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太子協理國政

  如今大崋作為擁有二十九大行省,外加北美特別行政區的大帝國,每日都會有許多事情發生。

  不過,大多數瑣碎國務都會由政務院、軍務院、督察院等處理。

  相關奏章、文檔等,則會送至秘書處歸類,皇帝可以隨時查看。

  只有真正的大事、要事及關鍵之事,還有皇帝特別關注的事,相關奏章才會送到皇帝御案上。

  一般而言,這些奏章上都附有相關部司官員的建議。

  再加上有秘書處人員將這些奏章按照輕重緩急整理好,同時按需要準備好各類資料、情報以供皇帝隨時查閱,作為大崋皇帝每日需要處理的政務並不算繁重。

  當然,也稱不上多麼輕鬆。

  而劉升分給劉瑞處理的這一迭奏章,所涉及的都是那種相對不那麼重要,又比較容易處理的。

  但這只是對劉升而言。

  對十六歲的劉瑞來講,每份奏章中所涉及的都是大事、要務。

  比如這第一份奏章,乃是軍務院轉過來的。

  言赤河府有兩個蒙兀兒部落聯合叛亂,赤河府警備團已出兵鎮壓。

  在此過程中,斃敵三百多,俘虜一千餘。

  請將俘虜轉為赤河工屯營苦役。

  西域行省自乾元十三年設立之後,分三府兩州,即:赤河、玉河、昆凌三府,休循、昆墟兩州。

  省治莎車(前文已改)便在赤河府,即原來的葉爾羌城。

  據劉瑞了解,大崋為了進一步穩固西域,為將來開拓中亞地區做準備,選擇的是流官治理,而非如漠南、漠北般選當地貴族首領自治。

  雖是流官治理,但當地仍以維吾爾、蒙兀兒、柯爾克孜三族為主。

  葉爾羌汗國以前的統治者便是蒙兀兒族,即當年隨著蒙古西征,遷徙到當地的蒙古人後代。

  曾經的葉爾羌汗王更是自稱蒙古黃金貴族孛兒只斤氏後代。

  大崋朝廷針對西域行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對維吾爾等三族並無薄待,甚至對三族普通民眾來講,還有諸多利好政策。

  然而西域自蒙古人西征滅西遼之後,畢竟受蒙古人統治好幾百年,又受伊教影響數百年,不沐漢文化久矣。

  再加上一些葉爾羌遺留小貴族不甘心權利受損,過去兩年中,時不時的便有人帶領部落反叛。

  但反叛規模都不大,一般反叛軍人數最多數千人。都不用常備軍出動,便被地方的警備軍鎮壓了。

  像這種戰後俘虜該如何處置的請示奏章屬於例奏,軍務院有司給的建議是「准許」。

  但作為入手的第一樁國務,劉瑞難免會多思考一番。

  『這兩個部落具體因何叛亂?』

  『這一千餘戰俘是否都是在戰爭中俘獲的叛軍戰士,其中是否有良民?』

  『此事存不存在地方官府警備軍相互勾結,逼反這兩個部落,以獲取苦役作為勞力的可能?』

  別看劉瑞才十六歲。

  作為從皇家學校高中部畢業的學生,他從小就培養出了多角度思考的習慣。再加上他性格本就比較謹慎、細心,想這麼多很正常。

  可是,想多了便難以做出決斷。

  這會兒工夫,劉升已經處理好了兩分奏章,見劉瑞看著第一份奏章久無動作,便道:「瑞兒可是遇到了難題?」

  劉瑞並沒有不懂裝懂的習慣,相反,他深知不懂就問的重要性。

  於是道:「兒臣是有些疑慮。」

  隨後便將針對赤河府警備團這份軍務奏章的種種思考說了。

  劉升聽了一笑,「這還不簡單,你既有疑惑,讓軍務院那邊將此事的詳細檔案送過來查看就是。」

  「若是還有疑慮,便讓軍務院派出清軍使,前去西域探尋此事真偽。」

  劉瑞聽了頗為意外。

  他本以為劉升會直接給出處置方案,沒想到竟然會順著他的思維去處理此事。

  他想了想道:「如此會不會太勞師動眾?」

  劉升道:「這便要看你覺得是否值得了,你若覺得值得,便不勞師動眾。」

  劉升的意思很明白,作為上位者,這種事需要他自己去把握度。

  劉瑞點頭,當即指派一名秘書員前去軍務院有司調來赤河府鎮壓叛亂的詳細檔案。

  大崋朝廷治理天下與前明有頗多不同,文武官員處理事務都必須進行備案,且對事務的敘述不得含糊其辭,要儘量詳細。

  何況,即便是在前明,對已此類事情,地方上也會做詳細調查與說明,並將相關供詞等證物一併呈報上來。

  大崋對地方文官、武將要求的自然更多。

  因此,不一會兒,秘書員便從軍務院提來了頗厚的一迭檔案。

  這也是軍務院開始不將事情的全部檔案都送來的原故——若這麼做,皇帝工作量就太大了,一天不吃不喝,都未必能完成一半工作。

  劉瑞仔細查看了檔案,發現這兩個蒙兀兒部落在葉爾羌汗國時期勢力都比較強大。

  葉爾羌汗國滅亡,這兩個部落都遭到頗大打擊,對於大崋的統治本就比較抵抗。

  今年西域行省出台的一系列新政又有損部落首領的利益。

  於是這兩個部落就反叛了。

  同時檔案中對於那一千餘俘虜的具體來援也有說明——都是鎮壓叛亂中俘虜的叛軍戰士。

  如此來看,這樁軍務並不存在他之前所想的種種問題。

  但這份檔案到底是當地警備軍所呈報的,不杜絕造假的可能。

  想了想,劉瑞便問不遠處的秘書郎孫承恩,「孫先生,地方若發生叛亂,政務院這邊也該有地方文官的奏章吧?」

  孫承恩,蘇州府常熟人,萬曆四十七年生,如今三十多歲。

  其為科舉榜眼,幾年前被選入秘書處為秘書員,去年才升為秘書郎。

  至於早前的秘書郎于成龍,卻是已經外放為地方官了。

  孫承恩應道:「理當有,但地方文官奏章比軍務奏章遲個幾日到來也是有可能的。」

  劉瑞道:「那便麻煩秘書處派人去政務院詢問,是否有相關奏章。若有,便調過來給本宮查閱。」

  「是。」

  隨後劉瑞舉一反三,又讓秘書處查找相應時期的西域赤河府繡衣衛所傳回的情報檔案,看有無此事相關消息。

  劉升坐在龍椅上,一邊喝著茶,一邊看劉瑞處理此事。

  在一個國務老手看來,劉瑞處理此事顯然過於細緻、緩慢了。國務繁多,若每件事都這麼細緻地處理,一天怕是處理不了多少樁事務。

  但劉瑞能夠上來便想到利用地方文官、武將及對內情報系統三個互不相干的渠道,去弄清楚一件事的真相,已經很不錯了。

  這般細緻做事的習慣,要比那些自以為是、把國事當兒戲的人強很多。

  前後花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通過三方面的信息互證,劉瑞終於初步確定赤河府兩個蒙兀兒部落叛亂之事沒大問題,這才在那份奏章上用紅筆回復「照准」二字,並蓋上他的太子印璽。

  前些日子,劉升已經明發聖旨,讓皇太子劉瑞協理國事。

  所以,如今在某些國務上,劉瑞皇太子印璽的效果與大崋皇帝玉璽效果差不多。(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