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5章 尖端兵工

  明末時期有很多牛逼哄哄的武器專家,比如,韓霖,趙士楨(迅雷銃,掣電銃和火箭溜)孫元化(西洋炮專家)以及畢懋康(中國第一支燧發槍)。

  只是,這個時候他們都去世了。

  但他們的發明和經驗資料都留下了,而且原本的火器局裡也有不少能工巧匠,加之常宇又全國範圍招良納賢吸收火器專家來軍工研究局,其中便有徐光啟的外甥陳於階。

  常宇很喜歡年輕人,精力足且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這也是研究專家必備的品質。

  古往今來不管是叫火器局還是叫軍工所都是軍事禁地,又因其危險性通常都建在人煙稀少之處,而如今東廠直轄的這個軍工研究局,據北京有勢力之遙,周邊皆為農田以及廢棄農莊,占地比軍醫院略小,圍牆卻高達三丈有餘,一面修築兩個崗樓有重兵把守,入出人員皆要一一核對檢查。

  常宇的馬車距離大門還有數十米遠的時候就被團團圍住了,數十張硬弓和火槍瞄著他的馬車,但確定身份後一個個嚇的冷汗直流,尼瑪,剛才要是走火了,那可……

  常宇卻一點都不害怕,反而還檢查了守衛們的火槍,都是全新的燧發槍,這種槍不用點火可以快速擊發,和現代槍已極為接近。

  這玩意幾十年前就搗鼓出來了算不上新鮮物件,但守兵手裡的這種改良過的燧發槍性能更加精良,較之先前的更加輕便和快捷而實用性更強,且造價低了許多,接近可以量產的地步。

  進入軍工所,雖已是晚上了,依舊可聞四處叮叮噹噹的響聲,這是那些匠人在研製火器,他們有自己單獨的宿舍也有自己的單獨的作坊,可以自己鑽研也可以組團開發。

  比如陳於階就一個研發團隊,而常宇這次就是奔著他來的,因為在之前出京巡視九邊之前常宇曾交給他一個任務,今兒就是來看看是否完成了。

  小人見過督公大人,陳於階在他的研究室外跪迎,常宇探手扶起他,滿臉期盼道,可成功了。

  陳於階用力點點頭,轉身進屋從一個上了鎖的鐵柜子里取出一個物件遞給常宇。

  常宇雙手接過兩眼放光,多麼熟悉的一把五四式手槍啊,竟真的給造了出來。

  沒錯,常宇臨走之前給陳於階團隊的任務就是造一把現代手槍,當然他並不是僅扔了這麼一句話而已,而是費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把他所知道的槍枝知識全盤脫出,並且畫了圖紙。

  作為一個曾經參過軍玩過槍且是槍迷的人,對槍械的基本構造和原理都是相當熟悉的,且五四式手槍的構造又十分的簡單和粗糙。

  只是在後世顯得簡單又粗糙的玩意在這個時代已是頂尖的科技難題了,確切說是工業難題。

  就如燧發槍和滑膛槍的一步之差是什麼,工業革命!

  手工業和工業機器的差距!

  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工具機!

  工具機!

  這個時代所有火器製造全是手工業,從槍管到彈藥都是用手一點點的鑽一點點的打磨,費工耗時且極不精準。

  五四本就是仿造蘇聯的一款手槍,彈匣容彈量小僅八發子彈,且笨重又容易卡殼,精準度也差,但其結構簡單製造難度和成本不高,曾被我國大量製造,軍警使用達五十年之久。

  作為火器專家,陳於階和他的團隊聽了常宇白話一晚上算是毛塞頓開,這支火槍的製造構造和原理不難,難在製作過程。

  所有的零件都需要手工打磨,且要精雕細琢,撞針,槍管,膛線,彈匣,甚至子彈頭,子彈殼,都要一點點的打磨。

  功夫不負有心人,團隊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在無數次失敗後終於為常宇打造出了大明第一把仿五四手槍。

  熟悉而又那麼的陌生,摸著這把漆黑且冰涼的槍,常宇神情有些激動轉身走出房外對著旁邊的一棵樹舉槍扣動扳機,啪啪啪,一口氣將子彈全部打完,打的樹幹木屑橫飛驚的四周人目瞪口呆,這是什麼神仙利器!

  五四有諸多確點,但其射程不錯,且威力大,穿透力強,五十米之內只要擊中目標要害足以一槍致命,但其精確距離一般在二十多米。

  不過這把槍畢竟是仿五四,子彈里的火藥配比的威力沒法和後世比,槍械打磨也全是人工沒有機器精準,威力和精準度都不及後世的,但足以在這個時代橫行了。

  老子要無敵了,常宇心裡大呼。

  一把可以連發不用點火的且射程遠又精準的火銃現世讓圍觀眾人震驚無比,若有個成百上千把,那完全可以縱橫天下了。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

  現在技術是有了,但車間設施跟不上,要造出一把這樣的槍需要一個五人團隊兩個多月的時間!甚至常宇再問陳於階要幾發子彈的時候,卻被告知沒了,之前的多用於實驗,就留存這八發卻被常宇這個敗家子一口氣全給打出去了。

  製造一發這樣的子彈只要需要兩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

  開發研製工具機勢在必行啊!常宇在軍工所一直待在天亮,哦不,是在軍工所一直待了整整三天,不分日夜的和陳於階那些火器匠人埋頭苦幹,說的嘴唇都發開裂了,他把自己知道的有關槍械武器的原理知識不藏私的全部拿出來給這些專家作為理論參考,希望他們能研究出來些尖端武器,比如機槍啊,衝鋒鎗啊,等等。

  而常宇這些槍械知識對於這個時代的專家是十分衝擊的,比如他們難以想像一把槍可以連續打出上百發子彈……

  但又覺得按照他說的那種構造又是可以的,知識如何製造出來呢,則需要他們一步步的實驗。

  而造出機槍的最關鍵一環則是如何將無煙火藥造出來,要知道在1884年前所有子彈的彈藥都是黑火藥,就連剛才常宇的那把仿五四用的也是黑火藥,而無煙黑火藥則主要成分硝化纖維,也就是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液加上些纖維(棉花布料什麼的),也就俗稱的火棉,當然了火棉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無煙火藥,還需要穩定劑和凝膠,然後晾乾切成小段……馬克沁機槍的誕生就因為有這玩意。

  聽著好像很麻煩的樣子,其實這玩意在後世隨隨便便就制出來了,但對於現在的陳於階來說,便難了,因為這屬於化學範疇。

  沒關係,咱也有這方面的人才,宋應星還活著也被常宇找來了,現如今在籌備皇家學堂,還有傅青主對這方面也有研究,陳於階的舅舅徐光啟也是這方面專家,雖然已經去世但陳於階曾跟他學習過,甚至連李慕仙都算半個化學家,畢竟咱本土道教本就是研究化學的嘛。

  後世的玩意固然尖端,但這個時代的專家也不是廢物,他們利用當下能用的技術和材料同樣能造這個時代最尖端的火器,比如一個火器匠人專門研究地雷類火器,他就給常宇演示了最新的發明,手雷!

  當然不如後世一拉就爆的那麼先進,有火捻需要點火,外殼鐵製,乍一看和平常的雷沒多大差別,但威力比同類大出五倍有餘,爆炸範圍半徑十米以上。且一點兒都不笨重,比現存同類小上很多,兩個窩窩頭大小,一手可握,故名,手雷。

  常宇對此讚不絕口,當下就允其重賞,並令著手量產,引得其他專家艷羨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