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臨頭,還是要靠自己,澳大利亞高層,並不了解在歐洲軍隊的情況,卻清楚一點,澳大利亞沒有能力單獨的撤軍,當年從澳大利亞前往歐洲,是在戰爭並不是那麼激烈,最少說從澳大利亞到歐洲,沒有中國干擾的情況下,先把軍隊投放到了非洲東海岸,然後才通過非洲陸路到埃及,通過地中海前往的法國。
現在,伴隨著中國的入侵澳大利亞,在整個印度洋上面都不安全,更別說逐步活躍地中海,完全沒有之前那麼的方便,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是去了容易回來難,澳大利亞沒有能力,只能夠依靠協約國,如果協約國不願意,或者是不能抽調出足夠的力量護航的話,這部分根本就運不回來。
澳大利亞畢竟是大英國協的成員,在大英國協之中,也有屬於自己的渠道,從側面打聽了一下,原來,協約國正在醞釀一場大規模的進攻,所有英國本土的,甚至是法美的軍隊,都被動用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也在其中,基本上,在戰爭的前線,沒有辦法動用。
這下子,澳大利亞徹底的蒙了,他們完全沒有想過,是這樣的一個結果的,為了大英國協,為了英國,他們傾盡所有,可是事到臨頭,卻是這麼一個光景,他們應該早點覺悟,如果在去年,中國只是在澳大利亞的北地登陸的時候,把的大部分的軍隊調回來還有可能,現在真的是不行了,誰知道中國這麼的厲害,3個月的冬天,只是他們積蓄力量的時刻,在力量積蓄完成,他們一個衝鋒,就已經頂住了澳大利亞的要害。
從北地的達爾文附近,到中部城市,縱橫1500公里,即便是中國也到達極限了,看起來,勢如破竹的拿下了中部的大部分城市,並且在中部的澳大利亞重兵把守的區域,留下了八成以上澳軍,徹底的打斷了澳大利亞的脊樑,未來,澳大利亞將沒有反擊的力量,只能夠被動的抵擋,可是中國軍隊也是強弩之末,120萬軍隊,雖然沒有分散多少,只是分散了一半左右,守衛著中部的各個節點城市,甚至最前的兵鋒,也開始後退,在雙方模糊的結合部之中,只有特種部隊在行動,在複雜的,半荒漠,半沙漠的區域,這些部隊活動最好了,即便是中國陸軍之中,稍稍差一點的,沒有經過適應性訓練的前提下,都不可能對付這些特種部隊。
這一點,澳大利亞根本不知道,他們只是稍稍的試探之後,感覺到損失慘重,就沒有再來了,給了中國時間,說實在的,1500公里已經是極限了,這還是中國準備充足的關係,到現在,各種的補給物資已經見底了,只要澳大利亞再堅持一段時間,說不定彈盡糧絕的是中國。
冒險總是在精確的分析之下,這種冒險,並不能夠稱之為冒險,中部拿下之後,這下子控制的地盤更大,城市也更多了,不可能如同北地那樣,建立牢固的支撐,把每一個城市都用高標準的公路連接起來,雖然未來,這是必然的,可是現在,需要的道路只有一條,貫通從達爾文,到中部城市的這個道路,這將會成為未來貫通中部的交通要道,最關鍵的是,在東北部,這個中國沒有涉足的地方,將會迎來新的戰爭。
幾內亞已經被占領了,這個在澳大利亞的旁邊,如果從這邊走更加的通暢,中國在大量的向太平洋各島運輸,一部分會首先的運到幾內亞來中轉,這樣效率更高一點的,接力的方法,雖然浪費了一點,可是適合從中國的南海到東南亞航行的,跟整個太平洋航行,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需要的海船類型也不一樣,最關鍵的是,不用全程打空,一部分從東南亞返回的船隻,也可以攜帶一些東南亞的特產,或者其他的物資迴轉,一定程度上面,拉均運費。
從真正認識到了戰爭就是打經濟之後,幾乎中國從上到下,就有一個共識,要麼增加產出,讓更龐大的產出,讓中國的經濟更加的穩定,要麼節流,一些能夠節約的,能夠統籌的,儘可能統籌,甚至在數學領域和經濟領域,專門開行了各種的工程,楊元釗對此所知道的不多,卻提出了基於後世的眾多理念,如何把這些理念應用到工業生產之中。
這些還沒有人研究到的領域,確切的在實質上面增加了中國的實力,比如說在整個軍事工業領域進行了諸多的調整,對於單一的某一個工廠,或者企業來說,效率是減慢或者是增加了,可是整體上,流轉更加的體系化,增加的效率何止是一點點,正是因為諸多的方面,獲得了好處,才讓這些工程和體系應用於全國,甚至中國已經在謀求一個標準的數據體系,把近乎全部的工業都納入到這個體系之中,到時候,很多標準和工藝都統一的情況下,不但轉產變得容易許多,多個企業之間的磨合也會變得容易。
接下來的2個月時間之中,澳大利亞一方面增加兩個州的防禦,儘可能的調動所有能夠調動的軍力,徵召新兵,可是澳大利亞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農業為主體的國家,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均土地面積相當的高,再加上盛產羊毛和肉類皮革之類的,只是依靠著這些肉類皮革,就足以讓澳大利亞大部分的過上幸福的生活,真正工業化的過程,還是從澳大利亞從大英國協之中獨立之後的事情。
之前是英國下轄的成員,可以享受到英國的工業化,現在成為獨立的國家了,一些必要的基礎工業還是要建設的,只不過對於澳大利亞而言,沒有那種緊迫感,哪怕有英國的權利支持,工業化的過程也不快,只是在一些資源類企業,或者毛紡織企業,這些都是澳大利亞較為優勢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他們,對於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是最快,至於軍事方面,澳大利亞也競爭不過的英國,德國和美國,索性放在後面。
現在這種短視,讓澳大利亞吃了苦果,面臨著滅國的危險,他們的民眾倒是相當的支持,只要是能夠有一把力氣,可以拿起槍的,都願意成為士兵,保家衛國,可是武器裝備卻不足,澳大利亞最多裝備了40萬人,就面臨著沒有武器困局了的。
再一次的向英國和美國求救,哪怕沒有一點支援,澳軍也沒辦法迴轉,儘可能的支援一部分武器裝備也可以,只要能夠把澳大利亞現在傾盡所能的200萬軍隊武裝起來,哪怕拼盡澳大利亞的最後一滴血,也要把他們留下來,他們相信雪梨附近的防線,有了之前的經驗,不會失敗的很快的。
這個,對於英國來說,還是不可以,原因非常簡單的,不是說美國和英國沒有武裝起一兩百萬人軍隊的裝備,這對於工業化全開的美國而言,稍稍的挪用一點的產能,就可以讓澳大利亞武裝起來,可是運輸是一個大問題,美國要怎麼把東西運過來,這時候,美國和英國才發現,澳大利亞的位置實在是太不好了,正好處於中國的夾擊之中,西南太平洋的島嶼,全部落入到了中國的手中,徹底的斷絕了美國從東方給予的支持,至於另外一方的印度洋的方向,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要想從哪個方向運輸,也會付出較大的代價,還隨時有可能被中國斷開補給線。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的求救了,澳大利亞也把目前他們所面臨的環境,一五一十的給英國說了,在北地剛剛被占領的時候,也就是中國露出獠牙的時候,英國已經估計到,澳大利亞可能不行的,說不定將會受到巨大的打擊,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中國軍隊會這麼強大,這麼快,1個月的時間之中,突進1500公里,殲滅澳大利亞100多萬的軍隊,讓澳大利亞準備在中部擋住中國想法落空了,現在幾乎陷入到了絕境。
英國已經儘可能的高估了中國的實力,可是事到臨頭的時候卻發現,他還是有些低估了中國的實力,從北地10萬平方公里,到現在,幾乎拿下澳大利亞一半以上的領土,只過了4個月的時間,可以想像,接下來,澳大利亞支撐不了多久了,這該如何是好,參謀部經過了一周的推演,最終得出了一個結果,澳大利亞在目前的狀態之下,除非是奇蹟出現,否則再也不可能有任何的機會,與其放任澳大利亞被中國拿下,成為中國的資源,倒不如釜底抽薪,讓澳大利亞剩餘的人口和高層大規模的退出,這樣最少可以保存相當的實力,特別是澳大利亞現在,盛產各種金銀,如果把這些金銀拿過來,支援協約國的話,說不定會更好。
換成之前,命令早就通過英女王下達了,現在,只是一個建議,只能要求澳大利亞開始撤退的,或者前往南非,或者前往南美,總之正在事情到了最後一步的情況之下,儘可能的退出來,不管是人口和資金,都需要妥善的保管,防止被中國人利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