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遊說失敗

  第361章 遊說失敗

  周瑜率船隊北上時,因漢江暴漲,不得已只能將船隊分散在漢津、蔡洲避水。

  蔡洲,蔡氏家族安排的庭院裡。

  外面淅淅瀝瀝下著雨,周瑜披著羊裘坐在窗戶邊細細觀摩一卷金簡書,這是先入關中一步的孫權送來的禮物。

  原稿雕刻在石碑上,用素絹拓印,一共十二副圖。

  素絹又用青絹裝裱,製成捲軸,以方便收藏、閱覽。

  只是閱覽之餘,周瑜時不時的咳嗽幾聲。

  他自巢湖夜戰落水後,就咳嗽不止,否則當面裝病是騙不住蔣乾的。

  木釘屐履踩踏走廊木板的聲音很是清脆,衛士徑直到窗邊:「將軍,劉伏波遣龐士元遞上拜帖,龐士元求見。」

  說著就將劉琦的拜帖送到周瑜面前,周瑜拿起來瞥一眼:「準備茶水,引龐士元來見我。」

  「喏。」

  衛士離去,周瑜收好素絹捲軸,取出銅鏡看了看,銅鏡中的他臉上塗抹了一層粉,看不出氣色。

  周瑜望著鏡中神色冷峻的自己,稍稍收斂情緒,將銅鏡放下,雙手撐著桌案才站起身來。

  他到前廳不到一盞茶時間,龐統就被引來。

  門前走廊下,龐統摘下斗笠、蓑衣與淋濕一些的外袍,脫了浸濕的屐履這才入內。

  「襄陽龐士元奉令拜見將軍。」

  龐統施禮,周瑜本想開口說什麼,卻突然抬手半握拳捂住口鼻咳嗽不已,咳得周瑜額頭、臉頰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染濕了臉上的粉。

  咳嗽勉強停止後,周瑜才說:「讓先生見笑了,荊山多雨,我這落水的病症又嚴重了一些。」

  「不敢。」

  龐統自行落座,拱手就說:「本州涅陽張氏頗善醫術,有傳人就在襄陽,將軍不妨留在荊襄,待病症痊癒再做去留。」

  「恕我無禮。」

  周瑜取出手絹擦拭臉頰汗水,粉也擦去許多,露出蠟白膚質,語氣如常說:「孫氏家眷與我同行,將他們護送到關中大司馬處,我才可思謀自家之事。」

  龐統眼睛一亮,本就聽說周瑜出走前勾動部分孫策舊將,將孫氏家眷一併帶上了。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太史慈率軍追隨。

  如果能得到孫策的兒子,那對荊州來說好處極大。

  可看周瑜的態度,幾乎不存在和平得到孫策兒子的可能性。

  龐統果斷放棄這個話題,就說:「我主劉伏波乃當世仁德之人,久聞將軍之名,恨不能一見。故使龐某前來拜謁,不知將軍起居生活可有不便之處,隨行軍士可有不足之物?」

  「我得巴丘水師以及倉儲之物,目前不缺糧秣物資。」

  周瑜說著又用右手捂著胸口,額頭青筋浮起,強忍著咳嗽:「我率敗軍乞降之人,即將效力於大司馬麾下,如今實在不便與各方接觸,還請龐先生見諒,為我在伏波將軍處美言、開解一二。」

  龐統微微點頭,又問:「難道將軍眼中,我荊楚之地就無一點機會?」

  「若非孫會稽貪圖徐淮之地,我江東大業又豈會淪落至此?」

  「咳咳咳。」

  周瑜用手絹捂著嘴,幾個呼吸後又說:「休說荊南,僅僅是江夏黃祖、黃射父子,就非劉鎮南父子能罷免、調動的。荊州,不破不立。以我觀之,來日必受大司馬節制。」

  龐統默然無語,黃祖父子分領江夏郡、章陵郡,這兩個郡緊挨著,的確不是劉表能隨意處置的。

  之前蔡瑁居中,黃祖在外,實際上是蔡瑁、黃祖相互制衡。

  後來劉琦取代蔡瑁,幾乎軟禁劉表,可拿黃祖父子依舊沒辦法。

  周瑜又說:「今江東軍併入淮南王麾下,東南大患已然消除瓦解,正是消解黃氏兵權之時。劉鎮南父子若是有所作為,不論稱王與否,務必要先奪黃氏之權。就以此言轉告劉伏波,算是周某的一點心意。」

  他能看到的事情,難道劉琦、龐統看不到?

  只是現在說出來,讓劉琦、龐統有一個發作的理由。

  作為孫策死後江東軍兩年的實際領袖,周瑜的意見看法,具有參考價值。

  得到周瑜的這個意見,龐統也算不虛此行。

  見周瑜也無挽留的意思,龐統索性起身告退。

  周瑜強撐著送龐統出庭院,外面光線更好一些。

  龐統也徹底相信,周瑜的確生病了。

  不過這點病症在關中那位神醫手裡就跟沒有的一樣。

  只是現在周瑜生病……

  龐統邊走邊思索著,登上外面的馬車,漸行漸遠。

  周瑜佇立在門前看著淡淡雨幕中消失的馬車,吸了吸牙齦朝地上吐出一口不算粘稠的血痰。

  隨即兩個衛士攙扶下,周瑜返回庭院。

  回到窗邊的榻上,端起熱茶小飲一口,扭頭看窗外廊檐雨簾,

  腳步聲傳來,順著走廊進入屋舍,周瑜扭頭去看見是孫邵,孫邵端著一盤冒熱氣的肉湯:「護軍,薑湯煮好了,怎麼不見龐士元?」

  「這人年輕氣盛,未經磨礪,缺乏耐性。」

  周瑜將桌案上雜物略收拾,孫邵也將端來的陶罐骨湯放在桌案正中,取小碗為彼此舀湯。

  見孫邵將薑片撇去,周瑜就說:「給我多來幾片姜。」

  「是。」

  孫邵很快為彼此打好骨湯,又問:「劉景升父子野心勃勃,恐怕除了這裡,也會拜訪太史將軍。」

  太史慈所部駐屯在漢津避水,周瑜聽了只是笑笑:「太史將軍看不上劉表父子,他若有意,早就答應劉巴、劉先等人了,又豈會隨我向北。」

  太史文恭那麼大的名頭,雖然出自琅琊;可天下太史氏族是個小姓,太史慈怎麼可能不好奇?

  太史文恭是異人的傳言已經開始在崇道的江東地區流傳,干君道、李家道這兩支道眾組織也是這麼認為的。

  他們認為太史文恭從姓氏上就能看出來,太史太史,祖上是史官,肯定有上古異術典籍存留傳承下來,被太史文恭僥倖修煉成功。

  從姓氏上來說,太史之氏,文化傳承的程度可遠比『文』氏要深厚的多。

  周瑜端著陶碗吹了吹,飲一口,又拿起筷子夾一片姜送到嘴裡咀嚼。

  隨即主動對孫邵說:「長緒,越是臨近襄陽,越是能感受到荊襄之士對大司馬的敬畏、忌憚。如今長沙立國在即,劉表父子已無退路,尚且不敢先發制人,從此可見一斑。」

  孫邵點著頭,將一塊蒸熟的米糕糰子遞給周瑜,糰子雞蛋大小,被一片青葉摺疊托起。

  周瑜拿過米飯糰子咬一口,咽下後就說出自己的判斷:「劉表是果決之人,今雖老,但不至於昏聵。如果劉玄德中原敗績撤回南陽,劉表勢必遣人遊說。若得劉玄德為他守御南陽,那劉表會立刻發兵荊南。」

  他看著孫邵:「龐統不會輕易放棄,也會伺機接觸長緒,長緒留心此事。劉表若是動手,我自不懼他,可襄陽城中還有傅巽、裴潛等人,務必要示警彼輩。」

  孫邵聞言,提議:「護軍何不與傅巽、裴潛等人聯合,先下手為強,奪荊襄作為獻禮?」

  這個提議引的周瑜側目,孫邵則淡然處之。

  他是北海人,孫乾的同族,孔融的功曹;後來東萊劉繇為揚州刺史,招呼孫邵,孫邵抱著創業的心思跟隨劉繇南下。

  後孫權繼位,孫邵提議孫權儘快取得朝廷認可;因與太史慈交情深厚,被孫權安排過去協助太史慈處理地方政務。

  周瑜派人去勸太史慈時,孫邵也出面協助遊說。

  孫邵、太史慈追隨劉繇到揚州,初心動機很純粹,就是來干一番事業的。

  過去是這樣,現在依舊不變。

  孫邵的提議讓周瑜很是心動,想了想還是拒絕:「我軍後繼乏力,攻勢不順,則有潰滅之險。我觀大司馬舉政行事,並無意涉足荊襄之根本,我若襲取荊襄,一來壞大司馬政略,二來也會引來猜忌。」

  見孫邵神情不甘,周瑜猜測這個提議背後可能存在太史慈的意志,就好言安撫:「劉表奸滑老賊,豈會無備?此事到此為止,等天氣晴朗,我會親自向太史將軍說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