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名戰士,已經夠用了,這些不同於稍稍受過一點槍械知識的普通布爾什維克,也不同於從士兵之中轉換,俄羅斯軍隊訓練相當的糟糕,除非是之前職業士兵,否則,戰爭爆發之後,被徵召入伍的士兵,他們的戰鬥力都很有限,即便是職業士兵,也比不過在中國受訓了超過2年,在上百萬的人員之中挑選出來的精銳。在統一服裝,並且拿起武器之後,這種彪悍之氣撲面而來,就連列寧看過之後,都感覺到非常滿意。
現在整個聖彼得堡亂成一團,包括列寧在內,黨內的高級人員,都需要上街演講,武裝人員再多也安排的下,在當天列寧在火車站的講演之中,這些保安成功的制服了一個武裝分子之後,記下來,只要是高層在公開場合的活動,就用上了這些保安。
保安紮根下來,護衛著整個布爾什維克的高層,有任何的訊息,都會匯總起來,由韋弗等人判斷,然後跟史達林的聯絡,雖然這個聯絡很不順利,一次聯絡需要8個小時以上的等待,可是每天交換一次信息,還是比以前方便了無數倍,這樣簡單的聯繫之下,史達林還是把意志給傳達下去。
紮根到聖彼得堡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接下來,把屬於他們一方的人員給安插進去,不用太高的位置,只要比較廣就可以了,在安插的同時,還需要向布爾什維克高層建議,儘可能的向中亞和哈薩克斯坦方面轉移人員,無論是黨員,積極者,甚至是普通的民眾都可以,這部分可以由哈薩克斯坦的方面負責接待,甚至給予一部分的啟動資金,並且當人抵達哈薩克斯坦了,給予良好的待遇和工作的機會。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提議,韋弗在衡量了之後,試著跟布爾什維克的高層講了一下,雖然說,目前布爾什維克在聖彼得堡非常的艱難,哪怕是得到了史達林的幫助,有了20噸的物資,也只是讓布爾什維克在聖彼得堡稍稍好過一點,畢竟,之前的那一次革命的,布爾什維克沒有準備,連湯都沒有撈著。
布爾什維克在高層這邊的影響力不足,可是在底層還是有支持者的,鼓動一批人前往中亞,甚至跟中亞聯絡的地方,這並不困難,又不是讓他們去窮鄉僻壤,那裡靠近歐洲較近,跟西伯利亞那些流放之地,完全是兩碼事。
再加上,目前的俄羅斯,一片混亂和動盪,不單單是聖彼得堡,整個俄羅斯都是動盪一片的,到處都在打仗,到處都是混亂,在混亂之中,普通的民眾幾乎是民不聊生了,如果不是沒有任何辦法,這些民眾早就離開了。
現在有人付出啟動資金,並且還有工作的機會,聽說生活的也相當不錯,布爾什維克幾乎用這麼多年的信用來說服了,當然效果非常好,這也是史達林有實力的原因,鋼鐵戰士這就是史達林在黨內的地位,他或許在某些方面,有不足的地方,可是史達林不會輕易的說大話,他說的能做就是能做。
俄羅斯歐洲部分,因為混亂的關係,已經不足以讓民眾生活了,把一些對革命有傾向,值得轉換的,向中亞轉移,也是一個方向,最少,哈薩克斯坦這麼龐大的土地,可以作為後盾。
得到這個消息,史達林幾乎笑醒了,作為黨內的高層,史達林很清楚,布爾什維克在底層民眾之中的影響力,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非常強大的,以目前整個歐洲部分,超過一億的人口,只要有五分之一前往哈薩克斯坦,就是2000萬,這2000萬如果願意接受史達林的話,可以留在哈薩克斯坦,在中國為哈薩克斯坦改造的龐大的工業之中作為工人,如果不願意,送到中國,還可以每年轉到50美元以上,這樣的生意,怎麼做都沒問題。
雖然,要遷移這麼多人,需要動用大量的資金和糧食,從中國獲得了大量的資金,這部分資金本身就要砸在哈薩克斯坦的,但是砸在工業上面,跟砸在人口上面,有什麼區別麼,只要哈薩克斯坦的人口增長到3000萬以上,再加上中部地區的幾千萬,史達林控制之下的俄羅斯人口就快要過半了,到時候,即便他的影響力沒有達到列寧之下第二的位置,他的位置也穩定了。
以史達林對於列寧的了解,他並不是一個權力欲很強大的人,對於下面的掌控也不強,他只是希望布爾什維克,希望*能夠實現,從這一點上面說,是一個理想主義,即便史達林的野心被他看出來,只要史達林的舉動,對於整個布爾什維克,對於整個*事業有利的話,他也會捏著鼻子認下來的。
果然幾個月之後,在布爾什維克的鼓動下,在史達林的努力下,前往中亞的人員超過了1500萬,沙皇之前的作為,徹底的讓民眾們處於水生火熱之中,這其實也是布爾什維克在莫斯科成功之後,迅速的撲向全國的根本原因,史達林在在這裡應用起來,並且為自己撈到了好處,革命雖然開啟,可是壓迫還在,因為混亂無心種植之下,糧食產量會更低,要解決問題,就必須要分配,底層永遠是無法傾斜的,這部分人員,被史達林迅速的吸收。
當然了,花費也巨大,按照一個人20美元的費用,還有最少200公斤的糧食,史達林付出了3億美元的資金和300萬噸的糧食,這部分糧食哈薩克斯坦沒辦法生產,全部都是從中國進口來的,當然價格不高,史達林在中國待了幾年,很清楚認識到中國的強大,這筆錢與其用到軍火上面,還不如用到移民上面,只有有更多的民眾,軍隊的數量才會增加,統治能力才會增加。
從一百多萬到一千多萬,再到3000多萬,史達林的實力迅速擴張,這中間,史達林也積極的跟中國聯繫,以物資和部分財政收入為抵押,從中國進口了大量的機械的,短時間,重工業沒有辦法開啟,可是輕工業卻可以了,農業只能夠解決溫飽問題,真正讓經濟騰飛的,永遠只有工業的,工業革命造就了英國的霸權,俄羅斯只是做了一些曾經英德走過的道路,他們必須要建立工業,哪怕是最初級的也一樣。
既然有需求,當然就有市場,從中國那邊獲得的資金,轉了一圈,變成了機器,又轉回到了中國這裡,對於俄羅斯,中國也是稍稍傾斜,大批的機器設備,運到了中俄邊境,其中一大半都是棉紡織的機器。
本身哈薩克斯坦這邊,也是盛產棉花的,棉紡織業就開啟了,在擁有了大批勞動力的前提下,中國方面也派出了一部分農業技術人員,對於棉花種植進行指導,中亞高緯度地區,本就是後世傳統的種棉區域,特別是死海周圍,有了灌溉之下,棉花漲勢喜人。
除了棉花之外,哈薩克斯坦最重要的就是礦產資源,楊元釗很清楚哈薩克斯坦的礦產資源的豐富,只不過這麼龐大的地方,要跟中國國內的發達地區一起開發出來的話,耗費精力和金錢太多了,並且中國也沒有這麼多的人力物力來兼顧這些地方,這才是沒有占據哈薩克斯坦的根本原因。
可是不占據,並不代表不開發礦產,送史達林前往哈薩克斯坦,也抱著這樣的目的,礦產資源原材料的價格雖然很貴,可是在全產業鏈之中,並沒有占據著最主導的作用,真正昂貴的,還是礦產資源最終產生的成品,比如說,矽的價格,跟矽晶圓的價格,再到成品級別的矽晶體,內存和pu,這種價格都是幾何一樣的增長,控制礦產,然後用購買的方法實際占有著礦產,比起直接占領這一片領地,更加的方便,畢竟,別人的領地,只要把最好的部分,花費一定代價拿走就好了,不必開發,更不必去管這些人的最低生活保證。
哈薩克斯坦這邊,礦產相當的豐富,在中國的勘探人員的幫助下,一大批的礦產被發現,其中包括了鐵礦石,銅等比較有價值的,還有一些鉛、鋅、鎢、鉬、鋁土礦,這些礦產,中國未必會缺乏,但是有的就是好的。
對於史達林來說,養活千萬人,還有百萬的軍隊,只要能夠還錢的,還有什麼不答應的,就跟後世中國剛剛改革開放一樣,他們不知道石油重要,不知道各種的礦產重要,沒辦法,為了外匯,為了讓中國獲得發展,甚至追上世界上的水平,就必須做到這一切。
史達林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即便他意識到了這一點,也完全不會反抗,除了黃金,其他的礦產都無法直接變成財富,鐵礦石銅礦石,沒有足夠的工業實力,就不會變成成品,同時,沒有中國投入建設道路,這些礦產都埋藏在深山之中,那就是普通的石頭,既不能填飽肚子,又不能創造財富,用未來去換取現在的發展,這對於史達林來說,完全可以做到,他的野心不是在哈薩克斯坦,而是整個俄羅斯,相對於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只是一個小小的地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