺錢。
這個道理在後世說來一文不值,人人都懂。
只不過,道理歸道理,懂歸懂,後世能做到的人都不多,更別說如今這個年代了,這是需要很大的魄力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