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借雞生蛋

  第372章 借雞生蛋

  關中秋雨濘濛,黑熊扭頭看窗外,見遠處修在坡上的棚下是連綿的潔白鵝群。

  賞心而悅目,也不覺得睏倦了。

  再等十幾天,武關道氣候穩定後,劉備也就做好了調兵的準備。

  整個十月,就是劉備的調兵時間,將從南陽轉移到雁門郡、代郡。

  作為對劉備的支持,黑熊已經表任孫乾為代郡郡守,簡雍為雲中郡守,糜竺為漁陽郡守。

  這三個人還未實際領郡,但以自己現在的影響力、威懾力,三郡士民、諸胡部落不想死的話,應該會承認這三位新郡守的地位,具體怎麼施政是劉備的事情。

  總之今後劉備這個團隊就是鎮北將軍幕府,唯一不好的安排的就是幽州刺史這個監軍人選。

  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黑熊也不想干擾劉備的行動。

  反正劉備真想割據,曹操都防不住的事情,自己派過去的監軍又怎麼可能防範?

  受信任的骨幹本就稀少,不該在劉備身邊再做浪費。

  就在他欣賞鵝群放鬆精神之際,留守主簿諸葛瑾、西曹司馬芝、東曹傅干三人聯袂而來。

  諸葛瑾端著木盤,小心翼翼模樣:「君上,漢中急遞。」

  「漢中?」

  黑熊看這三個人嚴肅神情:「張魯送來的?」

  「是。」

  諸葛瑾低聲:「劉璋稱王,自號梁王。」

  「原來是這?」

  黑熊拿起木盤裡的帛書閱讀,帛書用檀香熏蒸過,入手就有明顯的香氣環繞。

  垂眉審視帛書內容:「張魯向我自請漢寧侯,甘興霸尚未封侯,張魯憑什麼封侯?」

  黑熊將帛書丟回盤中,就問司馬芝:「子華你說說,益州、漢中局勢變化?」

  司馬芝也是驚嘆於黑熊的涵養,就說:「益州雖偏僻,但也是天府之國。故而益州大姓既仰慕中原風華,又常有輕鄙中原之心。是以,劉璋稱王勢必嚴法,與益州大姓利益背道而馳,水火不容。臣以為,益州會陷入混亂,這正是張魯用兵之際。」

  這時候黑熊扭頭去看傅干,傅干拱手後說:「不然,臣以為張魯若是出兵向南,蜀中大姓勢必與劉璋合兵抵禦。劉璋所要不過是權柄、錢糧,不涉及蜀中大姓根本。可若是張魯揮兵入蜀,則五斗米道大興,必傷大姓根基。」

  傅干拱手:「君上,臣以為劉璋自號梁王,有激怒、挑釁君上之意。君上慍怒,則雷霆發於漢中,此蜀中咽喉也,蜀中士民震怖,必依附於劉璋麾下。蜀道艱險,劉璋尋釁君上,君上若是出兵則中他計謀。彼藉助地利,我軍推進不順,勢必讓劉璋揚名、宣威於天下。」

  黑熊聽了點頭,略感覺有些無趣:「劉璋這是要借我的力量幫他整合益州,無論我出兵與否,都將助長他的聲望。張魯的動機也明確,怕我惱怒劉璋出兵益州,這樣的話,他的天師也就該退位讓賢了。」

  想了想,黑熊笑問三人:「劉璋那個兄長叫什麼名字?算了,草擬奏表發到尚書行台,意在表封其兄為巴王。兄弟二人並為藩王,為漢室鎮守邊陲,也是一樁美談。」

  反正侍中劉艾也在關中,許都天子都沒了,現在黑熊這裡凡是三百石以上的主官,都是幕府東曹行文於尚書行台,尚書行台簽發後頒布。

  只要拳頭夠硬,他尚書行台簽發的公文一律稱之為詔書,也不乏信眾。

  諸葛瑾三人聽了黑熊的這個意見,頓時就為那個倒霉蛋感到有些可惜。

  劉璋怎麼可能放任兄長成為什麼巴王?

  益州之地只能有一個王,絕對不能分裂、內鬥。

  益州不缺反劉焉、劉璋的大姓、豪強,為了反劉璋,擁護其兄也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這封詔書估計還沒到綿竹、巴中,劉璋的那個兄長必然暴病而亡。

  隨即傅干就拱手說:「君上,如劉季玉這等人物也敢自號稱王。臣以為,君上當順應民心進號稱王。」

  司馬芝、諸葛瑾反應也不慢,齊齊拱手,單膝跪下:「天下洶洶,生民陷於水火,懇請君上以社稷黎庶為念,進位稱王,以應民心之所求。」

  「此事不急。」

  黑熊語氣堅決臉上沒有笑容:「稱王之事,等我全取巴蜀之後再說。」

  傅干、諸葛瑾不敢再開口,就那麼沉默著。

  司馬芝就問:「那漢中張魯該如何處置?」

  「表奏他為漢中郡守,征其子弟數人,以及漢中大姓、巴人大姓子弟入長安大學。」

  黑熊眨著眼睛思索,現在沒必要急著去碰張魯。

  把張魯碰碎了,到處都是玻璃渣子,很難收拾。

  再等兩年,青華衛培養出了足夠的儲備官吏,就一口吃掉張魯。

  對五斗米道的鬼吏進行集體考核,通過或者能改造的,就作為青華衛的補充力量;無法通過、不適應改造的就打包交給馬超、虞翻,讓他們深入西域。

  東西方文明碰撞的地方,有了這伙頑固的五斗米道骨幹,勢必能擦出璀璨的火花。

  五斗米道怎麼說呢……自己當面表演一些小法術,召出一座小山一樣的花朵,頑固、狂熱的五斗米道骨幹眼中,自己這種行為反而是鬼神、邪道之術。

  把這伙頑強、狂熱的道士塞到西域,歷練一段時間,能協助改善西域,也能讓他們身心得到升華。

  這種人,比輕易改造的人有用的多。

  見幾個人疑惑,黑熊解釋說:「張魯也只是初定漢中,根基並不穩固。我看重的是他能收合巴氐山民,現在出兵破張魯,則巴氐山民受其蠱惑,或質疑其道義,這都不利於幕府接管巴氐山民。」

  「不能急,先授他郡守之職,今日能給他,明日一起拿回來就是。需要兩年時間才能撫定巴氐山民,必須等。」

  不怕敵人聚集在一處,就怕四散分布。

  巴氐山民就是這種特徵,現在的時機就是這麼巧妙。

  張魯五斗米道另闢蹊徑,讓巴氐底層山民看到了擺脫血腥祭祀、奢侈祭祀活動的希望。

  所以現在的五斗米道吸納的巴氐山民,吸納都是以底層為主;這些山民援引五斗米道,以五斗米道為旗幟團結其他山民,聯手剿滅了巴氐部落的古老薩滿、祭祀。

  識趣的祭祀薩滿潸然醒悟,也加入到了五斗米道系統內。

  巴氐貴族、首領們也響應民心號召,與張魯形成了牢固的合作關係。

  這導致張魯在吃敗仗、威望大損之前,擁有相當規模的動員、號召力。

  維持張魯現在的特殊地位,關中持續派人去鬥法,自能有序蠶食五斗米道的根基,將巴氐山民完完整整的接管過來。

  巴氐山民……勾掉氐人,巴人可是極好的山地兵源。

  拿到巴人的支持,自能一鼓作氣打通益州南北,貫穿與交州的通道。

  這就是個借雞生蛋的過程,蛋孵化之前,張魯這隻雞不能餓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