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雙重考驗

  「殺!!!」隨著震耳欲聾的咆哮,大宋的攻勢如狂風驟雨般猛烈,而遼軍則以頑強不屈的意志,在城牆上築起了一道道血肉長城。儘管人數懸殊,遼軍的每一個士兵都仿佛化作了無畏的戰神,誓死捍衛家園。然而,實力的差距終究無法彌補,遼軍的防線在時間的侵蝕下逐漸瓦解。

  就在遼軍即將全面崩潰之際,童大將軍的眼中閃過一抹決絕,他高高舉起的手臂猛然揮下,如同打開了洪水的閘門,大宋軍隊如潮水般不可阻擋地湧向雄州城,將遼軍的最後防線徹底淹沒。

  就在這決定性的時刻,武大身旁的丁卯,一位經驗豐富的斥候,突然翻身下馬,伏地傾聽,隨後臉色一變,沉重地報告:「大人,有萬餘騎兵正疾馳而來,不足五里即至,方位東西兩側。」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若是常人,早已慌亂失措,但武大卻顯得格外鎮定,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他輕啟薄唇,語氣平靜而堅定:「數量多少?」「萬餘。」「何處而來?」「東西兩翼。」

  武大嘴角勾起一抹苦澀的笑,心中暗自思量: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這一刻,他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不再是單純的旁觀者,而是即將踏上屬於自己的征途。他的任務,就在這一片烽火連天中悄然降臨……在一片塵土飛揚的古戰場上,武大猶如疾風中的烈馬,疾馳至童大將軍麾下,眼神中閃爍著智者的光芒。童大將軍身旁,高手如雲,但丁卯的預警如同暗夜的烽火,而童大將軍,這位沙場老將,心中早已布下天羅地網。

  「拒馬樁與拒馬槍,這精妙布局出自你手,更別提那震天雷的巧妙運用,恐怕你比軍中任何男兒都要來得嫻熟幾分。」童大將軍的話語,既是對武大的肯定,也透露出幾分不易察覺的期待。

  武大微微頷首,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出征前夕,他早已秘密調動那些隱藏於偏遠之地的工坊,那裡不僅是他與童貫智慧的結晶,更是無數心血與汗水的凝聚地。工坊之內,工匠們夜以繼日,打造出了一批前所未有的改良版震天雷,它們被賦予了更加恐怖的破壞力。

  更令人驚嘆的是,武大與童貫還秘密研製了一種特製盔甲,穿戴在親兵身上,如同披上了一層無堅不摧的戰甲。這些盔甲不僅輕巧靈活,更能有效抵禦箭矢與刀鋒的侵襲,成為了戰場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童貫深邃的目光在武大身上停留片刻,無需多言,一切盡在不言中。他輕輕吐出一個字:「去。」

  武大聞言,拍馬向前,對張良與吳剛兩位副將投以堅定的目光。隨著他們猛然舉起手中的令旗,一陣悠長而低沉的長號聲劃破天際,那並非哀鳴,而是戰鬥的號角,宣告著新一輪戰略布局的啟動。

  剎那間,大地震顫,無數拒馬樁如雨後春筍般在大軍外圍迅速布防,形成一道道堅固的防線。步兵則如同棋子般被巧妙安置於陣內,每兩輛拒馬樁之間,拒馬槍矗立,槍尖如林,縫隙間填滿了致命的威脅。

  這些拒馬車上,不僅覆蓋了厚厚的棉絮布帳以抵禦箭矢,還掛滿了經過特殊改良的震天雷。一旦騎兵突破防線,這些震天雷便會成為自爆的惡魔,將敵人吞噬於火海之中。而車下,則隱藏著數箱需以火引引爆的震天雷,它們在遼國騎兵衝鋒之前,將作為致命的陷阱,被精準地拋向敵陣。

  拒馬槍上,十二柄長槍與六桿快槍交錯排列,每輛車配備的二十五名士兵嚴陣以待,他們的眼神中既有對勝利的渴望,也有對死亡的無畏。而拒馬樁陣前,更是密布著尖銳的鐵釘,等待著給敵人以血的教訓。

  張良與吳剛兩位副將,手持令旗,一平一揮,一上一挑,隨著他們的指揮,原本沉寂的騎兵與步兵瞬間被激活。他們被精心編為駐隊與戰隊,交替守護著拒馬樁大陣的後方,仿佛是兩股流動的血液,為整個戰局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當敵人集中兵力猛攻一方時,我軍便如靈蛇出洞,從兩翼發起突襲,給予敵人側翼以重創。若敵人分散兵力,企圖兩面夾擊,我軍則能迅速調整戰術,以更加靈活的姿態應對,確保戰場上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是一場智慧與勇氣的較量,是一場策略與實力的碰撞。在這片古老的戰場上,武大與他的戰友們用他們的智慧與汗水,書寫了一段又一段傳奇。在那片被古老傳說籠罩的疆場上,我,武大,一個不凡的錄事參軍,卻肩負著統帥千軍萬馬迎戰遼國鐵騎的重任。這不僅僅是一場戰役,而是一場智慧與勇氣的雙重考驗。

  面對敵軍的四面包圍,我並未慌亂,而是如同棋盤上的高手,巧妙布局,兵行險著,分遣精銳部隊繞至敵後,猶如夜色中的幽靈,悄無聲息地給予敵人致命一擊。這不僅是戰術的展現,更是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一戰略思想的深刻詮釋。

  當遼軍如潮水般洶湧而來,企圖將我軍吞噬於四面楚歌之中時,我迅速調整陣型,化作一面堅不可摧的圓盾,每一面都閃耀著戰士們不屈的鬥志。分兵四路,猶如四頭覺醒的巨龍,咆哮著向敵人發起反撲,每一次交鋒都伴隨著血與火的交響,誓要捍衛這片土地的尊嚴。

  倘若敵軍敗退,那將是我騎兵隊大顯身手之時。鐵蹄轟鳴,塵土飛揚,我們如同追風的使者,緊咬敵人不放,誓要將勝利的果實徹底收割。這不僅是速度的較量,更是意志的比拼,每一步都踏出了大宋兒郎的豪邁與不羈。

  而這一切戰略部署的源頭,並非我個人之智,乃是童大將軍的深謀遠慮,我不過是那執行者,是那歷史洪流中推動車輪的一粒石子。但即便如此,我也深知肩上責任的重大,每一場戰鬥,都是對信念與忠誠的考驗。

  然而,就在我們嚴陣以待,準備迎接最終決戰之時,天際邊突然出現了一道令人心悸的黑色巨浪——遼國騎兵,他們如同地獄使者,攜帶著無盡的殺戮與毀滅而來。更為震驚的是,遼軍不僅在外圍形成了包圍圈,更從雄州城內突然湧出了如山如海的騎兵,仿佛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頭沉睡的巨獸,此刻終於睜開了嗜血的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