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葉縣急報

  第214章 葉縣急報

  鄧州。

  劉升在州衙中召開軍事會議。

  「閻先生、劉先生,根據探子匯報,左良玉北上的大軍至少有五萬,我軍必須全力應對。

  另外,如今李自成、羅汝才兩部都匯聚到了內鄉,意圖不明,很有可能是想趁機再攻打鄧州。

  但我只能給鄧州留一營常備軍,另外就是剛整編出來的六個民勇營。

  城內錢糧任二位取用,另外我還給閻先生先斬後奏之權。如此,兩位可有把握守住鄧州三日以上?」

  閻爾梅對崋部諸多政策已有所了解,知道這先斬後奏之權,是給他用來在關鍵時刻對付城中某些個大戶、豪商的。

  他也知道,與左良玉的這一戰對於崋部來講十分重要。

  與劉煥對視了眼,便一起拱手道:「我等便是身死,亦會堅守鄧州,直至大帥歸來!」

  劉升點頭,「好,那鄧州就交給二位了!」

  其實劉升對鄧州的安危並沒有那麼擔心。

  一則,李自成、羅汝才的攻城能力他已經見識過了——之前李羅二人沒吃敗仗、士氣高漲時,擁眾十萬都沒能打下鄧州,如今更不可能。

  二則,鄧州城眼下對於崋部義軍來講還沒新野重要,即便真失去了,也可以再打回來。

  再加上閻爾梅、劉煥確實是有能力的,將鄧州城交給兩人來守,劉升還是比較放心的。

  離開鄧州,劉升率領崋部大軍從湍河順流而下,半日便至新野。

  崋部偵騎則已往南派到了幾十里外。

  大軍陸續進入城外原來修建好的營壘時,楊魁五找了過來。

  「稟告大帥,驍騎衛偵騎在朱集附近遭遇官軍偵騎!」

  劉升問:「可曾交手?」

  楊魁五道:「根據前方傳回的最新戰報,俺們折損三名偵騎,但斬殺了對方六騎,俘虜兩騎。經審問,當時官軍主力大概距離朱集不到十里。」

  劉升聞言,示意隨行親衛打開南陽的軍事地圖。

  這幅地圖是劉升根據後世地圖,加上偵騎探查的信息,重新繪製的,上面只有南陽府及襄陽府部分區域,十分詳細。

  劉升一眼就在上面找到了唐白河東岸的朱集,又看了看手錶,見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鐘,便道:「如此看來,今夜明軍是趕不到新野郊外了。

  當然,如果他們以騎兵來突襲,又另當別論。但騎兵突襲,很難瞞過我們的哨騎。」

  自顧地說完這番話,劉升便對楊魁五道:「傳令給沈萬登、李定國,告訴他們,驍騎衛只需探察明軍動向,不必刻意與明軍探馬交手。」

  「是!」

  楊魁五應了聲,領了令旗,便去派人傳令。

  在唐縣會軍後,劉升便將常備軍四個旅部的騎兵營調了出來,臨時分給沈萬登、李定國率領。

  因此,從離開唐縣算起,平時沈、李二將都是率領兩個驍騎衛營、兩個常備軍騎兵營。

  楊魁五則率領一營驍騎衛待在劉升身邊,隨時聽候調用。

  此前汲灘一戰,劉升便是將楊魁五這一營驍騎衛調去東邊由李定國統帥的。在關鍵時刻橫插入闖軍騎兵散列群中,斬獲千餘騎,立下大功!

  所以說,劉升本人會不會帶領騎兵打仗不重要,他知道誰能帶領騎兵打勝仗就行了。

  將偵查及騎兵交鋒的事交給了專業人士後,劉升便開始巡查營壘。

  按劉升的理解,古代軍隊臨時紮營有三個等級。

  最簡單的一種就是只扎了營帳的普通營地,只為臨時過夜,並不具備任何軍事防禦功能。

  再次是營盤——要求軍中各部都合理紮營,並在外圍設置有柵欄、拒馬等簡單防禦設施,保證在遭遇敵人襲擊時,可以就地防守、反擊。

  最後則是營壘。

  一般只有軍隊在某地駐紮至少三五日,並確定將在此對敵,才會修築營壘。

  營壘外圍有壕溝,還有土石壘造的矮牆,與柵欄、拒馬等相結合,敵人一時半會兒很難攻進來。

  營地內則有排放生活污水的溝渠,還有可靠的水源,甚至修建有箭塔、望樓等。

  至於再往上一步,便是半永久性的軍事建築營寨了。

  最後則是關塞、軍城這類永久性軍事建築。

  之前崋部義軍攻下新野後修築的便是營壘,如今倉促間也難以升級為營寨。

  但劉升巡查各個營地時,還是命令將士們抓緊一切時間,將營壘修整得更加穩固。

  並不是說劉升一心打防守戰,只是為了應對可能被明軍猛攻的情況,有備無患。

  本來新野的崋部義軍加民夫(實際是民勇)也不過四萬多人,城內安排一萬餘人,剩下的三萬多人城外一個大營就能安排。

  可汲灘一戰收了三四萬俘虜,便讓崋部不得不修建了兩個大營(營壘規格)來安頓。

  一在城南,一在城東,都在距離城牆一里多的位置,且都靠近縣城東南角。

  這樣兩座大營便可以互為犄角,相互支援,不至於被敵軍圍攻。

  另外,每座大營都分為前後兩部分,前營好像大半圓,將小半圓形狀的後營包裹著。(無論前營、後營,都分為多個小型營盤,小營之間都留有足夠大的空地。)

  這麼做,是因為後營安頓的都是俘虜。

  雖然俘虜也出自義軍,軍政員們又做了好幾天的思想工作,讓這些俘虜的思想、意識都有了明顯的改變,可到底存在著不穩定性。

  即便俘虜都心向崋部,也是無法放在大營外圍抵禦明軍的——只能放在大營內圍。

  為了進一步保證兩座大營的穩定性,劉升巡視大營的同時,讓包括四五千受傷俘虜在內八千多俘虜,都轉移到新野縣城內。

  這樣城外剩下的俘虜不足三萬,每座大營只有一萬三四千人。

  城南大營由親衛軍和毛誠國所領第五旅旅部,外加八個民勇營駐守。

  劉升親任主將,毛誠國為輔。

  城東大營由第六旅、第二旅、第七旅旅部,以及第七旅一個團(僅三個營,一營守桐柏、一營守鄧州),外加八個民勇營駐守。

  以赫連岳為主將,文宥為輔。

  至於第二旅的另一個團,則和由新野鄉兵整編的兩個民勇營一起負責新野縣城的防守。

  等劉升巡查完兩座大營回到大帳時,天已經黑了。劉升便和隨行的親衛軍將士,一起吃了頓臊子麵。

  他才吃完,還沒放下碗,就有急報傳來。

  「大帥,葉縣傳來六百里加急!」

  葉縣?

  難不成是楊文岳部搞事了?

  還沒拆開急報竹筒,劉升便對內容有了猜測。

  結果正如他所料,葉縣守將急報:虎大威率領一萬多明軍攻打葉縣!

  通過帳內軍事地圖可以看到,葉縣在南陽府西北角,昆水上游。

  楊文岳、虎大威駐守的郾城恰在昆水、澧水的交匯點,也即是昆水下游。

  葉縣還是伏牛山余脈和淮北平原的交匯處,與裕州(方城)構成了南襄盆地連通淮北平原的重要通道。

  此地位置如此險要,也難怪明軍會趁著崋部義軍主力戰於南陽之際攻打葉縣。

  舞陽、葉縣、魯山、南召、裕州五處駐防任務都是由赫連岳布置的,劉升雖然在軍中文函上有所了解,但還是準備在問一問赫連岳。

  這種事必須當面說。

  放下急報後,劉升便用對講機聯繫到城東大營的赫連岳,道:「赫連岳,葉縣傳來急報,你速速到我這裡來議事!」

  「赫連岳收到,馬上就來!」

  幾分鐘後,赫連岳便帶著旅軍政員王偉一起來了。

  待赫連岳行禮後,劉升將葉縣傳來的急報給他看了,隨即直問:「我們在葉縣有多少守軍?成分如何?」

  第二更。

  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