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蔡大人再顯神通
「鮑超!」
一聲呼喊聲響起,正在擦拭著手中火槍的鮑超下意識立正敬禮,然後回應道。
「到!」
李世賢邁步走進營房,來到鮑超面前開口說道。
「大軍接到命令,即將開拔東征。」
「我部受命為大軍前鋒,本將著令鮑超你部為大軍前沿,前出漢陽府方向偵查敵軍動向,可有問題?」
鮑超曾經是湖南清軍的一名把總。
在衡陽之戰時,鮑超投降大唐,後又因立下戰功,而被從戰俘提拔為正兵。
在接下來的湖南戰事中,鮑超作戰英勇,數次立功,一路被提拔,如今已經是一名連長了。
且還是唐軍中的精銳偵查連連長!
鮑超聽到提拔自己的老上司的命令,當即抱拳說道。
「旅長放心,卑職保證完成任務。」
在湖南的戰事中,李世賢也是被從團長,副旅長,署理旅長,一路晉升為了旅長。
李世賢拍了拍這個自己親自從戰俘堆中揀拔出來的偵查連長肩膀,開口說道。
「好好干,等這次偵察任務結束,我親自為你們向上面請功。」
「營長有望!」
鮑超聞言,當即開口表態道。
「卑職謝旅長提拔,今後一定以旅長馬首是瞻,旅長若有吩咐,卑職當赴湯蹈火,別無二話。」
李世賢再次拍了拍鮑超的肩膀,然後說道。
「話別說太滿,我即便想提拔你,你也得先立下足夠的功勞才行。」
「這次的偵查任務你要是辦砸了,那我即便想提拔你,也沒辦法不是?」
鮑超聞言,用力點頭道。
「旅長放心,卑職明白,一定不讓您失望。」
李世賢點點頭說道。
「很好,回頭你便帶人去領取裝備。」
「領了裝備,就儘快上路,前出偵查吧。」
鮑超當即點頭道。
「是,卑職遵命!」
語罷,李世賢轉身離去,前去安排其餘各部兵馬出征前的準備工作。
而鮑超則是帶人前去軍需倉庫領取裝備。
作為軍中的精銳偵察兵,鮑超等人的裝備很是齊全。
除去頭戴的鋼盔,後裝步槍,左輪手槍,皮製子彈袋,刺刀,軍用匕首,手榴彈等作戰用品之外。
還有新式膠鞋,還有水囊,鐵皮飯盒等生活用品。
可謂是全副武裝!
領到全部的裝備,鮑超便正式帶人出發。
……
隨著長江南岸的戰爭氛圍越來越濃郁,身處南昌府的江西團練大臣蔡炳文也是接到了消息。
「蔡大人,情況危急啊!」
「長毛賊兵馬自太平府出發,從東往西打,而唐賊兵馬則是自岳州發兵,從西往東打。」
「他們……他們這是要夾擊我江西啊!」
江西巡撫兼提督張芾有些慌亂的找到蔡炳文商議戰事。
蔡炳文也是一臉憂色道。
「江西方面兵力單薄,而團練民勇更是尚未成型,面對兩伙兒賊兵的夾擊,我江西方面只怕是難以招架。」
對於當前的局勢,蔡炳文也沒辦法。
江西的綠營主力和湖南的綠營主力一樣,都被抽調去組建江南大營了。
可在楊秀清一破江南江北大營之後,現在已經被打殘了。
而民勇團練更不必說,蔡炳文上任江西團練大臣滿打滿算不過幾個月,這點時間根本不足以做些什麼。
再加上江西的士紳地主們見大唐在湖南開科舉,發官帽子,心中都有了動搖,對於出錢出力保衛滿人的江山開始猶猶豫豫了起來。
士紳們要的只是當官,至於說是誰家的官,那是無所謂的。
所以,民勇團練的組建並不順利。
現如今也就剛搭起一個架子,戰鬥力相當有限。
以當前滿清在長江以南的糟糕局勢,別說只是蔡炳文這個混子了,哪怕是神仙也難救。
蔡炳文苦著臉詢問道。
「張大人,我們此前不是向總督行文求援了嗎?」
「怡良總督那邊怎麼說?」
自從江寧被太平天國攻陷之後,滿清方面已經更換了好幾次兩江總督。
先是陸建瀛被免職,後是厚祥,楊文定等相繼被撤,最後才輪到現任的兩江總督瓜爾佳·怡良上位。
張芾搖搖頭說道。
「總督大人說朝廷接下來準備要集中兵力,剿滅占據江寧的長毛,沒有多餘的精力派兵增援江西。」
「非但讓我們自己想辦法守江西,還說要我們這邊儘可能抽調一支兵力,前去增援江南戰事。」
蔡炳文聞言,無奈的苦笑一聲道。
「國事多艱啊!」
張芾神情凝重的說道。
「蔡大人,您得想想辦法。」
「要不然,江西就真的要丟了。」
蔡炳文聞言,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知道,以當前的局勢,自己不管怎麼做,都很難保得住江西。
所以,他現在最應該做的其實不是琢磨怎麼保住江西,而是在江西丟掉之後,怎麼減輕自己身上的罪責。
想著這些,蔡炳文下意識的將目光看向張芾,然後計上心來。
「張大人,本官有一策,或許可行。」
「只是實行起來,只怕有些冒險。」
張芾聞言,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忙不迭的開口說道。
「蔡大人請講!」
「現在江西所面臨的局勢,已經到了不得不冒險的地步。」
「不冒險就是等死,冒險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既然如此,那為何不拼一把?」
蔡炳文見此,開口忽悠……啊呸,是建議道。
「現如今,朝廷主力都匯聚於江南,企圖先集中主力剿滅長毛,再派兵征討唐賊。」
「也就是說,在長毛被剿滅之前,朝廷不可能派出援兵,分兵增援江西戰事。」
「所以,本官的想法是,我們不妨答應總督大人的調兵,由本官帶領新編練的江西團練,前去增援江南戰事,協助朝廷儘快剿滅長毛。」
「等江南戰事結束,朝廷剿滅了長毛,自然會發兵救援江西。」
「而張大人率江西綠營,固守九江南昌等要地,節節抵抗,等待朝廷援兵在剿滅長毛之後西進。」
「只要朝廷援兵西進,那江西戰局便可以挽回了!」
蔡炳文說這話的時候,眼神炯炯,其中滿是肉眼可見的真誠。
張芾聞言,思索一陣之後詢問道。
「能頂住嗎?」
蔡炳文說道。
「九江,南昌都是堅城,且中間尚有廬山,鄱陽湖等險要之地可做防守,若是節節抵抗,應當可以堅持不短的時間。」
「實在不行,還能退往贛州,或是上饒等地,等到江南戰事結束,朝廷援兵抵達江西,到時候再行反擊也不遲。」
退往贛州的話,有井岡山脈作為依託,清軍可以憑藉地利,抵抗唐軍攻勢。
退往上饒的話,則是因為上饒北面為懷玉山脈,南面為武夷山脈,上饒正位於兩座山脈包夾的一條狹長谷地之中。
清軍可以直接通過這條谷地,退往浙江,或是獲得浙江方面的增援。
可以算作是一條不錯的退路!
語罷,蔡炳文追問道。
「張大人意下如何?」
張芾聞言,一臉的糾結之色。
片刻之後他語氣略顯感慨的開口說道。
「蔡大人所言果真是在冒險啊。」
「但本官覺得,不如由本官率兵去增援江南戰事,而蔡大人留在江西主持防務如何?」
張芾不傻,蔡炳文剛剛說出他的安排,張芾心中便反應了過來。
雖然蔡炳文所言有理,但說白了,這不就是蔡炳文自己率軍離開江西這個爛泥塘,前往江南立功。
然後由他張芾來承擔江西丟城失地的罪責嗎?
他張芾才不上這個當呢!
即便分兵增援江南,以求江南戰事儘快結束,讓朝廷可以增援江西,那這個領兵增援江南撈功勞的人,也得是他。
蔡炳文聞言,沒有任何的遲疑,當即點頭應了下來。
然後說道。
「可以!」
「如此也好,本官乃是皇上親封的江西團練大臣,確實不好擅離駐地。」
蔡炳文雖答應的痛快,但在話中留了一根釘子。
也就是最後一句,不好擅離駐地。
這句話,他是專門說給張芾聽的。
他這個團練大臣不好擅離駐地,可你這個江西巡撫兼提督帶兵離開江西更扯淡好嗎?
見蔡炳文答應的如此痛快,張芾不由得心生愧疚。
懷疑自己是不是錯怪蔡大人了?
他可能是真的為了大清才出這主意的,而非是想要甩鍋和搶功!
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還真他娘的不是個東西啊!
其實張芾是真的想多了。
蔡炳文沒他想的那麼偉大。
蔡炳文之所以對張芾的要求會答應的這麼痛快,其實是因為對蔡炳文來說,不管是誰帶兵去江南增援江南戰事,都不耽擱他甩鍋。
如果是他自己前去最好,只要他能在江南方面立下點功勞,那麼接下來即便江西丟了,皇上也不會過於苛責他。
因為蔡炳文早已知道,現如今朝廷的戰略重點在江南,朝廷的第一目標是剿滅長毛賊。
至於說江西這邊,則是次要的,暫時丟城失地也無妨,朝中對此早有心理準備。
可如果是張芾這個巡撫兼提督帶兵前去江南,那也無所謂。
正好,蔡炳文可以用密折參他一本為了搶功,擅離駐地,以至於他蔡炳文獨木難支,江西陷落。
最後這鍋同樣也能甩出去!
至於說張芾帶兵增援江南,是因為怡良的調令?
這麼說吧,怡良給的不是強制的調令,而是建議江西方面如果有餘力的話,儘量派兵增援江南戰事。
這裡面是有扯皮的餘地的。
說白了,這事情其實和誰對誰錯無關,最終要看的,是誰能在皇帝面前說上話。
誰能在皇帝面前說上話,那誰就有理,誰就是對的。
而他蔡炳文,作為搬倒曾國藩的第一功臣,皇帝安插在長江以南的心腹親信,他在咸豐面前說話肯定比張芾好使。
至於說蔡炳文這麼坑隊友心裡是否會愧疚?
呵呵,他蔡炳文要是會愧疚,當初在湖南就不會坑曾國藩了。
當官嘛,就不能講良心,蔡炳文早已參透了這個最重要的為官之道。
張芾面露糾結之色,但最終還是改口道。
「罷了,本官還是率兵留守江西,由蔡大人率兵去增援江南戰事吧。」
「蔡大人是江西團練大臣,不好輕離駐地。」
「可本官這個江西巡撫兼提督,卻更是有守土之責,更不能離開江西……」
張芾之所以改了主意,雖有一部分原因是被蔡炳文的「大義凜然」所感動。
但更多的還是因為蔡炳文最後的那句話。
不好擅離駐地!
江西團練大臣,嚴格來說主要任務就是在江西組織團練,並指揮團練進行剿賊。
這個剿賊的剿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
也就是說,蔡炳文其實是沒有守土之責的,他只需要帶著團練剿賊即可。
可即便如此,江西團練大臣都不好擅離駐地。
更何況是他這個本就有守土之責的江西巡撫加提督呢?
一但在他率軍離開江西之後,江西丟了,他張芾的責任更大。
這種情況下,張芾又怎麼敢輕易離開江西?
為此,他只能是忍痛將立功的機會讓給蔡炳文。
當官能當到封疆大吏這種地步的人,不會有傻子。
他們做出的決定就算是再怎麼離譜,那也一定是做過利益衡量之後,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蔡炳文聞言鬆了口氣,再次點頭道。
「也好,聽張大人的。」
對蔡炳文來說,雖然江西失陷的這口鍋,無論如何他都能甩出去。
但如果在把鍋甩出去的前提下,他還能率兵前去江南,從剿滅長毛的這件事情中撈點功勞,那自是最好不過。
……
天京,天王府!
蒙得恩和洪仁玕腳步匆匆的來到了天王的寢殿外,然後開口求見。
「微臣蒙得恩,洪仁玕請見天王,有要事稟報!」
在天王寢殿外侍立的王娘聞言,開口說道。
「還請贊王和干天義稍後,我這便去稟報。」
洪仁玕在年前便隨著大唐出使天國的使團來到了天京,在與洪秀全相認之後,天京事變後手上無人可用的洪秀全大膽啟用了自己這位族弟。
將其冊封為干天福,然後又晉為干天義,兼任御林九門主將,算是將自己的戍衛工作交給了他。
可見洪秀全對其的看重!
現在的洪仁玕雖然投入天國時間尚短,但在整個天國中,卻已經可以算是一號有頭有臉的人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