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傳奇故事

  「徐氏一族真是滿門義士啊!」

  「我聽說秦人在攻下太康鄉後,將徐氏男女親戚,老幼婦孺盡數給殺了。只剩這徐家父子二人,還被帶到城牆上特意斬首。唉,真是太慘了。」

  翌日,不管是陽夏的本地人,還是陽夏城外的上萬大軍,都在議論著徐氏的事情。

  為什麼呢?

  因為這父子二人是陽夏右尉當著上萬大軍,在所有人的面前砍下腦袋的。

  那一幕看得城外上萬楚人怒火澎湃,有許多人自會關注城牆上就義者的身份。

  據說陽夏右尉在聽說義軍都尉是吳廣後,親自帶人前往太康鄉擒拿吳廣的家人。

  就在這危機關頭,徐氏父子為了掩護吳廣家人,立刻聚集家中僮僕、親戚,並召集鄉人揭竿而起,與右尉相戰,最終落得滿門皆斬的下場。

  他們的付出是有回報的,都尉的家人趁亂離去,並未被秦人抓住。

  這一切正是因為徐氏的犧牲啊。

  這般事跡聽得許多人心生感動。

  更加傳奇的內情,則是張嬰等參與過首義的陽夏老卒說出來的。

  「徐氏兄弟中的老三徐莊是秦人走狗,當初在大澤鄉徐莊與左尉勾結,意圖阻撓都尉和將軍舉大事,最終被毋死君打殺。沒想到有此殺弟之仇,徐山竟還能明晰大義,願救都尉家人而亡,此等胸襟真是讓吾等佩服啊!」

  「是呀,果真是一樹結果,酸甜各異。徐氏中有徐莊這般狗彘之輩,也有徐山父子這樣的義士,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依我看來,定是都尉的胸襟和魄力折服了徐氏父子,讓他們傾家族之力也要護衛都尉家眷。連仇家之兄都甘願為都尉效死,吾等還有何理由不為都尉奮戰?」

  軍中士卒私下吹牛可不會講什麼邏輯,自是哪裡有趣就往哪裡說,吹起牛來剎不住車。

  一頓吹噓後甚至還編出一個徐氏一族傾慕吳廣大義,拋下私人舊仇,甘願犧牲全族性命也要救吳廣家人的戲碼。

  這讓吳廣哭笑不得。

  徐山父子真的傾慕自己嗎?

  根據徐莊之前表現出來的態度,應該不是這樣。

  吳廣詢問右尉斬殺徐氏父子時在場的縣卒,了解到徐升死前還對著城外叫喊「季父」,便有些明白過來。

  看來這徐氏父子是誤以為徐莊加入了義軍,這才舉兵反抗。

  鬧來鬧去,弄了個大烏龍。

  不過徐氏揭竿而起反抗秦人是事實,用滿門老少的性命換吳氏家眷逃生也是事實,當著上萬義軍的面被秦人斬首也是事實。

  輿論都這樣了,吳廣便順水推舟,讓人將徐氏父子二人的屍首帶下去厚葬。

  同時吳廣覺得軍中的傳言對自己有利,並未阻止,反而將其作為宣傳。

  很快徐氏父子申明大義,不顧私仇,犧牲全家性命來護佑吳氏家人的傳奇故事就在整個陽夏縣流傳,引得無數人拍手叫好,聞之驚嘆,皆呼徐氏高義。

  而這故事中最吸引人的部分,除了徐氏父子的大義行徑外,自然是讓人好奇吳廣這個人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魅力,竟然可以讓自己的仇敵都被他折服,不惜賭上全族性命也要幫助吳廣的家人。

  徐氏父子是義士,但他們已經死了。

  這個傳奇故事所帶來的關注與熱度,最終都匯聚到了吳廣的身上。

  「吳叔大義之名,我早已聞之,沒想到他還能讓仇敵欽服,捨命相助。此等人物,天下難有,我王三願意相投!」

  「吳都尉能以大義感化仇敵,真乃世間英雄。我聽說三晉有信陵君、平原君之輩,能收壯士之心,但彼輩若與吳都尉相比,怕也不過如此。如今吳都尉在縣中招兵,吾等陽夏子弟,自當前往追隨!」

  吳廣本來在陽夏縣就有些名頭,而徐氏一族更用全族的性命,將吳廣的名聲往上推到了最高點。

  名聲有了,好處自然就來了。

  對吳廣來說,最大的利益就是數不清的陽夏子弟前來追隨。

  住在縣城的,附近鄉里的,一個接一個的陽夏子弟來到此處向吳廣投效。

  這讓吳廣想到徐氏父子時,不由暗嘆。

  「生時助我親眷脫離危險,死後還能幫我揚名,助我招攬陽夏子弟。」

  「這徐氏父子,好人啊!」

  感嘆之後,吳廣沒有辜負徐氏一族的犧牲,利用這個機會大肆在陽夏招兵。

  一直到第三日,整個招兵的熱度才逐漸退減。

  「稟都尉,我已將陽夏籍的子弟統計好了。加上之前跟隨都尉的戍卒,陽夏子弟總共三千一百二十五人,其中刑徒隸臣九百三十七人,各大族子弟、僮僕一百五十三人,原秦人所命的縣卒、吏員約二十八人,其餘皆是青壯黔首。」

  前來軍帳向吳廣稟報的是一個手持簡牘的青年男子。

  此人約二十五六,身高七尺八寸,生的方臉短須細眼濃眉,說話做事則一板一眼,向吳廣稟報時甚至將數字精確到個位數上。

  吳廣將手中的陳勝書信往案上一放,笑道:「阿雲不愧是羅氏出身,這兵員管理和糧草計算之事素來為我頭疼,如今我得阿雲,真如服了一劑良藥啊。」

  「都尉過譽了,雲亦欽慕都尉久矣。今又蒙家族父老期待,為都尉效犬馬之勞,雲心中不勝欣喜。」

  羅雲拱手向吳廣一拜,姿態很是嚴謹。

  吳廣呵呵一笑,又轉頭看向帳門處持戟而立的少年岳成,心頭越發高興。

  這次來陽夏,他的收穫非常大。

  三千人的陽夏子弟兵,便是吳廣日後縱橫天下的資本。

  在對他的忠誠上遠超葛嬰、宋留那邊人員來歷駁雜的上萬人。

  而且除了底層兵員,陽夏這邊的大族豪強也對吳廣有所表示,各派出家族子弟和府中僮僕前來跟隨。

  這些豪強大族的子弟,基本都能識文斷字,見識上也遠非底層黔首所能比。

  這羅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羅氏乃祝融氏之後,與楚同姓。在春秋時,羅國為楚所滅,一支庶脈流於陽夏,在此生根成長,便是陽夏羅氏的來歷。

  既然是貴族之後,羅氏自有家族傳承,談吐修養,見識能力自然不俗。

  吳廣見到羅雲後,略微考校,便不勝欣喜。

  要知道義軍增長迅猛,人員駁雜,其中大部分都是不識字的黔首、刑徒,衝鋒陷陣或許能行,但要搞文事、搞後勤,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勝任了。

  之前的義軍後勤,吳廣都是由銍縣、譙縣等地的豪強大族來負責。那些人雖然也有些能力,但對吳廣缺乏忠心,甚至時有陽奉陰違的現象發生,算不得什麼得力助手。

  吳廣正為此感到頭疼,此時陽夏大族派遣子弟來投,正好為他解決了這個問題。

  陽夏人對吳廣的忠心度,遠超其他郡縣。

  吳廣讓羅雲帶著一批陽夏大族的子弟,負責軍中的人員管理和後勤事項,作為基層軍吏使用,可以讓他能更有效的控制這支軍隊。

  而除了羅雲這樣的大族子弟外。

  岳成這樣的輕俠少年來投,也讓吳廣多了一批能打的手下。

  岳成是陽夏少年中的佼佼者,年紀輕輕就敢帶人襲殺陽夏右尉,武力膽魄遠超其他人。

  如今吳廣暫將他留在身邊,作為侍從培養感情,並觀察岳成的志向能力,日後或可作為手下的一員大將。

  「項羽有他的江東子弟,劉邦有他的沛縣鄉黨,我吳廣又何嘗沒有陽夏子弟的追隨!」

  陽夏子弟的加入,讓吳廣對於未來多了一層信心。

  與此同時,率人前往太康鄉的阿牛,也帶回來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