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章 千古一帝

  看著許寒的意思,這是受到展紅綾的啟發,似乎找到了苗頭,以及解決方案了。

  王宇恆也是比較好奇,許寒到底是從萬里長城的這四個字之中,到底是找到了怎樣的辦法。

  許寒只是心中有了一絲絲的感悟,但是具體怎麼做還需要時間思考一下。

  正好第二天就是去八達嶺的長城,或許看了長城之後就會更加成熟的想法。

  於是,許寒只好說自己只是有了一絲絲的想法而已,還沒有完善想法,正好趁著第二天遊覽長城的時候仔細思考一下。

  為了第二天爬山的時候有精氣神,大家都是沒有學著昨天的樣子喝夜酒。

  當第二天大家在停車場集合的時候,眾人都是精神抖擻,神采奕奕。

  黃藥師只給劇組放了兩天的假期,明天就要上班了,趁著這段時間還浪夠。

  今天不同於昨天的平地走,容易找到路線,所以大家都是購票的地方拿了一份景區的地圖。

  長城都是修築在地勢高的地方,本來就是用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

  老謀子的長城,在電影裡面說是為了防禦饕鬄的怪獸,只是一種奇幻一般的表現形式。

  長城一次次抵禦了來自北方的侵略和掠奪,仿佛就是農耕文明的北方大門。

  雖說在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長城到長江以北都是遊牧民族占據了北方中原。

  但是龐大的中華文明世界的內核超級強大,硬生生同化了幾乎外來所有民族,形成了大家庭模式的文明。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蹟之一,它像一條du巨龍盤踞在北方的遼闊的土地上。

  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許寒跟著大部隊,一邊時不時拿著宣傳冊子看著關於長城的介紹,一邊想著昨天心裏面所想到的靈感,怎麼在這一次的遊歷之中尋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長城這偉大的工程,似乎就是從華夏民族的第一次的真正的大統一時代,秦朝開始建立的。

  為什麼之前沒有建立呢?

  這是因為秦朝以前是沒有真正意義上大統一王朝。

  夏商周這三個橫貫了一千八百年的朝代,並不是我們所理解那種全國政治、權利、服裝、文字全面統一大疆域政權。

  而是真正的分封制,這是源於生產力底下,統治力度不夠造成的。

  比如傳達政令從東到西可能需要好幾年,等你回去復命說不一定國家首腦都換了。

  最出名的周朝,也就是最近動漫電影兩極分化評價的姜子牙,所在的那個時期。

  武王伐紂之後,面對龐大的領土,於是將自己的同宗、功臣等親信分封到了適合農耕的領土,帶去了文明和禮儀,同化了部落,提高了生產力。

  生產力提高,人口增加,分封到了各個地方的貴族過了幾百年,互相為了利益起了爭端。

  這些分封的國家有自己的文字和服飾,軍隊和政權,但都是要向中央的周室王朝朝貢,承認這是大哥,要聽大佬的話。

  有點類似於鬆散性質的聯邦和聯盟,盟主就是周室王朝的當家姬性王族。

  隨著時間的推移,下面的小弟有發展不錯的齊國、楚國等國家,為了當老大的名頭,總是要召開會議形式,確定自己的霸權地位。

  這就是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由來了,這些都是想要當大哥的人,最後卻是秦國統一了天下。

  周朝為什麼是西周和東周,東周分為了分為了春秋和戰國。

  西周和東周並不是因為都城的轉移,從鎬京到了洛邑的表象原因。

  而是西周大家都是因為分封制,都是在自己的地盤搞建設,占據無主的地盤。

  但是到了東周時期,發現已經知道的領域,都已經是占據差不多了。

  同時因為生產力,人口增加,為了自己的王國能夠多增加人口,只有搶占更加多的領土,養更加多的士兵,搶更加多的地盤。

  但是大家都是同宗同脈,所以在春秋時期,大家打仗都算是貴族的遊戲,非常講究禮儀,什麼追了多少步,不能再追了。

  什麼看到了敵對國的貴族也要躬身行禮,禮儀本來就是維護統治穩定的工具。

  直到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一個猛人,名將吳起打破了這種遊戲規則,開啟了殘酷模式,將軍隊真正做到了正規化,而不是平時是奴隸或者是農民,而到了打仗有需要的時候才領著武器為貴族打仗。

  出現了職業化和專業化軍隊,有了常年訓練的隊伍,於是戰爭開始了激烈,這才有了殺神白起動不動就要屠戮幾十萬級別的滅國之戰。

  戰國的激烈戰爭所有的王國都是知道了這個遊戲最後只能是一個大佬,要不然依舊是會延續互相攻伐千秋萬代。

  到了千古第一帝的秦始皇,這才真正的統一,靠著武力和耕地兩大法寶征服了東西南北。

  可以說整個秦國能夠統一天下,靠的就是整個國家成了戰爭機器,高速運轉著。

  在有很多的領土可供搶奪的時候,還可以維持,可是在天下太平之後,還是用著殘酷的戰爭機器,那就是離崩潰不遠了。

  統一之前屬於元素的集合,統一之後應該是元素的融合。

  統一文字、語言、服飾,大家都是一家人就不用打來打去了,奠定了當今中國的版圖以及後世幾千年大統一的思想。

  這種思想深深在國人的內心之中烙下了痕跡,至今不忘。

  這才有了三國演義裡面所說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言論。

  秦始皇的文治武功,這是不容置疑的,既然有了外部矛盾,那就要解決。

  為什麼不在有軍隊的時候,將戰爭的機器一直向北,達到歐洲去,難道真的是缺少地球儀。

  不見得是這樣的,根據長城所在的界限,幾乎就是地球維度的降水量分界線!

  農耕文明主要是種植,要在一個地方進行耕耘,就要生存下去。

  而遊牧文明主要是養殖,逐水草而居,哪裡有肥美的水草,就去哪裡。

  長城界限就是降水量分界線,以北並不是適合種植,也就無法供養已經是習慣了小米等農作物,無法保持農耕文明。

  就算是南方的人去了北方,過了幾代,也就是變成了遊牧民族了。

  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這些原因導致了南北差異,疆域的大體界限。

  而遊牧文明為什麼喜歡南下,這是因為北方一旦遭受了災情,不管是黑災還是白災,牲畜死了,沒有了人力和牲畜那就是只有等死,寒冷的土地是種不出糧食的。

  這也是北極熊國家在寒冷的地域幾乎都是了無人煙。

  因為種不出大量的糧食,養活不了大量的人口,只能保持自己的少數。

  千古一帝正是看明白了這一點,這才建立長城,保護農耕文明的民族。

  有了傳國玉璽,讓歷代帝王知道統一才是最後的大結局。

  有了統一文字,讓就算是不熟悉語言的人,也知道大家是同宗同源,應該走到一起。

  有了郡縣制,成為沿用至今的政體管理模式,能夠集合中央力量。

  可曾想,開啟了和保護了我們的千古一帝,就算是在史書毀譽參半,那也是會被正確對待。

  因為只有居住在一地,長久的時間,才會將文明和文化,以及強大的技術科技等文明的瑰寶知識一代代傳承下去。

  長城始建於秦始皇時期,經過歷代的增補修築,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長城幾乎都是明代所建。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

  這裡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登上八達嶺長城,極目遠望,山巒起伏,雄沉剛勁的北方山勢,盡收眼底。長城因山勢而雄偉,山勢因長城更加險峻。

  「不到長城非好漢「,到北京不登長城,猶如到上海不游城隍廟一樣,是不可想像的。

  迄今為止,已有包括尼克森、柴契爾夫人等在內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達嶺一覽這裡的山河秀色。

  今天的長城,早已失去軍事價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外遊客,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長城這一中華民族的象徵,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會煥發出新的生機。

  登上長城,許寒內心一陣激動,這幾乎就是主體民族能夠存在,華夏文明能夠長存的主要保護神。

  長城這個建築古代可以抵禦敵人,保護國人,到了如今也能夠成為經濟體系下的功臣。

  可以說,長城一輩子都是在為華夏文明服務。

  千古一帝雖說並不是首創長城,卻是將長城進行大幅度的串聯,將趙國和魏國等國的長城所串聯起起來,形成了民族永不磨滅的精神圖騰,實在是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