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滅敵,戰後

  雖然做好了撤退的準備,但是卻不能被大離軍隊看出來,否則的話想撤就難了。

  高句麗的臨時最高統領下了決定之後,再次派出幾隊精兵去騷擾敵軍,吸引敵軍的注意力,而他則帶著剩下的軍隊朝著另一處城門而去。

  這是朝著高句麗內境的城門,因為地利的緣故,大離那位王爺根本不可能派兵攻打此處城門,因此這裡也是撤退的最佳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

  因為此處城池總共就只有前後兩處城門。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一件事是。

  當他帶領著軍隊和大離將士展開巷戰之後,大離的騎兵早已沿著城內的官道,火速將此處城門也一併占領。

  因此,當他帶領著剩下的軍隊出現在城門口時,看到的便是嚴陣以待的大離騎兵。

  「殺!」

  早已蓄勢待發的騎兵看到敵軍出現,絲毫沒有遲疑,握緊手中的武器便馭馬衝殺了過來。

  之前進入巷道的時候,高句麗的臨時最高統領為了安全,已經將影響行動的戰馬全部拋棄,因此此刻剩下的軍隊全部都是步兵。

  於是,在面對大離騎兵新一輪的衝殺之下,他們幾乎毫無反抗之力。

  在被大離騎兵來回衝殺了幾次之後,這位臨時統領迫不得已,再次率領剩下的軍隊退入了狹窄的巷道之中。

  大離的騎兵並沒有追進來,仿佛只要他們進入巷道之後便和這些騎兵再無關係。

  而很快,他們就知道了大離騎兵為何不追進來的原因。

  在剛才騎兵衝鋒的過程中,察覺到戰鬥動靜的大離步兵,已經悄然圍了過來。

  高句麗士兵們已經被大離步兵幾乎難以殺死的特異之處嚇破了膽子,哪裡敢和他們再戰,於是藉助對於巷道的熟悉,留下一部分人斷後,便再一次選擇了逃離。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飲鴆止渴,被困在城裡的他們終將落入敵軍的手中,但求生的欲望還是讓他們一逃再逃,拖延著最後一刻的來臨。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也是大離一方願意看到的。

  大離的將士因為陣法將自身的氣機連接到一起,從而在補充神將氣血的同時,也在自身外層形成了一層類似護罩的保護套。

  但這層護罩畢竟是附屬的產物,對於士兵的防護能力並沒有高句麗將士以為的那麼神奇。

  事實上,若是他們肯多派一些人數,多進攻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層護罩很容易就會被打破,而在新的護罩形成之前,只需要打散他們的陣法便可以了。

  連神將都能死在他們的圍攻之下,定位上是後勤的士兵又怎麼可能有無敵的防禦力量。

  可惜的是,這一切被下破了膽的高句麗士兵並不知道。

  而大離將士也正是利用這一點,一點一點消磨敵軍的數量。

  否則的話,城內的巷道再複雜,高句麗的士兵對於地形再熟悉,也不可能運氣好到每一次被找到之後都有逃離的路線。

  那是故意留出來的。

  圍三缺一,只要還有輾轉騰挪的地方,高句麗的士兵就不會選擇破罐子破摔,不然哀兵之下只會增大大離一方的損失。

  勝利既然已經成為了定局,他們現在要做的便是便是減少軍隊的損失。

  而當高句麗的臨時最高統領反應過來之時,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但其實他早反應過來也沒用,在還有路能逃的時候,若是他強逼著所有士兵跟他一起去送死,等待他的就只有譁變。

  於是,在剩下不到兩千已經喪失鬥氣的士兵之後,他決然地選擇了赴死。

  大離將士也滿足了他最後的遺願。

  歐陽軒親自出手,送給了他身為高句麗將領最後的體面和尊嚴。

  再之後,剩下的一小部分敵軍也就不需要再用什麼圍三缺一的戰術了,已經熟悉了城內巷道的大離將士,在一天之內將他們全部消滅。

  至此,距離攻城那日已經過去了五天。

  而高句麗的四萬守城將士也在第六天天亮之前,幾乎全軍覆沒。

  之所以說全軍覆沒,那是因為還有一些人成功突圍了出去。

  不多,也就幾百人。

  趁著大離軍隊的注意力在臨近境內的城門一側時,他們反其道而行之,從被破開的城門處突圍了出去。

  但是大離軍隊,卻罕見地沒有再追。

  當然不是什麼窮寇莫追的道理,幾百個逃兵而已,還不用擔心會不會有什麼埋伏。

  而現實的情況是,那幾百人是帝辛故意放出去的。

  實際上若沒有這幾百人主動突圍,帝辛都在考慮要不要將靠近高句麗境內的城門打開一個缺口,讓被大離軍隊子啊巷道中圍困了幾日的高句麗殘兵逃出去了。

  而他之所以這麼做,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比起自己去派人宣傳,還有什麼比一群已經被殺破了膽子的敵人去宣傳,更能樹立己方大軍的形象呢?

  帝辛相信,逃出去的那群士兵,恐怕能安然回到高句麗都城匯報情報的沒有幾個。

  至於剩下的,恐怕會被其他勢力的探子抓去,通過他們或許這場攻城之戰的詳細情報,從而推演出帝辛軍隊的實力。

  而帝辛同樣相信,那些逃兵提供的情報,必然會被他們一個非常大的驚喜。

  ……

  餌帝辛已經撒出去,吃不吃就是那些勢力的事情了。

  在攻城之戰的第三天,城內的敵軍被殺得不到一萬之時,帝辛才帶著西子等人以及智囊團和一干文臣進入了城內。

  為了應對帝辛大軍的討伐,這座城內的百姓在開戰之前就已經被遷徙的七七八八,剩下的也不過就是一些窮苦百姓。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句話說的就是這些屬於大眾底層的百姓,不管和平時期還是戰爭來臨,最受苦的永遠都是他們。

  就比如現在,高句麗真的沒有能力將這些百姓一併遷徙出城嗎?

  不,他們是有這個能力的,只是相比起來遷徙這些窮苦百姓的損耗,放棄他們反而更加划算。

  亂世人命如草菅,這些窮苦百姓在有權有勢的人眼中,或許還沒有一匹戰馬或者兩袋糧食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