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聞仲便接到了金靈聖母的通知,讓他回東海閉關修煉,並將封神之事也一併與他講了。
聽說是昊天上帝因「武乙射天」之事心生不喜,準備藉此次大劫滅亡殷商。
聞仲明白天意已降,大商雖然看上去依舊強盛,但實則已經風雨飄搖。
可這麼多年的心血都在大商,眼看自己效忠的大商日益強盛,他怎能容忍它這麼輕易覆滅?
就算是昊天上帝之意又能如何?
總不至於他親自下場吧?
即使天意如此又如何?
所謂天衍四九,遁去其一,所以聞仲覺得此事並非沒有轉機。
而這個轉機,他認為此事就應在壽王身上。
昊天上帝說的是武乙之後,當不過三代。
那隻要壽王這一代平安過渡,此事自然就算過去了。
可能有人說了,那讓帝乙禪位,再讓子受禪位,不就解決了嗎?
當然不行!
帝王禪位乃是大師,接連禪位必定民心不穩,四海不靖。
恐怕這樣的投機取巧,換來的就是提前滅亡。
而且以聞仲的性子,也不會提出這樣的提議。
他選擇將此事暗中和帝乙透漏了一些,帝乙自然知道他的來歷,對於此事也是格外重視。
再加上至此敏感之時,周國來攻,不由不讓君臣多想。
於是,君臣聯手,緊鑼密鼓的聚集大軍。
隨後就立東宮,封太師,還在郊祭時殺人祭旗!
這就是要高調的給周國一個迎頭痛擊,藉此再次宣告大商的霸主地位!
而讓聞仲對胡雷改觀的,不僅僅是碧游宮獻策之事。
還有就是胡雷明知大商如此境況,竟然沒有閉關清修,反而選擇投奔壽王府,做了王府屬官,也是如今的東宮屬官。
胡雷不懼劫數纏身,依然顧念家國,這份忠孝之心讓聞仲也有些動容,就連之前拐走余化的不滿,也都隨之揮散。
他覺得兩人都是忠君愛國,顧念舊情之人,只是手段不同罷了。
尤其聞仲生有神眼,所以今日見到胡雷的時候,一眼就看出他不是本體,因此才微微驚訝。
他才想起師尊說過,這位胡雷道友,其智近妖,凡事都有自己解決的辦法。
看來他忠君報國,又不懼劫數的根源就是這化身之法了。
不管怎麼說,他能在這時候回來襄助大商,聞仲就十分欣慰。
「太師不必多禮,此來所為何事?」
即使有厚厚的墊子,子受在車上也早就被顛的欲仙欲死了。
見兩人上車,他微微挪動了一下臀部,將姿勢擺正一些。
「若是軍情,太師自己做主便好,我此來只為見識一番,太師讓人將情況讓人整理後告訴我就行。」
這是他和胡雷之前商量好的,面對聞仲都是一副謙遜有禮的樣子。
「太子殿下不必自謙,我此來是給殿下講解一下兩軍的形勢,以及我準備如何應對。」
聞仲將地圖展開,對太子子受和胡雷兩人介紹道:「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汜水關……」
隨著他的講述,胡雷對商、周之間的形勢算是有了基本的了解。
現在的大商,並非後世那種大一統的國家,而是聯盟性質的宗主國。
這就好比是集團公司,大商的皇帝就是董事長,四大伯侯就是區域總,八百諸侯就是分公司的經理。
所以這些諸侯動不動就有人想要自己單幹,畢竟單幹掙得多,還不用上貢啊!
但想做大就只能吞併其他分公司,這個時候就需要區域總來制裁。
那麼,四大伯侯必須保存一定的軍事實力,不然震懾不住四方。
同樣的,大商作為宗主國,更是要長期保持強盛的軍力,才能震懾四方伯侯。
四方伯侯中,東伯侯實力強大,但新附未久。
南伯侯最為孱弱,也最為聽話。
北伯侯最是忙碌,需要時刻防備北方遊牧。
只有西伯侯姬昌的周國地處內陸,外敵基本肅清,又經過數代勵精圖治,算是實力最強的諸侯。
可是聽完聞仲的介紹,胡雷心中都是大大的問號!
甚至脫口道:「這周人是瘋了嗎?」
這姬昌是不是飄了?
雖然現在姬昌的賢名傳遍九州,不少小諸侯唯她馬首是瞻。
可是,但可是!
姬昌是忘了他爹怎麼死的了嗎?
還是說,他沒忘,就是被仇恨迷住了眼?
即使周國兩代勵精圖治,但實際上,不得不說,周國與大商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最主要的,按照剛剛聞仲所講,大商的軍事布局,西面是重點關照的!
可以說,大商對周國本就防備重重。
周國奪下黎、邗兩地之後,大商就已經暗中聚兵,所以才會這麼快就能出兵。
不然按照這個時代的速度,可能想要出兵還要一兩個月的準備!
而周國更是還未實際占領兩地,只是打開了一條與商接壤的通道,就急著攻打大商……
這多少有點猴急了吧?
就算兩地都被周國消化,也成功與大商接壤了,可距離商都,最少還需經過五大關卡才行!
這五關分別是汜水關、界牌關、穿雲關、臨潼關、潼關。
這就是周國攻打大商,最近的行軍路線,若是其他路線,關卡就更多了!
甚至不走這條路,還會受到南、北兩位伯侯中一位,與大商的夾擊,難度更是曾幾何倍遞增。
所以此次周國聚兵3萬,並部分諸侯的聯軍,共計大軍十餘萬,都是從各處往汜水關匯聚。
大商這邊的黃飛虎作為先鋒,也已經帶領五千精銳馳援汜水關。
看著胡雷滿臉的不解,子受卻比他好一些,畢竟原本就知道大致的情況。
但也正因如此,他有些擔心的道:「周國野心勃勃,想來不過是螳臂當車,但他們有十萬大軍,我們只發兵五萬,就算加上汜水關的一萬守軍和5000先鋒,也還差了許多吧?」
「殿下,打仗可不是只看人數多寡,別看我們發兵五萬,但都是百戰之兵,而周國號稱十萬大軍,其實也只有三萬可戰之兵,其餘不過是小諸侯們湊的人數罷了!」
頓了頓,聞仲自信一笑,道:「能有十分之一是精兵,就算那些小諸侯賞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