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大火

  這次的京城之行,徐陽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其實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那篇文章,將會造成何種的影響力?

  文章發表之初,瞬間就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

  緊接著一點點擴散到了經貿口的一些從業人員,最後乃至擴散到整個上層商圈。

  毫不誇張地說,在圈內引起了一場大地震。

  這年頭分析入世的文章多了。

  但文章裡面有乾貨的卻極少。

  要麼極左的吹捧,入世之後就能開拓市場。

  要麼極右的貶低,入市之後華國市場會被外國資本占領。

  極少會有這樣一篇有建設性甚至有指導性的文章出現。

  那麼徐陽這篇文章到底寫了什麼呢?

  文章開篇首先肯定了入世的正確性,這算是符合政治正確的主流觀點。

  不過緊接著話鋒一轉。

  開始指出中國入世即將面臨的一些危機。

  有危機,這個觀點也不算什麼新鮮事。

  一開始還以為會講述國內要如何承受外界的商品衝擊。

  煤料徐陽畫風一轉講到了國際市場。

  文章中他犀利的指出,入世之後,中國企業必須學會按照國際規則工作。

  企業很可能會面臨沒有國際貿易經驗,隨便套用國內形式風格的窘境。

  國內的經驗就是民不與官斗,企業不願意打官司,尤其是不願意和公權力打官司。

  然而在入世之後面臨國際貿易的摩擦和爭端,往往也會出現怕麻煩,怕官司,怕花錢等情況。

  這種態度上的怯懦會進一步刺激更多的國家對華國企業進行諸如反傾銷一類的調查。

  如果國內企業不積極進行應對,往往就要面臨著對華國的出口品加征,高額的反傾銷稅。

  未來10~20年,華國可能會成為世界上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

  建議國內必須針對出口型企業進行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培訓。

  除此之外,更要注意對專利權的保護。

  國內長期缺乏專利相關的意識。

  一旦進入國際市場將會面臨專利法的嚴重打擊。

  而且因為缺乏對自身的專利保護,往往還會面臨自己的獨有技術,被其他企業乃至國家搶注專利。

  回頭自己反而要為自己的祖傳秘方花錢。

  文章之後也指出,中國不但要自己學會遵守規則,在未來也要學會如何應對,別給我破壞規則。

  歐美世界主張的自由貿易,只是一種在他們有利時才宣傳的口號。

  率先完成工業化,完成了資本積累的歐美世界,憑藉其強大的生產力可以對弱國進行傾銷。

  所以他們才要高呼自由貿易。

  然而華國入世之後,經濟會迎來一輪高速發展。

  生產率將會以一種匪夷所思的速度提高,並且躍居世界第一出口國的位置。

  這並非是什麼好事。

  強大的對歐美市場形成碾壓的生產力會迫使這些高舉自由貿易旗幟的人,畫風一轉開始,對自由貿易嚴加阻攔。

  屆時華國的出口將會面臨嚴重的他國政府干預。

  國家外貿部門應該對此有所準備。

  提前簽署長效的貿易合同,增大雙方違約成本,確保保證金的公平原則。

  文章中徐陽甚至直接點明,當市場關係處於劣勢時,歐美世界甚至會何種理由對華國的商品進行貿易壁壘。

  諸如花國生產商品不環保,乃至涉及到民族人權等問題。

  對此,國家都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予以積極回應。

  甚至應該主動積極進行環保升級,率先提出環保理念,壓迫歐美資本的生產成本。

  整篇文章看下來論點新穎,甚至有些駭人驚俗。

  不過仔細品味都算得上是有的放矢。

  也就是現在還沒有什麼微博,不然肯定能上熱搜。

  很快一些學者或者是所謂的專家在各個平台上對這篇文章或是點讚或是點讚。

  而作為文章第一作者的葉教授,自然也是水漲船高熱度大增。

  平時那些不怎麼聯繫的同學故舊,聯繫一下子也變得多了起來。

  不少期刊都發來了約稿邀請,甚至還有媒體準備採訪一下。

  葉教授兢兢業業幾十年的學術研究,終究不如學生的一篇文章。

  弄得他都有點患得患失了。

  不過好在這個學生懂事也給面子。

  甚至心裡都有點後悔,自己修改文章的時候去掉了一些非常激進的觀點。

  如果當時自己再大膽一些,會不會有更好的效果?

  初登的期刊和幾篇轉載的期刊,葉教授買了好幾本放在家裡,就像是看著自己的獎牌一樣,沾沾自喜。

  當然了,有心人也在文章的署名中看出了門道。

  這樣一篇重要的文章,第一作者葉鑫福算是圈內有名的教授,大家可以理解。

  但是第二作者徐陽是什麼人?

  學術圈裡打聽了一圈,發現沒有這號人。

  經貿口的政府領導外加商業精英掃了一遍,好像也沒有叫徐陽的。

  最後還是京大的一位資深人士傳出消息。

  這個徐陽,是葉教授的研究生。

  一時間眾人譁然。

  大家都當過學生,裡面有什麼貓膩,心裡清楚的很?

  理工類那些需要實驗支持的論文,有協助實驗的,給個第二作者還算合理。

  你這種文科論文,還需要別人協助嗎?

  自己寫的文章怎麼可能會給學生留個第二作者?

  那又不是你親兒子。

  反過來說,霸占學生的成果,強行寫上自己的名字才是常態。

  圈子裡幾個資深教授對此可算是經驗豐富。

  有些嫉妒的,開始在私底下傳些小道謠言。

  說什麼葉教授根本不是原創作者,這是剽竊了學生的文章之類的芸芸。

  如果是一般的文章,可能還有些人會支持。

  不過這篇文章太過重量級,懂行的一眼就能看出來,絕對不是一個剛上研一的學生能夠寫出來。

  對此葉教授也不怕,徐陽是個懂事的人,之前交談的時候就已經暗示自己的文章是從他的教導中得到了靈感。

  相信就算有人問到了他的頭上,也不會多嘴。

  至於那點流言蜚語,則完全不用在乎。

  人紅是非多,沒有留言還算得上名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