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廷亂政,殘虐天下數十年。北有長城之役,南有五嶺之戍,萬民疲敝,頭會箕斂以供軍費,財匱力盡而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
吳廣站在縣寺正中,對下方趙人高聲道:「陳王奮臂為天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響應,縣殺其令丞,郡殺其守尉。吾率軍征伐河北,正要解萬民之苦厄,為天下除賊。今日自安陽始,諸君可願助我?」
話音落下,吳廣雙目緊盯屋中十餘人。
這些皆是安陽豪傑、大族,在城中各有勢力和威望。縣令、縣尉等秦吏想要統治此處,也多需要他們的幫助。吳廣要在趙地站穩腳跟,自是少不了他們表態。
「秦人殘暴,吾等心中早生不滿,今日吳王率軍前來,正是要解救吾等趙地之民。如此大義之事,怎敢不相隨!吾安陽趙氏願追隨吳王!」
「我大父昔日在長平之戰被秦人所害,我與暴秦仇深似海,自當追隨吳王,共反暴秦!」
「吾等願為吳王效力!」
眾豪傑皆熱情回應,當場向吳廣效忠。
敢不熱情?
屋中可還站了一群握劍持戟,對他們虎視眈眈的兵卒!
見到這一幕,吳廣嘴角露出笑容來。
甭管這些人是真心追隨,還是被迫投效,有了他們的表態支持,吳廣率領的一萬人在這河北之地就有了落腳的根基,不再是無根之萍。
安陽,是吳廣勢力的起始地。
以此為基,從這裡開始,他將對整個燕趙之地發動攻勢。
吳廣得到本地豪傑、大族的效忠,好處很快就顯露出來。
原本安陽城中的趙人,對這支從楚地來的軍隊感到懼怕,心中忐忑不安。
而有了本地豪傑、大族的安撫,再加上吳廣派出阿牛宣傳伐無道、誅暴秦的政治路線,使得城中趙人很快就放下心來,並沒有鬧出什麼亂子。
同時還有不少熱血青年躍躍欲試,想要加入反秦大軍。
安陽厎定,吳廣有了落腳地,但他不敢放鬆。
前路漫漫,不可懈怠。
翌日清晨,經過一夜休息後,吳廣沒有耽擱,立刻召集諸將、僚屬舉行軍議,以決定接下來的路線。
「據城中投降的秦吏所言,在吾等圍城前安陽令就已經派快馬前往邯鄲求援,這時候邯鄲郡守定然知道我大軍兵臨安陽的消息。」
吳廣先將當前情況說了一遍。
話音落下,先鋒大將葛嬰站了出來。
他大聲嚷道:「此事無需憂慮,邯鄲郡守雖然知道吾等打到了安陽,但我軍一日便拿下此城,肯定出乎他的預料。這麼短的時間,郡中徵召不了多少兵力,咱們就該抓住這個時機立刻北上攻打鄴縣,待攻下彼處後,稍一休息,就直取邯鄲,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葛君所言是也,趁著邯鄲軍力尚未集結,咱們一口氣打過去將邯鄲拿下!」
阿牛、張嬰等將領點頭應和。
葛嬰的策略就是以快打快,在對方兵力集結前發動進攻。
這是楚軍在大河以南常用的戰術,打得就是一個速度。
「不可如此!」
但就在此時,屋中有一人站了出來。
葛嬰皺眉望去:「照我這打法幾天之內就能拿下邯鄲,張君既言不可,是有何高見?」
反對之人正是張耳。
他撫著頜下須髯,朗聲道:「邯鄲,乃趙之舊都,天下雄城。昔日秦趙交戰,秦人以長平之勝而後攻邯鄲,圍城逾年而無功,最終諸侯援兵抵達,秦軍慘敗喪師無數。」
「試問當年秦將王齕率軍數十萬以攻邯鄲,尚且經年不克,如今我軍不過萬人,以此人數擊邯鄲,想要速取,難矣!」
當年秦趙邯鄲之戰曠日持久,趙人向各諸侯求救,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威名傳揚天下,事跡為人津津樂道。
這事葛嬰自然也是聽過的。
而張耳曾是信陵君門客,他用秦趙邯鄲之戰來表明邯鄲城的堅固難攻,很有說服力。
葛嬰哼道:「那是當年的趙國,有長平之戰在前面,趙人自然會拼死抵抗秦軍。可如今是秦人統治此地,城中的趙人定然不服,吾等就算不能快速破城,但只需將邯鄲圍住,或許就能得到邯鄲城裡的趙人豪傑響應,一如在楚地之時。」
「葛君所言謬矣。」
陳餘站起來身道:「當初在楚地,陳王率兵數萬人以圍陳縣,彼時陳郡守、尉皆不在,又有賢信君在城中響應,這般種種優勢,我軍也是三日攻城不克,死傷達數千人。」
「今日之邯鄲城堅固不下陳縣,邯鄲郡守、尉皆在城中,吾等又無賢信君一般的豪傑內應,邯鄲趙人對我軍的熱情也不如陳郡之楚人,我軍兵力更少於昔日圍陳之時。此般種種情況皆不如,如何速取邯鄲?就算拿下此城,我軍又將死傷多少?」
「且如果我軍久頓邯鄲城下,那時候周圍郡縣皆起援兵前來支援,我軍必將內外受敵,豈非落入昔日秦軍之敗境?」
陳餘聲音有力。
待其話語落下,屋中一時沉寂。
陳餘將邯鄲與陳縣的情況,一樣一樣去分析對比,邏輯清晰,讓人幾乎無法反駁。
吳廣坐在上首,聽得直點頭。
怪不得張耳、陳餘的名聲極大,他們的戰略眼光確實比葛嬰等草莽之輩要強的多。
如果此二人能真心跟隨相助,定然能給吳廣帶來巨大幫助。
想到此處,吳廣看向兩人的目光也有些不同了。
「那依你們之見,接下來我軍該如何做,難道不打邯鄲了?」
葛嬰氣鼓鼓開口。
既然你們說我的策略不行,那得拿出一個你們的打法吧?
張耳轉向吳廣,拱手道:「依吾之見,吾等此時應先棄邯鄲大城,轉而攻略周圍諸縣。」
「縣城兵少,在我軍攻勢下必難以抵擋。吳王占領諸縣而舉旗招兵,諸縣趙人皆會振臂響應,要不了多久就能聚兵數萬,而隨著我軍不斷勝利的消息傳入邯鄲城中,定會引起彼處趙人豪傑呼應。」
「屆時吳王率數萬之師兵臨邯鄲城下,內得豪傑相應,一舉而破城,豈不比如今立足未穩便強攻邯鄲好的多?」
相比葛嬰速攻邯鄲的打法,張耳的策略明顯穩重的多。
先去掃蕩周圍弱小的縣城,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的力量,在河北徹底站穩腳跟後,再去啃邯鄲城這個硬骨頭。
如此穩重之策,立刻得到不少人的附和。
舒欣、羅雲的人皆點頭認為可行。
眾人目光看向主座上的吳廣,等待著這位統帥的抉擇。
張耳、陳餘眼含自信。
他們相信吳廣一定會採納他們的策略。
可出乎兩人的預料。
吳廣閉著眼思索半晌後,反而向他們問出了一個問題。
「邯鄲堅城,自是難攻。」
「既如此,為何不將秦軍引出來?」
吳廣雙目發亮,他的腦海中有四個字在迴蕩。
平安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