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章 一深一淺

  香江是一個奉行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其經濟的重點在於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香江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經濟比較發達。

  在各種的權威機構各種評選活動之中,總是處於世界前三名,甚至是大多數都是第一名的地位!

  小地方,大地位。

  小老弟這麼風光,總是有人眼紅。

  這也就是被有心人給利用,出現了年輕人的站街事件。

  事件令香江旅遊業,酒店行業等等得到了重創,市民們紛紛不敢去香江消費,導致了香江經濟下滑的嚴重。

  現在香江經濟下滑至10年來最差。

  就算是這樣,依舊是在各種評比之中拿下幾乎前三名的排名。

  大哥永遠是大哥,環顧四周,發現四周居然能打的都沒有。

  據了解香江中環、灣仔、銅鑼灣、尖沙咀等繁華區域有很多餐廳生意慘澹。

  面臨店鋪倒閉的情況,很多香江的餐廳、旅遊業生意營收額下跌50%至70%。

  就比如許寒等人即將入住的港威酒店,五星級別,曾經的房價可是超過了一千元,現在為了鼓勵遊客,都進行了價格上的優惠再優惠。

  不過,這也讓有志之士,知道了香江並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靚麗人兒,也有著自己的頭痛腦熱的小疾病。

  並不是每個香江人都是光鮮亮麗,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

  特別在香江的深水埗,仿佛香江驚天巨變跟自己沒有關係一般,破舊的老樓,仿佛還是上個世紀年代的樣子。

  世人眼中,香江就是繁華的代名詞。

  但是,繁華的另一面卻又是滿目瘡痍。

  這裡,除了銅鑼灣徹夜不寐的霓虹燈光,

  還有被稱作「悲情城市」的天水圍,以及劏房林立的深水埗。

  香江,也有著他自己的富人區與貧民區。

  貧窮和富有在這裡,都赤裸得觸目驚心。

  兩者之間的區別,除了一串平均數據,還有那些深植於人們生活里的點點滴滴。

  一如深水埗和淺水灣,一深一淺就是完全不同的光景。

  深水埗的窮是全港公認的,也許窮的只剩下情懷了。

  深水埗歷史悠久,地處九龍西北部的心臟位置,占地約一千多公頃,人口約三十五萬左右。

  它是香江最早期的發展區域之一,這樣一個地方,你肯定想不到它曾經還是香江最繁華的商業區和交通樞紐。

  早期的香江電影都曾在這裡取景,成為了我們對於香江街景最初的記憶。

  深水埗其實在內陸的很多城市在上演著,每個古老城市現代化的發展,因為資本原因,根本對現有的老街,做不了完全推到重來。

  只好在周邊重新建設新的地盤,誰知道幾十年,甚至是幾年之後,地位就會打個顛倒。

  許寒身為川省人,自然是知道蜀都的南邊發展,也是一樣,曾經被人看不起的郊區,居然翻身成了城市新的繁榮中心。

  時至今日,深水埗依然保留著老香江的原貌。

  在這裡,我們依舊可以看見許多五、六十年代的建築物。

  破舊的外牆長滿青苔,透過小小的窗戶,還能看到裡面晾著的衣服和呼呼轉個不停的電扇。

  這種特有的街景和情懷,對於要拍攝那個年代情懷的電影,簡直就是最佳聖地。

  不過,水埗到底有多窮?

  因為一些社會因素,香江承受過很多的打擊。從1953年到2018年,65年光陰過去,香江的經濟早已崛起,繁榮盛況聞名全球。

  但是,與旺角、中環、灣仔等等地區不一樣,深水埗仿佛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走在這裡,居民們的生活狀態和居住環境比油麻地更加艱難。

  大導演,英雄本色的導演,一手捧紅髮哥的吳宇森曾這樣描述自己在深水埗的童年:

  「在這裡,我們曾露宿街頭,一家人拿著碗筷等待救濟,等著入住從置區。

  在這裡,我曾經跟流氓地痞打架,流著血回家,母親沒作孟母三遷。

  父親平和如昔地教導我做人要有風骨,有承擔,對人心存有愛,不能有恨。」

  對於大多數外地遊客而言,很少會選擇來深水埗。

  這裡不是購物天堂的中心,破舊不堪的寸光寸景更是無法引起那些在商場血拼的人的注意。

  連香江人自己也稱深水埗為香江的「貧民窟」。

  它與淺水灣相比,一深一淺之間,就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的區別。

  淺水灣,這裡「藏」著香江首富。

  淺水灣位於香江島太平山南面,沒錯,就是那布滿富商天價豪宅的芬梨道上的太平山。

  與深水埗不同,淺水灣沒有唐樓和劏房。

  這裡是香江最貴的住宅區之一,眾多的別墅豪宅遍布於海灣的坡地上,其中就有香江首富李,以及富商包的豪宅。

  站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香江的美色,可以說是風水位置最好的地方,也是香江乃至整個世界,衡量你在香江是不是一個有錢人的標誌所在。

  這一兩年,香江的房屋均價早已過了10萬/平米。香江商品房的平均面積為49平米,人均居住面積為15平米。一套普通的50平米的商品房,售價高達700餘萬。

  如果說在內陸買房是超級困難模式,那麼在香江買房那就是九死一生地獄模式。

  60平米的房子在寸土寸金的香江已算「豪宅」,只有不到20%的家庭能住得起。

  更別說是扎在淺水灣的那些依山傍海的太平山豪宅。

  而60平米在內陸的三四線城市,只能算得上是小戶型,根本不夠住,只能小兩口自己住。

  也是被人戲稱為拒絕父母房型面積。

  這個面積卻是香江大多數人難以企及的夢。

  不管是香江還是內陸,都是有著國人的土地情結,只有買了買房,才算是有根,讓人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房子這個住的事情上。

  但是購買的只是名義而已,如果沒有買房,難道真的是只能睡大街麼?

  其實不管是租房還是買房,每一個月的房租還是按揭,基本上都是每月交付一定資金。

  只不過後者擁有了擁有權,以及售賣權。

  如果房租和按揭是相對持平,那也是能夠接受,可是當按揭遠遠高於房租的時候,那就是屬於上層精英開始剪羊毛的時候了。

  而且趁著具有經濟歷史規律的動盪,等房子降價之後,被人再度收攬一波,讓人前面的打怪升級的經驗直接清零。

  理所應當,淺水灣成為了香江名副其實的富人區。

  淺水灣和深水埗的煙火氣息截然不同,淺水灣也沒有為了生計而每日奔波的白領和老人,這裡的人們都很會「享受生活」。

  這裡,擁有全香江最受歡迎及交通最方便最具代表性的泳灘。

  陽光、沙灘、海水……沒有上下班的匆忙與勞碌,也沒有老鼠飛竄的小吃街。

  每年,淺水灣都要接待超過320萬的遊客。

  作為一個著名景區,淺水灣也為自身帶來很多旅遊方面的收益。

  深水埗與淺水灣,一個「深」一個「淺」,一個「埗」一個「灣」,名字或許恰恰就代表著兩者截然不同的命運和境況。

  那些在深水埗日夜奮鬥的港漂青年,也許都期盼著有一天能站在淺水灣,以此證明自己。

  對於他們而言,淺水灣是一面鏡子,亦是一個目標。

  毋庸置疑的是,香江是一片夢想的沃土,

  也是奮鬥的競技場,遍地都是機會。

  別人錯過的,或許正是你需要的。

  有志的青年都是期望著有一天能夠從深水埗搬家到淺水灣。

  一深一淺,一窮一富,一暗一明,對應著陰陽之理。

  聽到這裡,許寒不由得想到了蝴蝶谷和中海城市,不就是自己深水埗和淺水灣麼?

  奮鬥和勵志,永遠不會過時,不應該是成為年輕人口中嫌棄的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