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奪城之計

  日落西山,巨鹿城頭。

  那守孫攸眯著眼睛,遠看數里外的楚軍營地。

  距離太遠加之天色昏暗,看得不甚清楚,但不妨礙他臉上笑意吟吟。

  孫攸轉頭,對身側的李良笑道:「賊將吳廣拿下邯鄲後,不知為何沒有大肆徵兵,如今他率兵來攻我巨鹿,兵卒不過萬餘人,且其前軍剛被李君大破一場,

  士氣定然低落。這種情況下還想要破我城池,真是做無用之功啊。」

  李良頜首道:「叛軍想要破城確實困難。吾等暫且堅守巨鹿,等到叛軍攻城不下,將疲兵衰欲要撤退時,我便起城中精兵以擊之,或可大破叛軍。」

  孫攸聽聞此言,大喜過望,贊道:「李君好策也,若以此計行之,吾等擊破叛軍後說不定還能將吳廣擒下。此人與陳勝一同越稱王,皆乃賊首,吾等若能擒住吳廣,將其傳首咸陽,必是大功一件啊!」

  破叛軍,擒吳廣!

  如果能趁勢收復邯鄲郡的失地,那這功勞可是大上天去了。

  孫攸想到這些,臉上笑容越發燦爛。

  李良微微點頭,算是作為回應,目光則一直盯著遠方模糊的叛軍營地。

  「巨鹿城太堅固了,那李良又徵兵數千以守城,以我軍現在的兵力怕是拿不下。」

  「吳王,吾等不如再從邯鄲徵發兵卒來援,等咱們聚兵數萬後再攻城,以多打少,或有破城的機會!」

  楚軍帥帳,諸將議事。

  張嬰率先開口,希望吳廣能夠再徵兵前來。

  本來守城方優勢就大,攻方想要破城,一般需要有守城方的數倍兵力,否則兵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想要拿下一座城池幾乎不太可能。

  更別說他們今日所見的巨鹿城,防禦力都能與陳縣相媲美了,憑他們一萬多人就想拿下,幾乎是痴人說夢。

  所以張嬰此話一出,許多將校都點頭附和。

  想要破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再度徵兵,徵召大量的兵卒來圍攻。

  這也是許多人不解的地方。

  吳王拿下邯鄲後,竟然沒有大肆擴兵,反而還將軍中的老弱裁撤,只留下青壯為軍。使得他們坐擁邯鄲一郡,兵力卻十分有限。

  三萬軍隊,除去留在各縣守城和武安、部縣方向的偏師外,能攻巨鹿的只有一萬多人,在攻城戰中不免顯得捉襟見肘。

  吳廣則有自己的打算。

  以邯鄲郡之力,大肆擴招或許能得兵五六萬人。

  然而這裡面有半數是老弱,這些人或許可以在攻城戰中充作炮灰,消耗城裡守軍的力量。

  但吳廣總感覺有些得不償失。

  除了征戰外,後勤糧也很重要。

  他打下邯鄲時是八月,如今則是九月初,在河北來說正是秋收農忙的時候。

  你征走青壯也就算了,老弱也一起徵召為兵,就不考慮自己的根基麼?

  徵兵越多,需要耗費的糧秣就越多,後方能種地搞運輸的人就越少,這筆帳並不難算。

  且兵卒數量多了,卻沒有經過訓練,一遇硬仗很容易發生大規模的崩潰,周章之敗就在不久之前,他哪能重蹈覆轍,

  「兵多有兵多的打法,兵少有兵少的打法。」

  吳廣淡淡一笑,並未認同張嬰提出的徵兵來戰方案,而是將目光望向了帳中兩人。

  張耳、陳餘見狀大喜。

  你看這吳廣果真遇到問題想不到解決辦法,來向吾等詢問了吧。

  兩人對視一眼,張耳便輕咳一聲,起身開口。

  「吳王,今巨鹿城池堅固,以吾等兵力難以拿下。如果不從邯鄲徵兵,那不如我軍棄攻巨鹿,先取郡中他城,如厝(cuo)、東武、武垣等地。」

  「拿下這些城池,或許就能逼迫巨鹿守軍出城,重現昔日漳水一戰。待吳王殲滅李良軍後,再還攻巨鹿便是。」

  「就算李良不出城與吾等野戰也無妨,打下郡中其他城池,我軍便可就地徵兵,如此又能得數萬人,且彼時巨鹿城中人心惶惶,見吳王帶大軍兵臨城下,城中趙人或許會舉旗響應,讓吾等更容易拿下此城。」

  建言一出,眾人矚目。

  這條建議是之前張耳獻出的攻邯鄲之策,與吳廣圍點打援策略的結合。

  巨鹿難打,那咱們就不打了。

  先轉頭去打其他容易的城池。

  李良如果率軍出來,那咱們就伏擊,像打王賀一樣搞他。

  如果李良不出來,那就將郡中的其他城池敲定再來圍攻巨鹿。

  到時候巨鹿孤城一座,外面各城皆被吳廣所拿,不管是兵力、糧秣還是人心優勢都比現在更大。

  乍一看去,還真是個好策,就連剛才提議在邯鄲徵兵的張嬰也聽得點頭。

  不過也有將領提出疑問。

  司馬印皺眉道:「巨鹿城與邯鄲甚近,我軍若是東行攻略其他城池。巨鹿守軍不來攻吾等,反而掉頭去擊邯鄲怎麼辦?」

  張耳臉色微變。

  這是個問題。

  他們想要效仿之前漳水一戰伏擊王賀,那就勢必要將巨鹿周圍的軍隊調到東邊去攻城和理伏,這樣李良才會出城。

  可李良若是反其道而行,不管攻略他城的楚軍主力,不進伏擊圈,反去偷襲邯鄲或者是信都、部縣等城池,那對楚軍來說還真不好受。

  沉默中,吳廣開口道:「張君之策甚好,我軍可以暫不攻巨鹿,而派遣偏師收略郡中的其他城池。葛嬰。」

  「末將在!」

  聽到吳王呼喚,葛嬰立馬起身。

  「帶你部下五千人,為我東徇巨鹿諸縣!」

  「葛嬰遵吳王令!」

  葛嬰昂首作答,聲音興奮。

  待到下達完此條軍令,吳廣才對眾人道:「李良以主力駐守巨鹿,其他縣城就算徵兵也最多一兩千人,且都是臨時徵召,能力和士氣皆不如我軍士卒。讓葛嬰帶五千人去略地應無大礙。至於我與諸位,率軍守在巨鹿城外便是。」

  說到此處,吳廣臉上浮現一抹笑意。

  有邯鄲郡的例子在前,李良恐怕不會中計被伏。

  這樣的話,吳廣也不需要鍵而走險將軍隊盡數帶到東邊去。他只需用主力圍住巨鹿,讓葛嬰帶兵攻取他城就是。

  「當巨鹿城裡的郡守、郡尉聽到下屬城池被我軍一個一個攻下的時候,不知道他們會作何感想?」

  有二世皇帝的法律為楚軍助攻。

  吳廣相信城裡的郡守、郡尉會著急的。

  急,就對了。

  到了翌日清晨,楚軍並未對巨鹿發動進攻,反而大張旗鼓的派出數千人的隊伍從巨鹿城下走過,一路向東而行。

  這一幕景象落在孫攸、李良眼中。

  兩人略一思索便臉色大變。

  「叛軍這是要東攻諸縣啊!如之奈何?」

  孫攸聲音顫慄。

  他是巨鹿郡守,郡中城池若是被叛軍攻陷,那最後都是要由他來負責的。

  李良冷聲道:「這或許是叛軍的計策,想要誘使吾等出兵,好在中途設伏就如昔日他們對付邯鄲一般,吾等萬萬不可著急上當。」

  孫攸也想到邯鄲失陷的情況,咬牙道:「李君說的是,吾等萬不可上了叛軍的當。」

  看穿叛軍的謀劃,面對楚軍偏師東向,巨鹿城中的秦軍保持了沉默。

  而吳廣這邊也不攻城,只將大軍駐紮在城外數里處,讓士卒休憩和訓練,並每日讓騎兵圍著城池遊蕩,以監視城中動向。

  楚軍不攻城。

  秦軍也不出城。

  巨鹿城內外呈現出一種詭異的平靜。

  直到數日後,東邊的消息陸續傳來。

  「厝縣令投降叛軍,開門獻城!」

  「叛軍已破東武城!」

  「扶柳投降叛軍!」

  「叛軍攻下昌成!」

  「叛軍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