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鎮南

  ……

  既然要分兵入梁,那麼開設新軍便是當務之急。

  領兵它國駐軍,這個位置何其敏感。

  若由司徒孝呈領兵,司徒府之勢必然更甚。莫不是因此,所以司徒文才站隊?

  一眾朝臣心思各異,就連司徒孝康也如此認為。可是,為何沒有與他提及?

  司徒孝呈雖為司首,加授神武將軍。可神武將軍只是榮譽銜,司首屬於內職,受韓忠節制,並不直接領兵。

  司徒府已經夠勢大了,再讓其子領兵不合理,皇帝不可能接受。蕭如諱暗自揣摩了半天,依舊未有所得。

  「議論了半天,論出個結果沒?」隆聖帝突然開口。

  「陛下,倘若要分兵入梁,敢問是否要臨時增設一軍?又由何人領兵?」顧令先率先問道。

  隆聖帝微微頷首。「戍邊司不離境,自然要加設新軍。至於何人領兵,此策乃徐平所奏,那便由其領兵入梁。」言罷,他餘光看了眼徐平。能不能拿下,得看那臭小子台子搭得夠不夠硬了。

  讓徐平領兵大梁?他才十六歲啊,既無威信,亦無戰功,皇帝在鬧哪樣?

  這一舉策,讓朝內的群臣極為詫異,便是武政府的人都難以理解。

  「陛下,臣有異議。」張岳拱手道:「徐巡使年紀尚幼,未有充足經驗,讓其獨自領兵大梁不可取。」

  「張少督所言有理,陛下,徐平資歷尚淺,何以擔此重任?還望陛下三思。」趙闊亦是隨之而出。

  「徐平吶,若是讓你領兵大梁,你可敢授命?」隆聖帝並沒有表態,反而把話口轉移到了徐平身上。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間一片譁然。

  蕭如諱拱手道:「陛下,此事當萬萬不可。

  涼州一戰,徐平雖有些許建樹,但畢竟有韓忠、魏冉主持大局。

  其人閱歷尚淺,戰場經驗不足,如此等重任,恐怕他難以勝任。

  若稍有差池,不僅有損我朝威名,更會使大梁境內兵馬陷入絕境,陛下三思!」

  見狀,司徒文也上前一步。「陛下,老臣也認為此舉欠妥。

  戰爭之事,關乎國家生死存亡,徐平資歷尚淺,難以服眾。

  況且此次馳援大梁,路途遙遠,戰況複雜多變,當需派遣經驗豐富之將,方能掌控全局,老臣望陛下收回成命。」

  蕭如諱且不說,就司徒文而言,不管徐平所求是何,他都必須要反對,這是原則問題。否則,隆聖帝又該失眠了。

  但見兩位府主出列,其他朝臣也紛紛附和,一時間,朝堂上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事情本就是隆聖帝與徐平私下商議的結果,此次出征,背後涉及的利益交換頗多。

  既然皇帝不可能明面上站台,壓力也就全在徐平身上。

  站在武將隊列中的徐平,此時心中也是五味雜陳。單就黨派紛爭不談,朝臣們的質疑也不無道理,自己在軍伍中的資歷確實尚淺。光靠背後那幾個人肯定不夠,張啟聖和韓忠才是關鍵。

  沉思片刻,徐平深吸一口氣,大步出列,抱拳以禮。「既得陛下信任,微臣定當肝腦塗地。」言罷,他轉身看向群臣。「昔年,寧王十五歲披甲,定國公十六歲便隨武帝西征,先武王十九歲馬踏亭山。

  諸位大人所憂所慮,未免草率。大周數百年歷史,豈不聞自古英雄出少年?

  陛下,微臣自幼在營中長大,多年以來熟讀兵書,苦練武藝,而涼州之戰更是受益良多。

  論及經驗雖不比諸位前輩,卻也有一腔報國熱血。馳援大梁,臣定當謀劃周全,竭盡全力。」

  「徐平,空有熱血,又有何用?你於營武不過區區數月,何以在此大放厥詞?還自比寧王、武王,簡直荒謬至極,叫人貽笑大方。」蕭如諱冷哼一聲。

  聞言,徐平亦是厲聲喝道:「參你兒子的摺子還在龍案之上,蕭如諱,他的屁股你擦乾淨了?迫不及待的跑出來跳腳?也不怕閃了舌頭。」

  「你……你放肆!!!」

  見狀,趙闊眉頭一緊。「黃口小兒,不知天高地厚。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豈是你紙上談兵所能應對?莫要因為你的莽撞,讓無數將士白白送命。」

  徐平冷臉瞥了對方一眼,而後袖袍一甩。「左少都督,下官對你一向敬重。不過嘛,你還是先把軍餉之事處理妥當吧。

  此次出征,既蒙陛下看重,微臣願立下軍令狀!倘若無所建樹,臣願以死謝罪!」

  「徐平…….你!」

  「叫什麼叫,給老夫回來。」徐平也是武政府的人,自己拆武政府的台,欠收拾?韓忠瞪了趙闊一眼。

  朝堂上的爭論愈發激烈,隆聖帝看著眼前的局面,心中雖有不悅,但也只能開口喝道:「徐平,就事論事,不要扯別的。」

  司徒文沉思片刻。「徐平,你還是太年輕了,雖有為國之心,尚需多番磨礪。

  戰場上的變數太多,你若是有失,連帶著南征的大軍也會陷入被動。」

  言罷,司徒文與蕭如諱下面的朝臣也紛紛出列反駁。一時間,大殿中央站滿了人。

  聽聞此言,徐平從容以對。「仲宰大人妄論了。少年強,則國強。不於年少之時為國建功,更待何時?

  既是征戰它國,臣自當小心謹慎,籌謀萬千。

  陛下,自聞南征之策,父王已是夙夜憂國,望可遣將同行。此戰,若有不利,臣定當提頭來見。」

  「陛下!徐巡使領兵入梁,臣願以人頭擔保!」吳鎮疆大步而出。

  「荒謬!徐平,此戰倘若有失,便是你人頭落地又有何用?」蕭如諱躬身一拜。「陛下,萬不可如此。此子心性未定,所言所述不過是紙上談兵,何以當此重任?」

  「蕭御首,你會打仗嗎?你又不會。」許定山出列。「陛下,依臣看,徐巡使既有為國之心,又有靖北王府戰將隨行,當可擔此重任。」

  「呼!」傅乘風深吸口氣,隨之緩緩而出。「諸位大人,依本君看,徐巡使年少有為,飽讀兵書,定可當此重任。」

  「陛下,末將附議。」郭正軍抱拳一拜。

  「少司君言之有理。臣附議。」張翰文亦是出列拱手。

  「許司首所言,臣也附議。」李濟跟著站了出來。

  見狀,薛遠猶豫再三,最終還是上前表態。「臣……附議。」

  即便出來幾人站台,那也遠沒有司徒文與蕭如諱的人多。皇帝不便開口,也沒有重量級的人物出來,不過片刻周旋,文黨聲勢便再次高漲。

  「神武大將軍還在這呢,徐平,難不成你比他還合適?陛下,依臣來看,還是讓其再多歷練個幾年吧。」司徒孝康拱手以禮。

  聞言,顧令先餘光看了眼司徒文,而後微微低頭。「此言合理,臣附議。」

  「臣等也附議。」魯尚文、廉木等人齊齊拜禮。

  「附議個屁!不去戰場磨礪,去爾等府上磨礪嗎?一群跳樑小丑。」

  聞聲,眾人紛紛回頭。

  但見張啟聖佝僂著身子緩緩跨入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