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農為本務

  第150章 農為本務

  崔鐸聽到長青這番話,不由得心潮浮動。🍭💘 ❻9ѕнⓊ᙭.𝐜ᵒм 🐒🍩

  他出身博陵崔氏,堅守祖宗之地,向來以秉承儒學、詩書傳家為重。對自己的期望也是在朝則輔弼君王、匡正過失,在野則紹修家業、關愛鄉鄰。

  崔鐸律己甚嚴,絕不會仗著名門世家出身,便全然忘卻修養功夫。那種只知聚斂財帛、放縱性情的作為,只有乍富乍貴、家教淺薄之輩會做。

  因此,在崔鐸眼中看來,內侍省這班鷹犬爪牙,不過就是一群忽然把持巨大權柄的奸宄之徒,小人一時得志,妄興牢獄、累作禍患,為保權位,往往無所不用其極。

  當崔鐸得知內侍省登門造訪時,心中其實存有幾分慷慨就義的打算,如果他們真要捉拿自己,那逆黨餘孽的罪名也照樣能攀得上。

  如果內侍省要藉此機會勒索自己,那實在沒必要搞這麼一出,崔鐸不相信這群人真會關心百姓受災、飢不得食。

  「你等可知,本地鄉人除了每年租庸調、戶稅錢、特產資課以外,秋收之後還要繳納米粟,充實州縣義倉?」

  崔鐸思量偌久,神色凝重地環顧在場眾人,最後將目光放在長青身上:「義倉地稅乃前朝舊制,本朝沿襲近百年,倉粟歲歲皆征。按說地方上一旦發生水旱凶災,所在州縣便該開放義倉,賑給百姓,為何還要另行借調?」

  長青一時默然,崔鐸望向張縣令:「老夫記得,自陸相主政以來,義倉課稅從按戶別高低改為按田畝多寡。當時州縣征斂所得大為增加,處處皆稱倉廩豐足,東都糧價甚至低至七八文一斗,百官頌讚此乃古今未有之盛世。可為什麼,不過數年歲月,本縣便倉廩空虛、難以賑給?」

  面對這番質問,張縣令冷汗直冒,州縣義倉雖然不歸他管,但其中糧食去處,他大體可知,無非是被州刺史們用來跟大商人做生意,作為本金計折。而且為了方便調度,幾乎都送往運河附近的大倉囤積起來。

  張縣令這個層次的小官,根本沒資格染指那等生意,他無非是在轉運本縣糧食這事上掩蓋消息,從而撈到一些微薄油水,他出行辦差連匹馬都買不起啊!

  崔鐸繼續說:「老夫不是有意訴苦,若說存糧,我博陵崔氏久識稼穡,絕非那等不知務本的浮華之輩,號召鄉鄰也能拿出足以度過災年的糧食。但我等家業再厚,也經受不住如此經年剝削。🐟✌ ❻❾ⓢнยא.𝓒𝕠m 👮🐤」

  「那不知崔侍郎如何才肯出借糧食?」長青問道。

  「既然是借,那便有借有還。」崔鐸明言道:「賑給災民本是官府之責,我不追問義倉為何空虛,但今番借調,便算是我等預先繳納賦稅。按照繳納多少,理應減免往後賦稅。」

  此言一出,張縣令臉色驟變,趕緊說:「崔侍郎,這事我可做不了主啊!下官若不能按時按量繳納賦稅,這位置可就保不住了!」

  「你做不了主,但是有人可以。」崔鐸冷冷一句,雖然沒有明確示意,但眾人目光不由自主望向阿芙。

  「別看我,我也做不了主。」阿芙露出一副無辜表情,十足弱女子模樣:「勘驗災情、量事賑給,那是宣撫使的職責,能否減免賦稅,那也是宣撫使核算明確後向朝廷上奏。這些事情不歸我們內侍省管。」

  「那你們大可去找能做主的人。」崔鐸言道。

  張縣令收聲不語,宣撫使如今身在何處他都不知道,甚至未必會來安平縣。而且從過往事例來看,宣撫使除了負責賑濟災民,也會巡視州縣,調查地方長官賑災是否得力。

  幾位內侍省的大爺已經夠難伺候了,再來一位宣撫使,搞不好就要給張縣令扣上一個賑災不力的罪名,若是朝中為官的崔氏族人再旁敲側擊一下,張縣令估計就是罷官、問罪、流放,然後死在去往嶺南煙瘴惡土的路上,成為官道旁一具無名屍骨,用來餵飽豺狼野獸的肚子。

  想到這些情形,張縣令就暗自戰慄,他可不想觸霉頭,誰愛挺身而出誰去!

  「此事……我親自去跟陳宣撫說明,將安平縣列入減免租賦的州縣之一。」長青咬了咬牙,主動說道。

  崔鐸抬眼望向長青,略帶疑惑:「朝廷派出的宣撫使,豈會隨意聽從一名道人的安排?」

  「陳宣撫是……是家父門生。」長青心中只覺羞愧難當,不敢直面崔鐸目光,拱手道:「晚輩姓陸,方才不曾明言,還請崔侍郎見諒。」

  長青最討厭的事情就是向外顯露自己乃陸相之子,沒想到要辦成事情,還是無法擺脫這個身份。

  任憑崔鐸修養功夫再佳,這回臉上還是難以掩飾震驚之色,但轉眼收斂如常:「不曾想,陸相之子竟有此擔當,是老夫拘泥舊見了。」

  長青深深一揖,崔鐸輕嘆道:「既然你主動開口許諾,那老夫便幫這一回。💙👽 69ᔕhυא.匚Ⓞm 😝😝漣生,你去師尹鄉,把那幾位鄉老里正請來。」

  侍立在旁的長子崔漪拱手稱是,然後離開前廳。

  「多謝崔侍郎!」長青見狀當即稱謝,張縣令見狀也暗自鬆了一口氣,心想要說動這些世家大族,還得是長青先生這樣的讀書人才行。

  「老夫已經致仕,不必再稱侍郎。」同樣的話,崔鐸對長青說就要溫和得多。

  崔鐸不喜歡陸衍,他覺得這人出身小吏,目不知書,只曉得搜刮財帛,好用申韓之術,大失先王之道。這種人為了討好聖人,必然極力征斂,以顯國用富饒。

  只是沒想到,陸衍的兒子性情截然不同,願意為了受災百姓主動出面請求。

  「張縣令。」長青回頭言道:「借調糧食一事不容疏忽,從崔氏鄉人處借取多少,災民每戶賑給多少,理應造冊定數,以此作為災後賦稅減免的依據。」

  「下官已經帶來幾位文吏,務求記錄完備。」張縣令不敢疏忽,到時候出事別讓自己頂罪就好。

  ……

  「陸相這個新認的兒子倒是一副好心腸。」

  孔一方坐在一處鄉間樹蔭之下,望著遠處田壟上與崔鐸交談的長青,另一邊崔氏鄉人正在將倉中糧食搬出,準備運往縣城。

  木鳶呆在一旁,許久沒有回應,孔一方暗自留心,指尖輕輕摩挲,誰也猜不出他有何用心。

  又過了一陣,木鳶才發出聲音:「可有什麼要緊之事?」

  「你在忙麼?」孔一方說:「倒沒有什麼急事,我只是覺得,程三五似乎與那陸相的兒子往來甚密。」

  「他們在西域的時候,算是並肩經歷過生死。」木鳶似乎心不在焉:「以程三五的性情,這一點不奇怪吧?」

  「我之前聽說,程三五並不像表面那般魯莽。」孔一方問道:「有沒有可能,他加入內侍省、接近陸長青,都是別有用心?」

  「無攖子也說過類似的話。」木鳶嘆了一口氣:「這些事你去找聞夫子說,我可懶得管。」

  孔一方暗中扣指,一股精微難測的氣機如同風中飄拂的絲縷,緩緩逼近木鳶,試圖鑽進木鳶內中。

  「非要我說的話……」木鳶忽然開口,背後之人似乎在忙別的事情,隨口說道:「程三五估計是怕我們哪天又去找他麻煩,所以打算借朝廷的力量保護自己。」

  「確實有幾分道理。」孔一方連連點頭,同時緩緩催動精微氣機,留意木鳶變化:「不過我覺得,放任程三五在內侍省中,未必是好事。尤其是看如今這樣,我隱約覺得內侍省在新政推行上,已漸漸與陸相合流。」

  「嗯?你在……說什麼……。」木鳶傳來斷斷續續的聲響。

  孔一方低頭瞧了一眼,隨即撤去氣機,問道:「怎麼了?我沒聽清楚。」

  「估計是這隻木鳶有些老舊,需要更換裡面的機巧。」木鳶晃了晃翅膀:「那我先讓這隻木鳶離開一陣子,你能單獨監視程三五嗎?」

  「如果他不到處亂闖,我估計還能盯一陣子。」孔一方微笑道:「你也知道,我武功平平,要真出了什麼事,還是要請聞夫子他們解決的。」

  「你好歹是九位掌令之一,怎麼會是武功平平?」木鳶振翅起飛:「這樣吧,等我幾天,換個新的木鳶過來。反正程三五他們就是在這一帶抓淨光天女,又不會跑到天邊去。」

  說完這話,木鳶迅速飛走,遠遠看去與尋常飛禽無異。

  確認四周孤身一人後,孔一方站起身來,抬手拂過臉面,換了一張稜角分明的面孔,身上衣物也變成江湖武人的勁裝,他牽起馬匹,朝西北方疾馳遠去。

  ……

  「沒想到崔翁對農事如此熟悉,晚輩受教了!」

  田壟之上,長青一邊走,一邊聽崔鐸講解一年四季按照時令氣候布置農事,從五穀糧食,到各類瓜果蔬菜、圈養牲畜,以及桑麻布帛、棟宇器械、樵蘇脂燭,鄉野之事無所不包。

  崔鐸甚至清楚糧食從耕種伊始,隨後茠鉏、刈獲、載積、打拂、簸揚等步驟,讓不曾為衣食憂心勞力的長青大開眼界,半日之談,尤勝十年攻讀。

  「你可曾讀過《四民月令》?」崔鐸手裡捻著一根枯死麥穗,無奈摩挲。

  「是月令書麼?」長青有些心虛,他的確沒看過。

  崔鐸淡淡一笑:「月令書是儒門用來規定一年每月禮儀政令與各項人事,而《四民月令》則是專談農事生產、家業經營,作者正是我博陵崔氏的先祖崔寔。」

  長青微微一驚,拱手道:「晚輩見識淺薄,稍後必定拜讀。」

  「國以民為根,民以谷為命,命盡則根拔,根拔則本顛,此最國家之毒憂。」崔鐸嘆道:「世人總以為我博陵崔氏是靠詩書禮樂、衣冠簪纓立於士林,卻不知根底就在你我腳下。

  「魏晉以來,卿士大多不知稼穡之艱難、五穀之珍貴,或依俸祿而食,或使僮僕為業。未曾起一墢土、耘一株苗,亦不知幾月當下、幾月當收。

  如此本務不識,安識世間余務乎?長此以往,治官則不了,營家則不辦,皆因優閒之過也!」

  這番之乎者也,其他人聽來或許覺得太過囉嗦,長青自己卻深感震撼。

  許多人心目中的五姓七望,早已是不涉庶務的文學之士,靠著親朋故舊、門第恩蔭,在朝野廣獲人望名聲,不少經世官員對他們多有輕視。

  可此番深談,卻讓長青大為改觀。崔鐸並非是那種致仕還鄉後,仍對權位官身念念不忘的庸人。即便身處鄉野,仍然注重農事,視其為民生本務,篤行祖訓家學。

  或許正因為崔鐸是這樣的人,長青才能夠說服他出借糧食。如果他是那種一心兼併侵吞的豪強,恐怕只能依靠程三五他們訴諸武力了。

  「老夫聽說朝廷新政將在各道推行?」崔鐸忽然發問。

  「是。」長青心中隱約不安。

  崔鐸抬眼望著長安的方向:「河北道土地平曠、人丁繁密,又是本朝賦稅重地,想必是新政推行的關鍵地界。不知老夫是否能探聽一二?」

  面對老人的詢問,長青不敢隱瞞:「新政大體有以下三項——一是廣設常平倉署,用於糴糶平抑、賑貸百姓;二是疏浚漕渠,減少租稅轉運耗損,方便各地糧食財帛調度;三是檢括逃戶與籍外占田,重新編戶與安頓流民。」

  聽完這番講述後,崔鐸沉默良久,感嘆道:「開源、疏通、節流,樣樣兼備,陸……令尊確實有才幹。」

  若論年歲輩分,崔鐸當長青的祖父綽綽有餘,視陸衍為晚輩、評頭論足也不奇怪。

  「但新政要妥善落實,並不容易。」崔鐸言道:「若是所託非人,不僅無法改變時局,更可能引起劇烈動盪,使百姓徒增苦難。古往今來變法之人稀少,並非全因畏難懼事,而是唯恐落實有偏,反成奸徒凌虐小民的手段。」

  「可若是不改,待得國事蜩螗,便悔之晚矣。」長青堅持道。

  崔鐸望向長青,良久方說:「接下來的話,就當是老夫妄言——新政成功之日,便是令尊遭貶之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