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研究員都認為,這一款武器,可能又是一個質高價高的產品,可能做出一定的技術積累之後,就只能夠束之高閣。跟這些研究員不同的是,楊元釗卻是驚喜萬分的,這個研究結果遠遠超過了他的想像,目前火箭的價格高昂,主要是電子元件和制導部,這也是後世飛彈價格高昂的根本原因,無論是,航空煤油,還是飛彈殼體,價格都不高,飛彈出色的性能,都是源自於晶片組,可以根據一些的外界的情況,或者是有線,或者是無線進行制導,更多的是處於半導體的計算和指引上面。
目前雛形狀態的飛彈,也是如此,因為半導體還處於雛形狀態,甚至連很多技術都沒有涉足,要達到初步控制的情況之下,需要半導體元件非常的龐大,這部分幾乎占據到了整個飛彈價格的6成以上,甚至未來,伴隨著控制的加深和提升,半導體在所有元件之中所占據的比例還會大幅度的增加。
研究人員之所以失望,是因為因為控制的精度增加,需要的半導體的材料的瘋狂攀升,甚至會達到難以承受的程度,這也會造成火箭價格的進一步激增,這種增長甚至有些永遠沒有止境一樣,可是楊元釗知道,半導體的提升速度,遠比這方面的增長強大的多
這部分可以通過半導體的加工和技術逐步的降低,沒有人比楊元釗更清楚,半導體方面價格的降低幅度,半導體方面,因為原材料的成本幾乎為零,只要加工和技術得到提升,這個方面的理論和技術積累足夠的情況之下,降低是非常明顯,哪怕是在楊元釗拔苗助長,生生的把中國提升到了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程度,除了最開始的5年,中國需要消化吸收大規模集成電路帶來進步成果,半導體行業發展緩慢,在1913年之後,中國基本消化吸收了之前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成果,這個發展速度就開始提升了,從1913年到1916年的3年之間,基本符合了後世的摩爾定律,每隔18個月,半導體的性能提升一倍,可是造價卻降低一倍。
半導體行業發展迅速,也很讓半導體方面的專家喜歡,可誰都不知道,這樣的發展,到底能夠持續多久,畢竟有些行業,在最初的時候,發展的速度會很快,讓人看不到未來的盡頭在哪裡,可是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很快就進入到了平台期,之後就會緩慢的發展,一直到突破這個平台期,他們很自然的人為,半導體也會是也會是這樣,或許現在,甚至半年後不會出現平台期,可是一年後呢,兩年後呢,耗費了巨大的投入,把資金和精力投入到一個不太確定的項目上面,這註定是不合算的。
可是楊元釗才真正清楚,後世從七八十年代興起半導體革命,摩爾定律甚至到21世紀的,都可以產生作用,發展了的二三十年,從速度上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可是依然沒有進入平台期,似乎發展永遠沒有盡頭一樣,以計算機和半導體作為基礎,不但發展處了規模龐大,速度很快的微型電子計算機,並最終,改變了這個世界,讓世界進入到了資訊時代。
以目前,整個中國進入到摩爾定律的發展速度,楊元釗估算,最多4年半,也就是按照摩爾定律,每18個月,半導體材料的密度增加一倍,可是相應的價格卻下降一倍,當半導體的性能提升8倍,價格減少到現在的八分之一的程度,這個飛彈的性能和價格,就基本上滿足需要了,雛形期間的飛彈,甚至可以達到後世50年代和60年代的技術水平,在某些性能上面,甚至有可能會超越。
這可是最值得讓人欣喜的,目前的可控火箭,最多只能夠通過遠程無線電信號,進行大略上面的修改,不可能如同後世飛彈那麼的靈活,最多在誤差較大的情況下,進行微調,這個過程是相當快的,好在,目前的自動化水平比較高,只要程序寫出來,計算機可以根據程序,自動的反應,這個速度比人腦的操作和使用要快,這種情況下飛彈的性能會進一步的提升。未來飛彈大體的發展方向,就是在不斷加強算法,加強反應速度,增大靈活性和防止擺脫上面,這需要半導體技術的快速進展,其他方面到時次要的。
飛彈領域是遠景,就如同中國在著重研究的核科技的來說,甚至一定意義上面,核武器跟飛彈,才是標準的配置的,核武器代表這威力的,而飛彈代表這射程,兩者完全結合為一體的前提下,才是籠罩全球的核恐嚇,真各個世界才在動盪不堪的前提下,最終達成了比較微妙的平衡。
飛彈是價格昂貴的武器,特別是超過500公里之上的遠程飛彈,這樣昂貴的價格,跟飛彈本身的威力,已經不能夠成為正比,常規飛彈很少超過300公里的原因就是如此,要考慮到射程和威力,造價和威力的問題,好在,中國已經走上了正確的道路,4年半之後,有著飛彈雛形的火箭,就即將問世,未來,中國的半導體會插上翅膀一樣的快速發展,說不定20年的時間,就會追上後世21世紀的先進水平,畢竟中國的起點遠比後世二戰時候美軍要高的多。
二戰的美軍,當時為了破解密碼製作出來的電子計算機,他的運行速度只有每秒鐘5000次,這已經足以被美軍稱之為大殺器了,可是中國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為基礎的計算機,每秒的速度最少在1000萬以上,足足是二戰美軍的200倍以上,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計算機系統,最少比美軍節約了12年的時間,而計算機系統就是這樣,基礎越好,未來的高度就越大,真給中國20年的時間潛心發展,當所有項目都攀升到了後世21世紀的程度的時候,最終的結果是何等的可怕。
遠景畢竟是遠景,只能夠想想而已,真正能夠解決現在問題的,就是火箭炮的項目,這個將會取代一部分的戰略炮火,成為真正的殺手鐧,在單位時間之中,投放火力的強度,火箭炮跟重型火炮不相上下,甚至一定程度上面,短時間,用火箭炮最好,長時間密集型的,則用遠程炮火最好,只要認識到他的特性,就能夠的,未來會關注與飛彈,可是現在,只能夠把它放在一邊,作為遠景的技術儲備,繼續研究下去。
中國龐大的生產力,還有以此而累積下來的工業實力,很快的把火箭炮給分解了,最初級的45公里,戰鬥部位才30公斤,可是價格已經不低了,一次次的消耗,一次次的改進,在最少17個研究所,52個試驗場的同時實驗研究,很快的,密集的實驗的前提下,最終經過了7萬次的實驗,耗費了大約4億西北元的經費,初步的火箭炮已經定型了,
最終火箭炮分成不同的口徑,最大的戰鬥部位統一55公斤,總重量達到500公斤左右,加上發射筒,不超過570公斤,畢竟火箭是持續加速武器,從火箭炮車上面飛出來的初速度,不用跟火炮那麼的高,對於發射架的條件要求也不高,一般的材質就夠了,只要能夠順利的發揮出他的作用。
有時候,甚至不是全封閉的,這樣便於裝填,而簡化之後的火箭炮看起來非常簡陋的,不過是普通合成鋼的外殼,當底火發射之後,火箭發動機才會側旋的啟動,然後推動火箭彈快速的向前,這樣炮管什麼的,就沒有多大的作用,又不需要定向,只要弄好位置的,火箭自身就能夠定向。
成本是最大的問題,火箭炮使用的是慣性制導,不存在什麼適量調整和無線電調整,這種情況下,火箭發動機成為了火箭炮彈之中,價格最高的一項,要想減少火箭炮彈的價格,除了外殼和氣動力形態之外,對於成本節省最多的,就是火箭發動機了。
考慮到這個火箭發動機的直接用途,是為了防備和自用的,火箭彈發出去之後,除非是沒有爆炸完好無損,否則不可能應用到其中的零件,儘可能的節約的情況之下,火箭發動機也採用最簡陋的,只要堅持10分鐘就可以了,這在中國的材料之中比比皆是,並且儘可能的改變了構築方式,用構築半成品和精加工的方法,減少了成本。最終的成本降低到了之前十五分之一的程度,並且精確度沒有大幅度的降低。
畢竟,更優質的材料,主要體現在推力大,射程遠,可是如果降低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他並沒有根據價格的降低而降低,而是保持了一個平滑的曲線,最終降低到了同口徑的火炮2倍的程度,可是火箭炮彈的威力,卻比一般的同口徑的火炮要大,如果不是最佳射程,甚至還會加入燃料的爆炸,最終的威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