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寧遠城。🍭💘 ❻9ѕнⓊ᙭.𝐜ᵒм 🐒🍩
明朝的薊遼總督洪承疇正在押簽房內查閱往來軍情文書,及時批閱處置意見,安排遼東的各項軍務。
自從被任命為薊遼總督,負責遼東軍務以來,他深感明軍野戰能力不足,難以跟清軍野戰,洪承疇一邊組織加固遼東的據點,一邊組織屯田練兵,準備長期固守遼東。
他根據自己鎮壓農民起義的經驗提升吳三桂為團練總兵,並從各營中抽調士兵,進行集中訓練。
將抽練之兵置於前屯衛(山海關外七十里)和中後所(山海關外一百二十里),方便就近支援錦州、松山一帶的明軍。
這段時間,洪承疇派出明軍東協總兵曹變蛟、寧遠總兵吳三桂、遼東總兵劉肇基等人率軍與清軍在黃土台及松山、杏山作戰,雙方互有殺傷。明軍難以野戰退敵,清軍也奈何明軍防線不得。
這時,一個隨軍贊畫進來報告說:「制台大人,寧遠吳總兵回來了,正在外面求見。」
洪承疇抬頭說了句:「那就請他進來吧。」
吳三桂進來單膝跪地施禮道:「參加制台大人!」
「三桂免禮,你怎麼從松山回來了,可有什麼急事?」洪承疇問道。
「滿清的皇太極召見了朝廷派去的秘密議和使臣,提出了同意與我大明議和,共同打擊振明軍的意見。下官收到消息後,就立即前來稟報制台大人。」吳三桂回道。
「哦,皇太極也想先打振明軍?這麼看來,他把振明軍的威脅放在了我大明朝廷之上啊。」洪承疇自言自語道。
「大人,如今我大明的精銳將士都在遼東與清軍對峙,致使振明軍在關內迅速做大,如果不跟滿清達成和議,恐怕我們這邊就算打退了清軍,國內局勢已經難以挽回。」吳三桂建議道,他在攻打大同時,已經徹底得罪了振明軍,絕不期望振明軍今後能夠奪得天下。
「這要議和也得有個章法,滿清那邊是什麼態度?」
「皇太極承諾只要我軍返回關內攻打振明軍,他們將放棄對錦州的包圍,還可以派一部份兵力協助我們。」吳三桂回道。
「那他們有什麼要求?」洪承疇可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
「滿清只有一個要求,就是開放邊市,允許商人向他們出售糧食、鐵料等軍需物資,他們承諾等價向我們提供火器,用來打擊振明軍。」吳三桂接著介紹道。
「這些條件也不是不能答應,但需要報皇上來定奪。如今國內局勢堪憂啊,剛剛傳來的塘報,林峰的振明軍已經占領了山西、河南全境和陝西大部,現在又向湖廣進軍,三分天下已經有其一。再不集中全部力量圍剿振明軍,恐怕……」洪籌承憂心忡忡地說,這後果他都不敢言及。
「大人,我們在大同跟振明軍也交過手,雖然他們戰力不俗,但也不是不能戰勝,只要能夠和滿清騎兵聯手,末將覺得還是可以打敗他們的。」吳三桂很有自信地說。
「也罷,三桂你先下去休息,本督寫個摺子給皇上。」洪承疇說道。
吳三桂聞聲告退。
京師紫禁城,乾清宮。
「廢物,廢物,都是一群廢物!」崇禎帝一把將御案上的文書掃落在地,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罵道。
接連收到襄陽丟失、鄖陽丟失,楊嗣昌病死軍中等一連串噩耗,崇禎帝終於失態了。
隨侍的太監趕緊過來收拾掉落地上的文書,將崇禎踢倒的矮几扶起。
「皇上,還請您息怒,保重龍體!」陳新甲在一邊勸道。
「保重龍體,朕的大明都快沒了,還要身體何用?」崇禎仍然覺得心中鬱悶難耐。
「皇上,楊閣老操勞過度,病死軍中,外廷因為丟失襄陽等地,對閣老攻訐頗多,該如何定論,還請您示下。」陳新甲請示道。
崇禎對楊嗣昌的死很是悲傷,這標誌著他與楊嗣昌進行謀劃的四正六隅之策失敗,他一邊繞著大殿內的柱子踱步,一邊回想任用楊嗣昌以來曾經取得的剿滅流寇的勝利,一度讓他看到了大明中興的希望,而今卻再也無人可以給他這種希望。
思慮良久,崇禎才開口說:「傳諭告外臣,輔臣楊嗣昌奉命督剿,不負責專門防守一座城市,他發布檄文,再三告誡要防止敵人詐城夜襲,地方上置若罔聞。
等到違抗命令失陷城池,卻專門怪罪督輔一人,這是不公平的。況且輔臣深入前線一年,多次獲得勝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一生的勤勞是難以泯滅的。
如今輔臣已死,外廷不得在妄議他的罪過,還是綜合其功,議尊號,予以厚葬!」
「皇上寬容大量,楊閣老若泉下有知,必然感恩涕零。」陳新甲繼承了楊嗣昌的衣缽,自然也是不願意清算楊的,否則必容易牽涉自身。
此時,大太監王承恩拿了一個奏章進來說:「皇爺,遼東洪總督的急奏。」
崇禎心裡又是一緊,不會遼東出事了吧?不過也只能裝作鎮定自若的說:「呈上來看看吧。」
王承恩將奏章呈上。
崇禎帝接過看了一番,臉上的神情陰晴不定,他沒有說話,轉而將奏章遞給陳新甲說:「你也看一看吧,看看是什麼意見?」
陳新甲接過奏章,很快看完說:「皇上,楊閣老還在朝內之時,就主張暫時與北虜議和,集中力量對付國內的流寇和亂民。
因外朝的反對,遲遲不能達成與滿清的和議,致使不能剿滅李自成、張獻忠等寇,並讓林峰的振明軍有了發展空間,現在已經到了不舉全國之力,難以與之抗衡的地步。
臣建議還是依照洪制台所奏,立即與滿清達成和議,共同對付振明軍,先解決這個心頭之大患。」
「外廷的議論和反對如何平息?」崇禎依然是顧及名聲。
「皇上,這振明軍已經占領了大明的三分之一領土,還剿滅了楊閣老剿了兩年都未竟全功的張獻忠、羅汝才,可見其實力有多強大。
朝廷受到的最新塘報還是幾天前的,說不定現在他們已經席捲了湖廣大大部,關內已經沒有精銳之軍可與之抗衡。
林賊的主張的打擊大戶豪紳、士紳一同納稅,他還允許商人農夫、書吏衙役,甚至販夫走卒等直接為官,這是要斷了士林的根,下官覺得外廷應該能夠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如果此時還有人跳出來反對與滿清的和議,就是林峰的同黨,必須採取雷霆手段化解。」陳新甲力陳道。
「陳部堂言之有理,朕的決心一下,連清同抗振明軍。具體議和條款,你們兵部去商量,務必要儘快讓洪總督帶領遼東精銳入關攻打振明軍,最好能夠請清軍配合進攻。」崇禎明確了大致的原則。
「下官遵旨!」陳新甲領命道。
經過陳新甲再次派出特使的商議,明清終於在遼東停戰,共同對付振明軍上達成了一致。
外廷在陳新甲舌燦蓮花的勸說,主要也是振明軍力量的威逼之下,破天荒地沒有再次反對跟滿清議和。
於是,洪承疇收攏遼東的明軍,除了留下祖大壽繼續守衛錦州,遼東總兵劉肇基留守松山至寧遠一帶外,他親自帶領寧遠總兵吳山桂、東協總兵曹變蛟以及五萬大軍,開始入關準備攻打振明軍。
皇太極這個時候也體現了很強的大局觀,在明廷答應在錦州外圍開放邊市後,撤出了對錦州的圍困。
下令與振明軍有作戰經驗的的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帶領兩萬滿清鐵騎和恭順王孔有德、智順王尚可喜的三萬漢軍,一共五萬人,借道山海關,協助明廷攻打振明軍的大同、山西等地。
洪承疇在嚴密監視清軍的基礎上,同意了他們的借道要求,滿清兩軍合流開始對付振明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