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糧票
蘇州,滄浪亭,清香館。
自從三哥開始享受人生後,楚王便搬到這裡來了。
此館匾額乃當年韓世忠所題。館名出自李商隱詩『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魚鎖桂叢』。
館前一道漏窗粉牆,自成院落,院內植有桂花數枝,端得是清幽靜修的好去處。
然而此時館內的三位蘇州父母官——蘇州知府李亨,吳縣知縣薛定厄,長洲知縣費彌,心情卻跟清淨扯不上半點兒關係,火燒火燎還差不多。
蓋因雖然蘇州民變是消停了,但導致民變的失業、飢餓問題可一點沒解決。再這樣下去,會餓死人的。
到時候再出亂子,可就不會像之前那麼不疼不癢了。
「殿下,皇上回信了麼?」李亨跟兩位知縣,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這位還不滿十四歲的殿下身上。
「嗯。」朱楨點點頭,苦笑道:「父皇說沒錢,讓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這下完蛋了……」三名官員聞言,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要慌嘛。」楚王殿下卻依然笑容可掬道:「有道是『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活人還能讓尿憋死不成?」
「是是……」三位官員臉上賠著笑,心裡媽媽批。滿嘴順口溜有啥用,倒是想個辦法啊?
「殿下,實在不行,先抄了陸家應應急吧。」李亨忍不住出謀劃策道。
「好主意。」薛知縣忙應和道:「反正那叔侄已經認罪了,陸家就是此次民變的始作俑者,用他們的財產來救濟百姓,理所當然啊。」
「殿下催催朝廷,快點鞫實定罪吧。」費知縣也勸道。顯然三人是商量好了來的,他們也只能想到這辦法了。
「……」朱楨神色平靜,心中卻苦笑不已。你們當本王不想趕緊抄家啊?我恨不得把狗大戶家都抄了應急。
可刑部一直不肯加快速度鞫實定罪,本王也只能幹瞪眼啊。
他知道,這八成是胡惟庸挖坑等自己往裡跳呢。怕是只要自己一沉不住氣,下令抄家,那邊御史就要聞風彈劾了。
而且他哥倆商量好了,這回三哥唱白臉,他唱紅臉。白臉有白臉的唱法,紅臉有紅臉的唱法,行為得符合人設啊。
於是他便正色道:「要靠抄家來救濟市民的話,豈不顯得官府太無能了?」
「殿下,現在最要緊的,不是面子了……」李亨苦笑道。
「不對,官府就靠一張面子,沒了面子誰還信服啊?」楚王殿下教訓李亨兩句,然後話鋒一轉道:「再說,本王有更好的法子。」
三位官員忙洗耳恭聽。
「不就是沒錢麼,咱們自己印點兒不就得了。」便聽殿下大喇喇道。
『噗……』三位官員險些吐血。
「殿下,偽造寶鈔可是死罪啊!」李亨無可奈何道。
兩位知縣也堅決表示不干。
按照朱老闆的規定,偽造寶鈔者,不管主犯還是從犯,以及藏匿知情不報者都處以斬刑,財產全部沒收。
雖然朱老闆不會砍他兒子的頭,但一定會砍他們的腦袋的。大家出來當官,不過混口飯吃,犯不著連命都搭上。
「誰說要印寶鈔來著?」楚王這才大喘氣道:「咱們不印寶鈔,不就不違法了?」
「可咱印別的,也沒法當錢花啊。」李亨鬆口氣,只要不會害死他,恁隨便胡來。
「怎麼沒法當錢花……」朱楨卻淡淡道:「只要咱們賦予它價值,它就可以當錢花。」
「……」三位官員滿臉迷茫。他們沒聽他講過貨幣學,自然聽不懂。
「直說吧,咱們印的是糧食券,你們也可以叫它糧票。」朱楨說著,從桌上拿起一張自己手繪的糧票,遞給三人過目道:
「老百姓可以憑此券,兌換票面數額的糧食……喏,這張上寫著粳米五斗,就可以換五斗粳米。你們說,這跟錢有什麼區別?」
這年代,官員的俸祿、士兵的軍餉,都至少有一半是糧食的形式發放的。在缺少貨幣的民間,更是可以用糧食,直接買到市面上所有商品。
從來都只有不收寶鈔的賣家,沒有不收糧食的。
「沒啥區別……」所以三位官員瞬間就理解了楚王的話,並都覺得這糧票可比寶鈔靠譜多了。
「只是,去哪裡換糧食呢?」這時,薛知縣問了個很重要的問題。
「當然是去衙門了。」便聽楚王殿下緩緩道:「讓老百姓去找糧商兌換?他們沒那個信譽啊。」
「啊?」三位官員登時又垮了臉。「殿下啊,我們哪有糧食兌給市民啊?」
「瞎說,府里縣裡都有預備倉,什麼會沒糧食呢?」楚王笑眯眯道。
「不是殿下,預備倉的糧食,只能借貸於民,不能白給老百姓啊。」三人忙苦著道:「到時戶部盤庫,平不上帳,我們是要掉腦袋的!」
大明的預備倉,類似前朝的常平倉,但也有不同之處。其大體運營模式是,各級地方官府在豐收時出官鈔糴糧貯之以備賑濟,待荒年借貸於民,令其秋收後償還。
朱老闆執法森嚴,沒有官員敢跟他馬虎眼。李亨三人寧肯不當這個官,也不能讓人用紙,把儲備倉的糧食換出去。
「那伱們直接借糧食給市民啊!」楚王殿下拉下臉道。
「殿下息怒,按照朝廷規定,從儲備倉借糧,是需要有名下土地作抵押,」李亨忙硬著頭皮解釋道:「那些織工船工,大都沒有土地,是以沒有資格借糧的。」
「這是什麼狗屁規定?」楚王滿臉怒意道:「明明倉里都有糧食,卻不讓市民借,難道眼睜睜看他們餓死?就不會變通一下麼?!」
「唉,殿下,卑職等也不想這樣啊。」三人臉皺成苦瓜道:「可空印案之後,朝廷上下,誰還敢變通啊?」
「倒也是……」朱楨登時語塞。那些懂變通、有頭腦的官員,已經全都沒了頭腦。剩下人哪還敢再越雷池半步?
「這樣吧,本王以蘇州織染局的名義,向你們借糧如何?」他便又換了個思路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