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江淮大哥

  第330章 江淮大哥

  七月初五日,孫權北渡淮水。

  只是渡河之際,孫賁領兵靠近,雖然沒有進攻,但也讓孫權軍隊大亂,一隊隊士兵成建制逃亡。

  最終追隨孫權渡過淮水的只剩下三千餘人,以淮泗籍貫、徐州人為主。

  淮水南岸,張昭頭冠歪邪望著北岸遠遠離去的孫權軍隊,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些什麼。

  他周圍聚集千餘士兵,待孫賁靠近時,這些士兵才退散到一旁。

  孫賁上前見禮:「子布先生。」

  「伯陽將軍,為何事情就到了這般地步?」

  張昭聲音干啞詢問,自逃到當塗後,他也迷惘於未來歸屬、去向。

  混在軍隊中,即將渡淮北上;只是孫賁來的太快,外圍抵抗的士兵潰散反戈,讓孫賁直接推進到南岸。

  結果就是船隻離岸後不肯再來,讓張昭這批即將登船的人只能望淮興嘆。

  孫賁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張昭,就拿自己弟弟說事:「豈不見我弟孫國儀之事?」

  想了想,孫賁又說:「我家不過是微弱寒門,以小制大本就險阻重重,當披荊斬棘才是。就是有山石阻路,也要開山破石。叔父與伯符皆可,叔弼也可,唯獨仲謀少了擔當。」

  遇到麻煩,孫賁受孫堅的影響,想的是解決製造麻煩的人。

  他是這樣的人,徐琨也是。

  孫權的上位,意味著他們這種思想、路線的人必然不容於孫權與江東大姓。

  只有真正造反後,孫賁擺脫感情羈絆,反而能準確客觀的看待事情的前後區別。

  總之不造反,他跟徐琨死定了。

  這是資歷、功勳、血緣關係註定的事情,他們這對堂表兄弟壓在上面,孫權真的很不舒服。

  有他們這兩口鋒利的刀子,孫權就很難真正取信於江東大姓。

  將他們折斷,孫權才能獲得江東大姓的信賴。

  也可能是造反了,孫賁越是這樣思索,他心中的愧疚情緒才能消退。

  對於孫賁的回答,張昭沒有任何反應。

  因為張昭也清楚這個道理,他與張紘支持孫策,從頭到尾就沒有把江東大姓當人看。

  兩漢之際,江東實屬不毛之地,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名門大姓。

  對關東來說,士林之中,江東所謂的大姓,在關東名士眼中就是有冠帶的吳越蠻子。

  所以從孫策進取江東的時候,從孫策到張昭,眼裡幾乎就沒有江東大姓。

  孫策遇刺後,張昭依舊是這麼個看法,他本就為人剛強,自覺地能靠北方士人組成的行政團隊壓制、治理江東。

  就強推孫翊,可孫策另有顧慮,才選了心思深沉的孫權。

  現在孫權的垮台敗亡,更證明了張昭之前的堅持。

  孫翊再不好,起碼能獲得軍隊的全面支持。

  軍隊穩定,事情怎麼可能敗壞到眼前這一步?

  尤其是孫權,以討伐曹賊的名義興兵北上,結果不戰而敗後又去逃奔曹操。

  這種行為真的很傷孫堅、孫策遺留的威名,會損傷其他孫氏成員的威望。

  張昭、孫賁相顧無言之際,蔣濟驅車抵達。

  張昭察覺後也扶正冠帶,整理衣袍袖口,蔣濟這才上前拱手長拜:「子布先生,我家大王久幕先生之賢良方正,欲托負國家之重。」

  孫賁驚詫去看蔣濟,蔣濟不是應該成為淮南國相麼?

  張昭也是皺眉:「某敗軍之將,無識人之明,連累十餘萬軍民興不義之戰,何談賢良?」

  「先生休要自謙,以孫權之剛愎善變,縱然吳起、伍子胥復生,也難助其成就大事。」

  蔣濟說著取出淮南國相銀印雙手捧著,長拜送上:「值此揚州動盪之際,懇請先生以庶民安樂為念,接掌國事,總理軍民庶務。」

  他蔣濟固然有名望影響力,但也只是限於兩淮。

  因為戰亂的原因,蔣濟的影響力無法深入江東各郡;可張昭不一樣,成名早人脈廣泛,又是孫氏元勛重要輔臣。

  有張昭出面,江東各郡留守文武官吏,以及江東大姓都會相信張昭,接受張昭的調解。

  不能再打仗了,只要打仗,獲勝的將校就能積累威望、強化對士兵的控制。

  連續打幾場仗,信心暴漲的這些將校更難節制。

  所以想要快速整合江東各郡,現在必須停戰,推張昭上去,讓張昭成為孫氏集團的代理人。

  張昭自會分化瓦解內部的派系,等以後張昭升調關中,留下的必然是一個相對穩定、好接手的江東。

  至於自己,淮南國相理論上只能管理一國一郡,可揚州別駕這個官職,可以輔佐劉馥管理揚州各郡。

  無所謂虧不虧,現在蔣濟必須讓步。

  而張昭呢,經過短暫思索,就知道這個機會太過於寶貴。

  如蔣濟這樣能壓制名位欲望的人本就不多,現在蔣濟都這樣克制,他如果放棄這個機會,導致江東各郡遲遲無法整合,那未來清算起來,他張昭這輩子就別想有什麼出路。

  作為江東的政務首腦,張昭可聽說過關中名士杜畿、蘇則的故事,他可不想觸怒大司馬,被吊起來成為各方笑談。

  可張昭多少有些顧忌,為難說:「故主新敗,我若就此接受淮南國相之印,時人難免譏笑。百年之後,後人又會如何看我?」

  孫賁這時候開口勸說:「還請子布先生勿要以個人名譽為念,先生若拒絕,江東之戰難以避免,軍民枉死十餘萬,誰之過也?」

  蔣濟也抬頭看張昭:「孫權敗於無能無道,此非先生之過也。」

  張昭見他說的誠懇,勉強就說:「那張某隻好接掌此印,為江淮和睦出一份力氣。」

  「先生慷慨,仆拜謝先生。」

  蔣濟又拜,將國相銀印送到張昭手裡,附近圍觀的孫賁、孫權吏士見狀紛紛歡呼,許多人將頭盔高高拋起。

  只要不打仗,他們很多人都能回鄉。

  甚至江淮和睦重歸於一,他們中的很多人,未來都不需要遠離家人外出打仗了。

  現場兩萬多人聚在一起歡呼不已,許多人更是激動的將張昭抬起來。

  現在也只有張昭能調解各方,讓大家放下刀劍,去過安寧的日子。

  誰拒絕的話,張昭有威望聚集各方力量一起剿滅反抗者。

  普通人不在乎未來孫權還是劉馥坐斷東南,他們只想陪伴家人,過正常的生活。

  蔣濟站在車邊,看著被士兵抬起仿佛游神一樣的張昭,也是忍不住露出笑容。

  一個內部和平的揚州,自然能在大司馬那裡獲得極高的評價。

  只要不打仗,那就不會再有什麼變數。

  荊州弱兵已久,雖然在上游,但無法對揚州形成什麼像樣的威脅。

  北面有淮水天險,就曹操與劉備之間,任何一個人取勝,都沒有進襲江淮的戰略時機。

  所以只要把張昭抬起來,張昭就能讓揚州重新歸一,恢復太平。

  直到大司馬掃平各方,天下重新統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