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

  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

  旭日東升,無數道金燦燦的陽光平鋪在整座參治島上。

  「大明萬歲!」

  「皇帝萬歲!」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

  四千將士聚集在大較場上,顯得軍紀十分嚴明,正在整齊地喊著響亮的口號。

  霍海等人雖然遠離故土,但心裡反而越來越以自己的國家為榮,更是以擁有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為傲。

  至於這一座大明城,更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之地。

  現在這座城遭到濟州島朝鮮駐軍覬覦,濟州島的朝鮮駐軍想要毀掉他們四千將士的好日子,致使歸來的將士顯得十分的憤怒。

  此時此刻,一個身穿朝鮮官服的小老頭被押上高台,樣子顯得十分的狼狽。

  「早前找藉口挑事,俺就已經知道這個老貨不是好東西!」

  「要是我留守這裡,老子定要當場便結束擠掉這個老東西!」

  「幸好你不在,若是你亂來了,今日又怎麼能讓大家親自看著結果這個老貨呢?」

  ……

  霍光明等將士看到濟州牧李准賓被押上來,結合早前李准賓故意挑事的舉動,顯得沒有半點好感地責備起來。

  李准賓被猛地一推,結果踉蹌幾步便摔倒在地。

  他出身於朝鮮的世族,現在又身居濟州牧這個要職,可以說是朝鮮國的上層人物,結果如今淪為了階下囚,人生正經歷著大起大落。

  自出任以來,他一直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不然亦不會想要清除島上牧蒙等勢力。

  偏偏地,牧蒙都沒有解決掉,大明王朝竟然將手伸了過來,更是在參治島的東面開港修築一座新城。

  正是如此,在得到李克培的支持後,當看到大明城的兵力突然空虛,便想要趁機將這一座大明城拿下。

  誰承想到,自己不僅低估這支喜歡嫖賭大明軍隊的實力,而且高估了自己濟州駐軍的戰力,所率的五千軍隊面對一千主動出戰迎戰的守軍竟然不堪一擊。

  「李牧守,咱們又見面了!」徐世英看到罪魁禍首被押上來,顯得皮笑肉不笑地打招呼道。

  雖然此次沒有遭受到任何損失,但李准賓的行為不僅觸碰到自己的底線,而且還侵犯了大明王朝的尊嚴。

  李准賓渾身不由得打了一個哆嗦,急忙進行強調道:「我是朝鮮的臣子,你……你不能處置本官!」

  「你們朝鮮本是大明藩國,早前你們朝鮮不同意出兵相助大明收復建州則罷,而今竟然想要奪取我大明的城池。本督今日便斬了你,斬你這個不忠不義的偽藩臣!」徐世英指著李准賓的鼻子怒斥道。

  「殺!」

  「殺!」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

  霍海等四千將士彰顯華夏男兒的血性,而今李准賓的行為同樣觸碰到他們想要守衛的東西,亦是進行聲討道。

  徐世英很滿意現在這一支軍隊的凝聚力,起碼這支軍隊對捍衛大明尊嚴有著強烈的使命感,便扭頭望向李准賓:「李牧守,你聽到將士們的心聲了吧?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下輩子不要再幹這種蠢事了!」

  「總督大人,我……我願意做你的狗,還請恕過我這一回,我今後一定對你唯命是從!」李准賓感受到死亡的恐懼,當即搖尾乞憐地爬過來道。

  徐世英一腳將李准賓踢開,顯得無比自信地道:「換其他人來做濟州牧亦會乖乖聽話,亦或許此後便不再需要濟州牧了!」

  「不要!總督大人,我錯了,我錯了!」李准賓已經放下名士的偽裝,當即痛哭流涕地繼續哀求道。

  事到如今,他確實是真的後悔了。

  大明王朝明明是如此的強大,他們朝鮮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藩國,而自己竟然想要試圖大明的城池。

  不說自己一個小小的濟州牧,哪怕是那位左議政李克培,在大明王朝的眼裡亦不過是一個跳樑小丑。

  李准賓看著那已經高高舉起的大刀,深知後悔已經沒有絲毫作用,心裡默默地希望自己來世別再做跟大明王朝為敵的蠢事了。

  噗!

  隨著劊子手揮下手中的大刀,濟州牧李准賓的眼睛流下後悔的淚水,而他的腦袋從高台滾落到地上。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四千將士看著被斬殺的濟州牧守,而今擁有稱霸整個東海的決心,顯得情緒高昂齊聲喊道。

  當日,東海總督府本部大軍集體出動。

  南山部落和牧蒙得知消息後,亦是紛紛前來協助清剿試圖奪取大明城的濟州島駐軍殘部。

  噗!噗!噗!

  大明四千駐軍擁有最先進的弓弩,甚至還有將士得到了雪楓刀,面對裝備落後的濟州駐軍展開了一場沒有差別的屠殺。

  「明軍來復仇了!」

  「逃,咱們快逃!」

  「李准賓,這是跟我們入火坑!」

  ……

  濟州的駐軍根本無力應戰,亦或許壓根不敢應戰,在遭到明軍的第一波攻擊後,便紛紛選擇逃竄。

  由於島內的其他勢力都是以大明馬首是瞻,所以大部分將士選擇乘船離開了參治島,只是一小部分將士選擇藏匿或投降。

  濟州島的真正掌控力是這一支朝鮮軍隊,現在這一支駐軍已經潰散,幾乎可以宣布朝鮮已經喪失了這一座島的控制權。

  陳山率領一支隊伍到達濟州牧衙門,直接放火將這個朝鮮的統治機構燒了。

  兩個縣的官員從來都不敢小瞧大明,甚至一直對大明心生嚮往,卻是向徐世英送上了「歸漢書」。

  東海總督徐世英雖然滿意這支軍隊的實力,但心裡亦不敢過於樂觀,當即便一五一十地將事情悉數向皇帝匯報。

  他此次算是擅自拔除朝鮮在參治島的統治,但以他對皇帝的了解,自己這個應對做法不僅不會遭到處罰,而且很可能得到嘉獎,甚至將來會得到口頭誇獎。

  當然,一切都是自己的樂觀猜測,而今只希望皇帝滿意自己這個東海總督的所作所為,而自己亦盡心盡力報效皇帝的知遇之恩。

  時至十月,京城秋高氣爽。

  明軍收復建州的消息已經傳回來,河南百萬災民陸續到達建州,帝國似乎正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眼下的弘治二年已經剩下兩個多月,但京城的百姓明顯感受自己身處在一個欣欣向榮的帝國中,即便自己的皇帝確實是文人口中的暴君。

  只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個為了百萬災民而興起戰事的暴君,在他們心裡的分量變得更重了。

  「朝鮮國王正在前來朝拜的路上!」

  「蒙古滿都海向大明追訂三萬件棉衣!」

  「南洋藩王使團已經陸續到京,有人長得像鬼!」

  ……

  由於弘治朝採取對外開放的政策,而今跟國外接觸越來越多,所以京城的新鮮事顯得是層出不窮。

  只是近期最受人關注的是刑場,秋後處斬的罪犯已經開始排起長龍,幾乎每一日中午都會有人被推上斷頭台。

  十月十四日的上午,又是一個隆重的行刑日。

  「來了!」

  「砸他!」

  ……

  圍觀的百姓早已經將刑場圍得水泄不通,在看到囚車押解犯人出現的時候,當即便有人紛紛將準備的爛菜葉砸了過去。

  弘治二年,可以說是一個權貴和官紳階層血流成河的一年。

  除了早前整頓金融而被查出的權貴外,還有導致開封城被淹、大半河南淪為澤國的河道官員,面,而這個系統的官員幾乎無一倖免。

  正是如此,不管是高高在上的權貴,亦或者是微不足道的芝麻小官,其實根本沒有一個是冤枉的。

  只是今日最受關注的是三個人,分別:駙馬都尉王錛、原戶部左侍郎葉淇和漕運總督兼河運總督周鼐。

  皇親、舊臣和犯罪,在今年簡直不值錢一般,今日即將上演三連斬。

  「坑爹啊!」

  葉淇遭受爛菜葉砸面後,又被押上了刑台,想到了自己原本繁花似錦的一生,心裡不由悲切地道。

  他先祖是南宋宰相,雖然到現在已經榮光不再,但亦算得是名門之後。自己於景泰五年高中進士,而後通過關係得到了御史的好差事。

  在他們文官集團要除掉武將石亨之時,他扮演著急先鋒的角色,雖然被貶為地方知縣,但贏得了最重要的政治資源。

  原本他成為戶部侍郎,將來出任戶部尚書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這個位置亦是得到淮鹽商團體的鼎力支持。

  只是奈何,大明竟然迎來了一位暴君。不僅自己將開中法變成折色法的政治主張沒有得以實施,而且還被迫得辭官歸田。

  面對如此無道的暴君,自己積累到足夠的財富和聲望,便是返回淮安準備享受自己美好的退休生活。

  修建拙政園和每年納娶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女,亦算能夠告慰自己受傷的心靈,卻不想突來了橫禍。

  由於大明皇帝整頓金融,卻是將自己兒子葉榮添的累累罪行挖了出來,結果遭到大明皇帝的抄家。

  原本抄家頂多損失一部分家財,但奈何來得過於突然,結果將自己這麼多年積攢的窯銀全都抄了出來。

  正是因為自己大額貪墨被抄了出來,事情便是藏不住了,自己更是涉及開封城北堤決堤的驚天大案中。

  若是沒有兒子引誘朝廷抄家,自己現在大概仍舊過著神仙般的生活吧?

  「其實我也算是……受害者吧!」漕運總督兼河運總督周鼐看著朝自己砸爛菜葉子的百姓,卻是喃喃自語地道。

  他跟出身名門的葉淇不同,卻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寒門學子。只是在考取舉人後已經耗盡家資,隨後幾次會試失利,致使在京城已經負了債。

  原本他亦是一心想要報效朝廷的有志青年,但奈何官場遠比自己所想要渾濁,沒有背景只能依靠金錢開道。

  六年的知縣生涯讓他對朝廷徹底失望,加之身上一直背負著京債,讓他最終不得不選擇做一個貪官。

  一念至此,他不由扭頭望向駙馬都尉王錛。

  或許自己走到這一步跟自己對權力的欲望脫不了干係,但最初的變化無疑正是這種京債,正是為了償還京債而選擇做一個貪官。

  斬!

  隨著監斬官一聲令下,劊子手當即揮下手中的屠刀。

  只是有一個人例外,漕運總督兼河運總督周鼐的罪孽深重,而弘治朝崇尚嚴刑酷法,所以周鼐的量刑是凌遲。

  除了凌遲之外,周鼐的人頭會保護,將會在新建的建州城頭懸掛。

  「大明當興!」

  圍觀的百姓看到眼前幾個蛆蟲被斬,看到當今聖上不遺餘力地清除朝弊,卻是知道弘治朝會變得越來越好。

  紫禁城,奉天殿。

  四品以上的官員站在殿中,而外面則是中下層官員,至於殿中正是越來越威嚴的當今聖上——弘治。

  朱祐樘端坐在龍椅上,現在自己可以說是權勢滔天,足以睥睨一切。

  「小王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身穿王服的周王朱同鑣第一次來到大殿上,顯得恭恭敬敬地跪禮道。

  第一任周王朱橚是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十四年就藩開封。由於他是明成祖朱棣的胞弟,在朱棣奪取天下後,祿米更是漲至二萬石。

  從太祖時期開始,周王室的財富可謂是日益劇增。只是誰能想到,突如其來的一場大洪水,致使他們周王一脈的宗藩失去了封地。

  現在的周王朱同鑣雖然僅僅被冊封兩年時間,但已經四十歲出頭,整個人顯得白白胖胖和唯唯諾諾的模樣。

  隨著朱祐樘暴君的名聲越來越響亮,致使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懼怕這位帝王。

  朱祐樘按例詢問幾句,而後遞給郭鏞一個眼色。

  郭鏞先是點了點頭,便是打開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九域之土,維汴宅中,風雨所交,舟車四達。蓋古帝子之神皋,冠蓋之華壤也……開封城北堤決堤,雉之內,悉變蛟宮,從未有慘於吾汴者也……今開封城已淹,故周王室宗人盡數遷往建州城,」

  「謝陛下隆恩!」周王朱同鑣雖然不滿意,但亦是只能硬著頭皮回應道。

  朱祐樘將周王安置在建州,這是出於多重考慮。

  一個王府落在建州,即便自己突然間身死,今後的朝廷不可能不管不顧。另外周王府其實算是最富有的藩王,若將周王宗藩全部安置在建州,無疑能夠帶動地方經濟。

  且不說自己需要徹底歸化建州,而且建州是自己向東的第一步,自然不能夠草草收場,而是要將經濟和政治都融入大明的體系中。

  另外,華夏想要真正實現崛起,那麼就不能採取閉關鎖國的策略,更不能停滯不前,而是要繼續向東延伸。

  大明之東不能到建州而止,亦不能僅僅只是亞洲之東,而是要想辦法成為世界之東。

  《本卷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