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露布傳捷!天心殿事

  第365章 露布傳捷!天心殿事

  王則在成都見慣了大明官場的各種潛規則,此時不禁習慣性代入,道:「或許只是為了名聲好,走個流程,到時崋軍主力並不會真的給購買這批糧草的銀錢?」

  王行儉道:「可若是崋軍真的給了呢?」

  王則眼中閃過一抹異色,道:「那這天下便真該為大崋所有了。」

  隨即,他便想到了如今的成都民亂,以廖大亨此前的表現,以及成都明軍的成色,多半還未將民亂鎮壓下去。

  而以進入崋軍的表現來看,只怕很快就能攻入成都府,一如在夔州、重慶兩府那般,勢如破竹。

  也許到時候真的會像當初王行儉所說的,成都民亂得靠崋軍平定。

  當夜,崋軍駐紮在重慶城外,果真沒有一人入城。

  便是城郭百姓,也不曾有人被打擾。

  次日,長江水師的兩個團留下,毛誠國則率領第九旅走陸路前往壁山。

  因為時間緊急,以及別的一些原因,重慶王行儉等人降崋前並沒有聯絡壁山知縣。

  但當壁山知縣得知崋軍攻來,知府等都已易幟降崋,也沒抵抗,同樣獻城降崋。

  第九旅過了米糧關,倒是遇到大足知縣緊閉城門,欲據城頑抗。

  結果城中鄉勇在城頭反水,直接綁了這位對大明忠貞不二的知縣,獻城投降。

  於是,又一座城池不攻而下。

  這對毛誠國來講是好事,九月一日,他終於帶著第九旅攻入了成都府內江縣···

  九月一日。

  湖南府治長沙。

  今秋鄉試的最後一場,御選科,剛結束。

  不少從考場中走出的考生都垂頭喪氣,便連王夫之三兄弟也是如此。

  老二王參之一臉感慨地道:「真沒想到,這御選科算術題竟這般多,而且越是後面的越難。此前惡補了那麼多算術知識,我確信做對的也僅有五道題而已。」

  王介之聽了苦笑,「二弟比我強,我確定做對的只有三道。三弟,你呢?」

  御選科的算術題足有三十道,而且都要求寫出解題過程,確實頗難。

  王夫之聞言同樣露出苦笑,道:「我也只確信做對七道而已。」

  王介之道:「看來我們三兄弟都不可能被選入那科學院學習了。」

  一般人擔心進入科學院會喪失考進士的資格,但王朝聘、王家聘經過研究,確認為大崋這新出現的科學院既與通政院、翰林院並列,絕非尋常。

  若能進入其中,將來即便不被大崋皇帝重用,也很可能成為翰林學士那般的清貴官員。

  王夫之對能否進入科學院並不在意,所以算術題雖然考得差,卻也並未太過影響他的心情。

  他道:「相較於算術題,我倒是覺得御選科中的政務題更有意思,甚至比鄉試第二場的判更接近實際政務。

  可惜我家此前不曾有人為官吏,對官府衙門的庶務了解不多,這些政務題我也只能憑藉自身理解去做。」

  「可不是。」王參之一臉鬱悶,他感覺政務題做也很差,「沒想到衙門中的事務竟如此繁瑣艱難,也不知那些積年老吏是如何處理的,甚至還要霸占著吏員位置以傳家。」

  王介之道:「以前衡陽縣裡的吏員如何辦事的,你們又不是沒見過。他們這些人,若真按朝廷條例,規規矩矩地辦事,自然繁瑣艱難。

  可若是按官場潛規則辦事,按他們的慣例辦事,那便容易多了,也好撈好處。」

  頓了頓,王介之又道:「你們也別太喪氣,雖然我們御選科沒考好,但鄉試前三場卻自覺考得不錯,也許有誰能中舉呢。」

  因為天色已晚,三人只得明天回衡陽,離開考場後便到之前下榻的客棧歇息。

  次日一早,三人吃過飯,便出城準備回往衡陽。

  鄉試結果要一個月左右才能出來,再加上考生都是本省人,因此大多不會在省城等,而是各自回家。待鄉試放榜後,若誰中舉,自有差役前來報喜。

  當然,也有小部分人因太過關心鄉試結果,又不差錢,便一直住在省城等結果。

  王家並不算富裕,衡陽離長沙又近,自然沒必要在長沙等。

  來到城外湘江邊的碼頭,三人正準備登船,便見一條帆槳快船在附近的官用碼頭靠岸。

  一個吏員從船上下來,直奔那碼頭附近的驛站,要了一匹馬,便將一個長條旗幟舉起來,騎馬向城中跑去。

  看到這情景,王夫之三人腦海中立即冒出四個字——露布傳捷!

  果然,那報捷吏員坐在馬背上高喊著向城中小跑而去——

  「重慶大捷!」

  「西路軍先鋒勇誠伯下忠州,明重慶知府率領府城、江津、長壽、涪州、酆都等城易幟歸降!」

  等那吏員報捷的聲音遠去,碼頭眾多百姓才回過神來,頓時興奮地議論起來。

  「崋軍這就拿下重慶府了?可真快啊!」

  「按捷報傳遞的時間算,應該好幾天前就拿下了。」

  「真沒想到,重慶知府竟然直接歸降了。」

  「怎麼,難道伱希望那重慶知府頑抗崋軍?」

  「那倒不是,只是感到意外而已。」

  「···」

  王夫之三兄弟在嗡嗡的議論聲中登上了去往衡陽的客船,便也不禁說起這事來。

  王介之感慨地道:「自武陵侯赫連岳攻入四川,便捷報頻傳。另一邊的樊城侯沈萬登,也是數日就拿下了興安州。

  崋軍攻城略地如此迅速,估計秋收結束前就能攻占四川的主要州府吧。」

  王夫之道,「明軍本就不是崋軍對手,何況如今與京師大明朝廷失去了聯繫,無援無依,四川官員和明軍如何還有戰心?」

  王參之道:「崋軍能迅速拿下四川是好事,這樣川中百姓就能少受些兵禍牽連。

  另外,待四川歸大崋所有,長江往來商船、旅客必然更多,我們湖南也能因此受益。」

  「哈哈,看來二弟的經濟學問長進不少啊。」

  ···

  南京,紫禁城,天心殿。

  也即是原來的奉先殿。

  朱元璋最初建造奉先殿,是為了方便祭奠其父母。至於說朝廷太廟,祭祀的人太多了,朱元璋覺得無法獨厚雙親。

  雖然只是一個不知真假的說法,但也足見朱元璋對親人特別好。

  後來,南京奉先殿就演變成了朱元璋日常處理政務、接見臣子的所在。

  崋軍占領南京後,劉升請了一大批工匠對南京紫禁城那些破舊乃至傾塌的宮殿做了簡單修繕,便一直在奉先殿辦公。

  但他並沒有在這殿內供奉父母等先人,時間一久,便覺心裡膈應,遂將其改名天心殿。

  至於為何要用這個名字,那就只有劉升清楚了。

  九月初五這天上午,劉升在天心殿召見了王徽。

  休養了一個多月,已七十二歲高齡的王徽終於身體大好——不得不說,大明一些士紳因為從小生活環境優越,基因也好,長壽者很不少。

  王徽便是如此。

  這點從他五十多歲還能納妾,生兩個兒子便可見一般。

  「草民王徽參見陛下。」

  殿內,王徽說著就要給劉升行天揖之禮。

  這禮是要弓腰九十度鞠躬作揖,對一個七十二歲高齡的老人來講並不容易,劉升忙道:「葵心先生(王徽號)快免禮,請入坐。」

  「謝陛下。」

  道了聲謝,王徽便小心地坐下了。

  再抬眼看龍椅上的劉升,王徽心情頗為複雜。

  早在今年春天,便有在陝西活動的訊風衛奉劉升之命到涇陽縣找到了他,表示陝西不安全,請他全家搬到河南汝寧府去。

  當時崋軍只占據湖廣及河南的一部分,在王徽眼中與李、張、羅等流寇軍沒什麼區別,王徽自然不會答應此事。

  若非擔心受人猜疑,牽連自家,王徽都要上報陝西大明官府,抓捕那幾個聯絡他的訊風衛了。

  哪曾想,此後天下形勢接連突變。

  不過大半年的功夫,崋軍就奪取了江西、南直隸、浙江,坐擁七省之地!

  而大明這邊,在闖軍、崋軍的兵鋒下接連大敗,丟城失地。

  等到暮春時,孫傳庭在河南府大敗,更是讓闖軍順勢攻入陝西。

  涇陽縣就在西安附近,可以說直面闖軍兵鋒。

  王徽本是想散盡家財,招募鄉勇,跟闖軍拼了,為大明盡忠的。

  並非他不怕死,或者說對大明多麼忠貞。而是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他要麼降闖,要麼為大明盡忠,很難兩不選的苟活下去。

  幸虧關鍵時刻訊風衛再次出現,勸動了他,幫助他一家人在闖軍攻陷涇陽縣前避入山中。

  因為他只是一個引罪罷官的中級官員,名氣也僅限於涇陽一地,倒沒有惹得多少闖軍追剿。

  如此一番輾轉後,才帶著家人,安然來到了河南。

  在這個過程中,他對訊風衛以及整個崋軍也有了更多的了解。這才認識到,崋軍與李闖等流寇軍並不相同,乃是一支為天下百姓起事的真正義軍。

  而到了崋軍治下,一路見聞,也證明了此事。

  所以,到了南京後,他一切聽從大崋安排,休養了一月,把身體徹底養好,這才得到劉升的召見。

  「看葵心先生的模樣,身體應該是真的大好了。如此,朕便也不客套,直說正事了。」

  聽到這話,王徽坐得更端正了。

  劉升道:「朕知葵心先生學貫中西,尤其精善西洋物理,曾製造過諸多西洋器物,也曾自己研製過一些有益於百姓日用的機械。

  所以,朕將委任先生為我大崋科學院下物理學院教授,專門研究物理學,以及各種與物理學相關的器械製造,順帶教授一些有此道天賦的學生。」

  聽劉升說到這裡,王徽先是微愣,隨即忍不住露出失望之色。

  雖然覺得不切實際,可王徽曾想過,劉升召見他會詢問治國之道,或者說是一些的政策得失。

  不曾想,劉升竟是看中了他一身西洋學識,甚至要讓他研究器械的製造,有些將他當工匠用的意思。

  雖然他在這方面興趣不小,可工匠到底地位低下,跟能影響朝廷政策的高官更是有雲泥之別。

  這讓他如何不失望,乃至失落?

  第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