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亂象
鄭太皇太后憋了多日,此時憂慮一出口,便全數傾瀉了出來:「蒼天真是不公。哀家的兒子,就是這麼去了。現在哀家的孫子,才十八歲,還沒大婚生子,沒能掌控朝堂大展拳腳,就被診斷出了這樣的重病。以後可怎麼是好!」
一邊說著,一邊潸然淚下。
此時此刻,鄭太皇太后的悲痛欲絕,絕不是裝出來的。
她是愛權勢,可她畢竟垂垂老矣,愛兒孫的心也是真切的。
姜韶華心情沉重,還得打起精神來安撫鄭太皇太后:「堂兄這般年輕,慢慢調理調養,總能好起來。」
鄭太皇太后哽咽道:「太醫也是這麼說的。可朝堂群臣,一個個如狼似虎,不顧大局,爭鬥不休。哪裡容得皇上精心調養。這才一個月沒上朝,朝堂就已經混亂成了一片。」
王丞相自陳病中不能上朝,安國公被彈劾不能上朝。丞相黨和太后派的官員們可沒消停過,彼此攻訐,奏摺一封接著一封呈上來。大梁朝各州郡縣的政務也不會因為太和帝的病倒而停下,各地奏摺也是紛紛呈來。
偏偏太和帝不能上朝,也不能批閱奏摺。毫不誇張地說,昭和殿裡積壓的奏摺真的堆積如山。要求面見皇上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不知哪個黑心的混帳,竟傳出哀家囚禁天子把持朝政的謠言。」鄭太皇太后憤怒咬牙:「皇上是哀家嫡親的長孫,是哀家的心頭肉,哀家怎麼會囚禁他。再說了,哀家這把年紀了,把持朝政做什麼?」
然而,這流言竟是傳得極快。混合著之前影影綽綽的景陽宮豢養男寵一事,鄭太皇太后的聲名跌至谷底。
被眾人所指唾罵的滋味,絕不好受。
無風不起浪,這直指鄭太皇太后的流言背後,自然有看不見的黑手。
姜韶華默然片刻,低聲道:「皇上的病症,知道內情的有幾人?」
鄭太皇太后皺眉:「十幾個太醫都瞞不過去,哀家已經下了封口令。只要傳出風聲,哀家就要他們的人頭落地。李太后整日哭哭啼啼的要見兒子,哀家攔了七八日,後來也就沒攔著。她到底是皇上親娘,總該知道。」
「昭和殿裡的葛公公,哀家身邊的趙春明,還有幾個天子舍人。除了他們,就沒人再知道了。」
姜韶華:「……」
這還少嗎?
宮中本來就是個大篩子,很難守住秘密。這麼多人都知道的事,哪裡能瞞得住眾臣?
天子病重,不能上朝,群臣無首,亂象紛呈,也是難免。
「王丞相應該已經猜到了。」姜韶華換了個委婉的說法:「他一直稱病不上朝不理政務,就是在以此要挾娘娘和皇上低頭退讓。」
鄭太皇太后憤憤拍了一下茶几,茶碗隨之一跳,發出一聲脆響:「哀家已經兩次派人去王府探病,請他回朝,他還想怎麼樣?難道還想哀家親自登門賠禮道歉不成?就算哀家去了,他能受得起嗎?」
「他王榮是大梁丞相,是三朝老臣,深得先帝器重。在此關頭,不站出來撐住朝堂,為了私人恩怨不顧大局。他哪裡配做大梁丞相!」
姜韶華說道:「現在不是賭氣慪氣的時候。不管如何,要先讓王丞相站出來撐住局面。再這般亂下去,只怕會有更多禍端。」
「平州亂軍,剛平息不久。娘娘總不希望再有流民亂軍,讓大梁陷入戰亂吧!還有柔然騎兵,嘗到了甜頭。萬一趁著朝堂空虛紛亂時再次進犯邊關,只憑范大將軍和尚未歸心的邊軍,能抵擋得住嗎?」
鄭太皇太后被戳中了痛處,啞然無語。
姜韶華低聲道:「我知道娘娘心裡憋悶不快。不過,事有輕重緩急。說句不中聽的,朝堂離了安國公,不會出大亂子。安國公在鄭府里多自省一段時間也沒關係。等皇上龍體養好了,安國公被彈劾一事也淡了,不輕不重地處置一二,也就過去了。」
「現在最要緊的,是迅速穩住人心,穩住朝堂。這個人,非王丞相莫屬。」
鄭太皇太后不吭聲。
姜韶華心裡嘆息。都到這時候了,還要鬥氣爭高下。大梁朝堂,真是爛到根子裡了。
這等話,當然不能說。
姜韶華繼續低聲勸慰:「王丞相因左大將軍被問罪和王刺史被押進大牢兩樁事,心中不滿怨恨。要讓王丞相上朝,只憑几句輕飄飄的話語,肯定不成。還得從這兩樁事入手。」
鄭太皇太后眉頭一動,看著姜韶華道:「子羨和你的說法正好相反。他說越是這等時候,越不能退讓。不然,王丞相再次入朝,就會愈發囂張,氣焰滔天,誰都彈壓不住了。」
亂象背後,是一顆顆私心,是一雙雙推手。
姜韶華抬眼,和鄭太皇太后對視:「安國公是鄭舍人的父親,鄭舍人為人子,自然要為父親張目。從他的立場而言,這麼想沒錯。」
「我是姜氏郡主,要為姜家的江山社稷著想。宮中亂不得,朝堂不能亂,京城要安穩。這一場紛爭,必須早日平息。」
「在伯祖母心中,什麼更重要?」
是自己的臉面和鄭家的實力重要,還是朝堂江山人心安穩更重要?
鄭太皇太后面色明暗不定。
姜韶華心裡再次嘆息。鄭太皇太后本來就不是顧大局的人,就是一個貪婪無度政治素養平平的老太太。後宮爭鬥那一套,搬到朝堂里,可不就鬧出大亂子了?
「伯祖母,我想見一見皇上。」一時勸不動鄭太皇太后,姜韶華索性轉移話題。
五年多來的水磨功夫,此時見了成效。
鄭太皇太后對姜韶華的信任,僅在鄭家父子之下。如今諸事紛亂,鄭太皇太后心中茫然,沒多少主見,姜韶華頭腦清晰冷靜有條理,鄭太皇太后很自然就聽進了耳中。
「也好。你們兄妹一別兩年,你心中惦記他,急著趕來京城,確實該見上一見。」
鄭太皇太后很快下定決心:「哀家領你去昭和殿。」
(本章完)