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這個英國最大的港口,從幾百年前開始,就成為英國的絕對核心,也是從美國進口大量貨物的所在,本應該是繁忙無比的,戰爭開啟之後,千頭萬緒,英國一個島國,無法獲得支撐戰鬥隊全部物資,海灣的交通線就至關重要了,無數勞力指望著的港口,而無數的船主,也期待著船隻的抵達。△↗,
可是從7號開始,本應該從英國過來的190艘以上貨船,只有17艘成功的從美國來到了英國,剩下的已經不知所蹤了,最早的一個,幾乎已經延遲了9天了,這樣的情況讓大部分的船主,感覺到非常的奇怪,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從倫敦到紐約,只有不到6000公里的航程,按照快速上傳12節的速度,最多15天就能夠到達,延遲9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出事了。
可是最近,在冬天的大西洋之中,沒有聽說過,有什麼颶風,或者是惡劣天氣,這是冬天,雖然海上的情況不算樂觀,卻沒有夏季裡面的季風,按照道理說,不應該出事啊。一絲不祥的預感,縈繞著港口等待的每一個人,有船主,有收穫物資的軍方或者民間公司,也有這些船上海員的親屬。
終於,當一艘郵輪,緩緩的駛向港口的時候,一個爆炸的消息,開始出現了,並且迅速的傳到了港口的每一個角落。
在北大西洋,前往美國的航道上面,有大批德國潛艇在活動。在不停出擊之中,已經擊沉了大量的英國商船。目前確定擊沉的有蔚藍號,美人魚號。老人星號和漁夫號,他們在突然的狀態之下,被德國的潛艇所襲擊,最終沉沒到了冰冷的大西洋之中。
似真似假的說法,在港口如同颶風一樣傳播開去,這四艘船上的海員家屬和船主,幾乎都暈過去了,這到底是真是假,在之前。就有無數流言傳播,可是都沒有確鑿的消息,可是現在,似乎是有板有眼的。
流言傳播了大概一個小時左右,最終的流言,還是歸咎於一艘船,這一艘郵輪,正好經過了出事海域,幸運的救上來12名屬於這些船隻的水手或者成員。至於其他的,可能凶多吉少了。
消息颶風般的穿過海港,並且立刻引起了海軍部的注意,邱吉爾在認真的調查了大部分的資料之後。再一次的走進了亨利的辦公室,激進的邱吉爾根本無法接受,有德國海軍的挑釁。特別是這種,不針對普通的船隻。而是針對民用的船隻。
亨利看過了邱吉爾的報告,當看到。可能有100萬噸,甚至是以上的貨船被擊沉的消息之後,也是大吃一驚,作為英國首相,他很清楚,貨船代表著什麼,如果說英倫三島,是大英帝國的核心和心臟的話,那麼航道和貨船,就是血脈,沒有了血脈,心臟能夠存活下去麼,這幾乎是不可能。
亨利的腦袋,微微的有些發暈,從歐戰開始說起的,一切似乎都不按照劇本來,先是德國,並沒有在德法邊境交戰,而是通過了比利時,繞行上千里,在攻占了比利時之後,對法國進行突然襲擊,不但占據了整個比利時,還從的法國的邊境,直接的殺入法國,把法國的巴黎都給包圍了,這絕對不是之前英國所算計的,如果早知道德國這麼強悍,法國為什麼要推動的整個戰爭。
現在,歐洲的戰局,已經逐步向的德國傾斜,雖然英國本土艦隊,封鎖了德國的公海艦隊,把他們徹底的封印在了波羅的海,可是德國立馬反以顏色,用潛艇攻擊英國的補給線,從這一點來說,德國人真的是打中了英國的要害了,190艘船,差不多百萬噸,不說物資什麼的,就說船隻本身,幾乎占據了英國運輸能力的幾分之一,再這麼的下去,對於英國而言,不亞於一個滅頂之災。
作為海軍部長,邱吉爾的要求依然是那麼的激進,要求派出快速編隊,組成對德國潛艇的獵殺部隊,滅掉德國的遠海艦隊,給航道以安全,甚至進而攻擊到德國的本土,推動雙方艦隊進行決戰。
決戰,如果可能的話,亨利當然願意推動決戰,目前的英國本土艦隊,實力上面,可是遠在德國的公海艦隊之上,在一定程度上面,英國的艦隊,在滅掉德國的公海艦隊之後,自身依然可以保留相當的實力。雙方的實力相差較為的懸殊,這點不但英國知道,德國也同樣的清楚,有了舍爾的艦隊作為後盾的情況之下,德國海軍部,已經在各大艦隊強調過,除非必要,有絕對的把握,可以把英國的主力艦送入到海底的化,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占絕決戰。
這麼長時間,一直都是被動挨打,這種情況亨利是受夠了,可是當亨利順勢問起來,邱吉爾有多少把握的時候,邱吉爾只能夠說盡力,他甚至連計劃都沒有的,激進的做法,取決於心中的想法,而不是紮實的基礎和詳細的謀劃。
潛艇,這個躲在大洋之中,讓傳統的海軍視為不名譽,偷襲者的傢伙,卻是擁有者實打實的實力,茫茫的大海,成為了它天然的掩體,厚厚的海水防護之下,他可以自如的活動,根本不用去管你別的艦船,任你主力艦,在潛艇刻意隱藏的情況下,即便在上面行駛來行駛去,也沒辦法。
亨利看著邱吉爾,邱吉爾也是無奈,邱吉爾是一個戰艦控,崇尚主力艦,對於潛艇總是不屑一顧,這是英國海軍的傳統,可是德國的潛艇,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面,改變了這種常態,即便是主力艦,面對著潛艇,能夠做到的也不多的,他仔細的想了之後,才說道:「要不,護航吧!」
護航,亨利無奈的點點頭,這或許是最好的方法,之前從美國獲取的不少驅逐艦,加上英國方面的巡洋艦的,把英國的船隊集中到一起,一路的護航過來,是個不錯的選擇,最不濟的是美國的貨船,美國沒有加入到協約國,德國不太可能冒著大不韙,去攻擊美國的商船,把美國拖入到戰爭之中。
果然,英國集中了商船,用戰艦護航,好了很多,3天以內,沒有德國潛艇襲擊的消息,當大批的物資,通過美國到英國的航道,運送到了倫敦的時候,整個英國國民都歡欣鼓舞,除卻那些失去了親人的海員們,除卻了那些失去了財富的船主們,英國的情況逐步的穩定下來的,軍事方面的準備,在大量物資和軍火的支持之下,慢慢的步入了正規。
可是德國偃旗息鼓了麼的,他們並不知道,德國不但沒有偃旗息鼓,而且大大的前進了,護航艦隊是大大的減少了德國潛艇襲擊的機率的,可是英國的護航編隊有限,不可能是一對一的護航,不但是英國不可能,即便是的工業上面最為強大的美國也不可能的,大英帝國皇家海軍,派出了大量的軍艦護航,為了保證效率,選擇的是大型船團的方法,10艘左右的各類戰艦,最少要護航30艘以上的船團,而且伴隨著美英之間交易頻繁,這種船隊的編制也在逐步的擴大。
或許說,一對一的防護,對於潛艇部隊來說,功效比並不高,冒著潛艇沉沒的危險,去攻擊有嚴密護航的船隊,這不是智者所為,可是當10艘艦船,防護著20艘,30艘,甚至是40艘的戰艦的時候,似乎冒險變得值得的。
從護航開始起,英國護航船隊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不但隸屬於軍方物資運輸被武裝船隊護航,一些民用物資,甚至是一些沒有多少用途的物資,也加入到了護航編隊之中,護航戰艦跟護航貨船的比例,迅速的從1:2,增加到了1:5,並且在迅猛的增長之中。
比例的增大,並不代表著護航效果的增加,反倒是代表著護航效果的削弱的,這一點,德國一直都看在眼裡,當大規模的船團開始形成的時候,德國方面,也做好了一切的準備。
基爾運河的一側,超過50艘的潛艇集中到一起,過去的大半個月的時間,最少有9艘新的潛艇,進入到了德國潛艇部隊,加上之前的52艘,61艘潛艇,組成了一個遠洋特混艦隊,由波爾親自指揮,一個足足有7萬噸的大型潛遠洋潛艇編隊,開始從波羅的海出發,越過了海峽,進入到了大西洋之中,他們有足夠的情報支撐,目的當然是英國重兵把守艦隊。
此時,英國方面,絲毫都沒有預料到這一切,在美國紐約,一個規模龐大的艦隊,正蓄勢待發,大大消息的足足有70多艘船隻,載重量高達的51萬噸,他們運輸著大量的軍事物資,都是過去一個多月之中,美國完成的英國的訂單,一旦得到這些物資,英國的軍事力量,會在原有的基礎上面,有極大的提升,這對於同盟國來說,相當的不利。
正因為這樣,在得到了第一手消息之後,足足有10天沒有活動的德國遠海艦隊,迅速的活動起來,大量的戰艦,悄無聲息的越過了海峽,進入到了北海之中,並且潛行著,向著大西洋的深處而去,在德國的遠洋海軍看來,只要滅掉了這一波船隊,對於英國來說,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打擊,甚至會影響到整個歐洲的戰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