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騎兵對決

  第1269章 騎兵對決

  但身處陣中的兩軍將士卻不會覺得可笑,只能感受到殘酷。

  一波又一波的箭雨從天而降,一旦運氣不好撞上了,躲都來不及躲,直接就被射成了刺蝟。

  這時候,就要拼誰的甲厚了……

  元軍顯然沒法跟甲冑俱全的明軍比,他們連皮甲都穿不全,戰馬更是毫無保護,基本上中箭就會人仰馬翻。

  再看明軍,身上都被扎得跟刺蝟似的了,還能繼續張弓射箭。

  而且他們不僅防禦不行,就連攻擊也不如明軍。明軍的射速明顯要比他們快上不少,基本上元軍射兩箭,明軍就能射出三箭去……跟慶州的情況幾乎一樣。

  所以這不是什麼個別情況,而是反映了這個年代元軍和明軍普遍的戰力差距。

  馬背上的民族,平均騎射水平確實比農耕民族要高,但只是手熟爾。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過,漢人只要有馬、訓練得當、再不欠餉,無論什麼遊牧民族都照揍不誤。

  有人說,朱老闆奪取天下,是沾了元朝腐敗,元軍衰弱的光,不能作為漢人騎兵強於蒙古騎兵的例證。

  那就再舉一個蒙古騎兵鼎盛時的例子,蒙哥死後,忽必烈自前線回師,與同母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靠的就是漢人騎兵。

  他手下的蒙古騎兵才萬把人,而阿里不哥是蒙古貴族正經推舉的大汗,擁有整個漠北的全部蒙古騎兵和部落支持,卻被忽必烈的漢軍世侯部隊打的大敗,本人都被活捉。

  事實上在宋以前,漢人騎兵一直是遠強於遊牧騎兵的存在,不然匈奴、突厥是怎麼消失的?

  ~~

  大明的騎兵在朱老闆嚴格的訓練,強有力的保障下,早已經全面超越了蒙古騎兵的水平。不說組織、紀律、戰術這些漢人的強項,就連個人騎射都是如此。

  甚至兩軍用的箭矢都有很大差別。元軍用的是普通的鐵製箭頭,甚至因為缺鐵,普遍只配有兩三支鐵箭頭,其餘的箭頭都是骨制的。這種殺人沒問題,但破甲就無能為力了,對戰馬也缺少殺傷力。

  明軍用的是特製的四扣馬箭。此箭箭杆末端扣弦處為交叉成十字的兩個月牙形,便於騎兵快速射擊。

  而且箭頭為扁平圓錐形,一旦命中,創口極深且大,對戰馬傷害極大。

  戰馬比人抗揍,中一兩箭短時間內,基本上問題不大,但被這種四扣馬箭射上一箭,就會疼痛難耐,把騎士從馬背上甩到地下去。

  沒了馬的騎兵狗都不如,就算沒摔死,也算不得戰鬥力了。

  所以雖然兵力兩倍於明軍,但先頂不住的,反而是蒙古兵。

  看著越來越多的同袍中箭落馬,而自己給明軍的殺傷卻十分有限,焦躁的情緒開始在元軍陣中蔓延。

  他們或是不由自主的向明軍靠近,想在近距離對明軍進行殺傷。或是悄悄後退,脫離明軍的射程……

  阿札失里看到手下部隊開始亂套,索性直接下令逼近明軍射擊,以求利用優勢兵力,造成更大的殺傷。

  這樣至少不會有人敢偷偷的後撤了。

  明軍當然不會讓他們得逞。看到元軍前進,明軍左右兩路前鋒部隊,便一邊射擊,一邊朝著左右兩翼移動,將中路留給了身後的中軍。

  中軍將士早就在前陣數十丈外嚴陣以待了。

  元軍在號角聲中,冒著越來越密集的箭雨,繼續向前逼近,明軍中軍將士,也如前軍一般,一邊向兩翼移動,一邊朝著元軍拋射,直到撤出了主戰場。

  這下輪到後衛部隊迎敵了……

  開戰至今,阿札失里眼睜睜看著一兩千部下死在明軍的箭下,他兩隻眼睛都紅了,咬牙切齒道:「看誰還能給你們壓陣!」

  結果明軍的後衛部隊依然邊打邊撤,從兩翼撤出戰場。而他們身後,又赫然出現了嚴陣以待的大隊明軍,以弓箭為他們壓陣……

  那是之前撤向兩翼的前鋒部隊,已經趁著這段時間,退回來重新布陣了。

  毫不意外的,之前撤走的中軍部隊也在前鋒部隊的身後重新進行集結。

  廣袤無際的大雪原,是最適合騎兵發揮迂迴優勢的戰場。如果蒙古人繼續以龜速逼近,明軍可以這樣循環到天荒地老。

  但誰也受不了這樣被緩慢而持續的放血,這一波循環下來,已經有將近三千蒙古騎兵中箭落馬了……

  不待阿札失里下令,脾氣急躁的脫魯忽察兒,就先下令兀良哈部的前軍展開突擊了。

  正對脫魯忽察兒的是王弼,這位以剛猛無匹著稱的大將,此時卻不著急與敵軍接戰,而是命部隊撤退!

  尖銳的哨聲響起,左路的近萬騎兵,便跟著各自千戶醒目的旗號,撥轉馬頭大踏步退卻。

  對騎兵這種高組織度的職業軍人來說,撤退沒什麼可怕的,只是再普通不過的戰術動作罷了。

  在騎兵對戰中,一方的騎兵集群會發起衝擊,另一方就會向後退卻,與預備隊會合後再調轉馬頭髮起衝擊,將敵軍擊退。很少出現慶州城一戰那樣騎兵對沖的激烈場面。

  事實上慶州一戰中,明軍騎兵一衝到面前,蒙古騎兵就撤退了,也幾乎沒有短兵相接。

  那種兩軍騎兵互相猛衝過去,面對面地劈砍肉搏的場面,只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中……對於靈活機動的騎兵來說,那樣無異於揚短棄長。

  明軍雖然穿著全套的盔甲,但不到萬不得已,也不願意跟敵人肉搏。

  他們在各自千戶的率領下,加快速度向四面八方撤退。

  看到沒有元軍追上來,就停下腳步,等著他們上前或者主動尋找一隊元軍,讓他們追擊自己。

  在明軍的挑逗下,暴跳如雷的兀良哈部騎兵,有的追這一隊,有的追那一隊,陣型瞬間就亂成了一鍋粥。

  但不管追哪一隊,明軍都沒有單純的逃跑,而是一邊撤退,一邊朝元軍回身放箭。

  元軍騎兵自然也不甘示弱,紛紛張弓搭箭射向明軍。但他們在追擊中,是頂風射擊,而明軍在撤退中射擊,是順風射擊。此消彼長間,雙方的射程差了好大一截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