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章 京都胡同

  京都最具有歷史情懷的建築,除了幾百年的故宮之外,就是平民居所的胡同四合院了。

  順著李三爺給的地址,眾人也都朝著那個方向而去,畢竟胡同裡面道路狹窄,開車不是很方便,同時為了遊覽街景,索性眾人就走路前去。

  順便錯過飯點,和這個鸚鵡王接觸,免得到時候尷尬,不在飯點上去拜訪,也算是初次拜訪的一種禮儀。

  而且還可以在街道上尋找美食,享受一下帝都人們的生活。

  帝都的美食發展除了自身的特色之外,大多都是匯聚了來自全國的美食,眾人看得目不暇接。

  不過眾人都是經歷過中海的八卦美食城的洗禮,都是具有一定的鑑賞力,尋找一家老字號的店鋪。

  本以為很好吃,發現不過如此,而是價格也是很具有帝都的身份,超高的價格對於眾人來說很具有殺傷力。

  還好大家都不是差錢的主兒,也就沒有在意。

  吃了飯,又在茶館裡面看了兩個鐘頭的相聲,這才發現時間已經快下午三點了。

  反正地址就在附近,步行過去,也就行了。

  建築系專業出身的新雲頓時就成了大家的嚮導,一邊朝著這個鸚鵡王所在的地址而去,同時說起了關於京都胡同的建築歷史。

  雖說京都在清明民國都是經歷了戰火,除了八國聯軍時期遭受了些許破壞,但是後面的熱武器作戰之中,基本上都是避開了被毀滅的結果。

  這也算是一種我們華夏的保護神,保護著我們。

  說起建築歷史,新雲化身為百家講壇的裡面的大師一般,直接從京都建築歷史的源頭說起,這一切的源起,卻是在1267年,元代時期。

  京都古老建築風貌源於元代建大都沿襲下來的,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

  所以,京都胡同是久遠歷史的產物,它反映了京都歷史的面貌,是有豐富內容的。

  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說:「京都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裡有大街,有胡同。」

  胡同是城市的脈絡,是生活的場所,是家的方向,更是京味文化的精髓。

  土生土長的京都人熟悉家門口的胡同,對它的過往和趣事如數家珍,飽含著深厚的胡同情結。

  估計這也是為什麼胡同所在的四合院,為什麼能夠成為目前最具有價值的建築商品,單位竟然是以億作為交易單位。

  聽著新雲的講解,許寒也是左顧右盼,看著周遭的事物,所有所思。

  乍一看,京都的胡同都是灰牆灰瓦,一個模樣。

  來往行人除了如同許寒這樣的遊客也有很多本地的老頭,此時正是陽光溫和的時候,無所事事的老頭,有的提著茶壺,有的提著鳥籠,依靠在大門,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

  殊不知這些小老頭,也是成為了眾人眼中的一道風景線。

  因為京都的胡同絕不僅僅是城市的脈絡,交通的衢道,它更是京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場所,京城歷史文化發展演化的重要舞台。

  它記下了歷史的變遷,時代的風貌,並蘊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風情的博物館,烙下了人們各種社會生活的印記。

  漫步其中,到處都是名勝古蹟,細細品味又似京都的百科全書,不少胡同中的一塊磚、一片瓦都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

  從一個個大大小小的胡同院落中可以了解京都市民的生活,包括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鄰里關係。

  從史籍中看,光是「胡同」一詞的寫法從元朝到清朝就有:衖通、火弄、火疃、火巷、火衖、胡洞、衙衕、衚衕、忽洞、湖洞等十多種。

  京都胡同的形成是隨著京都城的形成而變化、發展演進的。

  大約在五十萬年前,這塊地界兒開始有了原始人居住,不過那時只是住在天然洞穴而已。

  到了距今大約一萬到四、五千年間,這兒出現了原始氏族公社,開始住上了易簡房屋。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公元前1045年,這兒成了奴隸制的古燕國的都城,叫薊城,可當時的城牆只是用夯土築成的。

  到了戰國時期,廣為流傳的《周禮·考工記》明確規定:「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

  可見那時已非常注重城建制度了,就連城中街道布局都有作了明文規定。

  以後的兩千多年間,從秦、漢開始,無論是三國、兩晉、南北朝,還是隋、唐、五代和宋朝,這塊地界兒一直都是北方的重鎮。

  十世紀初,遼朝建立,把這兒當成了陪都,改稱南京,又稱燕京。

  公元十二世紀,金朝建立,在此建都,稱為中都,中都城裡出現了坊、街、道、巷,但至此還沒有「胡同」出現。

  公元1276年,元朝在毀於戰火的金中都原址東北部,按《周禮》之原則建立了「狀如棋盤」的大都城。

  並於1285年2月「詔舊城居民之遷京城者,以高及居職者為先,乃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其或地過八畝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據,聽民作室」。

  貴族功臣,悉受封地,以為第宅。於是,元朝的官僚、貴族們就按此規定,在大都城內蓋起了住房及院落。

  這一間間房屋、一個個院落,一個挨一個蓋起來,連起後就是一排排的,而一排與另一排之間要採光、通風,還得留出進出的通道,便形成了胡同、小街和大街。

  據元末《析津志》載:「大都街制:自南以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小街十二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衖通二字本方言。」

  當時的大都城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天下,這方言當然就是蒙語了,本系「水井「之義。有水井的地方才有人煙,才得以居住。

  且當時盛行的雜劇戲詞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胡同」,如關漢卿的《關大王獨赴單刀會》中就有「直殺一個血胡同」,再如李好古的《沙門島張生煮海》中說得更具體:「你去兀那羊角市頭磚塔胡同總鋪門前來尋我。」

  可見京都的胡同是形成在元大都城的格局裡。不過元大都當時僅記有29條胡同,因當時明確規定寬9.24米的才叫胡同,要是達到18米寬就叫小街,到36米寬就稱為大街了。

  公元1403年明朝的燕王朱棣當了皇上之後,將這兒改稱為京都,這時才有了「京都」這個名稱,至今已叫了590年了,但比「胡同」這個名稱晚出現了一百多年。

  並開始大規模營建京都城,城牆一改以往用土夯築的方法,而是全部用磚包砌。大城裡包著皇城,皇城裡包著紫禁城(今故宮)。

  紫禁城位於京城中心,而紫禁城的中心又是皇極殿(今太和殿),皇上的蟠龍寶座又位於皇極殿的正中。

  有一條無形的線從這個寶座上穿過,它就是北起鐘鼓樓南至前門樓,後又延伸到永定門,縱貫京城南北,長達16里的中軸線。

  整個京都城的建築布局,都是以此為依據的,城內一切建築都整齊對稱地排列在其左右,街道胡同也如此,或對稱排列在它兩邊,或與之平行。

  這種布局充分體現了尊帝王、崇皇權、重禮儀、右文化、敬天地、法祖宗的思想。公元1420年京都城營建完工,明成祖正式遷都京都。

  公元1553年,又增建了城南外垣,至此京都城又有了內外城之分,京都城的「凸」字型平面布局至此基本定型,面積約為62平方公里。內城九門,外城七門。

  這時京都城的胡同,據《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載:有街巷711條,胡同459條,共為1170條。

  清朝定都京都後,完全沿用了明京都城,就是後來也只是對紫禁城和皇城進行了一下小的改建、重修。

  但由於清是女真族的後裔滿洲貴族建立的王朝,所以定都京都後便實行了空前絕後的旗、民分城居住制度,令內城居住的漢人全部遷到外城,這樣就促進了原來較為冷清的外城的發展。

  新遷至外城的人又匆匆蓋了許許多多的新房、新院,連起來就形成不少大大小小、長長短短、規範或不規範的新胡同。

  此時對原來元朝作的胡同必須寬9.24米的規定,早已逐漸模糊了,雖街巷胡同格局「大抵襲元、明之舊」,但「街巷」與「胡同」的界定早分不那麼清楚了,總體數目已增到2077條之多。

  辛亥革命結束了清朝的封建統治。

  民國前期京都仍是中華民國的首都,1928年國民黨南京政府把京都改為北平特別市。過去由於皇城占了京都城的中心位置,因而阻斷了東西主幹線,東西往來必須繞道天安門廣場以南的棋盤街或北邊的地安門。

  民國初年,隨著紫禁城的開放,行人才可以橫穿東西長安街。這樣,京都就有了一條和縱貫南北的中軸線直角相交橫穿東西的長緯線。

  經緯相交於天安門前,形成一個大十字坐標,街巷胡同就以此為中心而往外發展開。幾條新幹道的打通、增闢,帶動了胡同的發展,到四十年代京都的街巷胡同已達3200多條。

  聽聞歷史這麼雄厚,真是叫人充滿了一種崇敬的心思,對於居住在這裡的人,包括未曾蒙面的鸚鵡王,更加充滿了期待,或許這也是一個和李三爺差不多的怪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