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遍地狼煙

  第140章 遍地狼煙

  金翅鵬盧時、黑殺虎張原兩人糾集十萬餘眾浩浩蕩蕩而來,所有人都以為接下來會是一場史詩大戰。

  但漢中之戰只打了半天的時間,便以陳望突入陣中斬殺張原,十餘萬流寇超過半數土崩瓦解結束。

  沒有人任何預想到漢中之戰居然在短短的半日之內落下帷幕。

  在漢中城外擊敗了流寇之後,陳望並沒有罷休,而是繼續領兵一路追擊。

  連追三日,追擊一百五十餘里,一路從漢中城追到了西鄉城下才收兵回營。

  十餘萬流寇死的死,散的散,全都潰不成軍。

  那些流寇一開始的時候還會逃跑,逃到第二天第三天的時間沒有了氣力,眼看著官兵趕到直接便丟下武器趴在了官道的旁側繳械投降。

  陳望領著騎兵在前追擊,後續的步兵則是不斷的收押俘虜。

  在陳望發出信件的日期是一月四日的黃昏,在領兵一路追到西鄉城下之後,簡單的統計了一下傷亡和戰果便將情況稟報了上去。

  洪承疇在一月七日的時候其實就收到了信息,但是回信卻是在一月十八日才送到漢中。

  一共過了十四日的時間,一來一回其實沒有花費多久,中間的時間其實都是洪承疇在考量。

  當然對於這一切,陳望都全然不知。

  朝廷的邸報甚至都先洪承疇傳來的命令一步。

  一月三日,李自成、滿天星、爭功王突然起營,沖開曹文詔、賀人龍所設下的防禦陣地,一路前往郃陽、澄城。

  李自成和混天星從澄城經韓城、郃陽、宜川、洛川、鄜州,往北向著延安、環縣、慶陽、固原一線而走。

  過天星、滿天星部則由真寧、合水,往東向陝西高陵、三原地區進發。

  洪承疇擔心省城西安有失,被迫分兵追剿。

  他親自領軍返回陝西鎮壓過天星、滿天星、混天星二部,讓曹文詔、賀人龍繼續西追李自成、爭功王等部。

  同月,高迎祥復出陝西東襲,攻陷含山、和州,合獻忠、劉國能、搖天動等圍攻滁州,眾凡數十萬,環山為營,連營百餘里,雲梯穴地百道並進。

  滁州城毫無防備,因此兵將稀少,所幸太僕寺卿李覺斯與知州劉大鞏督率士民死守城池,才使得滁州沒有立即淪陷。

  很快,盧象升率祖寬、羅岱、楊世恩等將趕到。

  盧象升急令祖寬率關、遼勁卒為先鋒,自己則以標兵營及其餘三營為後勁,進攻高迎祥軍。

  祖寬雖然平日態度驕橫,但是上陣廝殺卻是向來悍勇。

  雙方鏖戰於朱龍橋,高迎祥等部大敗,狼狽敗去,一部分往定遠逃竄,另外幾部則向廣武逃竄,一路逃向突池河。

  高迎祥則和紫微星、掃地王等二十四營退讓之後轉犯徐州。

  掃地王、拓先靈、羅汝才等五營由歸德向開封進攻。

  如今的河南和陝西東部還有東南諸省已經是烽火一片,遍地狼煙。

  漢中府、西鄉城外。

  陳望雙手恭敬的捧著軍令將其舉在額前,面色肅然。

  等到前來傳令的使者轉身向著帳外走去,陳望才不自覺的握緊了拳頭。

  洪承疇此番一共送來了兩封信,一封寫的是軍令,另一封則是私信。

  洪承疇傳來的軍令很是簡潔明了,大意便是讓他繼續清剿金翅鵬、鑽天鷂等眾。

  不過之前還在漢中城時洪承疇傳來的軍令是他作為協助,協助漢中游擊清剿。

  但是這一次的軍令卻是用了「統管」,雖然只有一詞之差,但是兩者之間卻有天壤之別。

  一主一輔,以前陳望是輔,現在卻是主。

  還提到了已經派了人前來勘驗軍功。

  話里話外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暗中的意思卻是很明白,此番論功結束之後,陳望就能夠從一名游擊成為一名參將。

  陳望眼神微凝,這一次他又賭對了。

  漢中城的安危至關重要,不僅僅是戰略上的,還有政治上的。

  瑞王是親藩,血緣上來說,比起一般的藩王要更為親近。

  瑞王朱常浩是明神宗朱翊鈞第五子,明光宗朱常洛異母弟,也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親叔叔。

  這也是為什麼各地匪亂都在不斷的變動,動盪不止,流寇在漢中的勢力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但漢中的軍事力量卻仍然不斷得到提升。

  只因為部分流寇的竄入腹地,便直接從衛所升格成了游擊,而眼下更是要繼續升格,升格為參將。

  設有軍鎮的省份很多,但是內地省份的軍鎮基本都沒有設游擊的。

  一般都是省內設參將或是設鎮由總兵統領,哪裡有單獨一府設游擊,設參將的。

  這麼多的軍鎮,唯有漢中設了游擊營,到底是為什麼,眾人都是心知肚明。

  軍令簡潔,寫的都是官面上的話。

  而私信才是真正的要說的話。

  陳望目送著送信使者的背影消失在眼前,才拆開了手中洪承疇送來的私信。

  陳望慢慢的掃視著書信上的內容,洪承疇所寫的大部分都是提點他的話,讓他注意一些事情,比如保護瑞王安危,穩定漢中局勢。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夾雜在其中的信息。

  但是陳望已經不在是當初的小白,在上一次的夜談之中曹文詔也給他講解了很多要點,他自己也從趙懷良那裡了解到了一些門道。

  重新迭起了手中的信件,陳望也抬起了頭來。

  這一次他的收穫遠比之前預料的還要豐富。

  自己確實是要升格為參將,而且很大的可能,是成為漢中參將。

  洪承疇在信中提起了瑞王的安危,提起朝廷準備加強漢中兵力的想法。

  「漢中參將……」

  陳望抬起了頭來,看向帳簾的位置,用只有自己能夠聽到的聲音低聲呢喃了一聲。

  原本他想要靠著流寇來掃除原來的漢中游擊周遇懋,但是現在卻沒有了這個必要,現在的周遇懋已經是成為了他的手下。

  漢中府屬陝西鎮下轄,漢中府內設分守參將一人,游擊將軍一人,守備兩人。

  兩名守備,一人鎮守漢中城,一人則是鎮守褒城,同時守備雞頭關,游擊將軍還是周遇懋。

  總兵領正兵營、副總兵領奇兵營、參將領援兵營、游擊領游兵營,一將領一營,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總兵的地位最高,除去手下正兵營外,還有統管指揮鎮內諸營的權力。

  每鎮之中又分若干協守,設副總兵,也就是副將。

  協守以下又分路,每路設參將一員。

  以大同鎮為例。

  鎮守大同總兵官一人,駐大同鎮城。

  協守副總兵一人,舊為左副總兵,萬曆五年去左字,駐左衛城。

  分守參將九人,曰東路參將,曰北東路參將,曰中路參將,曰西路參將,曰北西路參將,曰井坪城參將,曰新坪堡參將,曰總督標下左掖參將,曰威遠城參將。

  九名參將,分守於各地要城。

  再下設游擊將軍二人,入衛游擊四人,坐營中軍官二人,守備三十九人。

  一旦遭遇入侵,首先趕到的是分守該路參將率領的援兵營,以及附近游擊帶領的游兵營。

  再然後是協守該地區副將的奇兵營和鎮守總兵的正兵營。

  游兵營其實很多的時候都是作為協助,戰時緊急情況,參將可以指揮游擊。

  周遇懋雖然分領一營,但是嚴格來說,也算是陳望的下級。

  不過作為漢中參將,陝西鎮的副總兵和總兵卻是管不了陳望。

  漢中府不是邊境,而是屬於腹地,不會遭遇北虜的入侵。

  漢中府最初設軍營的原因其實就是保護了瑞王的安危,不讓流寇竄入漢中府。

  現在的目的也和當初的初衷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

  總兵最多能管管邊事,如今境內平叛事務都是各地的督撫在管,總兵根本沒有權力去管。

  雖然上面設了一個援剿總兵官的名頭,援剿總兵官和副總兵官名義上是有權力指揮平叛的一眾將校。

  但是實際上,誰都不會將這份權力當真。

  如今文尊武卑已有百年,運籌帷幄,制定方略,作為統帥向來是文官的事情,武將老老實實聽命就好。

  聽起來很蠢,但是這就是事實。

  在明朝的後期,武官的權柄不斷的被削弱。

  但凡大一點的戰事,朝廷都會派遣文官作為督師領兵作戰。

  而那些統兵的文官,多的是酒囊飯袋之輩,比起趙括來甚至都不如。

  畢竟趙括起碼還會紙上談兵懂些兵法,而明朝後期統兵的一些文官恐怕連兵書都沒有讀全,除了會誇誇其談,說些大話其餘什麼都不會。

  明朝後期其實不乏精兵強將,奈何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最為著名的典範,當屬楊鎬。

  無論再多的說辭,再多的藉口。

  萬曆援朝之役之時,原本明軍一路高歌猛進,蔚山之役本來能夠戰勝,但是因為楊鎬臨陣指揮失誤,倉促撤軍,明軍遭受了極慘重的損失。

  而後在薩爾滸之戰,楊鎬更是葬送了明軍大量的精銳部隊,杜松、劉綎等一眾將校也戰死沙場。

  致使明金之間的攻守之勢徹底逆轉,明軍就此在遼東戰場之上一蹶不振。

  兵戰兇險,豈是兒戲?

  那些自以為是的文官,看過幾本兵書,便以為能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卻不知道就是被稱為漢初三傑的張良也曾多次披甲上陣,親臨前線,經歷了無數次的戰役最後才穩坐於中軍帳中。

  陳望雙目微凝,洪承疇雖然私德不行。

  但不得不說,他是真的會打仗,方略領兵都屬於一流。

  在他的麾下任將,起碼不會成為被累死的三軍之一。

  而且洪承疇這面虎皮在現在的朝廷也算是一面大的,跟在其身後能夠享受到不少的好處。

  陳望的目光在帳中一眾將校的身上一掃而過,帳內的一眾將校皆是正襟危坐,垂首待命。

  他沒有開口說話,他沒有將心中所想的事情說給其他人聽。

  現在所有的事情陳望都是乾綱獨斷,沒有詢問過其他人的意見。

  因為說了也沒有用處,無論是陳功、還是胡知義、胡知禮,亦或是趙懷良、唐世平,他們現在都幫不上忙。

  見識最多的,官職最高的是趙懷良。

  但就在幾個月前,趙懷良還只是一名把總,手底下領著四五百的戰兵。

  唐世平只不過是一名副百總,而陳功、胡知義、胡知禮就更別說了,他們都是家丁。

  現在能夠管好麾下的軍兵,其實都已經是頗為不易了。

  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路要一步一步走,急功近利並沒有用。

  一開始的陳望也問過他們的意見,但是卻沒有多少有用的意見。

  現在他們幾人雖然都已經獨領一部,但是眼界卻始終只放在本部本營之中,所有的想法都是自身和統管的人出發。

  眼界的改變,思想的變化並不是一朝一夕之間的事情。

  陳望轉過身,緩步走到帳中的首座之上重新坐了下來。

  前不久設了督導處,現在還處於的草創的狀態,到現在為止也只是剛剛招募齊了基礎的人員。

  後勤是由唐世平負責,唐世平雖然已經是竭力處理,但是還是有些力有未逮。

  除了後勤和督導之外,隨著軍隊的擴大,軍中還有各項的雜務,很多繁瑣的事情都需要人來處理。

  也幸虧胡知義從遼東帶來了不少的人,陳胡兩氏雖然不是大族,但是起碼還有族學。

  雖然沒有考功名的本事,但是起碼聽說讀寫大多數人都會,記帳算術也有不少的人的會。

  畢竟宗族之中也需要記帳管事,打理產業,肯定不能大字不識。

  陳望收回了目光,眼下隨著勢力的擴大,他的短板也顯露了出來。

  手底下的人大多數人的眼界因為身份地位的原因都不高,有才學知識的人也極為稀少。

  或許,自己可以趁著在漢中府的這個機會,招募一些幕僚……

  明天發形勢圖,這麼多地名確實會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