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紅娘子來信,高秀成匪思

  第107章 紅娘子來信,高秀成匪思

  情報對一個勢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好像人的耳朵和眼睛。

  劉升之前沒組建情報機構,一是因為勢力還小,義軍活動範圍也不大,用不著專門的情報機構。

  二是因為沒找到適合負責這事的人。

  如今用馬金水,只不過是矮個子裡拔高個兒,將就用著。

  等以後手底下人才多了,馬金水若辦事不力,再選個能勝任的便是。

  至於針對內部的監察機構與情報機構,劉升準備等實現拿下汝寧府的戰略計劃後,再物色合適人選去做。

  馬金水被委任為訊風營哨長後,精神面貌立馬發生了變化。

  再去跟劉升觀看勝捷營預備兵訓練時,便審視地看每一個人,看是否適合收入訊風營···

  十月初三這天下午。

  劉升正在大水瓶寨西門外訓練勝捷營預備兵用鉤索攀爬城牆呢,便見一名插著令旗的常備軍士卒飛奔過來。

  「報!」這士卒過來後高喊了一聲,抱拳道:「稟報首領,紅指揮傳回書信!」

  說完遞過來一封信件。

  紅娘子的書信?

  劉升略感意外。

  接過來拆看,發現書信字跡笨拙,竟像是紅娘子親自寫的。

  據劉升所知,紅娘子以前雖然也認得一些字,但還沒達到能寫書信的程度。

  如今會寫,想必是跟軍政員學習的。

  大概讓軍政員檢查過,信中並沒有錯別字,內容都是簡單的大白話。

  原來過去半個月,確山縣城外又來了近兩千難民。

  文宥、彭有義等人商議後,決定效仿劉升之前的方法,賑濟難民。

  紅娘子去了,便想將這些難民都遷徙到北美來。

  並認為,既然確山縣城積累難民速度如此之快,可以常設一個難民接應點,只要積攢了足夠的難民,便讓他們來天目山,進而轉移到北美去。

  遷徙難民之事表面上說是遵循難民們的意願。

  可實際上並沒有留給難民們選擇的餘地。

  當初劉升在確山縣城東城門樓上就說了,願意加入義軍並接受義軍安排的,才會得到賑濟。

  畢竟義軍糧食也不是白來的,更不是無限多,甚至可以說比較緊張。

  還沒有多的拿來賑濟那些不願意加入義軍的難民。

  這種情況下,如果有難民寧願得不到賑濟,也不加入義軍,只能說明他還不夠餓。

  對於大多數難民來講,都要餓得易子而食了,哪裡管得了眼前是義軍還是反賊,也不在乎事後被如何安排。

  他們所求唯有一頓能保住自己和家人性命的吃食而已。

  所以,劉升在確山縣城搞的那次賑濟,幾乎所有難民都加入了義軍,被遷徙到北美。

  極少數沒加入的,確實也還沒到絕路,便沒留在縣城外,繼續向南逃難去了。

  紅娘子、文宥等人對確山縣城後續來的難民,也是如此賑濟的。

  所以,劉升認為,紅娘子提的常設難民接應點一事是可行的,可以讓華部在北美的移民數目持續增加。

  於是,看完信他便給紅娘子寫回信,同意了這件事,並表示會在天目山這邊做好相應安排。

  又讓紅娘子等人將難民中18歲至35歲的獨身青壯男子都篩選出來,編為民夫。

  民夫位在民勇之下,每天只供給兩頓稀飯,需幫助義軍做修整城牆、挖溝渠等事,同時還是民勇、常備軍的兵源。

  劉升這麼做,有多方面考慮。

  其一,獨身青壯男子遷入北美後並不如有家口的青壯好控制,且北美各營地本就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再這些獨身青壯男子遷入,會讓這方面問題更嚴重。

  其二,北美這邊移民的口糧目前仍主要依賴轉運,無法做到自給自足。

  將這些獨身青壯男子運來,也是要用確山縣城運回的糧食養。如此,倒不如讓他們就留在縣城那邊。

  其三,秋收後義軍攻略汝陽等地總是需要用人的。

  不論是再度擴軍,還是徵召民夫,這些難民中的獨身青壯都是不錯的人選。

  次日。

  也即是十月初四下午。

  劉升帶兵在大水瓶寨訓練時,又遇到一件意外之事。

  卻是高老莊的高德銓來了。

  「老朽拜見首領。」

  高德銓見面就要向劉升行跪拜禮。

  劉升示意親衛去攔住,道:「高員外才五十多歲,可不算老。」

  「首領說笑了。」高德銓似乎也不太想跪,順著親衛的攙扶就站起來了。

  說起來,在明朝五十多歲確實可以稱老朽。

  但高德銓作為擁有數千畝田地的地主,生活條件不錯,頭髮、鬍鬚都是黑的,看著就跟後世大多數五十多歲的男人一樣。

  劉升時間寶貴,稍微說了兩句開場白,便直問:「高員外為何事而來?」

  「俺想見見兒子。」

  劉升笑道:「我不是說了嗎,你想見他可以,但去了就只能等三年後再出來。」

  高德銓嘆口氣,又道:「那首領可能將這封書信以及一些衣服、吃食交給秀成?」

  「可以。」

  等高德銓離去,勝捷營預備兵的訓練也跟著結束了。

  不過五日,預備兵便被淘汰了兩百多,只剩五百多。

  劉升毫不在意,反而準備酌量增加後續訓練強度——因為這些預備兵要比他預想的更能吃苦,若不加量,他怕到期留下的人會比預計多不少。

  晚飯前,劉升來到華初營這邊,叫來柳大川,問:「那個高秀成呢?」

  「回首領,應該是在那邊挖紅薯呢。」

  一般情況下,劉升都是個說話算話的人。

  當初他答應高德銓,只要高老莊協助義軍抓捕王應泰等官兵,義軍就不把高秀成當俘虜對待。

  事後,他便讓人將高秀成從俘虜營提了出來,放在華初營,讓柳大川派幾個民勇帶著幹活兒。

  此番趁著帶東西的機會,劉升想見見這個高秀成,看這人有沒有收為義軍所用的可能。

  說到底,如今義軍中的讀書人還是太少了。

  如果高秀成畢竟是個年輕秀才,若思想轉變了,又有才能,他也會不拘一格的任用···

  「快看俺挖的這個紅薯,怕是有半斤多哩!」

  「俺這個沒半斤,卻也不小了。」

  「俺滴乖乖,這一畝地怕不是能產一千斤紅薯吧?」

  「可不是!」

  「···」

  整片紅薯地,都籠罩在巨大的喜悅當中。

  同隊的青壯都在興高采烈地挖紅薯。

  高秀成學著其他人的樣子,小心地挖開土隴,便也用手去扒泥土裡的紅薯。

  扒出兩個比拳頭還大的紅薯後,起身望望整片紅薯地,再回想過去大半月的經歷,只覺得有些不真實。

  他幾歲開蒙後,便飽讀聖賢書。

  稍微懂事,便總聽聞大明哪裡有人造反作亂,關外建奴入口、草原韃子南下,等等。

  可以說是在大明內憂外患的氛圍中長大的。

  因此,讀書之餘,他經常想著將來踏入仕途後,成為一名能臣,讓大明恢復太平盛世的光景——儘管那光景他只聽老師、父親描繪過,而未親眼見過。

  所以,當知道了天目山反賊禍害鄉里之時,他當時就要率領莊丁、鄉勇抵抗。

  可惜被父親鎖在了房裡。

  事後,父親讓他到府城聯絡同學,讓府尊等官員重視此事,他辦得不遺餘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些同學的幫助下,他辦成了。

  並且得到參將王應泰賞識,成為隨軍參贊。

  可接下來的經歷,卻是他根本沒想到的。

  一千六百營兵,一千鄉勇,外加五百民夫,竟然被不足一千人的賊寇給打得大敗,甚至是全軍覆沒!

  更令他難以接受的是,他本可以官軍潰敗之時逃走。

  只因提了個建議,就讓惱怒的王應泰一腳踹倒,錯過逃跑時機,成了俘虜!

  成為俘虜後的經歷,則讓他如在夢中。

  先是見到了疑似神仙洞府的地方,然後又來到了這據說是海外北美的蠻荒之地。

  當時,他腦海中就不禁冒出一個大逆不道的念頭——那賊首劉升有此奇遇、神通,莫非是天命所衷?

  難道大明氣數已盡?

  隨即他就患得患失起來。

  被俘虜了,作為大明的秀才,他是該一死盡忠呢,還是苟且活著?

  他想,如果他是知縣、知府這類父母官,失地被俘,肯定就一死了之了。

  但他只是個秀才,才十七歲,又是獨子。

  他死了,老父親怎麼辦?

  可若是苟活···他真能為了活命就忍受當賊寇俘虜的屈辱嗎?

  不待高秀成想清楚這些問題。

  他便被從俘虜營提出來,送去了一個生產隊。

  說是他父親協助義軍俘虜了王應泰等數百明軍,所以賊首才赦免了他的俘虜身份。

  卻需要他在生產隊參加勞動,才能給飯吃。

  於是,他一個原本只和書本筆墨打交道的秀才,就成了一個整日幹活的農民。

  每天都要去墾地,還要劈柴、挑水。

  最初他累得幾度不想活了。

  可看著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不論是青壯男子,還是婦女老人,每個都這麼辛勞一天,幾乎沒閒的,卻一個個樂呵呵的。不像高老莊的佃戶、自耕農,每次見到時都是愁眉苦臉的,就沒瞧見幾個有笑臉。

  高秀成便覺得,他若因為這些苦就自殺,未免太過丟人。

  而當忍受過最初幾天的疲勞後,他便發現,這樣一天忙碌的幹活,也沒那麼煎熬,甚至其中自有一些樂趣在。

  要說在生產隊的這大半月里,高秀成最喜歡的時間段,無疑是每天晚飯後。

  因為這時很多人都會跑去成人夜校識字、學習算術。

  直到現在,高秀成還記得他頭一次見到成人夜校時多麼震驚——他怎麼都沒想到,一個賊首,竟想著讓所有人都識字會算!

  並且還付諸行動,獲得了不錯的成果——他所在生產小隊便幾乎人人都識字!

  很多儒門聖賢都只敢幻想一下的事情,卻讓一名賊首踐行了,並且還踐行得不錯。

  這對他三觀的顛覆,可以說比見到那個神仙洞府時更大!

  如今,又見到了這畝產上千斤的紅薯!

  這讓他腦海中再次浮現那個念頭——莫非大明真的氣數已盡?

  莫非這天目山義軍首領劉升,便是終結亂世,建立新朝的真命天子?

  當高秀成慎重思考這個問題時,忽然聽見更大的歡呼聲——

  「快看!首領來了!」

  第二更。

  來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