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黃飛虎反了殷商,從朝歌西門而出,過了孟津,又經臨潼關、潼關、穿雲關、界牌關、汜水關等五關而至西岐。
故而,汜水關是距離西岐最近的一座殷商城池,西岐發生的變故自然瞞不過關內守將韓榮法眼。
這日,韓榮於殿中招來麾下眾將,面色凝重,將探子打探的消息說了出來。
「探子來報,奉聞太師之令討伐西岐的魔家四將已戰死沙場。」
此話一出,殿中登時像炸了鍋一樣。
「怎麼可能?那魔家四將本領非凡,有異寶護身,怎會盡數戰死?」
「將軍此言當真,會不會是消息有誤?」
「不好,魔家四將戰死,姜子牙老賊若起兵造反,我汜水關首當其衝。」
......
不怪眾將大驚小怪,實在是這些年來,姜子牙威名日盛,他們的壓力也逐漸攀升。
先是青龍關守將張桂芳及仙聖之流的九龍島四聖盡數身死,又有從朝歌而來的上將軍魯雄連同費仲、尤渾二人被斬了首級。
如今,就連本領高超的魔家四將也命喪西岐,那麼接下來,還有誰能擋得住姜子牙老賊的鋒芒?
看著眾人驚慌失措的模樣,韓榮心中自然更慌。他是汜水關主將,要是姜子牙真的起兵來攻,城池被破時,第一個死的就是他。
「可惜我副將余化未在,否則也不至於如此。」韓榮不禁暗嘆。
上次黃飛虎過關時,他的心腹七首將軍余化被李哪吒打傷後,便回了蓬萊島靜修,如此一來,面對日益強盛的西岐,他實在是沒有一點自信和底氣,整日提心弔膽,生怕對方什麼時候就殺了過來,數年過去,頭髮都掉了大半。
苦嘆一聲,韓榮就要開口,殿外忽有甲士來報。
「將軍,魔禮青將軍部將有密事稟報。」
「傳上來。」聽到是魔禮青的部將,韓榮心中一動,高喝一聲,才將殿上的議論聲壓下。
不多時,數人在甲士帶領下進入大殿。
「原佳夢關副將馬元華見過韓將軍。」自稱馬元華的那人當即拜下。
「你既是魔禮青將軍副將,為何會在此處?」韓榮手按劍柄,沉聲問道。
聽到此言,殿中眾將也紛紛按住兵器。
「十數日前,我軍與姜子牙老賊交戰,不曾想被兩員小將取了魔禮海、魔禮壽將軍性命,魔禮青將軍被對方寶物所傷,昏迷不醒。
三更時分,老賊姜子牙又率人劫營,魔禮紅將軍雖神通過人,但雙拳難敵四手,不幸為賊子所斬。
末將因擔憂魔禮青將軍安危,趁著營中大亂,帶著心腹將魔禮青將軍抬出營中,沿著山間小徑而行,才終於來到汜水關中。
還請韓將軍為我佳夢關將士報仇雪恨啊!」
馬元華說到最後,伏在殿上悲聲大哭起來。
殿中眾將見到此景,也不禁為其所感。
「你說魔禮青將軍還活著?」韓榮猛然站起身來。
「不錯,只是中了對方妖術,至今不醒。」馬元華含淚點頭。
「來人,速速將馬將軍安置府中,請人為魔禮青將軍查看傷勢。」韓榮吩咐一句,接著對眾將說道:
「這姜子牙老賊屢屢傷我大商將士性命,我一定要將此事告知太師,讓太師親自率領兵馬,踏平西岐城。」
韓榮語氣激昂,一掃方才萎靡之態。
雖然魔家四將死了三個,但這也是一舉除掉西岐這樁隱患的大好時機,聞太師一定不會看著西岐再坐大下去的。
「等事了之後,我應該可以睡個好覺了吧。」摸了摸已經禿了大半的腦袋,韓榮讓人將近日情況以快馬傳入太師府中。
......
太師府中。
聞太師端坐主位,聽著下方將領匯報四方情況。
「太師,遊魂關竇融來報,說是屢勝東伯侯大軍。」
「不曾想,這竇融本事平平,居然還能擊敗姜文煥這等猛將。」聞太師感覺此事有些蹊蹺,但眼下四方亂起,只要城池不失,他也不去多問。
若是聞太師派人前往遊魂關略作打探便能知曉,東伯侯及麾下二百路諸侯早在十多年前便聽從雲中子提醒,盡數退去了。
如今竇融不時譴人來報,只是為了邀功而已。
「報,太師,三山關守將鄧九公有女鄧嬋玉,連勝南伯侯,如今南伯侯已經退兵。」
三山關是南面正對南都的城池,就如同西岐旁的汜水關、東魯旁的遊魂關,守將鄧九公在四方守將中,資歷最老,手段最高,兼之其女習得異法,能擊退南伯侯大軍,實是意料中事。
「如今東南西北四方,東、南皆已平定,北地崇黑虎雖奪了長兄崇侯虎之位,但崇侯虎早年頗有威望,若想盡數掌控,還需廢些時日,必定無力來攻打關隘。
算下來,只有西地尚未來報,也不知那邊情況如何了?」聞太師說起這話,也不禁露出幾分笑意。
在外奔波平亂這麼多年,要是西岐也能平定,那麼大商氣運還能延續下去。
眾將聞言,也跟著點頭。
他們隨著聞太師平亂,也早已心生疲憊。
話音方落,殿外就有甲士來報。
「太師,汜水關韓榮有報。」
「拿來看看。」
等甲士呈上竹簡,聞太師略一翻看,笑意盡散,眉頭皺起,看到最後,更是拍案而起,怒喝道:
「魔家四將如此英勇,竟也在西岐亡了三人。我倒不知這姜尚有何本領,能屢屢傷我大商將領性命?」
聞太師怒不可遏,眉心神目睜開,射出二尺白光,久久不能散去。
「也罷,事已至此,惱怒也是無用。好在東、南平定,我也該親自領兵,往西岐平亂。」
想著,便傳令下去,讓眾將早做準備。
次日上朝時,聞太師直言親征之事,紂王先是一愣,而後才應了太師之請,忙讓人取了黃鉞白旌,又讓司天監算了良辰吉日,使太師出征。
好巧不巧,良辰便在明日。
第二天一早,紂王親自為太師斟酒一樽,以作餞別。
「老臣此去,必克除反叛,平定邊關,願我王......」
聽得聞太師不斷交待,紂王自是謹慎應下:「太師此行,朕自無慮,等候太師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