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我來這裡說三件事!(第一更!)
仰光。
古稱大光,1977年改名為仰光,意為戰爭終止。
1852年,第2次英緬戰爭以後,英格蘭控制的區域以仰光為首府,1948年,緬甸宣布獨立,將這裡定為首都。
2005年11月6日,緬甸正式將首都遷往內比都。
仰光緬甸最富饒的伊諾瓦底江三角洲,仰光河和勃生堂河在這裡交匯,河水浩浩蕩蕩奔向37公里外的安達曼海。
也讓這裡成為了緬甸最大的港口,也是最富饒之地。
市中心,茵雅湖邊上的政府辦公樓里。
崔林大咧咧地坐在沙發上,身體向著左邊傾斜,滿臉帶笑地看著對面的人。
在他對面,是緬甸商務部部長丹竹,此時此刻,這位丹竹部長手中正拿著一份文件,看得很仔細,只不過,他一邊看,也一邊在長吁短嘆。
似乎手中的這份文件,非常不符合他的心意,只是礙於面子,不能當面說出來。
他臉上豐富的表情,被崔林全都看在眼裡。
在國際上混了多年,崔林自然知道,一個國家的高官,除非是真的遇到了非常緊急的情況,否則,大部分都不會露出這種表情。
尤其是在東亞和東南亞這一塊。
這邊的人都是人精,黏上毛就能當猴兒。
而面前這傢伙一直在露出這種表情,其實是在用一種無聲的方式在婉拒自己。
可問題是,如果我不接話,在該配合你演出的時候我不配合,閣下又當如何應對?
越是看著面前的丹竹,崔林臉上的笑容就越甚。
隨後,他的這些笑容又被反饋到丹竹眼睛裡,更是讓這位商務部部長摸不著頭腦,本著敵不動我不動的態度。
丹竹放下手中文件,拿起茶水喝上一口,然後,再度拿著文件,從第一頁看了起來。
這一次,他的長吁短嘆沒了。
變成了讚揚。
只不過讚揚的內容,變成了文件上的單詞使用。
「這個詞用得不錯!這句話用得好,這一句話真優美。」
通篇,沒有就文件上的問題作出說明。
並且,在讚美這些文字的時候,丹竹也一直在用餘光,瞥向對面的人。
面對這個油滑的傢伙,崔林眼珠子一轉,活動一下脖子,拿起茶水喝一口,而他的表情,也在喝水的這一剎那,切換成嫌棄。
這細微的變化,被一直關注的丹竹捕捉,好不容易找到轉移話題的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
連忙放下手中文件,往旁邊一推,站起身,滿臉關切地向崔林問道:「崔部長,是身體不舒服嗎?要不我們今天的會面就先到這裡,我請我們的醫生,先幫你看看。」
他的關切,被崔林全都看在眼裡。
這一切,都是計劃的一部分。
慢慢仰起頭,崔林又扭了一下脖子,拿起桌上的茶又喝上一口,臉上的嫌棄越來越重:
「不是身體的原因,是茶水的問題。」
「這茶葉喝起來有一股怪味,不是好茶,如果緬甸和我們一起,建設好華夏-緬甸-中南半島自由貿易區,我想,丹竹部長下一次拿出來待客的茶葉。」
「就不至於這麼難喝了吧。」
說著,崔林直接上手,用手指撥弄了一下唄中的茶葉包,發現是茶沫之後,臉上的嫌棄更重:
「是斯里蘭卡紅茶?」
「英格蘭人偷走了茶葉的品種,卻惟獨沒有相應的茶品,真是難為他們了。」
嫌棄完畢,崔林抬起頭,卻發現丹竹如同被使了定身術一樣,雙手伸出,臉上的假笑依舊,整個人卻是沒動。
察覺到面前的人的目光,丹竹長出一口氣,重新坐回沙發,把桌上的文件,推到崔林面前。
搖著頭,說道:
「崔林先生,對於你們想要在我們國家,建設一條用來運輸石油管道的想法。」
「我站在個人的立場上,對這件事非常樂見其成,畢竟,有一個強大的鄰居,對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在緬甸的立場上,不行。」
「因為,對緬甸而言,緬甸北部的這些獨立武裝,他們就是叛國者,就是敵人。」
「雖然現在我們效仿你們,給了他們特區的待遇,但是歸根結底,他們是敵人。」
「你們的輸油管道,從他們的頭上過,會給他們過路費,這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資敵。」
「所以,我不可能同意這個想法,並且,只要是有良知的緬甸人,都不可能同意。」
「所以,請回吧!」
面對這一番強硬的話,崔林依舊笑臉相迎,笑著向對面的人問道:「沒得商量?就不做最後的考慮?一個有良知的緬甸人,應該不會同意你的看法吧?」
面對笑容,丹竹大手一揮:「沒得商量!」
話語果斷,表情嚴肅,徹底堵死了崔林剩下的話。
聞言,崔林只能發出一聲嘆息。
無奈地撇一下嘴,他伸手拿過桌上的文件,對著站在不遠處的下屬招一下手,下屬非常配合地抱著公文包走過來。
在崔林面前站定後,下屬從手中公文包里,取出另外一份文件,同時,從崔林手中接過那份關於輸油管道的計劃書。
下屬退開,崔林將手中的文件放到桌上,輕輕推到丹竹面前,笑著說道:
「我來這裡,只說三件事。」
「第一件說完了,現在是第二件。」
又一份文件,讓剛剛表情還很嚴肅的丹竹差點沒繃住。
搞不清楚面前這位朋友葫蘆里賣什麼藥的他,只能將目光不停地在崔林和文件上來回打量,一直等到崔林抬手示意他看文件,他才不情不願地拿起文件,仔細看了起來。
《西南地區電力調查及西南地區未來20年發展及能源使用規劃》
看見名字,丹竹忍不住歪著頭,將目光從書頁中探出,看向對面的人。
這很明顯,是一份華夏內部,屬於他們自己的未來基礎建設規劃。
這種文件,在沒有發布之前,應該都是屬於絕密文件,怎麼會被他帶到緬甸來?
奇了怪了。
對面,崔林也察覺到這一絲目光,他依舊保持笑容,抬手示意丹竹繼續看下去。
帶著疑惑,丹竹翻開了文件封皮,看到了序章。
【西南地區,是我國的大後方,在這裡,居住著我們的1.7億同胞,而這1.7億人中,處於貧困線以下的人口,大約占80%。
相對於東部沿海地區,這裡的基礎設施建設嚴重落後,同樣,落後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制約這些人走出大山,走向小康的一座大山。
在公路,鐵路,電力設施等基礎設施中,電力,作為工業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在西南地區也嚴重短缺。
因此,經過調查小組的綜合討論,建議把電力建設放在首位。
因為這可以極大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改變當地人的生活情況。
不過,電力設施建設,最終都繞不開發電站。
在綜合考察巴蜀,黔省,滇省,西康,桂省的實際情況後,調查小組得出結論。
與其每年看著雅魯藏布江1654億立方米,怒江700億立方米,瀾滄江740億立方米,共計大約3000億立方米的水白白流出。
不如將這三條河截斷,修建水電站,同時將水引到需要的地方。
滇省很多區域都是乾熱河谷氣候,如果能夠有大量的流水調節氣候,這邊會變得更加宜居。
因此,在此次調查中,我們順道選取了十幾個合適位置,可以用來截流。】
?
看完序章的一瞬間,丹竹腦海中閃過一個大大的問號,這……
這是自己能看的?
還有,截流這幾條江?
瘋了吧?
他再次抬起頭看向對面的人,沒說話,只是用手指頭,輕輕點一下面前的文件,眼中詢問意味十足。
對面,收到信號,崔林依舊如沐春風地笑著,然後點一下頭。
但是他這笑容,在丹竹眼睛裡,卻是有一點點恐怖。
強壓下心中的問題,丹竹翻到第二頁。
第二頁是目錄。
看著目錄上的文字,這位緬甸商務部部長,心中一片駭然。
第一章.西南五省貧困情況調查。
第二章.西南五省基礎設施情況調查。
第三章.西南五省商品流通模擬。
第四章.西南五省工業發展建議及未來能源(電力)需求情況說明。
第五章.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潛力及截流點位圖。
一百多頁的文件,只分了五個章節,按照頁碼計算,每個章節只有20多頁。
丹竹沒有心情看前面的那幾十頁,他直接翻到了第五章的開篇。
第五章開篇,直接就是一張圖。
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點位及引水圖
圖上,藍色的線條表示水流,綠色的點位,表示水電站,在這兩個顏色之外,還有一條紅色的線條。
這條線,從雅魯藏布江慢慢出發,跨越了大半個華夏,最後抵達了他們的黃土高原。
整條線路的長度足足有好幾千公里。
瘋了吧!
吞一口唾沫,丹竹小心翼翼地翻到後面一頁,這一頁,是文字說明內容。
【截流雅魯藏布江,除了可以改善西南五省工業發展帶來的對工業用電和工業用水的困境外。
最有用處的改善,卻是西北地區,依託黃河而生的上下游地區。
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但是隨著這些年的工業發展,我們對母親河的索取遠遠超出了母親河的承受能力。
以至於在乾旱時節,魯省境內的黃河近乎斷流。
同時,在黃河上游乾旱少雨,最需要用水發展的地區,卻是最不能用水的地區。
而雅魯藏布江年徑流量大約1654億立方米,如果將這條河,通過紅線的大紅旗渠引到西北地區,最終形成地表河流,匯入黃河。
我們可以依託這1654億立方米河水,改善大約20萬平方公里土地,同時給這些地區提供穩定的,可以供工業發展的工業用水,工業用電。
這1654億立方米河水,在使用和蒸發後,依然會有大量的水沿著黃河奔騰而下。
這時,我們黃河下游,也可以承擔一部分南水北調計劃的任務,縮短南水北調的距離,從而,讓燕京等地,也喝上來自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川雪水。】
瘋球了!
這幫華夏人絕對是瘋球了!
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絕對會找他們拼命。
壓著心中的問題,丹竹快速後翻,找到了怒江的文字和圖紙。
怒江,那是華夏的名字,在緬甸,這條江的名字,叫做薩爾溫江,除了下游有大約130多公里的區域,是緬甸和泰國的國界線外,起於的上千公里,都獨屬於緬甸。
這條河地勢落差大,非常適合搞水電開發。
在緬甸的計劃中,在這條河流上的水電站,就多達十多個。
雖然現在沒錢,但未來絕對是要修建的。
可是……
看著面前的圖紙,丹竹的後槽牙都要咬碎了。
在這張圖上,這條河被攔截了,然後在這條河的東邊,形成了大量的湖泊,穿過這些湖泊,這條河被引到了瀾滄江,也就是湄公河。
可是,等丹竹翻到湄公河後,發現這條中南半島最長的河也被斷掉了。
斷掉的瀾滄江,在斷掉的區域形成了一個超級巨湖。
在巨湖的東面,多了一條綠色的線條,這線條一直向東南方向延伸,在靠近和越南的邊界上,形成一個湖泊過後繼續前進。
最後匯入了桂省。
這是……
一點兒活路都不給啊!
這一刻,丹竹攥著手中文件,抬起眼,眼中充滿了名為憤怒的火焰,向對面的人質問道:
「你們想幹什麼?」
崔林微微一笑,伸手招來下屬,下屬無視這劍拔弩張的一幕,抱著公文包走到崔林面前,將剛才收起的文件再次拿出。
崔林隨手接過,將文件封頁上的捲曲捋平,將這份文件輕輕向前一推,推到丹竹面前:
「如你所見,發展。」
「這些年,我們對外的態度一直都是和平共處,求同存異。」
「這種處理習慣,在其他地區都挺好用,唯獨在這中南半島上是捉襟見肘。」
「所以,我們決定變通變通。」
「要發展,那就大家一起發展。」
「如果不想發展,那就不要發展了。」
「你手中的這份計劃,我們的人已經看過,裡面有一些規劃,我們現在無法實行,但是,未來可期。」
「至於你們的反應,我們也考慮過,我們國家有一部電影。」
「那部電影裡有一句經典台詞,我現在可以說給你聽。」
「那就是:大家一起上,張三丰未必能在耗盡真氣前把我們都殺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