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另一種人生】
星期一我買進了股票,
星期二我成為百萬富翁,
星期三住進了豪華的住宅,
星期四坐在我的馬車裡,
星期五趕到了歌劇院,
星期六來到了貧民窟。→
這首美國流行的歌曲,道出了資B主義國家股票市場上買空賣空、牟取暴利的瘋狂賭博性質。
林志超再次來到紐約華爾街,體驗著『股神』的滋味,看看韭菜們的動態。
紐約的百老匯大街上,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人們順著這些高樓成為『峽谷」;向華爾街走去,在轉角上就可以看到一座有哥林多式——柱廊的大廈,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所在地。
走進大門,通過狹長的過道,拾級而上或搭電梯就來到二樓。站在寬敞的長廊里,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交易大廳的情況。
在交易大廳進行文易的人,包括場內工作人員在內,時常有一、兩千名,因此總是人聲嘈雜,亂鬨鬨的。
大廳里的人有的在交頭接耳,有的在聲嘶力竭地喊,有的在急匆匆地走,但卻沒有人奔跑,因為交易所規定是禁止在廳內奔跑的,否要處罰金五十美元。
大廳是由兩個相互貫通的廳,即所謂廣廳和廊廳粗成,但實際上只是一個市場。廳內共有十九座交易台,形狀像一個馬蹄,故行業中人又稱它為「馬蹄形建築物」。
每個交易台上都編上了號碼,台上掛有行市牌。這些交易台中,有十二座平均每台交易五十種以上的般票,六座交易七十種以上的股票。另有一個交易台稱之為「第三十號台」,它實際上是在廊廳內特辟的一個小間,專門經營二百四十多種優先股,以十股為一成交單位(紐約股票一般以100股為單位成交)。
交易時間內(每天五小時),廳內電括聲不斷,為了便於電話生方便找尋經紀人來聽電話,在廳內兩側牆上有兩座信號板,板上有標明經紀人號碼的信號燈,信號燈一發光,經紀人即可應召而至。
廳內來往輸送單據,都是靠裝在地下的利用空氣壓力的氣力物送管。這種裝備在十九座交易台中都有,每一交易台分別與十八座電話直接聯繫。
此外,在各交易台的後面,另有一個輸送管通至「行情室」,這是便於交易台將成交價格,成交數額等通知「行情室」,再由「行情室」用「自動通報器」傳出。
傳出一筆交易大概需二十四秒鐘。
只有會員才可以在廳內進行交易,交易所現有會員一千三百六十六名,他們共分四種:佣金經紀人,二元經紀人,專家經紀人和零股經紀人。
佣金經紀人是專門代客買賣,在交易中抽取佣金。他門大都是股票行號的合伙人或資本主。這種佣金股票行號的規模也有大有小,其中規模最大的稱為電話股票號,在國內外都有分支機構或特派員。
二元經紀人是專們在交易繁忙時,接受佣金經紀人的委託而從事交易的。
專家經紀人也是接受佣金經紀人的委託,而經營業務的,但是不同於二元經紀人。他們不像二元經紀人那樣任何交易台都跑,而專駐在某一交易台旁,專門研究和等候所委託的股票的行市漲落,以便在合乎委託的情況。
零股經紀人的零股二字,是指專辦一股至九十九股,即一百股以下的交易。
「老闆,標普500在四個多月時間,已經跌幅達到20%,這次真是大跌!大家都將這次大跌,稱之為『甘迺迪斷崖』,特別是鋼材類『大藍籌』股票,幾乎都是斷崖式暴跌。」克里斯在林志超身邊,崇拜的說道。
自家老闆才是真正的『華爾街精英』,既可以在行情好賺到錢,又可以在行情大跌之前急流勇退。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我們按兵不動就行,也許年底才會行動。畢竟抄底雖然能獲利更多,但我更喜歡穩定的環境,或者市場及其恐慌的場景,顯然如今還不是時候。」
克里斯說道:「嗯,平常大家工作都有整理一些資料,或者給自己充電。」
言外之意,大家等著你大展身手,可千萬不要辭退大家。
林志超笑著說道:「輕鬆點,我對大家沒有太大的要求,你知道的,我是個喜歡炒藍籌股的長期投資者。大家只要做好我交代的事情,再遵守僱主的保密準則,就OK了。」
這些洋人的薪水可是非常高,不低於美國本土金融機構,一般一個金融職員的年薪,已經高達3萬美金;而克里斯的年薪,更是已經達到8萬美金,絲毫不輸給環球航運的副總裁。
這是因為,林志超要高薪養著這批人,讓他們更加忠誠。所謂忠誠,就是保密僱主的信息,以及保護好資金安全。
克里斯笑著說道:「賺老闆的薪水,可真是太幸福了!」
林志超笑著拍拍他的肩膀,說道:「我也是賺的你們美國人的錢!」
克里斯回道:「美國股市是對全世界人開放的,想賺錢,得像老闆你這樣本領者。可能更多的是,將資金留在了美國。」
兩人隨意的交談著,此次林志超來紐約,也是將『長江投資基金』的事情處理好,首先就是將原來的5800萬美金,划走1800萬,僅留下4000萬美金,留著十月份抄底。其次,從香港調集2200萬美金,連同划走的1800萬,注入奧黛麗投資公司中。
克里斯對於林志超減少資金的事情,並沒有多想,畢竟賺了錢,抽走一部分資金去發展其它事業,再正常不過。
「咦,林先生、克里斯先生,我們再次見面了!」
正當林志超和克里斯準備離開的時候,再次碰到『華爾街華人股神』蔡志勇,他依舊熱情的上前招呼道。
原來,他上次回去後,調查了一下林志超,頓時覺得驚為天人。→原來,香港已經出了這樣一位財富巨亨,連美國總統甘迺迪都和他有交際。
這樣的富豪,自然就是他潛在的優質客戶。
「蔡先生,別來無恙!」林志超笑著招呼道。
蔡志勇不管怎麼說,後世都是華人在華爾街的最知名的人,據說1968年股災時,他將旗下的基金賣給保險公司,大賺3700萬美金,成功急流勇退;而他的1965年創立時本金才200萬,不過當時公募基金集資卻是7億美金,創造華爾街的歷史記錄,並沒有被後世打破。
「別來無恙上次克里斯先生講,要急流勇退,如今看來是我有些錯誤了,事實真如克里斯先生所料,最近幾個月美國股市卻是大跌。」
克里斯面不改色的說道:「運氣好而已!」
林志超自然不會說是他指點的,就讓克里斯獲得這個榮譽吧!
不過克里斯也不需要華爾街的名氣,所以也沒有太必要顯擺,所以他和蔡志勇說的並不多。
聊了幾句,大家便分開。
林志超對於華爾街金融人士,都是敬而遠之,除非能為自己所用。
因為這種人,往往是喝人血的厲害人物,沒一個好相與的。
而林志超如果炒美股,自然是越低調越好。
五月下旬,香港。
坐在長江實業的辦公室里,林志超心情非常不錯,成長到他這個級別的富豪,再加上有前世的記憶,很難經歷商業上的挫折,總是能順風順水。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林志超這些年學到了太多的東西;這裡面也有開掛的地方,那就是林志超的大腦經過了二次大開發。
有時候他都在考慮一件事,假設他穿越後,不想太努力,靠著炒炒房、炒炒股,將來成就也絕對是千億級別的。但,一定是非常漫長的發達經歷,前期一定很辛苦。
又假設——另外一種人生,他沒有記住墜機時間和地點(1筆架山)。
那麼,林志超只能憑藉在報攤那裡兼職中介——主打房屋買賣、租賃的中介,賺上第一桶金。畢竟林志超的學識和見識是有的,加上當時肯努力,放得下面子,所以一年半應該可以攢夠5000港幣。
在接下來的1948年,林志超只能學李兆基一樣,炒炒黃金。那個時候,相信他憑藉中介生涯,其實也積累一些社會人脈,至少不會被人騙和宰。
炒一年半的黃金,他雖然沒有李兆基有個哥哥在奧門的便利,但卻了解內地的形勢變化;這樣一來,黃金升值三倍多,林志超可能賺個5倍左右。
在1949年9月前,林志超已經擁有近兩萬港幣的存款,那麼自然是該兌換美元,坐等英鎊貶值;這樣一來,他的財富應該可以升級到8萬港幣。
事情發展到這裡,距離李家成創建塑膠廠,已經只有八九個月時間,而李家成尚且有5萬港幣(借的多),林志超則三萬港幣都不到。
當然,如果林志超一直在地產中介里混,也許能達到四萬港幣的財富值;畢竟中介從1948年繼續做的話,賺的錢還可以接著炒黃金,兌換美金。
所以在1949年底,林志超擁有4萬港幣,也許不是問題。
那麼,擺在林志超面前的問題來了,區區四萬港幣,就算到時候有朋友能湊足5萬港幣,難道林志超要和李家成一樣,去開一家塑膠廠?
憑藉他的大腦,也許不會輸給李家成,畢竟這個年代的李家成未必就是很厲害。但這種山寨工廠的艱辛,想必是林志超一個穿越者不願意長期接受的。
這個年代,炒房利潤不大,炒股有些陌生,簡直就是沒有捷徑可以走!
所以說,假設林志超沒有記住掉落黃金的事情,林志超需要花費三年的時間,才能和李家成處於同一起跑線!
他肯定不會選擇開塑膠廠,因為如果他的廠子出問題了,又不會有個有錢的舅舅來打救。
那接下來,做什麼好呢?
辦報紙,率先開啟新派武俠時代,再撰寫一些社評之類的——例如香港解除危機方面等,總之為了報紙的銷量,到也可以涉及政Z,只要不偏向一方即可。相信這樣一來,每年還是能有幾萬港幣的收益,還能提高社會地位和關係網。
辦好報紙後,再在合適的機會進入塑膠行業,努力學習兩三年,為生產塑膠花做打算。再領先李家成一步,去偷師學藝塑膠花技術,這樣一來,他有可能在1957年賺取上百萬的資金。
重要的是,到了1958年,他就有實力進入地產界抄底,暴跌70%的地皮和物業,簡直就是寶貝一樣。
看似林志超三十歲時,也就混到了前世李家成的地步。
實則不然,後面便是天差地別的距離:
第一,報紙可以給予林志超足夠的社會人脈和影響力,甚至可以年入幾十萬港幣,做到報紙界的第一名。
第二,塑膠花提前半年,甚至一年時間,可以為林志超帶來更多的利潤,用於1958年抄底地產。
第三,預計1958年拿出500萬抄底2幅住宅樓盤、1幅工業地盤,是沒有問題的,不足就利用銀行貸款,甚至可以和朋友合資。
這樣一來,等到1959年,林志超便已經成為置業商,利用塑膠花源源不斷提供資金給置業,而報紙則可以為林志超提供人脈、社會地位。
穩定發展幾年後,已經大大超過了前世的四大家族。
辦公室里,林志超忍不住笑了起來。
作為一個穿越者,生存能力還是很強的,當然是林志超有如今的成功,才敢說自己的性格方面不是問題。
前世沒有發達,是因為年輕時沒有目標和方向,以及社會資源已經分配結束,階級差不多固定了。
而穿越者的目標和方向,是非常明確的,所以成功是非常容易的。
不用懷疑,也許下一個就是你!
林志超隨手拿起辦公桌的《明報》,很快就明白《明報》是如何暢銷的。
並不是靠著金庸連載武俠小說,那個只是站穩腳步的一個原因;《明報》真正暢銷的原因,便是從今年五月份開始,撰寫關於『邊界』上發生的事情,但別的報紙默不作聲時,唯有《明報》從5月12日開始報導邊界上的事情發展,並啟動捐款渠道和方式等,市民便紛紛購買《明報》,因為他們是華夏人。
但《明報》這樣做,又有些得罪港府,所以就和後世一樣,又開始稍稍轉變一些方向,發表——小小的香港,承受不了太多的人口,一旦過度增加,那將是災難性的,站在港府的角度考慮
金大俠是文人不錯,但也絕對是一個厲害的商人。
「這些同胞好可憐!」唐彩芸的聲音從旁邊傳來,她一向善良。
這是好事,就是林志超也非常善良。
心地善良的人,相反更容易成大事;當然這裡的善良,並不是聖母,比較好的代表,當然是前世的李家成,這一世的林志超啦。
心地惡劣的人,雖然也能成就大事,但高度絕對有限;因為這種人,對信譽、良知毫不重視,那樣固然成功一時,但絕不可能成功一世,因為你沒有信譽,別人最多讓你賺一次錢。
林志超將報紙扣上,意思是不要看,看了徒增悲涼。
「這個時候,就不要心存太大的善良。小小的香港,你覺得能養活多少人?一個小池子,你要是養魚,密度太大,最終只能全部翻肚皮。所以,港府是對的。正因為如此,我至今沒有表態和行動。」
唐彩芸早已經不是小女孩,很快便反應過來,說道:「嗯,你說的對!」
在她眼裡,自己的老公絕對心存善良,但又是非常理智的人,是一個非常厲害,能做大事的男人。所以,每一句話自然也是真理。
「等事情過後,『樂施會』會幫助那些人安置下來,到時候我們捐給樂施會一筆錢即可。」
「嗯,我明白了!」
林志超點點頭,此時的『樂施會』實際上還是打著『林志超』的標籤,因為許彩英在1957年接替了葛慕蓮,成為了會長。
與此同時,樂施會的影響力已經不輸給東華三院、保良局,成為香港一大慈善機構。
按照道理,今年或者明年,倫敦也該給林志超頒發『爵士銜』了。
畢竟林志超的功績很大:航運、工業、地產界的『老大』、慈善界的『老大』。
僅支持『樂施會』創辦和發展,實際上差不多都可以授予爵士銜,更不要說解決了香港兩萬多人的工作問題
再不給,就顯得有些小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