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各取所需

  第94章 各取所需

  聯邦、國際兩座大廈位於中環,靠近維港,這可是會德豐最值錢的資產之一。

  其實,在前世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自北邊ZF開始與西方合作後,香江很多英資都開始準備撤離了,特別是正式開始談判之後更是如此。

  在前世,怡和收購會德豐的商業行為被滙豐間接破壞之後,會德豐看到地產升浪,也開始大力發展房地產行業。

  不過卻非常保守,自己絕不投入一分錢,全部都是以自己出土地的合作模式與華資地產公司合作。

  在77年之後在地產上賺了不少,約翰馬凳將這些資金,全部投入了航運業,變成了可行走的資產。

  因為在他看來,即使出現變故,這些資產也是飄在海洋之中,不會出現損失。

  只是沒想到的是,他的這一個決定,讓會德豐再次深陷泥潭。

  80年代的再次爆發石油危機,會德豐再次迫入求售清盤的邊緣,直到被包船王收購。

  在70年代末的航運發展中,約翰馬凳也將聯邦、國際兩棟大廈出售。

  會德豐的主要投資方向是航運業,在約翰馬登眼中,只要價格合適,沒有不出售的理由。

  片刻之後,約翰馬登笑了笑道:「劉生,我需要和我的股東商議後,才能夠答覆你。」

  劉志成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沒過幾天就傳了好消息,怡和已經停止了對會德豐的收購計劃,具體攪屎棍滙豐是怎麼阻止的,劉志成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當然,約翰馬凳已經就出售聯邦、國際兩棟大廈的交易,準備和劉志成進行談判。

  八月底某天,半島酒店。

  「馬凳先生,你好,張生,你好。」劉志成笑著向客人打招呼。

  在半島酒店的一間總統套房內,劉志成正在招客人。招待相約而來的會德豐掌門人約翰馬凳。

  不過,約翰馬凳今天不是一個人過來,還帶上一名會德豐的董事張玉良。

  劉志成一聽張玉良的名字,就知道是誰了,做西藥出身,而且是一個大名鼎鼎的假藥販子。

  為了達成既定目的,劉志成在電話里笑了笑,就答應了下來。

  在香江隱形富豪還是有不少,大多數是五十年代從北邊過來,張玉良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不是前世在80年代爆發會德豐收購大戰,大部分港人怎麼也想不到,原來四大英資洋行之一的會德豐,其最大股東居然是一個華人家族。

  張家從20世紀初就已經在香江經商,靠著賣西藥起家,發達則靠地產。

  在70年代初期正是香江地產相當火爆的時候,用大量的物業換取了會德豐股份,漸漸成為了最大股東。

  雖說會德豐是上市公司,但張玉良家族通過非上市公司投資,加上張家刻意花費一點錢控制媒體,當時的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

  可以說張玉良家族是香江史上,第一個收購四大洋行的華資。不過由於張玉良家族一直以來保持低調,普通市民不知道罷了。

  約翰馬凳對於發展行走的資產很上心,想通過發售陸地資產擴大船隊規模。

  如果要做成這筆交易,必然得取得張玉良家族同意,不讓其在董事會上反對。

  當前,張玉良家族其實與約翰馬凳一樣,對香江前途信心不足,準備將資產轉移至海外。

  兩人一拍即合,就有了今天同赴半島酒店,與劉志成會面,談判轉讓相關資產。

  得知張玉良也要過來會面,劉志成就知道,這次收購聯邦與國際大廈,就成功了一半。

  「劉生,伱好。」約翰馬凳說道。

  張玉良也同樣握手說道:「劉生,久仰大名了,收購黃埔集團,真是漲了我們華人的威風,不愧是華商中的標青。」

  「言重了,如果不是張生行事低調,恐怕張家也早就成為香江的知名家族了。」劉志成淡笑著說道。

  「我這個人呀,有自知之明,能力有限,在經商能力上,比不上父輩,為了保住家業,所以都是以投資為主,比不上劉生呀。」張玉良笑了笑道。

  其實,在當時的情況下,張玉良入股會德豐,保持低調是明哲保身之道,也是一種智慧的體現。

  「俗話說:守江山比打江山更難。張生能夠慧眼識珠,投資有能力的人,本身就是一種了不起能力。」劉志成說道。

  有一句老話叫做:富不過三代。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富二代們經營能力不足,財富傳承到了他們手中,反而在日後敗光家產。

  所以,前世會出現家族信託基金存在的原因,富二代只管吃喝玩樂就好。

  而家族財富交給專業的人來打理,可保住家族長盛不衰。

  不怕二代荒Y敗家,就怕二代努力奮鬥。到最後奮鬥到一無所有,像許大亨一樣,不管怎麼吃喝玩樂,都有用之不盡的財富。

  「哈哈哈,自我安慰罷了。」張玉良笑了笑說道。

  劉志成見氣氛差不多了,就直接說道:「兩位既然一同來了這裡,那也就說明有意出售聯邦與國際兩棟大廈。」

  「我的投資團隊已經收到了這兩棟大廈的財務數據,經過團隊研究,做出我們的報價。」

  待劉志成說完,將兩封信封分別遞給了約翰馬凳及張玉良,不再言語。

  約翰馬凳與張玉良接過信封,打開一看才5.2億報價,與兩人的期望相差太遠,頓時都皺起了眉頭。

  買賣都是坐地起價,就地還價。同理,現在約翰馬登他們不滿意劉志成的報價,就可以開出他們自己的價格。

  約翰馬凳想了想,便試探著說道:「劉生,聯邦與國際大廈,可都是位於中環,又靠近維港,這價格太低了吧?」

  「這兩棟大廈位置的確不錯,但有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的問題,就是建成年代已久,利用效率太低,而且內部的裝修也已經老化。」

  劉志成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我是想用來作為山峰投資的總部,肯定會需要拆除重建,才能夠正式搬入。」

  其實,聯邦大廈就是前世的永安大廈,高三十一層,位於中環德輔道71號,適合來做劉志成的臨時總部辦公室。

  這個價格在當下算是正常市場價,是經過專業團隊評估過的。但香江的房產漲幅遠遠不如租金漲幅。

  前世,1980年會德豐將這兩棟大廈以11億港元出售給了長江實業為首的財團。

  離現在還有三年多,在這段時間裡,香江地產平均價格也才翻了一倍多,所以這個價格差不多。

  「在中環就算不重建,也一樣可以租個很不錯的價格。」張玉良笑說道。

  「如果放在以前可以,但置地的中區重建計劃已經開始,如果不重建,過幾年我們還怎麼競爭?」劉志成淡笑著說道。

  置地是長期持有物業做收租生意,從74年開始宣布中環重建計劃,歷時十年,重建了大量優質收租物業。

  一般人只會看重租金價格,只有像置地這般重建,在未來才會立於不敗之地。

  如果劉志成把兩棟大廈收購,未來肯定也會拆除重建。

  而約翰馬凳與張玉良可不知道這一點,在他們的認知中,可以租出去多少錢,對寫字樓的價格影響是很大的。

  他們不知道未來由於中環租金過高,以及九龍等地建設大量優質物業,大量公司搬離中環,如果沒有優質物業怎麼留住租戶。

  「這個價格還是太低了點。」張玉良皺眉說道。

  劉志成不想節外生枝,說道:「還有另外一個提議,未來連卡佛可以優惠入駐黃埔城。」

  黃埔城是一個超級大商業中心,未來肯定需要檔次高的大量百貨公司入駐,少一點租金無所謂。

  前期肯定會遊人稀少,需要有像連卡佛這樣的大品牌帶動人氣。

  「劉生是真的這麼看好香江的未來?」張玉良問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看好香江的未來,就像兩位看好全球的海運行業一樣。」

  「我們這次交易,只是各取所需罷了,我獲得地產,你們獲得大量資金。」劉志成笑了笑說道。

  最後,張玉良點了點頭,表示贊同。約翰馬登見狀也順勢同意這次交易。

  接下來,就輪到雙方的談判團隊上場,韓春喜在得到命令後,立刻帶領投資團隊開始與會德豐進行溝通。

  由於雙方都迫切希望早日成交,經過了半個月的談判討論,最終雙方達成了協議:山峰投資以5.2億港幣收購會德豐旗下的聯邦、國際兩棟大廈。

  消息一經公布,香江的報紙大量報導,前段時間劉志成關連企業,剛在尖東大出風頭。

  現在劉志成旗下企業又購買兩棟中環大廈,而且是地產危機以來,第一次出現中環大廈交易。

  很難不讓人想像,這兩件事靠的這麼近,會不會是劉志成大舉進攻地產的舉動?

  劉志成確實看好香江未來的地產市場,仍然會以工業為主,但也絕對不會放過賺錢的機會。

  旗下的地產相關企業趁英資大撤退的機會,將收購優質物業,賺個盆滿缽滿。

  感謝訂閱!求月票!求推薦票!

  求打賞!求收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